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名词可燃冰

  可燃冰学名甲烷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同时还有一个优雅的名字――“能源水晶”,外型与冰相似,故称“可燃冰”。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呈稳定状态,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解成水与甲烷,1立方米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可生成164-180立方米的天然气,被誉为“高效清洁能源”和“21世纪的绿色能源”。   可燃冰主要分布于海洋,少量分布于陆地冻土带,富存于水深600-1100米的海底,呈层状、块状、结核状、脉状等多种类型,肉眼可辨。其中,岩芯中可燃冰含矿率平均为45%―55%。有科学家测算:可燃冰的蕴藏量比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   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韩国、挪威和日本等国都争先恐后地对可燃冰进行研究开发。我国可燃冰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等区域,地质资源量约为1000亿吨油当量,比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多约520亿吨油当量,是目前我国资源最丰富的清洁能源之一,具有大规模发展的潜力。   在我国,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持续了多年。2014年3月24日,可燃冰实验室在青岛启动,这一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将直接为国家资源战略安全提供实验技术服务。据称,该实验室造出的可燃冰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未来将朝着打造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目标迈进,为我国战略新能源的进一步勘察和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国家战略规划的安排,2006年至2020年是我国可燃冰资源调查阶段,2020年至2030年为开发试生产阶段,2030年至2050年我国将进入可燃冰商业生产阶段。   可燃冰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开采还只是停留在研究阶段,商业化开采短期内还不现实。要实现大规模开采,有几大难题需要攻破:首先,资源储量和分布还不明确,还有待勘探;其次,开采技术还不过关,国内外常见的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注热开采法、降压开采法、化学剂开采法及几种开发方式相结合的开采方法。日本采用的是降压开采法,美国人发明了二氧化碳置换法,但都只是处于试验开发阶段,能否用于商业化开采还需要时间的检验。第三,缺少成熟可靠的贮存运输方法,可燃冰在常压下不稳定,温度超过20℃时就会分解,解决储存问题是可燃冰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之一,否则运输成本将会很昂贵。第四,可燃冰开采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有待评估。甲烷是一种高效的温室效应气体,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20倍,而可燃冰的致命缺点是它具有不稳定性,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高压和低温,可燃冰会迅速融化为水和甲烷。可燃冰矿藏开采过程中易发生甲烷气体泄漏,从而加速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山融化。(本文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和网站信息整理)   

  可燃冰学名甲烷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同时还有一个优雅的名字――“能源水晶”,外型与冰相似,故称“可燃冰”。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呈稳定状态,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解成水与甲烷,1立方米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可生成164-180立方米的天然气,被誉为“高效清洁能源”和“21世纪的绿色能源”。   可燃冰主要分布于海洋,少量分布于陆地冻土带,富存于水深600-1100米的海底,呈层状、块状、结核状、脉状等多种类型,肉眼可辨。其中,岩芯中可燃冰含矿率平均为45%―55%。有科学家测算:可燃冰的蕴藏量比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   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韩国、挪威和日本等国都争先恐后地对可燃冰进行研究开发。我国可燃冰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等区域,地质资源量约为1000亿吨油当量,比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多约520亿吨油当量,是目前我国资源最丰富的清洁能源之一,具有大规模发展的潜力。   在我国,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持续了多年。2014年3月24日,可燃冰实验室在青岛启动,这一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将直接为国家资源战略安全提供实验技术服务。据称,该实验室造出的可燃冰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未来将朝着打造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目标迈进,为我国战略新能源的进一步勘察和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国家战略规划的安排,2006年至2020年是我国可燃冰资源调查阶段,2020年至2030年为开发试生产阶段,2030年至2050年我国将进入可燃冰商业生产阶段。   可燃冰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开采还只是停留在研究阶段,商业化开采短期内还不现实。要实现大规模开采,有几大难题需要攻破:首先,资源储量和分布还不明确,还有待勘探;其次,开采技术还不过关,国内外常见的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注热开采法、降压开采法、化学剂开采法及几种开发方式相结合的开采方法。日本采用的是降压开采法,美国人发明了二氧化碳置换法,但都只是处于试验开发阶段,能否用于商业化开采还需要时间的检验。第三,缺少成熟可靠的贮存运输方法,可燃冰在常压下不稳定,温度超过20℃时就会分解,解决储存问题是可燃冰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之一,否则运输成本将会很昂贵。第四,可燃冰开采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有待评估。甲烷是一种高效的温室效应气体,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20倍,而可燃冰的致命缺点是它具有不稳定性,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高压和低温,可燃冰会迅速融化为水和甲烷。可燃冰矿藏开采过程中易发生甲烷气体泄漏,从而加速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山融化。(本文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和网站信息整理)   


相关文章

  • 纳米材料的论文
  • 纳米材料论文 题目: 纳米科技及纳米材料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材料与冶金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1**********]4 周鸣 赵惠忠 2007.11.2 [摘 要]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有前 ...查看


  • 可燃冰,再造能源神话?
  • 2013年3月12日,日本宣布成功从可燃冰中获得了天然气,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可燃冰"获得燃气.专家指出,日本政府选择在日本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公布这一消息,意在化解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的能源危机.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 ...查看


  • 新能源行业深度调研
  • 2014-2018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深度调 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3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全社会电力需求增速放缓,全国电力供需总体保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源投资出现下降.1-6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405.2 ...查看


  • 绿色新能源_可燃冰_廖志敏
  • 2008年 第2卷・第2期 文章编号: 天然气技术NaturalGasTechnology Vol.2,No.2Apr.2008 )02-0064-031673-9035(2008 绿色新能源---可燃冰 廖志敏1熊珊2 (1.四川科宏石油 ...查看


  • 浅析可燃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_马小娟
  • 2011年第7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资源管理○科技信息 浅析可燃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马小娟呼方涛王锦华 (陕西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陕西汉中 723003) [摘要]可燃冰是近些年来世界各国 ...查看


  • 中国可燃冰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_王智明
  • 节 能 ) 4) ENERGYCONSERVATION 2010年第5期 (总第334期) 中国可燃冰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 王智明,曲海乐,菅志军 1 2 1 (11中海油服技术中心,北京101149;21吉林大学机械学院,吉林长春13002 ...查看


  • 关于可燃冰
  • 可燃冰简介: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与水分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甲烷,在海底深处温度在2-5摄氏度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因此,也常常被称为"甲烷水合物" ...查看


  • 可燃冰开采宜敏于"研"慎于行
  • 可燃冰开采宜敏于"研"慎于行 发布时间:2011-9-9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有消息称,为了加快对可燃冰的商业开采步伐,我国科学家首次针对南海可燃冰开采进行模拟研究,取得了系列进展.专家预计,我国有望在2020年以前 ...查看


  • 专题14 化石燃料与能源
  • 专题14 化石燃料与能源 一.三年中考概况 能源与燃烧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纵观近几年中考题,不仅仅注重知识的考查,而是关注社会,题材变化多样,像电视报道的某地矿井的瓦斯爆炸.西气东输.燃气热水器.公共场所发生的火灾等等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