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首任院长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1995年,26岁的河南平顶山小伙王小军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火箭发动机专业博士毕业后,怀着对“两弹一星”功勋前辈们的敬仰和对航天事业的热情,进入了第一研究院。
在随后的22年时间里,王小军把青春全部奉献给了热爱的航天事业,从一名航天新人成长为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的总指挥。他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的圆满成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
长征七号火箭首飞成功后,王小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您谈谈长征七号火箭设计的理念?
王小军:长征七号火箭在研制之初的定位就是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运载火箭,第一步是作为载货飞船,第二步是作为载人飞船。载人航天任务中,可靠性、安全性是首要要求,所以设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时,可靠性、安全性是我们第一位的目标。比如说,所有的电机系统、增压系统都要进行充分的地面试验。以往我国火箭发动机可能测试1万多秒就要发射,而长征七号的发动机测试了5万多秒,以达到保证火箭的高可靠性。
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我们希望解决以往火箭长期存在的问题,即推进剂有毒有污染。因为有毒推进剂在生产、发射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高速发展、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更加推崇绿色环保。
我们还要提高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性能,采用高性能的推进剂和发动机。我们采用煤油液氧推进剂,比以往的发动机性能提高了很多,火箭的性能、运载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另外,我们的火箭设计要有系列化的理念。设计之初,不能仅考虑一个型号,要考虑满足各种任务的需求,比如满足载货飞船、载人飞船,发射低纬、高纬卫星等任务。所以,长征七号火箭是作为载人航天的一个型号,也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基本型通过改型可以形成一个系列,满足我国各种各样的任务,未来中型运载火箭都可以用它来发射。这跟以往为了一个任务研制一型火箭的概念完全不一样。
记者: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应用前景如何?
王小军: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比如可以发射载货飞船,下一步发射经过可靠性验证后,也可以发射载人飞船。另外,在实际任务应用过程中,再增加一个氢氧三子级,就可以发射通讯卫星等高轨度卫星;增加一个上面级,可以发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此次搭载的远征-1a太空摆渡车也具备非常灵活的能力,应用前景同样非常广阔。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载荷可大可小。现在低轨运载能力为13.5吨,通过减少2个助推器,把二级简化,就可以达到运载能力减半的目的,发射其他有效载荷,这样运载能力就可以适应4~13吨的低轨运载,太阳同步轨道运载也能达到2~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以到4~7吨。
在未来的航天任务中,很大一部分的载荷任务都会在长征七号火箭的有效载荷范围内。 记者:长征七号火箭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意义何在?
王小军:长征七号火箭是我们运载火箭跨代的型号,它是全新一代的运载火箭,同时也是真正意义上专门为发射卫星全新研制的火箭,设计研制定位就是专为航天任务所用。 长征七号火箭推进剂无毒无污染,可靠性、适用性强这些特点代表着未来航天发展的主流趋势,可以说,长征七号是一个跨代的型号,具有里程碑意义。
记者:长征七号火箭研制中最大的困难和做的最多的工作有哪些?
王小军:最大的困难是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很多问题在地面上不太好验证。比如说,火箭第一次采用了助推器摆动控制技术,之前只有芯一级的发动机进行摆动控制,而这次助推
器的4台发动机同步参与摆动控制,这在以往型号中是没有过的。在研制过程中,要做大量的地面实验和分析来进行验证。
力学环境、热学环境等是我们不大好预估和模拟的。长征七号火箭起飞状态是6台发动机并联工作,这6台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会面临什么样的力学、热学环境,我们在地面分别进行了试车,也进行了测量,但它们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情况,我们做了大量分析,却是无法进行试验的。
我们做了很多全箭震动试验、发动机摆动试验。虽然我们单个系统都做了大量的测试,但通过工艺系统把所有单元结合在一起之后,其兼容性也需要进行检验。比如增压输送系统和结构贮箱等系统联到一起后能不能正常工作,我们就要通过动力系统试车进行验证。动力系统试车也是型号研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实验,综合性强、规模庞大,是研制过程中的重点,也是我担负总指挥压力最大的一个方面。
另外,长征七号火箭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譬如新的防晒材料、新的隔热材料等,这些材料的应用都会带来很多新的难题。
记者:长征七号火箭这次首飞广受关注,作为总指挥,在发射之前心情如何?
