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标志 1

《《城市的标识》》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城市的标识》 课型: 自主展示 总课时:两课时

1. 基础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及作者。

2. 能力目标: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文章的线

索.

3. 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 增强我们对生存

环境保护的意识, 从我做起, 化作行动.

学习重难点:

用细腻的语言, 赋予变化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学习流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特点,缺乏抽象

性,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学习动机主要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老师的偏爱,他们的起点水平较低,因此老师要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组织教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学的设计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的三维度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

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教师准备:

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城市的标识”例子。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城市的标识”例子。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测

1.(引入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城市的标识是什么吗(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老师引入这一问题要告诉大家的是,有时候思考问题,不妨换一个角度,想别人没想到的。(板书:城市的标识,齐读课题。)

1.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除生字外其他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同学)。

2.查预习效果:

出示易读错的词语读正确

婀娜 熙攘 多胞胎 遒劲 浓荫 干涸 馈赠

(1)提出在读的过程中有哪些句子读不通, 师生交流。

(2)练习读难读通的段或句子,读通为止。

3. 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桌互读)

二、了解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给课文分段,并说明理由。

3.读课文,体会文章的结构。

三、布置作业:

1.

2.

根据生字表写出5组形近字并组词。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课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于是我们的城市被钢筋水泥所包围,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那么怎样来辨认识别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城市的标志》。

二、探究(一)

读课文,了解作者本意

(一) 理解城市“多胞胎”现象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一画: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划出城市间雷同的具体事物“大厦和大楼”,“街道”,“轿车”,“人们的衣着”)

2.学生自读感悟

3. 集体讨论交流

“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成一个连体人。”

(1)读一读,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说一说: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谈理解,你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多胞胎图,连体人相关句子,体会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

(4)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的?(体会比喻、拟人比喻,拟人的修辞的作用)

4.同桌读2—6自然段思考:这样的雷同的城市,给你怎样的感受?(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给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出示句子: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你已经找不

到回家的路。

(二) 理解树成为城市的标志

1. 定向质疑:面对这样千人一面的城市,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难道城市中就没有标志了吗?)从哪看出?

2. 是呀!作者也在努力地寻找城市的标志。在作者看来城市的标志是什么?(板书:树)

3

4. 交流:(边交流边指导朗读)

5. 读7—14自然段,思考:在拥挤熙攘、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只有属于那个城市的树,如高扬的旗帜和火炬。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作者的感受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树从迷失的暗处闪现出来,为我们引领通往故乡的曲折小径。

6. 对比感受,体会“树”成为城市的灵魂。

(1)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三) 理解为什么要以树作为城市的标识?

1.为什么要以树来作为城市的标志呢?

2.出示15、16、17段朗诵。理解交流。

出示句子

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只剩下了树,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座城池的性格;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

(1) 读一读,这段话,你怎样理解。

(2) 句子比较,有什么不同?

(3)有感情地在读一读这段话,体会排比的作用。

(4)师引读,积累背诵。

四、将课文滚动理解,领悟表达方法。

1. 文章的题目是《城市的标志》课文的第7—14段讲了树成为城市的标志。课文的第1---6自然段不写行不行?(讨论)

2. 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城市的“多胞胎”这一现象呢?(讨论中将文章滚动起来理解)

3. 将2-6自然段和7---14自然段滚动起来,对比读体会。

五.总结全文

六.课外延伸:开展小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标识?

《《城市的标识》》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城市的标识》 课型: 自主展示 总课时:两课时

1. 基础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及作者。

2. 能力目标: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文章的线

索.

3. 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 增强我们对生存

环境保护的意识, 从我做起, 化作行动.

学习重难点:

用细腻的语言, 赋予变化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学习流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特点,缺乏抽象

性,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学习动机主要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老师的偏爱,他们的起点水平较低,因此老师要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组织教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学的设计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的三维度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

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教师准备:

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城市的标识”例子。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城市的标识”例子。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测

1.(引入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城市的标识是什么吗(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老师引入这一问题要告诉大家的是,有时候思考问题,不妨换一个角度,想别人没想到的。(板书:城市的标识,齐读课题。)

1.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除生字外其他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同学)。

2.查预习效果:

出示易读错的词语读正确

婀娜 熙攘 多胞胎 遒劲 浓荫 干涸 馈赠

(1)提出在读的过程中有哪些句子读不通, 师生交流。

(2)练习读难读通的段或句子,读通为止。

3. 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桌互读)

二、了解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给课文分段,并说明理由。

3.读课文,体会文章的结构。

三、布置作业:

1.

2.

