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想的语文教学

追求理想的语文教学

——第一批卜弋小学骨干教师评选课堂教学考核随记

历时两天,第一批卜弋小学骨干教师评选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考核圆满结束!

这次课堂教学考核具有鲜明的特色:

教学内容——二年级诗歌《小河》、三年级童话《我想有个绿色的家》、四年级记叙文《母爱的力量》、五年级记叙文《分一些蚊子进来》。内容选自各年级《课课通》“阅读延伸”部分,与教材有一定联系,适合学生阅读水平。

教学准备——提前半天告知内容,独立设计,课前不进班辅导或布置任务。 上课教师——自愿申报产生,共有13位。

评委——常州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武进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共有6位。

评价——每位评委填写《评价表》,在对每堂课简要评议后打分,计算平均分,按分数高低排列。

对上课教师来说,这是一次公平竞争,挑战性强的竞赛和展示。

对评委来说,这是一次领略教师风采,提升专业水平的好机会。

我和其他评委一起经历了紧张、忙碌、充实的两天,整整听了13节课,边听边记,边看边想,产生了许多感想和体会。

我整理着听课记录,反思、提炼、总结,有两个字鲜明地印现在脑海中——理想! 理想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值得所有教师去关注和探索。对语文教师来说,专业发展的要求更高。

一、专业追求

参与申报的教师无论哪个年龄层次都有专业追求的热情。面对如此有挑战性的评选考核,畏难的教师望而却步了,参与的教师却不过分在乎结果,他们全力以赴,希望借助这段历程提高自我,让专业发展进入新的境界,如果能够永葆这种追求的热情,教师发展的前途将无可限量!

二、专业储备

透过一堂课,可以看到教师专业储备的容量。不光是独特的教学理念,还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深厚的文字积淀,都会在课堂中有自然的闪光。语文教师一定要每日不间断地读书、反思,成为纯粹的读书人,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专业储备无极限,“钻之弥深,仰之弥高”,需要教师积一生之力去完成!

三、专业磨练

教师经历备课、磨课、上课、研讨、反思的专业磨练很有必要,只有经常经历这种锻炼,专业发展才能走上快车道,如果关起门来自己上课,当井底之蛙,只是追求考试成绩,发展必然缓慢,必将没有良好的前景!

四、专业研究

借助竞赛这个契机,有进取精神的教师不断开掘自身潜能,创造出令人惊喜的表现!脱离了教参的拐杖,教师必须独立钻研教材,解读文体,设计教学过程。在深入、细致的研究中,教师发现了许多独特的东西,新的发现给教师新的视点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使教学设计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让听课教师看到了上课教师研究教材的深入程度

和精细程度,并为他们迥异多姿的教学风格而惊叹!

五、专业特长

语文教师的专业特长是课堂中夺目的亮点,可以为教学增色。传神的简笔画、动情的范读、真挚的吟诵,不同特长的教师有不同的亮点。教师要发现,培植和壮大自己的专业特长,创造课堂教学的特色风格,让学生入迷沉醉,让听课教师眼前一亮!

理想的课堂境界

评优课有别于家常课,它代表着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是上课教师素质的展示、水平的体现,也是师生共谱的和谐交响乐!

一、明晰

精研文本会让教师产生明晰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与作者写作思路相一致,自然顺畅,渐入佳境。教师对教学思路了然于胸,就会充满自信,关注学生,随机生成,掌控有方,达以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全面

理想的教学遵循和谐之道,统筹兼顾,大到整体思路,中到重点环节,小到板书、作业,无一忽略,让人难以挑剔。在总体的和谐之上,彰显出设计的亮点,使亮点更亮彩!

