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读宋立华的《让惩罚远离作业》有感
开卷有益,读《人民教育》《福建教育》这类些教育类书籍,给予我们老师的启发是颇多的。《福建教育》2011年第10期的观点栏目中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让惩罚远离作业》,揭示了惩罚作业频频出现在我们教学中的现象,其危害极大,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无益,还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另外,惩罚性作业大多以过量的形式出现,这加重了学生享受闲暇和睡眠的时间,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等等。
读完这段内容,我沉思了很久,反思目前的教育现状,许多教师信奉一个“罚”字,令学生闻而丧胆。其实,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打个比方,年幼的孩子不会用筷子吃饭,于是用手来抓菜吃,结果大人就打他的小手,说他不讲卫生,孩子再用手抓,就再打,而不是鼓励孩子学会来用筷子,这种惩罚性一旦形成条件反射,估计这孩子想要什么都不敢主动去拿了。所以说,这种惩罚性的教学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它与周宏提倡的赏识教育是相违背的。
说到赏识教育,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母亲的家长会》的故事:有这样一位妈妈,第一次开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妈妈回家忍住泪告诉儿子:“今天老师表扬了你,她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全班只有你有进步。”儿子那天晚上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而且没要人喂。第二次开家长会,小学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倒数第二名。我们怀疑他有智障,最好带他去检查一下。”妈妈泪流满面,回家后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只要你细心些,一定能超过你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儿子顿时两眼发光,第二天上学去得特别早。第三次开家长会,初中老师说:“你儿子考重点高中有点问题。” 妈妈欣喜地告诉等在外面的儿子:“老师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
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儿子把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她的手上,大哭起来:“妈妈,我知道我并不聪明,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位母亲很平凡,但她却能欣赏自己并不出色的孩子,用善意的谎言鼓励孩子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才是我们教师所要学习的人,学习她怎样运用赏识教育,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采用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学生。我班上有个6岁的孩子,入学两个星期了,一直没有课前准备的习惯,要笔时没有笔,要书时没有书,老师一看他,就低着头在书包里翻找,半天也没结果。我一急批评了他两句,没想到这节课他的头再也不肯抬起来,第二天就不愿意来上学了,妈妈领着他到学校来,两三位老师和妈妈一起好说歹说,才同意去上课。以后,即使他的学习习惯再不好,我都不敢随意批评,有时抓住他有准备书和笔,就及时表扬、奖励,能有一分钟安静听课,也给予表扬奖励,渐渐地,他得到的笑脸多了,上进心也强了,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更融洽了,偶尔犯错,还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孩子的经验是很有限的,他们的自信心最初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反应上。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讨人喜欢并具有一定的能力,那他就会勇往直前,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我们要用微笑和赞许的话来鼓励孩子。可是有的老师希望学生进步快,老说学生慢,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总是习惯地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而赏识教育则恰恰相反: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现在的孩子得到的赏识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其实,教师要倒过来,跳出去想问题,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
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评价,对孩子树立自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些老师说:“某某学生基本找不到优点,叫我怎么表扬,那不是很虚伪吗?”实际上,孩子有没有可表扬的,取决于老师的态度,没有一个孩子每天都表现很坏,只是老师是否能够积极看好学生好的一面。教育学家认为,赞扬和批评的比例保持在表扬占80%--90%,批评占10%--20%为好。但不幸的是,许多教学中,这个比例正好倒过来,甚至加以惩罚的方式,结果导致孩子的自我观念不
良发展,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对事物产生“那有什么用”的自暴自弃的态度。于是,他们在学校的功课及同学的关系上,都表现不好,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越受批评,自我观念越差,多给一些赞美,少给一些指责,会使他们努力向上。心理大师弗洛伊德的父亲就深知个中奥妙,总是对孩子说:“你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从小就不停地暗示他。我想弗洛伊德的成功和父亲的赏识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氧气。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耐挫力,使孩子鼓起勇气战胜困难。作为一线的教师,孩子精神世界的领路人,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充分认识赏识教育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去努力,去奋斗。
