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贝]教学设计

《一只贝》教学设计

永胜小学

许兴伟

2016.3

一、教材分析

《一只贝》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主要采取对比的手法,讲述了一只贝经受痛苦、磨难、忍耐之后没有像其他贝那样成为一只光彩夺目、美丽斑斓的贝壳,却孕育出了一颗稀罕珍贵的珍珠的故事。文中感情真挚、饱满,可谓字字有情,句句含情,是指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读中,学生应该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个性化感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感悟追求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这只贝的经历,理解他的可怜和可敬。

3、重新认识“丑陋”与“漂亮”的真正含义,理解这只贝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美。

四、教学重难点

1、多种形式读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这只贝的可怜和可敬。

2、感悟这只贝的特殊经历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五、教学策略

朗读指导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一只贝),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只贝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和震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贝?

2.学生分段朗读。

3.找出中心句: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老师这是一只怎样的贝?

①师:同意吗?都谁画的这句话?看来大家都用心读书了。 大屏幕出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②自由读或齐读: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③为什么既说它可怜又说它可敬呢?接下来我们就更深入地去认识这只贝。

(三)、紧扣中心,读中悟情

1、边读课文边画一画,看看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回指导。

3、对话式的交流

4、教师小结:

是的,这是一只多么可怜,多么不幸的贝呀!它失去生命、失去荣誉、受尽折磨、丑陋让人讨厌、有苦说不出。

5、教师引读: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通过大家的描述使我们仿佛看见他那两片瓦砾似的已经破烂了的壳,所以我们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6、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同桌之间练习朗读课文第三自然

段。 同桌互读——个别读——齐读

7、过渡,这是一只可怜的贝,那么哪里又能看出它又是一只可

敬的贝呢?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在小组讨论一下。

8、小组合作学习

9、小组汇报:

10、教师小结:是的,这只贝它虽然受尽折磨、默默无闻,但是最终磨就了珍珠,在平凡中,在经历磨难后创造了辉煌!

11、教师引读:这是一只可敬的贝。

此时,这只贝还觉得他仅仅只是可怜吗?不,还很可敬。 孩子们还觉得他仅仅只是可怜吗?不,还很可敬。 你们还觉得他仅仅只是可怜吗?不,还很可敬。

12、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3、教师点拨:此时你还觉得这只贝仅仅是可敬吗?

14、教师引读:这是一只可怜的贝,更是一只伟大的贝!

(四)、情感迁移,受到启发

1.一只贝的童话,一篇人生的寓言,从这篇寓言里,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人应该有乐观的心态;人应该坚强地面对不幸)

2.联系生活

此时此刻使你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哪个人物或名言?(海伦·凯特;保尔柯察金)

(五)、联系实际,延伸练习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这只贝、自己或其它人说些什么,或者你想到了哪句诗来表达你的心情,把他们写在收获卡上。

八、板书设计

一只贝

可怜 可敬

孟平平: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对教学的重难点把握的比较准确,教学方法也很恰当,整堂课的教学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周淑艳:教学设计中多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本篇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体会到文章内在的美。

周鑫:散文的主要特点就是形散而神聚,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紧紧抓住这是一只怎样的贝展开教学,思路清晰,环节流畅。

武会晶: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间。

《一只贝》教学设计

永胜小学

许兴伟

2016.3

一、教材分析

《一只贝》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主要采取对比的手法,讲述了一只贝经受痛苦、磨难、忍耐之后没有像其他贝那样成为一只光彩夺目、美丽斑斓的贝壳,却孕育出了一颗稀罕珍贵的珍珠的故事。文中感情真挚、饱满,可谓字字有情,句句含情,是指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读中,学生应该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个性化感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感悟追求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这只贝的经历,理解他的可怜和可敬。

3、重新认识“丑陋”与“漂亮”的真正含义,理解这只贝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美。

四、教学重难点

1、多种形式读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这只贝的可怜和可敬。

2、感悟这只贝的特殊经历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五、教学策略

朗读指导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一只贝),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只贝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和震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贝?

2.学生分段朗读。

3.找出中心句: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老师这是一只怎样的贝?

