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是在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出现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为后面的章节打下基础。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材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其次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接着介绍西北地区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指出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按照课标要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二课时主要了解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荒漠化发生的原因。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的了解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
三、设计思想(或设计理念)
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有效运用讨论法、图像分析法结合讲述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的原因。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实际,围绕主要矛盾,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提供相关影像资料、景观图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分别穿插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归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课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尝试在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以我国西北地区为案例进行分析,并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荒漠化的概念及荒漠化的表现。
2、读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理解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3、理解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观看图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过程,学会结合区域特征和人类活动分析特定区域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西北荒漠化的成因分析,认识人地协调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西北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难点:分析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形成的原因,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荒漠化的成因
六、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请学生观察PPT上放映的有关荒漠化景观的影像资料。
观看影像资料,提问学生:
1、同学们,看完这些图片能告诉我你们对这些地方有什么感受吗或者你观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气候干燥、炎热,植被稀少,大片沙漠戈壁)
2、大家觉得这些景观会在我国哪些地方出现呢?是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引导学生回答: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那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呢?学生回答·····大家都说到了一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究竟什么是荒漠化以及西北地区形成荒漠化的原因有哪些。
【板书】
一、 荒漠化的成因
实质——
1、概念 分布——
成因——
表现——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认识下刚才我们所观看到的景观图片——土地荒漠化这个概念。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阅读荒漠化的概念,回答板书上对应的问题。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概括荒漠化的概念。
【板书】
实质——土地退化过程
1、概念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
成因——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
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刚才我们都判断出了荒漠化现象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那么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究竟位于哪里呢?(放映幻灯片即图2.1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那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幻灯片放映图2.2)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西北地区深居中纬度内陆,大陆性气候特征强。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递减,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00mm,过度干旱,年降水量变率大,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温带荒漠面积广大,表现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大风日数多且集中,风力作用强。所以,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过渡。我们对西北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板书】
基本原因——气候干旱
自然因素 物质基础——地面覆盖疏松沙质沉积物
2、 成因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那我们了解了自然因素,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可是同学们知道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吗?(请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据统计,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所以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活动。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ppt上展示的表格,阅读课本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这一节内容,然后我们一起来完成。
待学生阅读完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归纳以上表格的内容。ppt逐个显示答案。
【板书】
基本原因——气候干旱
自然因素 物质基础——地面覆盖疏松沙质沉积物
2、 成因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灌溉措施不当)
【新课总结】
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找出了西北荒漠化的形成的原因,那么对症下药,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同学们回去思考下,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探讨,下课。
七、板书设计
一、 荒漠化的成因
实质——土地退化过程
1、概念 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
成因——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
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基本原因——气候干旱
自然因素 物质基础——地面覆盖疏松沙质沉积物
2、 成因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灌溉措施不当)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是在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出现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为后面的章节打下基础。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材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其次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接着介绍西北地区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指出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按照课标要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二课时主要了解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荒漠化发生的原因。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的了解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
三、设计思想(或设计理念)
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有效运用讨论法、图像分析法结合讲述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的原因。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实际,围绕主要矛盾,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提供相关影像资料、景观图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分别穿插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归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课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尝试在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以我国西北地区为案例进行分析,并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荒漠化的概念及荒漠化的表现。
2、读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理解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3、理解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观看图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过程,学会结合区域特征和人类活动分析特定区域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西北荒漠化的成因分析,认识人地协调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西北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难点:分析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形成的原因,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荒漠化的成因
六、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请学生观察PPT上放映的有关荒漠化景观的影像资料。
观看影像资料,提问学生:
1、同学们,看完这些图片能告诉我你们对这些地方有什么感受吗或者你观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气候干燥、炎热,植被稀少,大片沙漠戈壁)
2、大家觉得这些景观会在我国哪些地方出现呢?是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引导学生回答: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那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呢?学生回答·····大家都说到了一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究竟什么是荒漠化以及西北地区形成荒漠化的原因有哪些。
【板书】
一、 荒漠化的成因
实质——
1、概念 分布——
成因——
表现——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认识下刚才我们所观看到的景观图片——土地荒漠化这个概念。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阅读荒漠化的概念,回答板书上对应的问题。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概括荒漠化的概念。
【板书】
实质——土地退化过程
1、概念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
成因——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
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刚才我们都判断出了荒漠化现象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那么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究竟位于哪里呢?(放映幻灯片即图2.1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那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幻灯片放映图2.2)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西北地区深居中纬度内陆,大陆性气候特征强。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递减,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00mm,过度干旱,年降水量变率大,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温带荒漠面积广大,表现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大风日数多且集中,风力作用强。所以,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过渡。我们对西北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板书】
基本原因——气候干旱
自然因素 物质基础——地面覆盖疏松沙质沉积物
2、 成因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那我们了解了自然因素,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可是同学们知道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吗?(请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据统计,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所以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活动。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ppt上展示的表格,阅读课本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这一节内容,然后我们一起来完成。
待学生阅读完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归纳以上表格的内容。ppt逐个显示答案。
【板书】
基本原因——气候干旱
自然因素 物质基础——地面覆盖疏松沙质沉积物
2、 成因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灌溉措施不当)
【新课总结】
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找出了西北荒漠化的形成的原因,那么对症下药,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同学们回去思考下,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探讨,下课。
七、板书设计
一、 荒漠化的成因
实质——土地退化过程
1、概念 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
成因——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
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基本原因——气候干旱
自然因素 物质基础——地面覆盖疏松沙质沉积物
2、 成因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灌溉措施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