三、精致

评优课的设计来自于反复斟酌,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推敲,有些环节设计巧妙,功能多元,别具匠心,令人赞叹。在教学中的细节,甚至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理念,为教学增色不少。

四、智慧

理想的教学有一种境界。教师把握着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有一定难度的设计不断挑战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专注地倾听、投入地思考、全身心地参与,引领他们不断攀登思维高峰,使学习成为一种高投入度的智慧活动。

五、情感

语文学习是关乎心灵的事。师生的交往首先是情感的交往,在相互悦纳的基础上,教师用自己的情感、文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情感的和谐奏出美妙的乐章,创造出高情感的教育境界,令人动容!

六、创新

评优课要敢于打破一贯的教学思路,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在有限的时间内上出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好课,如呈现上一道令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的好菜,让教师的水平给评委以深刻的印象。

理想的教学导向

面对同一教学内容风格各异、多姿多彩的教学设计,评委们在比较与观照中不断思考着每一个环节的优与劣,体验着教学效果的差异,也在确定着理想的教学导向。

一、导入自然

导入要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建构与教学内容的密切联系,显得自然、贴切、简洁,切忌大兜圈子或与文本割裂开来。

胡孝萍《母亲的力量》由白衣天使叶欣引入文中的爱心护士,姜惠华、沈章妹《分一些蚊子进来》分别由学生生活中被蚊子叮咬的经历和孟郊《游子吟》导入,都是自然、

贴切、简洁的导入,可见教师在导入环节的用心。

二、解词多元

理解词语可采用动作体验、板画展示、语言描述、想象感悟等丰富多样的方式,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学得趣味盎然,入眼入心,为朗读感悟打好基础,理解词语要区别对待,有的可独立理解,有的要放到文中,联系具体语境来理解,教师对这种区别应该心中有数,灵活处理。

徐博《小河》让同学互相挠痒痒理解“胳肢”,陈伟丽《小河》让学生闭眼想象河水的清凉,在教师的动情描述中意会“遐想”,都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有语文味、生活味的解词方式,给人印象深刻。

三、提问精当

问题是启动学生思考的关键。提问切忌细碎,应紧扣文章中心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突破中心的重点问题、思考强度大的开放问题和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体现出教师的钻研深度和设计功力。

姜惠华《分一些蚊子进来》让学生想象:打开蚊帐以后,母亲可能会经历什么?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母爱的形象体会。这是一个精心设计,有艺术性的问题,没有教师设身处地的深入解读文本,是不可能设计出这种好问题的。有时候,一个好问题,会创造出生机勃勃的教学情景来。

四、研读深入

深入研读课文应该有具体细致的阅读要求,布置重点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深度。对重点语句的研读,可以借助想象,拓展时空,丰富感受。感悟到位了,朗读才能到位,一唱三叹之中,达到情感的深度切入,融心于境,读出语句中的浓浓真味来!

师成艳、夏向丽《母爱的力量》抓住一些段落,围绕重点问题,圈画重点词句,都是要求明确的深入研读。夏向丽《母爱的力量》紧扣重点句“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引导学生想象其他护士下班了,夜深了的情景,想象第一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等不同时间的情景,在反复的体会中指导朗读,加深感悟,于反复吟诵中将母爱的真情提升到了令人赞叹、动容的境界!

五、自学有效

从低年级起,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根据自学要求学习,再用活泼有趣的形式检查、反馈,达到实效。有这种意识,才会有这种成效。

陈伟丽《小河》为二年级学生出示了两项自学要求,再用多种形式检查,让学生学会学习。这种培养自学能力的意识值得肯定,效果也是理想的。

六、朗读到位

朗读的指导要少一些技术性,多一些艺术性,要通过理解感悟,凭借多种形式,注重直觉感受,读出理解、读出趣味、读出感觉来!