①师:同意吗?都谁画的这句话?看来大家都用心读书了。 大屏幕出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②自由读或齐读: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③为什么既说它可怜又说它可敬呢?接下来我们就更深入地去认识这只贝。

(三)、紧扣中心,读中悟情

1、边读课文边画一画,看看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回指导。

3、对话式的交流

4、教师小结:

是的,这是一只多么可怜,多么不幸的贝呀!它失去生命、失去荣誉、受尽折磨、丑陋让人讨厌、有苦说不出。

5、教师引读: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通过大家的描述使我们仿佛看见他那两片瓦砾似的已经破烂了的壳,所以我们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6、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同桌之间练习朗读课文第三自然

段。 同桌互读——个别读——齐读

7、过渡,这是一只可怜的贝,那么哪里又能看出它又是一只可

敬的贝呢?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在小组讨论一下。

8、小组合作学习

9、小组汇报:

10、教师小结:是的,这只贝它虽然受尽折磨、默默无闻,但是最终磨就了珍珠,在平凡中,在经历磨难后创造了辉煌!

11、教师引读:这是一只可敬的贝。

此时,这只贝还觉得他仅仅只是可怜吗?不,还很可敬。 孩子们还觉得他仅仅只是可怜吗?不,还很可敬。 你们还觉得他仅仅只是可怜吗?不,还很可敬。

12、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3、教师点拨:此时你还觉得这只贝仅仅是可敬吗?

14、教师引读:这是一只可怜的贝,更是一只伟大的贝!

(四)、情感迁移,受到启发

1.一只贝的童话,一篇人生的寓言,从这篇寓言里,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人应该有乐观的心态;人应该坚强地面对不幸)

2.联系生活

此时此刻使你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哪个人物或名言?(海伦·凯特;保尔柯察金)

(五)、联系实际,延伸练习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这只贝、自己或其它人说些什么,或者你想到了哪句诗来表达你的心情,把他们写在收获卡上。

八、板书设计

一只贝

可怜 可敬

孟平平: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对教学的重难点把握的比较准确,教学方法也很恰当,整堂课的教学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周淑艳:教学设计中多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本篇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体会到文章内在的美。

周鑫:散文的主要特点就是形散而神聚,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紧紧抓住这是一只怎样的贝展开教学,思路清晰,环节流畅。

武会晶: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间。


相关文章

  • 教学设计的概念_对象和理论基础_林宪生
  • 电化教育研究 2000年第4期(总第84期) 论文编号 1003-1553(2000)04-0003-04 电教理论探讨 教学设计的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 林宪生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9 [摘要]教学设计是泊来之物,使之成为具有 ...查看


  • 天津商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模版[1]
  • 附: 学 号:20060000 天 津 商 业 大 学 毕 业 设 计(论 文) 填写中文题名 (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填写外文题名 三号加粗,居中) (Times New Roman 三号加粗,居中) 学 院: 教 ...查看


  • 教学系统设计
  • 特征 1. 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活动等.创设教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目标. 2. 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学系统中各个 ...查看


  • 教学设计的九大信条
  • 教学设计的九大信条 李 芒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教学行为研究所,北京 [摘 要]在研究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是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它们决定着教学设计研究的指向. 教学设计研究首要的问题是应该进行有用性研究,研究那些应该 ...查看


  • 现代教学设计流程及教学流程图设计
  • 周晓波:现代教学设计流程及教学流程图设计 讲座时间:2013年9月28日晚八点至九点三十分 讲座专题:现代教学设计流程及教学流程图设计 嘉宾简介: 周晓波,女,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会员.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 ...查看


  • 模块7: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
  • 请认真阅读" 模块7 资源"→"阅读资料" 中的 <单元教学设计>,并思考: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 ...查看


  • 通过教学设计的发展看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 通过教学设计的发展看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是历来历史教育理论研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本人通过了解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着重谈谈自己 ...查看


  •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
  • 浅谈三维教育目标下的教学设计 一. 生物教学设计概述 1.1 教学设计概念 1.1.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由赖格卢斯等学者提出,它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科学.它旨在达到预期教学最优化的教学行为.它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处方 ...查看


  • 教学设计作业2
  • 教学设计作业2 一.填空题 1.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和简约方式. 2.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 3. 教学设计的模 ...查看


  •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一. 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