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植物教学设计教案

土壤与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出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科学知识: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并了解不同土壤的特点对植物的影响。

人文教育培养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加强保护土壤重要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植物生长依靠土壤,因为土壤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物质。

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土壤的形成依赖于植物(前一节已学)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新授

1、土壤支持植物生长

复习前一节土壤的质地类型:——砂土,壤土,粘土

以上三种类型的土壤主要区别在哪里?——固体颗粒大小的不同

猜想固体颗粒大小不同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启发学生:三种颗粒好比芝麻、黄豆、核桃,彼此之间空隙大小如何) 活动1:(观察教师演示)

思考:1、这个实验中控制哪几个量相同,哪几个量不同,为什么?

2、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观察得到:1、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分的持有能力不同,其中粘土的持水能

力>壤土的持水能力>砂土的持水能力。

2、不同类型的土壤由于固体颗粒大小不同,造成彼此空隙不同,

所以持有空气的量不同,砂土的持气量> 壤土的持气量 >

粘土的持气量。

小结: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空气,砂土的通气性能好,但是保持水的性能很差,容易造成植物缺水;粘土保持水的性能很好,但是容易积水,透气性很差,造成植物烂根;壤土颗粒适中,透气性和持水性都不错,有利于植物生长。

过度设问:除了水分和空气以外,土壤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什么?——养料即肥分

活动2:观察比较一个月以来的记录情况:

思考:1、2号花盆中的植物为什么能生长良好?从中说明植物良好生长需要吸收哪些物质?

2、1号与2号比较,说明 ( )。

植物必需吸收一定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应比较( )与 ( ) 。

土壤应该有一定的养分,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应比较( )与( )。

3、这个实验中,哪几个组是以对照组出现的?

小结:土壤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分,空气和养分,才能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如果缺乏某一种,都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阅读:多施化肥好吗?从中体会化肥对农业生产的两面性,分析利与弊的关系。)

过渡提问: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反过来,植物生长对土壤有何影响呢?

2、植物保护土壤

从前一节中已经了解到植物生长对土壤有利的地方:土壤的形成依赖于植物的生长,动植物的残体留在土壤中成为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土壤的肥分。还有哪些作用呢?

活动3:草地和裸地的水土流失比较

思考与讨论:1、这个实验要说明什么问题?

2、草地为什么能保持水土,使之减缓水土流失?

3、讨论在水平情况下,草地和裸地的水土流失比较时,总共有几个

量?控制了哪几个量保持一致?

4、在自然界中,这样的水土流失会造成什么后果?

通过活动可以知道:植物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的颗粒紧紧粘在一起,植物的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的冲击。保护植被的重要性,阻止滥砍滥伐。

(阅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体会人为对自然界造成的危害,水土流失的严重性。荒漠化向人类敲响警钟。体会到自然界对人类的反作用,危机感和紧迫感。)

三、课后实践活动:1、了解当地耕地减少的原因(近5年)

2、学习了《植物与土壤》后,有何感想?

教学反思:

壤是我们这里学生常见的一种事物,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按照我课前的设想,《我们周围的土壤》的教学相对是比较容易的。但我在三年级教学时,却明显地感觉到教学并非和我的想象一样。学生的困难在于不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在记录实验时,对怎么记录、记录什么感到茫然无措。这也是我选择在四年级重教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在四年级教学的效果看,学生记录现象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也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有的小组记录太详细,影响了在有限的时间里的观察容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观察方法单调没有创新,虽然观察时间长达十五分钟,但却只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了五种研究方法,创新了用尝、闻等新方法。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四年级学生确定的“通过对土壤里各种组成部分特征的研究,渗透对一个事物从各种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事物的全面特征”这一教学目标,看来没有很好地达成。