陈伟丽《小河》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读出小河的开心、读出云雀的赞美,读出美妙的遐想,读出勃勃的生机,读出母亲的盼望,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书声朗朗,情味浓浓。

七、想象合理

抓住文章的空白跳跃点,引导学生合理拓展想象,会让他们获得真切的深度体验,更深刻地感悟文本。

徐博《小河》用生动的语言,引领学生想象冰雪融化,小草发芽,花儿开放时小河的美妙情景,让学生陶醉在“清凉”的感觉之中。

八、表达精彩

学生个个都是诗人。情感的激发、智慧的启迪,会让他们产生倾吐的欲望,此时,用写话来沉淀思考,必然有精彩的华章从他们心底流淌出来,令人赞叹其中的精彩!

姜惠华《分一些蚊子进来》学生的生花妙笔把母爱写成生病时的咳嗽药片、饥饿时的一碗粥、一桌丰盛的饭菜。夏向丽《母爱的力量》学生们把母爱诗化为病床前的精心守候,在炎热的夏夜送来的阵阵清风,成功时赞赏的目光。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母爱诗篇,让人为学生的表达潜能而赞赏!

九、拓展适度

教学拓展要合理、适度、自然,富有语文特色。教师要注意拓展中的思想教育,不能过多地联系生活,贴标签,让人感觉有思品课倾向,而应该随机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中,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夏向丽《母爱的力量》中即兴的诗句填充,为情感推波助澜,为思想自然升华,学生仿佛成了诗人,将诗生活化,将生活诗化,这种拓展的语文味多浓啊!

十、细节闪光

一个个教学中的细节,展示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智慧,点缀在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中,为教学增色!

刘洪刚《分一些蚊子进来》针对学生习惯齐读的不足,分步开始自读,在小节的变化上展现出教师的智慧,令人称道!

十一、板书简明

精心设计的板书,于简明生动中体现着教师的钻研深度,展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教师富有个性的创造!

师成艳、胡孝萍《母爱的力量》中心形的板书,姜惠华《分一些蚊子进来》中的三角式板书,都有独特匠心。不仅有板书,还有徐丽《我想有个绿色的家》和徐博《小河》中对比式,形象化的板画,更是给人以形象上的强烈震撼和视觉上的审美享受!

十二、作业实在

布置作业应该是评优课中一个必须的环节,既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又要生动活泼,适合学生身心特点,产生最佳的练习效果。

陈伟丽《小河》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画一画诗歌中的小河,在画上设计一句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标语。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想想、画画、写写,沉浸其中,创作出了图文并茂的“作品”!

追求理想的语文教学,一群有理想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考核中给出了他们形象生动的答卷,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去学习、借鉴、内化、践行,让我们共同努力!

附教学内容:

xi ǎo hã

小 河

m ü m ɑ xi ǎo hã w âi shãn me xiào shýn ɡ l ǎn ɡ l ǎn ɡ

妈 妈 , 小 河 为 什 么 笑 声 朗 朗 ?

y ÿn wei t ài yán ɡ z ài ɡý zh ÿ t ü sh ǐ t ü f ü y ǎn ɡ

因 为 太 阳 在 胳 肢 她 使 她 发 痒 。

m ü m ɑ xi ǎo hã w âi shãn me z ài huün chàn ɡ

妈 妈 , 小 河 为 什 么 在 欢 唱 ?

y ÿn wei y ún quâ z ài zàn m þi t ü de ch án chán shýng xiǎn ɡ

因 为 云 雀 在 赞 美 她 的 潺 潺 声 响。

m ü m ɑ xi ǎo hã w âi shãn me n à me qÿn ɡ li án ɡ

妈 妈 , 小 河 为 什 么 那 么 清 凉 ?

y ÿn wei t ü ch ãn jìn zài b âi xuþ sh ýn ài zhe de xi á xi ǎn ɡ zh ōn ɡ

因 为 她 沉 浸 在 被 雪 深 爱 着 的 遐 想 中 。

m ü m ɑ xi ǎo hã j ǐ su ì le

妈 妈 ,小 河 几 岁 了 ?

t ü y ǒn ɡ yu ǎn yǔ ni ïn qÿn ɡ de chūn tiün tïng lín ɡ

她 永 远 与 年 轻 的 春 天 同 龄 。

m ü m ɑ xi ǎo hã w âi shãn me b ù xi ū xi

妈 妈 ,小 河 为 什 么 不 休 息 ?

y ÿn wâi m ǔ q ÿn d à h ǎi z ài sh í k â b ǎ t ü p àn wàn ɡ

因 为 母 亲 —— 大 海 在 时 刻 把 她 盼 望 。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从诗中的什么词句中可以看出?