王小军:长征七号火箭经过了8年的研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试验,在技术方面是有信心的。我们之前更多的是担心在飞行过程当中,有些技术在地面上没有办法验证,只能靠飞行去验证,这是存在风险的。但是,我们在发射前还是有信心,同时也十分期待飞行试验的验证,能对我们的一些新想法、新技术有一个全面的验证。
中国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首任院长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1995年,26岁的河南平顶山小伙王小军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火箭发动机专业博士毕业后,怀着对“两弹一星”功勋前辈们的敬仰和对航天事业的热情,进入了第一研究院。
在随后的22年时间里,王小军把青春全部奉献给了热爱的航天事业,从一名航天新人成长为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的总指挥。他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的圆满成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
长征七号火箭首飞成功后,王小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您谈谈长征七号火箭设计的理念?
王小军:长征七号火箭在研制之初的定位就是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运载火箭,第一步是作为载货飞船,第二步是作为载人飞船。载人航天任务中,可靠性、安全性是首要要求,所以设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时,可靠性、安全性是我们第一位的目标。比如说,所有的电机系统、增压系统都要进行充分的地面试验。以往我国火箭发动机可能测试1万多秒就要发射,而长征七号的发动机测试了5万多秒,以达到保证火箭的高可靠性。
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我们希望解决以往火箭长期存在的问题,即推进剂有毒有污染。因为有毒推进剂在生产、发射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高速发展、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更加推崇绿色环保。
我们还要提高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性能,采用高性能的推进剂和发动机。我们采用煤油液氧推进剂,比以往的发动机性能提高了很多,火箭的性能、运载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另外,我们的火箭设计要有系列化的理念。设计之初,不能仅考虑一个型号,要考虑满足各种任务的需求,比如满足载货飞船、载人飞船,发射低纬、高纬卫星等任务。所以,长征七号火箭是作为载人航天的一个型号,也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基本型通过改型可以形成一个系列,满足我国各种各样的任务,未来中型运载火箭都可以用它来发射。这跟以往为了一个任务研制一型火箭的概念完全不一样。
记者: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应用前景如何?
王小军: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比如可以发射载货飞船,下一步发射经过可靠性验证后,也可以发射载人飞船。另外,在实际任务应用过程中,再增加一个氢氧三子级,就可以发射通讯卫星等高轨度卫星;增加一个上面级,可以发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此次搭载的远征-1a太空摆渡车也具备非常灵活的能力,应用前景同样非常广阔。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载荷可大可小。现在低轨运载能力为13.5吨,通过减少2个助推器,把二级简化,就可以达到运载能力减半的目的,发射其他有效载荷,这样运载能力就可以适应4~13吨的低轨运载,太阳同步轨道运载也能达到2~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以到4~7吨。
在未来的航天任务中,很大一部分的载荷任务都会在长征七号火箭的有效载荷范围内。 记者:长征七号火箭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意义何在?
王小军:长征七号火箭是我们运载火箭跨代的型号,它是全新一代的运载火箭,同时也是真正意义上专门为发射卫星全新研制的火箭,设计研制定位就是专为航天任务所用。 长征七号火箭推进剂无毒无污染,可靠性、适用性强这些特点代表着未来航天发展的主流趋势,可以说,长征七号是一个跨代的型号,具有里程碑意义。
记者:长征七号火箭研制中最大的困难和做的最多的工作有哪些?
王小军:最大的困难是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很多问题在地面上不太好验证。比如说,火箭第一次采用了助推器摆动控制技术,之前只有芯一级的发动机进行摆动控制,而这次助推
器的4台发动机同步参与摆动控制,这在以往型号中是没有过的。在研制过程中,要做大量的地面实验和分析来进行验证。
力学环境、热学环境等是我们不大好预估和模拟的。长征七号火箭起飞状态是6台发动机并联工作,这6台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会面临什么样的力学、热学环境,我们在地面分别进行了试车,也进行了测量,但它们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情况,我们做了大量分析,却是无法进行试验的。
我们做了很多全箭震动试验、发动机摆动试验。虽然我们单个系统都做了大量的测试,但通过工艺系统把所有单元结合在一起之后,其兼容性也需要进行检验。比如增压输送系统和结构贮箱等系统联到一起后能不能正常工作,我们就要通过动力系统试车进行验证。动力系统试车也是型号研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实验,综合性强、规模庞大,是研制过程中的重点,也是我担负总指挥压力最大的一个方面。
另外,长征七号火箭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譬如新的防晒材料、新的隔热材料等,这些材料的应用都会带来很多新的难题。
记者:长征七号火箭这次首飞广受关注,作为总指挥,在发射之前心情如何?
王小军:长征七号火箭经过了8年的研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试验,在技术方面是有信心的。我们之前更多的是担心在飞行过程当中,有些技术在地面上没有办法验证,只能靠飞行去验证,这是存在风险的。但是,我们在发射前还是有信心,同时也十分期待飞行试验的验证,能对我们的一些新想法、新技术有一个全面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