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5月15日 - 受国内居民境外旅游、留学等消费刺激,中国服务贸易已连年逆差且规模渐长;不过随着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等引导消费回流国内的措施出台在即,服务贸易逆差扩张速度有望放缓,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国际收支更趋平衡的趋势。
专家指出,此消彼长,经常账户下的货物贸易顺差亦有缩小的动能,因中国降低进口综合税费、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以及打破进口销售壁垒等,将带动一部分旅游购物转为正常进口,从而有助于缩减货物贸易顺差规模。
“静态地看,改变只是在经常账户内,就是服务和货物之间的替代;旅游开支的减少,会进一步导致国内的经济活跃度上升,这个影响可能要动态地看。”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说。
他并表示,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都在经常账户下,故促进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的措施并不会改变经常账户差额,而只是改变结构。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4月末决定,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以此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并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进一步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等。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税务管理系主任蔡昌认为,国家通过出台上述措施,一方面可以搞活贸易流通,另一方面也是引导消费能力回流国内,通过正规渠道和国际接轨,以减缓国内经济下滑趋势,并全面启动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同时,这也是实体经济一体化与互联网发展的必然。
“实际上中国也趁着这一次营改增的机会调整结构,增值税对国外的出口我们这块是零税率,但是进口还征着税。”他指出,中国进口环节基本上要征收关税、增值税与进口消费税。关税与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进口,而调整税率结构,有助于引进更多的外来商品。在营改增之后,下一步将是消费税改革,也将启动在即。
中国自2011年推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营改增”)试点以来,目前仅剩建筑不动产、金融保险、生活服务业三个行业未纳入其中。为减少束缚电子商务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国务院上周表示,要降低准入门槛,合理降税减负;加快推进“营改增”,逐步将旅游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等相关行业纳入“营改增”范围。
服务贸易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优势逐渐显现。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国际收支报告称,国内“海淘”日渐盛行使得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中个人跨境网购支出(含个人服务贸易支出)超过15亿美元,占总收支额的88.5%。
外管局本周按最新国际标准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下,货物贸易顺差1,177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11亿美元,规模分别较上季度一增一减。自1995年开始,中国服务贸易就已连年逆差,其中“旅游差额”项目自2009年起由顺差转为逆差后规模持续扩大。
参看中国服务贸易差额走势图,请点选:link.reuters.com/num74w
**无碍国际收支更趋平衡**
业内人士对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与服务贸易逆差的未来走势看法存在分歧,但认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扭曲状况在国务院促消费新举措下有望得到缓解。综合考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差额,预计经常项目仍将维持顺差格局。不过在经济下行背景下,衰退型顺差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低估。
谢亚轩认为,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与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有助于将旅游购物转化为进口,中国货物贸易的顺差规模或因此而回落;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规模虽然不一定会缩小,但起码进一步扩大的概率将有所下降。
他并指出,国务院的设想在于减少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扭曲。由于税收、国内外商品价差、收入水平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居民舍近求远到境外消费。这些需计入服务贸易下的“旅游差额”项目,成为服务贸易长年逆差的主推手。
外管局此前发布的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称,当前服务贸易收支状况基本正常,服务贸易逆差由来已久,反映了中国服务业相对滞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相对较低,缺乏比较优势,但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副研究员孙国峰亦认为当前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被高估。他此前撰文指出,中国海关公布的贸易数据不含大量的旅游购物和海外代购,未来随着进口综合税费降低以及进口销售垄断的破除,有一部分旅游购物转为正常进口,中国货物贸易顺差数据还会进一步下降。
但他表示,在未来短中期内,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有可能继续扩大,成为经常项下抵消货物贸易顺差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旅游和运输等传统项目逆差较大,未来随着货物贸易规模不断增长,与之相关的运输、保险等服务进口也将继续扩大。
而外管局周一发布的2014年年报则预计,今年货物贸易顺差有望继续增加,其作为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源的地位不会改变;另一方面,受国内居民境外旅游、留学等消费刺激,服务贸易逆差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中国国际收支仍将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下跨境资金双向波动”的新常态。
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促使今年经常项目顺差规模可能增加。但国内学者多认为,在中国经济下行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背景下,“衰退型”顺差的扩张并不必然指向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在国际公认的合理范围之内,人民币汇率大致处于均衡水平。
据华尔街日报近期报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接近宣布中国人民币汇率估值合理,为逾10年来首次。IMF将把对人民币汇率的重估正式写入定于未来几个月发布的报告。多年来IMF一直指责中国政府使人民币被低估。