2、谁在时刻盼望小河的来到?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我想有个绿色的家

清晨,刚搬入新居的小乌鸦外出觅(mì) 食,它飞了很远很远,一直到傍晚才回来,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它记得很清楚,自己的家就在这里——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旁边是一条汩汩(ɡǔ ɡǔ)流淌的小溪,可是现在,大树不见了,只有小溪在抽

噎(y â),到处光秃秃(tū tū) 的,小乌鸦伤心地哭了。

小野花听到哭声,抬起头来问:“乌鸦哥哥,你为什么哭呀? ”“呜呜„„我找不到家了。”小野花又问:“你家在哪里呀? ”小乌鸦说:“我家原来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世代居住在那里,那里有茂密的树林,头上是蓝天、白云,身旁有丁咚的山泉、清澈(ch â)的小溪,我敢说,那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可是后来„„唉,树林被砍伐(fá) 一空,从我爷爷开始就到处寻找地方安家,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九个家了。可现在,这个家也没了,我多想有一个安稳的家呀! ”

小野花听了乌鸦诉说,心情非常沉重,它想起了花喜鹊、小麻雀它们离开这儿的悲惨(c ǎn )情景。

“不要哭了,乌鸦哥哥! ”小野花说,“光哭是没用的,我们要联合起来,向人类呼吁(y ù),再不能这样乱砍滥(làn) 伐了。我们要告诉人们,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乌鸦哥哥,咱们赶快行动起来吧!”乌鸦听了小野花的话,眼睛一亮,不住地点头:“对呀,我们不能只是流泪、等待,我们需要行动起来,我相信人类会给我们一个绿色之家的。”于是,乌鸦告别小野花,去联系(liün xì) 它的兄弟姐妹去了。它坚信让人安居乐业,满眼绿色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1、小乌鸦的家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变成什么样?

2、你怎样理解“它坚信让人安居乐业,满眼绿色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母 爱 的 力 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从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cuî) 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q ÿ)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哀(ɑÿ)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去,

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gu üi ),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qǐng) ,脸上流满了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攥(zu àn )紧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zh þn ɡ)救一切。”

1、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2、“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3、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想对这位女护士说些什么呢?

分一些蚊子进来

“分一些蚊子进来„„”这是母亲在那个炎热的夏夜说的一句话。每当春去暑来,令人嫌(xián) 恶的蚊子肆虐(sì nûâ) 时,我便会想起这句话,想起那个夜晚。

那年夏天很热,蚊虫猖獗(chüng ju ã )。从遥远的外地赶回家的第一晚,我在父母的卧(wî) 室里铺了一张凉席,打算像小时候一样,听着父亲的鼾(hün) 声入梦。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中,我们聊(liáo) 到深夜。

后来,母亲说,睡吧,剩下的话明天再说,便用蒲(p ú)扇驱赶蚊虫,放下了他们床上的蚊帐。我也倒头而睡,身心里满是回到家里的自由和舒坦。原以为这一觉足可高枕无忧;我的脚边,点了一盘“斑马”牌蚊香;不远处,还有一台早已开始工作的电风扇。

不料,夜半还是被蚊子叮得发毛,半梦半醒之间,脸上、身上被人打得噼啪(pÿ pü)