根据生字表写出5组形近字并组词。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课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于是我们的城市被钢筋水泥所包围,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那么怎样来辨认识别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城市的标志》。

二、探究(一)

读课文,了解作者本意

(一) 理解城市“多胞胎”现象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一画: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划出城市间雷同的具体事物“大厦和大楼”,“街道”,“轿车”,“人们的衣着”)

2.学生自读感悟

3. 集体讨论交流

“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成一个连体人。”

(1)读一读,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说一说: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谈理解,你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多胞胎图,连体人相关句子,体会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

(4)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的?(体会比喻、拟人比喻,拟人的修辞的作用)

4.同桌读2—6自然段思考:这样的雷同的城市,给你怎样的感受?(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给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出示句子: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你已经找不

到回家的路。

(二) 理解树成为城市的标志

1. 定向质疑:面对这样千人一面的城市,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难道城市中就没有标志了吗?)从哪看出?

2. 是呀!作者也在努力地寻找城市的标志。在作者看来城市的标志是什么?(板书:树)

3

4. 交流:(边交流边指导朗读)

5. 读7—14自然段,思考:在拥挤熙攘、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只有属于那个城市的树,如高扬的旗帜和火炬。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作者的感受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树从迷失的暗处闪现出来,为我们引领通往故乡的曲折小径。

6. 对比感受,体会“树”成为城市的灵魂。

(1)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三) 理解为什么要以树作为城市的标识?

1.为什么要以树来作为城市的标志呢?

2.出示15、16、17段朗诵。理解交流。

出示句子

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只剩下了树,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座城池的性格;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

(1) 读一读,这段话,你怎样理解。

(2) 句子比较,有什么不同?

(3)有感情地在读一读这段话,体会排比的作用。

(4)师引读,积累背诵。

四、将课文滚动理解,领悟表达方法。

1. 文章的题目是《城市的标志》课文的第7—14段讲了树成为城市的标志。课文的第1---6自然段不写行不行?(讨论)

2. 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城市的“多胞胎”这一现象呢?(讨论中将文章滚动起来理解)

3. 将2-6自然段和7---14自然段滚动起来,对比读体会。

五.总结全文

六.课外延伸:开展小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标识?


相关文章

  • 城市标志的设计原则探索
  • 第35卷 第5期2003年5月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HARBIN INS 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 35No . 5 M ay , 2003 城市标志的设计原则探索 郭 嵘, ...查看


  • 我国城市地标建筑浅谈成品
  • 城市规划原理 期末论文 题目:我国城市地标建筑浅谈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地理与规划学院 地理科学1102班 曾欢欢 我国城市地标建筑浅谈 曾欢欢 摘要: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建筑就是城市的字符,字符的风格品质 ...查看


  • 旅游城市品牌形象设计
  • 浅谈旅游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 高广宇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510000) 形象口号渐渐为人所知.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悄悄地在我国一些旅游城市兴起,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及"珠■角"."长三角"等-批经济发 ...查看


  • 城市的标志
  • <城市的标志>教学反思 平谷五小 曹秀梅 这篇课文是当代作家张抗抗的作品.全文紧紧围绕"标志"来写.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现代文明带给城市的雷同,导致城市失去了个性,并以细腻的笔触介绍了某几个城市的具有标志性的 ...查看


  • 上海城市桥梁限载标准SZ-C-E02-2007
  • CZB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行业标准 SZ-C-E02-2007 上海城市桥梁限载标准 2007-11发布 2007-11实施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行业标准 上海城市桥梁限载标准 SZ-C-E02-2007 主编部门: ...查看


  • 轨道交通导向标识系统标准化设计初探
  • 文章摘自<世界轨道交通>杂志2015-02期 导向标识,按其字面意义上可理解为导向.指示,引导.视线.但从其内涵上,从宏观上来说是一种文化视觉符号语言,它是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但有着引导.说明.指示等功能,它也是环境 ...查看


  • 城市道路和交通工程考试试题
  • 一.填空题: 1. 交通标志分为 和 两大类. 2.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有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和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3.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技术性能. 和社会环境影响. 4.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 ...查看


  •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设施建设方向
  • 建筑设计 道桥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设施建设方向 张 春 身份证:[***********],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道桥工程师是道路桥梁工程师的简称,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道路与桥梁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本文发表在< ...查看


  • 长沙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优化指南5.6
  • 长沙市工程建设地方技术要求 长沙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优化指南 (试行) 2009-4-27发布 2009-05-01实施 长沙市建设委员会 关于发布<长沙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优化指南 (试行)>的通知 长建发[2009]1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