路透北京5月15日 - 受国内居民境外旅游、留学等消费刺激,中国服务贸易已连年逆差且规模渐长;不过随着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等引导消费回流国内的措施出台在即,服务贸易逆差扩张速度有望放缓,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国际收支更趋平衡的趋势。
专家指出,此消彼长,经常账户下的货物贸易顺差亦有缩小的动能,因中国降低进口综合税费、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以及打破进口销售壁垒等,将带动一部分旅游购物转为正常进口,从而有助于缩减货物贸易顺差规模。
“静态地看,改变只是在经常账户内,就是服务和货物之间的替代;旅游开支的减少,会进一步导致国内的经济活跃度上升,这个影响可能要动态地看。”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说。
他并表示,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都在经常账户下,故促进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的措施并不会改变经常账户差额,而只是改变结构。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4月末决定,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以此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并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进一步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等。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税务管理系主任蔡昌认为,国家通过出台上述措施,一方面可以搞活贸易流通,另一方面也是引导消费能力回流国内,通过正规渠道和国际接轨,以减缓国内经济下滑趋势,并全面启动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同时,这也是实体经济一体化与互联网发展的必然。
“实际上中国也趁着这一次营改增的机会调整结构,增值税对国外的出口我们这块是零税率,但是进口还征着税。”他指出,中国进口环节基本上要征收关税、增值税与进口消费税。关税与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进口,而调整税率结构,有助于引进更多的外来商品。在营改增之后,下一步将是消费税改革,也将启动在即。
中国自2011年推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营改增”)试点以来,目前仅剩建筑不动产、金融保险、生活服务业三个行业未纳入其中。为减少束缚电子商务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国务院上周表示,要降低准入门槛,合理降税减负;加快推进“营改增”,逐步将旅游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等相关行业纳入“营改增”范围。
服务贸易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优势逐渐显现。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国际收支报告称,国内“海淘”日渐盛行使得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中个人跨境网购支出(含个人服务贸易支出)超过15亿美元,占总收支额的88.5%。
外管局本周按最新国际标准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下,货物贸易顺差1,177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11亿美元,规模分别较上季度一增一减。自1995年开始,中国服务贸易就已连年逆差,其中“旅游差额”项目自2009年起由顺差转为逆差后规模持续扩大。
参看中国服务贸易差额走势图,请点选:link.reuters.com/num74w
**无碍国际收支更趋平衡**
业内人士对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与服务贸易逆差的未来走势看法存在分歧,但认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扭曲状况在国务院促消费新举措下有望得到缓解。综合考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差额,预计经常项目仍将维持顺差格局。不过在经济下行背景下,衰退型顺差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低估。
谢亚轩认为,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与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有助于将旅游购物转化为进口,中国货物贸易的顺差规模或因此而回落;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规模虽然不一定会缩小,但起码进一步扩大的概率将有所下降。
他并指出,国务院的设想在于减少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扭曲。由于税收、国内外商品价差、收入水平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居民舍近求远到境外消费。这些需计入服务贸易下的“旅游差额”项目,成为服务贸易长年逆差的主推手。
外管局此前发布的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称,当前服务贸易收支状况基本正常,服务贸易逆差由来已久,反映了中国服务业相对滞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相对较低,缺乏比较优势,但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副研究员孙国峰亦认为当前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被高估。他此前撰文指出,中国海关公布的贸易数据不含大量的旅游购物和海外代购,未来随着进口综合税费降低以及进口销售垄断的破除,有一部分旅游购物转为正常进口,中国货物贸易顺差数据还会进一步下降。
但他表示,在未来短中期内,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有可能继续扩大,成为经常项下抵消货物贸易顺差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旅游和运输等传统项目逆差较大,未来随着货物贸易规模不断增长,与之相关的运输、保险等服务进口也将继续扩大。
而外管局周一发布的2014年年报则预计,今年货物贸易顺差有望继续增加,其作为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源的地位不会改变;另一方面,受国内居民境外旅游、留学等消费刺激,服务贸易逆差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中国国际收支仍将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下跨境资金双向波动”的新常态。
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促使今年经常项目顺差规模可能增加。但国内学者多认为,在中国经济下行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背景下,“衰退型”顺差的扩张并不必然指向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在国际公认的合理范围之内,人民币汇率大致处于均衡水平。
据华尔街日报近期报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接近宣布中国人民币汇率估值合理,为逾10年来首次。IMF将把对人民币汇率的重估正式写入定于未来几个月发布的报告。多年来IMF一直指责中国政府使人民币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