有声,睁眼一看,那只不讲道理的手竟是自己的。辗(zhǎn) 转反侧中,灯忽然亮了。 我迷迷糊糊地看见母亲从床上爬起来,动作很轻地撩(liüo) 开蚊帐,用两端的帐钩挂起来,恢复了白天的样子!正纳闷时,听见父亲疲倦而又有些恼怒的声音问:“你这是干什么?„„”

“你没听见蚊子正咬着儿子吗?”母亲压低声音,语调里竟有几分兴奋,“咱把帐子打开,分一些蚊子进来,儿子可以少受些罪„„”

蚊子在那一刻之后,仿佛都被母亲“迎”进了帐中,而我的睡意,也仿佛被温水泡了一下,打了个激灵。

“分一些蚊子进来!”反复咀嚼(jû juã) 这句话,双目仿佛被强光所刺而发疼,未几,左眼的泪流到右眼,右眼的泪砸(zá) 在枕上„„我在心里叫着:“妈妈!” “分一些蚊子进来!”一句平平淡淡的话,却满载着够我受用一生的慈母情。 不单蚊子,一个慈爱的母亲随时准备与儿子分担的,还有风霜、屈辱(qū rǔ) 、挫(cuî) 折和不幸!

世界上,一切债(zhài) 务都可以还清,除了我们欠母亲的情!

1、“母亲压低声音,语调里竟有几分兴奋”,母亲为什么有几分兴奋呢?

2、从“分一些蚊子进来”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追求理想的语文教学

——第一批卜弋小学骨干教师评选课堂教学考核随记

历时两天,第一批卜弋小学骨干教师评选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考核圆满结束!

这次课堂教学考核具有鲜明的特色:

教学内容——二年级诗歌《小河》、三年级童话《我想有个绿色的家》、四年级记叙文《母爱的力量》、五年级记叙文《分一些蚊子进来》。内容选自各年级《课课通》“阅读延伸”部分,与教材有一定联系,适合学生阅读水平。

教学准备——提前半天告知内容,独立设计,课前不进班辅导或布置任务。 上课教师——自愿申报产生,共有13位。

评委——常州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武进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共有6位。

评价——每位评委填写《评价表》,在对每堂课简要评议后打分,计算平均分,按分数高低排列。

对上课教师来说,这是一次公平竞争,挑战性强的竞赛和展示。

对评委来说,这是一次领略教师风采,提升专业水平的好机会。

我和其他评委一起经历了紧张、忙碌、充实的两天,整整听了13节课,边听边记,边看边想,产生了许多感想和体会。

我整理着听课记录,反思、提炼、总结,有两个字鲜明地印现在脑海中——理想! 理想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值得所有教师去关注和探索。对语文教师来说,专业发展的要求更高。

一、专业追求

参与申报的教师无论哪个年龄层次都有专业追求的热情。面对如此有挑战性的评选考核,畏难的教师望而却步了,参与的教师却不过分在乎结果,他们全力以赴,希望借助这段历程提高自我,让专业发展进入新的境界,如果能够永葆这种追求的热情,教师发展的前途将无可限量!

二、专业储备

透过一堂课,可以看到教师专业储备的容量。不光是独特的教学理念,还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深厚的文字积淀,都会在课堂中有自然的闪光。语文教师一定要每日不间断地读书、反思,成为纯粹的读书人,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专业储备无极限,“钻之弥深,仰之弥高”,需要教师积一生之力去完成!

三、专业磨练

教师经历备课、磨课、上课、研讨、反思的专业磨练很有必要,只有经常经历这种锻炼,专业发展才能走上快车道,如果关起门来自己上课,当井底之蛙,只是追求考试成绩,发展必然缓慢,必将没有良好的前景!

四、专业研究

借助竞赛这个契机,有进取精神的教师不断开掘自身潜能,创造出令人惊喜的表现!脱离了教参的拐杖,教师必须独立钻研教材,解读文体,设计教学过程。在深入、细致的研究中,教师发现了许多独特的东西,新的发现给教师新的视点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使教学设计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让听课教师看到了上课教师研究教材的深入程度

和精细程度,并为他们迥异多姿的教学风格而惊叹!