做沙、黏土、腐殖土的渗水实验时,沙、黏土的渗水现象是比较正常,但腐殖土的渗水现象却出乎我的意料。实验中,它的渗水速度、保水性与沙差不多。在分析现象时,学生得出了腐殖土保水性能差的结论。但事实上,腐殖土的保水性能应当是很强的,至少比沙的保水性能强多了。课堂上出现的实验现象,使我感到非常惊呀。但在课堂上,我还是尊重了学生的观察发现和他们自己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明显是错误的。下课后,我研究了出现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我将漏斗中的腐殖土倒出来一看,发现里面的很多腐殖土仍然是干燥的。原来,学生倒进去的水并没有被腐殖土吸收,而是沿着漏斗壁直接流到下面的杯中去了。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下一节课教学时,及时进行了补救。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既积极投入,专注地研究,初步有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专注和激情,同时,课堂活动又不显得混乱无序。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沟通、思想交流,充满了平等、真诚的氛围。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正如有位同学在探讨为什么要用同样多的沙、黏土、腐殖土做渗水实验时说出的“如果不一样多的话,就显得不公平”一样,学生畅所欲言,毫无顾及,这也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科学品质。

我们所教的学生还是小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方法、水平和质量等问题上,我们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毕竟他们的科学探究才刚刚起步,尽管他们在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但我们老师的态度更多的应当是肯定鼓励、宽容理解。只要他们对所认知的事物有了兴趣,有了宝贵的好奇心,我们就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

土壤与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出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科学知识: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并了解不同土壤的特点对植物的影响。

人文教育培养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加强保护土壤重要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植物生长依靠土壤,因为土壤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物质。

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土壤的形成依赖于植物(前一节已学)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新授

1、土壤支持植物生长

复习前一节土壤的质地类型:——砂土,壤土,粘土

以上三种类型的土壤主要区别在哪里?——固体颗粒大小的不同

猜想固体颗粒大小不同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启发学生:三种颗粒好比芝麻、黄豆、核桃,彼此之间空隙大小如何) 活动1:(观察教师演示)

思考:1、这个实验中控制哪几个量相同,哪几个量不同,为什么?

2、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观察得到:1、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分的持有能力不同,其中粘土的持水能

力>壤土的持水能力>砂土的持水能力。

2、不同类型的土壤由于固体颗粒大小不同,造成彼此空隙不同,

所以持有空气的量不同,砂土的持气量> 壤土的持气量 >

粘土的持气量。

小结: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空气,砂土的通气性能好,但是保持水的性能很差,容易造成植物缺水;粘土保持水的性能很好,但是容易积水,透气性很差,造成植物烂根;壤土颗粒适中,透气性和持水性都不错,有利于植物生长。

过度设问:除了水分和空气以外,土壤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什么?——养料即肥分

活动2:观察比较一个月以来的记录情况:

思考:1、2号花盆中的植物为什么能生长良好?从中说明植物良好生长需要吸收哪些物质?

2、1号与2号比较,说明 ( )。

植物必需吸收一定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应比较( )与 ( ) 。

土壤应该有一定的养分,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应比较( )与( )。

3、这个实验中,哪几个组是以对照组出现的?

小结:土壤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分,空气和养分,才能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如果缺乏某一种,都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阅读:多施化肥好吗?从中体会化肥对农业生产的两面性,分析利与弊的关系。)

过渡提问: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反过来,植物生长对土壤有何影响呢?

2、植物保护土壤

从前一节中已经了解到植物生长对土壤有利的地方:土壤的形成依赖于植物的生长,动植物的残体留在土壤中成为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土壤的肥分。还有哪些作用呢?

活动3:草地和裸地的水土流失比较

思考与讨论:1、这个实验要说明什么问题?

2、草地为什么能保持水土,使之减缓水土流失?

3、讨论在水平情况下,草地和裸地的水土流失比较时,总共有几个

量?控制了哪几个量保持一致?

4、在自然界中,这样的水土流失会造成什么后果?

通过活动可以知道:植物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的颗粒紧紧粘在一起,植物的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的冲击。保护植被的重要性,阻止滥砍滥伐。

(阅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体会人为对自然界造成的危害,水土流失的严重性。荒漠化向人类敲响警钟。体会到自然界对人类的反作用,危机感和紧迫感。)

三、课后实践活动:1、了解当地耕地减少的原因(近5年)

2、学习了《植物与土壤》后,有何感想?

