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一、药品名称:
通用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
英文名: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for Suspension 汉语拼音: Amoxilin Kelaweisuanjia Ganhunxuanji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两者之比为4:1。 规格:156.25mg(阿莫西林125mg与克拉维酸31.25mg)
二、处方工艺:
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及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32册152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项下[WS1-(X-017)
-2003Z],本品为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4:1)均匀混合制成的干混悬剂:
1、处方: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 156.25g(阿莫西林125 g与克拉维酸31.25g) 微粉硅胶 300g
羧甲淀粉钠 100g
微晶纤维素 62.5g
草莓香精 20g
干燥蔗糖粉 加至2000 g
制 成 1000包
2、详细制备工艺
(1) 蔗糖于65℃烘干,备用。
(2) 将各原辅料粉碎过80目筛,备用。
(3) 按处方量准确称取除蔗糖粉外的各原辅料,混合均匀后,按等量递
加法再与处方量干燥蔗糖粉混合均匀。
(4) 中间体送检含量,确定装量。
(5) 药粉按装量分装于复合膜袋内。
(6) 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3、工艺处方研究: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及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32册152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项下[WS1-(X-017)-2003Z],
经对辅料的选择;以药粉流动性、装量差异、沉降体积比、粒度、再分散性、含量为目的指标,对本品进行处方筛选,并对含量与溶出度;样品微粉学试验的堆密度、休止角、测装量差异、粒度、沉降体积比、溶化性;临界相对湿度考察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本处方组方合理,适合大生产要求。
影响因素试验:影响因素试验是在较为激烈的条件下进行的。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以及运输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取0409181批样品进行了强光、高温、高湿试验,结果各顶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显示本处方制备的样品质量稳定可靠。
三、质量研究:
质量研究工作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及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32册152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项下[WS1-(X-017)-2003Z]质量标准进行了如下研究:
1、性状:根据WS1-(X-017)-2003Z三批样品及被仿品外观的实测
情况和稳定性实验结果,将其性状描述为“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2、鉴别:在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图中,供试品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峰的保留时间应与相应对照品峰的保留时间一致。经三批样品及被仿品
实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3、检查:
水分 取本品适量,照水分测定法(CP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7.5%。经三批样品及被仿品实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装量差异 取本品,照颗粒剂项下(CP2000年版二部附录I N)检查,应符合规定。经三批样品及被仿品实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其他 应符合口服混悬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CP2000年版二部附录I O)。
沉降体积比
依据: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O,经三批样品及被仿品实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
试验方法: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ⅪJ检查,经三批样品及被仿品实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4、含量测定:
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采用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HPLC法测定本品的含量。本品的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有效地测定本品含量,本法专属性强、选择性高,溶液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好;溶液在室温下放置稳定;方法的线性、稳定性、回收率均较好。测定三批样品及被仿品,标示含量均在90.0%~110.0%范围内,结果均符合规定。
5、有关物质考察:
参照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含量测定方法,对本品有关物质测定方法作如下研究工作:
5.1专属性考察试验
5.1.1对照品考察试验
5.1.2强酸、强碱破坏性试验
5.1.3氧化破坏性试验
5.2 空白溶液试验
5.3最低检测限试验
根据上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法可将样品与有关物质进行分离、检测,方法可行,经测定三批样品(批号0409181、0409182、0409183)及被仿品,结果均符合规定。
(注:详细研究方法请见申报资料10)。
四、稳定性研究:
模拟上市包装,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质量标准及该版药典附录XIX C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根据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32册152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项下[WS1-(X-017)-2003Z]质量标准,我们作了如下
稳定性研究工作:
1、加速试验结果表明:本品温度40℃,相对湿度75%±1%条件下放置六个月,各项有关指标无明显变化,符合质量标准规定。
2、长期试验结果表明:本品三批模拟上市包装,在25℃±2℃,RH60%±10%条件下放置6个月,各项考察项目无明显变化,符合质量标准规定,表明其在室温条件下较稳定,进一步的长期室温留样观察尚在进行中。
3、结论:根据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本品有效期可暂定二年,贮藏条件为: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五、结论: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试制产品与被仿制品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质量标准及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32册152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项下[WS1-(X-017)-2003Z]质量标
准规定,两者无差异,表明本品生产条件符合要求,质量稳定、可控,本品的有效期暂订为二年,可申报生产。