五、专业特长

语文教师的专业特长是课堂中夺目的亮点,可以为教学增色。传神的简笔画、动情的范读、真挚的吟诵,不同特长的教师有不同的亮点。教师要发现,培植和壮大自己的专业特长,创造课堂教学的特色风格,让学生入迷沉醉,让听课教师眼前一亮!

理想的课堂境界

评优课有别于家常课,它代表着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是上课教师素质的展示、水平的体现,也是师生共谱的和谐交响乐!

一、明晰

精研文本会让教师产生明晰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与作者写作思路相一致,自然顺畅,渐入佳境。教师对教学思路了然于胸,就会充满自信,关注学生,随机生成,掌控有方,达以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全面

理想的教学遵循和谐之道,统筹兼顾,大到整体思路,中到重点环节,小到板书、作业,无一忽略,让人难以挑剔。在总体的和谐之上,彰显出设计的亮点,使亮点更亮彩!

三、精致

评优课的设计来自于反复斟酌,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推敲,有些环节设计巧妙,功能多元,别具匠心,令人赞叹。在教学中的细节,甚至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理念,为教学增色不少。

四、智慧

理想的教学有一种境界。教师把握着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有一定难度的设计不断挑战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专注地倾听、投入地思考、全身心地参与,引领他们不断攀登思维高峰,使学习成为一种高投入度的智慧活动。

五、情感

语文学习是关乎心灵的事。师生的交往首先是情感的交往,在相互悦纳的基础上,教师用自己的情感、文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情感的和谐奏出美妙的乐章,创造出高情感的教育境界,令人动容!

六、创新

评优课要敢于打破一贯的教学思路,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在有限的时间内上出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好课,如呈现上一道令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的好菜,让教师的水平给评委以深刻的印象。

理想的教学导向

面对同一教学内容风格各异、多姿多彩的教学设计,评委们在比较与观照中不断思考着每一个环节的优与劣,体验着教学效果的差异,也在确定着理想的教学导向。

一、导入自然

导入要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建构与教学内容的密切联系,显得自然、贴切、简洁,切忌大兜圈子或与文本割裂开来。

胡孝萍《母亲的力量》由白衣天使叶欣引入文中的爱心护士,姜惠华、沈章妹《分一些蚊子进来》分别由学生生活中被蚊子叮咬的经历和孟郊《游子吟》导入,都是自然、

贴切、简洁的导入,可见教师在导入环节的用心。

二、解词多元

理解词语可采用动作体验、板画展示、语言描述、想象感悟等丰富多样的方式,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学得趣味盎然,入眼入心,为朗读感悟打好基础,理解词语要区别对待,有的可独立理解,有的要放到文中,联系具体语境来理解,教师对这种区别应该心中有数,灵活处理。

徐博《小河》让同学互相挠痒痒理解“胳肢”,陈伟丽《小河》让学生闭眼想象河水的清凉,在教师的动情描述中意会“遐想”,都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有语文味、生活味的解词方式,给人印象深刻。

三、提问精当

问题是启动学生思考的关键。提问切忌细碎,应紧扣文章中心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突破中心的重点问题、思考强度大的开放问题和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体现出教师的钻研深度和设计功力。

姜惠华《分一些蚊子进来》让学生想象:打开蚊帐以后,母亲可能会经历什么?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母爱的形象体会。这是一个精心设计,有艺术性的问题,没有教师设身处地的深入解读文本,是不可能设计出这种好问题的。有时候,一个好问题,会创造出生机勃勃的教学情景来。

四、研读深入

深入研读课文应该有具体细致的阅读要求,布置重点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深度。对重点语句的研读,可以借助想象,拓展时空,丰富感受。感悟到位了,朗读才能到位,一唱三叹之中,达到情感的深度切入,融心于境,读出语句中的浓浓真味来!