教学反思:

壤是我们这里学生常见的一种事物,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按照我课前的设想,《我们周围的土壤》的教学相对是比较容易的。但我在三年级教学时,却明显地感觉到教学并非和我的想象一样。学生的困难在于不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在记录实验时,对怎么记录、记录什么感到茫然无措。这也是我选择在四年级重教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在四年级教学的效果看,学生记录现象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也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有的小组记录太详细,影响了在有限的时间里的观察容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观察方法单调没有创新,虽然观察时间长达十五分钟,但却只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了五种研究方法,创新了用尝、闻等新方法。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四年级学生确定的“通过对土壤里各种组成部分特征的研究,渗透对一个事物从各种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事物的全面特征”这一教学目标,看来没有很好地达成。

做沙、黏土、腐殖土的渗水实验时,沙、黏土的渗水现象是比较正常,但腐殖土的渗水现象却出乎我的意料。实验中,它的渗水速度、保水性与沙差不多。在分析现象时,学生得出了腐殖土保水性能差的结论。但事实上,腐殖土的保水性能应当是很强的,至少比沙的保水性能强多了。课堂上出现的实验现象,使我感到非常惊呀。但在课堂上,我还是尊重了学生的观察发现和他们自己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明显是错误的。下课后,我研究了出现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我将漏斗中的腐殖土倒出来一看,发现里面的很多腐殖土仍然是干燥的。原来,学生倒进去的水并没有被腐殖土吸收,而是沿着漏斗壁直接流到下面的杯中去了。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下一节课教学时,及时进行了补救。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既积极投入,专注地研究,初步有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专注和激情,同时,课堂活动又不显得混乱无序。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沟通、思想交流,充满了平等、真诚的氛围。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正如有位同学在探讨为什么要用同样多的沙、黏土、腐殖土做渗水实验时说出的“如果不一样多的话,就显得不公平”一样,学生畅所欲言,毫无顾及,这也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科学品质。

我们所教的学生还是小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方法、水平和质量等问题上,我们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毕竟他们的科学探究才刚刚起步,尽管他们在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但我们老师的态度更多的应当是肯定鼓励、宽容理解。只要他们对所认知的事物有了兴趣,有了宝贵的好奇心,我们就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 七年级生物教案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 七年级生物教案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来源:考试大 2007/2/10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视频课程 字号:T 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根吸收无机盐的演示实验,使学生明白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不仅需要水,而且还需要无机盐 ...查看


  • 我们先看到了根教案
  • 3.我们先看到了根 第三节 第二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查看


  • 土壤的成分教案
  • 4.1土壤的成分(第一课时) 方埠中心学校 张伟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知道土壤中的生命物质:植物,动物,微生物,知道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之一:空气 2. 3.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土壤的成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 ...查看


  • 土壤肥料学教案
  • 土壤肥料学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土壤.肥料的基本概念.类型.性质和特点 2.了解复肥料的合理施用技术措施 教学重点:1.土壤.肥料的概念和特点:2.各类土壤.肥料的优缺点:3.肥料的合理施用. 教学难点:复混肥的合理施用 教学方法. ...查看


  • 土壤污染教案
  • 别让大声地叹息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1.理解土壤污染的概念与类型. 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土壤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3.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 4.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 ...查看


  • [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
  • "植物的矿质营养"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掌握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利用的特点. 理解根对无机离子的选择吸收及根外追肥. 掌握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 了解植物缺 ...查看


  • [植物的根]上传教案
  •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根的形状特征分类,并能够举出几个例子. 2.知道根的基本功能. 3.培养探究植物的根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根的形状特征分类. 教学难点:植物根的特殊功能.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准 ...查看


  • 土壤中有什么教案-胡泽超
  • <土壤中有什么>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 ...查看


  • 小学科学教案:[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