赞美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读宋立华的《让惩罚远离作业》有感
开卷有益,读《人民教育》《福建教育》这类些教育类书籍,给予我们老师的启发是颇多的。《福建教育》2011年第10期的观点栏目中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让惩罚远离作业》,揭示了惩罚作业频频出现在我们教学中的现象,其危害极大,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无益,还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另外,惩罚性作业大多以过量的形式出现,这加重了学生享受闲暇和睡眠的时间,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等等。
读完这段内容,我沉思了很久,反思目前的教育现状,许多教师信奉一个“罚”字,令学生闻而丧胆。其实,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打个比方,年幼的孩子不会用筷子吃饭,于是用手来抓菜吃,结果大人就打他的小手,说他不讲卫生,孩子再用手抓,就再打,而不是鼓励孩子学会来用筷子,这种惩罚性一旦形成条件反射,估计这孩子想要什么都不敢主动去拿了。所以说,这种惩罚性的教学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它与周宏提倡的赏识教育是相违背的。
说到赏识教育,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母亲的家长会》的故事:有这样一位妈妈,第一次开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妈妈回家忍住泪告诉儿子:“今天老师表扬了你,她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全班只有你有进步。”儿子那天晚上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而且没要人喂。第二次开家长会,小学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倒数第二名。我们怀疑他有智障,最好带他去检查一下。”妈妈泪流满面,回家后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只要你细心些,一定能超过你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儿子顿时两眼发光,第二天上学去得特别早。第三次开家长会,初中老师说:“你儿子考重点高中有点问题。” 妈妈欣喜地告诉等在外面的儿子:“老师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
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儿子把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她的手上,大哭起来:“妈妈,我知道我并不聪明,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位母亲很平凡,但她却能欣赏自己并不出色的孩子,用善意的谎言鼓励孩子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才是我们教师所要学习的人,学习她怎样运用赏识教育,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采用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学生。我班上有个6岁的孩子,入学两个星期了,一直没有课前准备的习惯,要笔时没有笔,要书时没有书,老师一看他,就低着头在书包里翻找,半天也没结果。我一急批评了他两句,没想到这节课他的头再也不肯抬起来,第二天就不愿意来上学了,妈妈领着他到学校来,两三位老师和妈妈一起好说歹说,才同意去上课。以后,即使他的学习习惯再不好,我都不敢随意批评,有时抓住他有准备书和笔,就及时表扬、奖励,能有一分钟安静听课,也给予表扬奖励,渐渐地,他得到的笑脸多了,上进心也强了,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更融洽了,偶尔犯错,还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孩子的经验是很有限的,他们的自信心最初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反应上。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讨人喜欢并具有一定的能力,那他就会勇往直前,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我们要用微笑和赞许的话来鼓励孩子。可是有的老师希望学生进步快,老说学生慢,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总是习惯地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而赏识教育则恰恰相反: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现在的孩子得到的赏识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其实,教师要倒过来,跳出去想问题,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
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评价,对孩子树立自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些老师说:“某某学生基本找不到优点,叫我怎么表扬,那不是很虚伪吗?”实际上,孩子有没有可表扬的,取决于老师的态度,没有一个孩子每天都表现很坏,只是老师是否能够积极看好学生好的一面。教育学家认为,赞扬和批评的比例保持在表扬占80%--90%,批评占10%--20%为好。但不幸的是,许多教学中,这个比例正好倒过来,甚至加以惩罚的方式,结果导致孩子的自我观念不
良发展,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对事物产生“那有什么用”的自暴自弃的态度。于是,他们在学校的功课及同学的关系上,都表现不好,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越受批评,自我观念越差,多给一些赞美,少给一些指责,会使他们努力向上。心理大师弗洛伊德的父亲就深知个中奥妙,总是对孩子说:“你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从小就不停地暗示他。我想弗洛伊德的成功和父亲的赏识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氧气。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耐挫力,使孩子鼓起勇气战胜困难。作为一线的教师,孩子精神世界的领路人,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充分认识赏识教育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去努力,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