师成艳、夏向丽《母爱的力量》抓住一些段落,围绕重点问题,圈画重点词句,都是要求明确的深入研读。夏向丽《母爱的力量》紧扣重点句“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引导学生想象其他护士下班了,夜深了的情景,想象第一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等不同时间的情景,在反复的体会中指导朗读,加深感悟,于反复吟诵中将母爱的真情提升到了令人赞叹、动容的境界!

五、自学有效

从低年级起,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根据自学要求学习,再用活泼有趣的形式检查、反馈,达到实效。有这种意识,才会有这种成效。

陈伟丽《小河》为二年级学生出示了两项自学要求,再用多种形式检查,让学生学会学习。这种培养自学能力的意识值得肯定,效果也是理想的。

六、朗读到位

朗读的指导要少一些技术性,多一些艺术性,要通过理解感悟,凭借多种形式,注重直觉感受,读出理解、读出趣味、读出感觉来!

陈伟丽《小河》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读出小河的开心、读出云雀的赞美,读出美妙的遐想,读出勃勃的生机,读出母亲的盼望,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书声朗朗,情味浓浓。

七、想象合理

抓住文章的空白跳跃点,引导学生合理拓展想象,会让他们获得真切的深度体验,更深刻地感悟文本。

徐博《小河》用生动的语言,引领学生想象冰雪融化,小草发芽,花儿开放时小河的美妙情景,让学生陶醉在“清凉”的感觉之中。

八、表达精彩

学生个个都是诗人。情感的激发、智慧的启迪,会让他们产生倾吐的欲望,此时,用写话来沉淀思考,必然有精彩的华章从他们心底流淌出来,令人赞叹其中的精彩!

姜惠华《分一些蚊子进来》学生的生花妙笔把母爱写成生病时的咳嗽药片、饥饿时的一碗粥、一桌丰盛的饭菜。夏向丽《母爱的力量》学生们把母爱诗化为病床前的精心守候,在炎热的夏夜送来的阵阵清风,成功时赞赏的目光。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母爱诗篇,让人为学生的表达潜能而赞赏!

九、拓展适度

教学拓展要合理、适度、自然,富有语文特色。教师要注意拓展中的思想教育,不能过多地联系生活,贴标签,让人感觉有思品课倾向,而应该随机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中,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夏向丽《母爱的力量》中即兴的诗句填充,为情感推波助澜,为思想自然升华,学生仿佛成了诗人,将诗生活化,将生活诗化,这种拓展的语文味多浓啊!

十、细节闪光

一个个教学中的细节,展示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智慧,点缀在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中,为教学增色!

刘洪刚《分一些蚊子进来》针对学生习惯齐读的不足,分步开始自读,在小节的变化上展现出教师的智慧,令人称道!

十一、板书简明

精心设计的板书,于简明生动中体现着教师的钻研深度,展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教师富有个性的创造!

师成艳、胡孝萍《母爱的力量》中心形的板书,姜惠华《分一些蚊子进来》中的三角式板书,都有独特匠心。不仅有板书,还有徐丽《我想有个绿色的家》和徐博《小河》中对比式,形象化的板画,更是给人以形象上的强烈震撼和视觉上的审美享受!

十二、作业实在

布置作业应该是评优课中一个必须的环节,既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又要生动活泼,适合学生身心特点,产生最佳的练习效果。

陈伟丽《小河》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画一画诗歌中的小河,在画上设计一句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标语。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想想、画画、写写,沉浸其中,创作出了图文并茂的“作品”!

追求理想的语文教学,一群有理想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考核中给出了他们形象生动的答卷,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去学习、借鉴、内化、践行,让我们共同努力!