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一、药品名称:
通用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
英文名: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for Suspension 汉语拼音: Amoxilin Kelaweisuanjia Ganhunxuanji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两者之比为4:1。 规格:156.25mg(阿莫西林125mg与克拉维酸31.25mg)
二、处方工艺:
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及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32册152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项下[WS1-(X-017)
-2003Z],本品为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4:1)均匀混合制成的干混悬剂:
1、处方: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 156.25g(阿莫西林125 g与克拉维酸31.25g) 微粉硅胶 300g
羧甲淀粉钠 100g
微晶纤维素 62.5g
草莓香精 20g
干燥蔗糖粉 加至2000 g
制 成 1000包
2、详细制备工艺
(1) 蔗糖于65℃烘干,备用。
(2) 将各原辅料粉碎过80目筛,备用。
(3) 按处方量准确称取除蔗糖粉外的各原辅料,混合均匀后,按等量递
加法再与处方量干燥蔗糖粉混合均匀。
(4) 中间体送检含量,确定装量。
(5) 药粉按装量分装于复合膜袋内。
(6) 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3、工艺处方研究: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及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32册152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项下[WS1-(X-017)-2003Z],
经对辅料的选择;以药粉流动性、装量差异、沉降体积比、粒度、再分散性、含量为目的指标,对本品进行处方筛选,并对含量与溶出度;样品微粉学试验的堆密度、休止角、测装量差异、粒度、沉降体积比、溶化性;临界相对湿度考察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本处方组方合理,适合大生产要求。
影响因素试验:影响因素试验是在较为激烈的条件下进行的。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以及运输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取0409181批样品进行了强光、高温、高湿试验,结果各顶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显示本处方制备的样品质量稳定可靠。
三、质量研究:
质量研究工作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及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32册152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项下[WS1-(X-017)-2003Z]质量标准进行了如下研究:
1、性状:根据WS1-(X-017)-2003Z三批样品及被仿品外观的实测
情况和稳定性实验结果,将其性状描述为“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2、鉴别:在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图中,供试品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峰的保留时间应与相应对照品峰的保留时间一致。经三批样品及被仿品
实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3、检查:
水分 取本品适量,照水分测定法(CP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7.5%。经三批样品及被仿品实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装量差异 取本品,照颗粒剂项下(CP2000年版二部附录I N)检查,应符合规定。经三批样品及被仿品实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其他 应符合口服混悬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CP2000年版二部附录I O)。
沉降体积比
依据: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O,经三批样品及被仿品实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
试验方法: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ⅪJ检查,经三批样品及被仿品实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4、含量测定:
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采用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HPLC法测定本品的含量。本品的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有效地测定本品含量,本法专属性强、选择性高,溶液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好;溶液在室温下放置稳定;方法的线性、稳定性、回收率均较好。测定三批样品及被仿品,标示含量均在90.0%~110.0%范围内,结果均符合规定。
5、有关物质考察:
参照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含量测定方法,对本品有关物质测定方法作如下研究工作:
5.1专属性考察试验
5.1.1对照品考察试验
5.1.2强酸、强碱破坏性试验
5.1.3氧化破坏性试验
5.2 空白溶液试验
5.3最低检测限试验
根据上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法可将样品与有关物质进行分离、检测,方法可行,经测定三批样品(批号0409181、0409182、0409183)及被仿品,结果均符合规定。
(注:详细研究方法请见申报资料10)。
四、稳定性研究:
模拟上市包装,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质量标准及该版药典附录XIX C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根据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32册152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项下[WS1-(X-017)-2003Z]质量标准,我们作了如下
稳定性研究工作:
1、加速试验结果表明:本品温度40℃,相对湿度75%±1%条件下放置六个月,各项有关指标无明显变化,符合质量标准规定。
2、长期试验结果表明:本品三批模拟上市包装,在25℃±2℃,RH60%±10%条件下放置6个月,各项考察项目无明显变化,符合质量标准规定,表明其在室温条件下较稳定,进一步的长期室温留样观察尚在进行中。
3、结论:根据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本品有效期可暂定二年,贮藏条件为: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五、结论: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试制产品与被仿制品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质量标准及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32册152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干混悬剂项下[WS1-(X-017)-2003Z]质量标
准规定,两者无差异,表明本品生产条件符合要求,质量稳定、可控,本品的有效期暂订为二年,可申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