附教学内容:

xi ǎo hã

小 河

m ü m ɑ xi ǎo hã w âi shãn me xiào shýn ɡ l ǎn ɡ l ǎn ɡ

妈 妈 , 小 河 为 什 么 笑 声 朗 朗 ?

y ÿn wei t ài yán ɡ z ài ɡý zh ÿ t ü sh ǐ t ü f ü y ǎn ɡ

因 为 太 阳 在 胳 肢 她 使 她 发 痒 。

m ü m ɑ xi ǎo hã w âi shãn me z ài huün chàn ɡ

妈 妈 , 小 河 为 什 么 在 欢 唱 ?

y ÿn wei y ún quâ z ài zàn m þi t ü de ch án chán shýng xiǎn ɡ

因 为 云 雀 在 赞 美 她 的 潺 潺 声 响。

m ü m ɑ xi ǎo hã w âi shãn me n à me qÿn ɡ li án ɡ

妈 妈 , 小 河 为 什 么 那 么 清 凉 ?

y ÿn wei t ü ch ãn jìn zài b âi xuþ sh ýn ài zhe de xi á xi ǎn ɡ zh ōn ɡ

因 为 她 沉 浸 在 被 雪 深 爱 着 的 遐 想 中 。

m ü m ɑ xi ǎo hã j ǐ su ì le

妈 妈 ,小 河 几 岁 了 ?

t ü y ǒn ɡ yu ǎn yǔ ni ïn qÿn ɡ de chūn tiün tïng lín ɡ

她 永 远 与 年 轻 的 春 天 同 龄 。

m ü m ɑ xi ǎo hã w âi shãn me b ù xi ū xi

妈 妈 ,小 河 为 什 么 不 休 息 ?

y ÿn wâi m ǔ q ÿn d à h ǎi z ài sh í k â b ǎ t ü p àn wàn ɡ

因 为 母 亲 —— 大 海 在 时 刻 把 她 盼 望 。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从诗中的什么词句中可以看出?

2、谁在时刻盼望小河的来到?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我想有个绿色的家

清晨,刚搬入新居的小乌鸦外出觅(mì) 食,它飞了很远很远,一直到傍晚才回来,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它记得很清楚,自己的家就在这里——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旁边是一条汩汩(ɡǔ ɡǔ)流淌的小溪,可是现在,大树不见了,只有小溪在抽

噎(y â),到处光秃秃(tū tū) 的,小乌鸦伤心地哭了。

小野花听到哭声,抬起头来问:“乌鸦哥哥,你为什么哭呀? ”“呜呜„„我找不到家了。”小野花又问:“你家在哪里呀? ”小乌鸦说:“我家原来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世代居住在那里,那里有茂密的树林,头上是蓝天、白云,身旁有丁咚的山泉、清澈(ch â)的小溪,我敢说,那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可是后来„„唉,树林被砍伐(fá) 一空,从我爷爷开始就到处寻找地方安家,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九个家了。可现在,这个家也没了,我多想有一个安稳的家呀! ”

小野花听了乌鸦诉说,心情非常沉重,它想起了花喜鹊、小麻雀它们离开这儿的悲惨(c ǎn )情景。

“不要哭了,乌鸦哥哥! ”小野花说,“光哭是没用的,我们要联合起来,向人类呼吁(y ù),再不能这样乱砍滥(làn) 伐了。我们要告诉人们,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乌鸦哥哥,咱们赶快行动起来吧!”乌鸦听了小野花的话,眼睛一亮,不住地点头:“对呀,我们不能只是流泪、等待,我们需要行动起来,我相信人类会给我们一个绿色之家的。”于是,乌鸦告别小野花,去联系(liün xì) 它的兄弟姐妹去了。它坚信让人安居乐业,满眼绿色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1、小乌鸦的家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变成什么样?

2、你怎样理解“它坚信让人安居乐业,满眼绿色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母 爱 的 力 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从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cuî) 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q ÿ)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哀(ɑÿ)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去,

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gu üi ),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qǐng) ,脸上流满了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攥(zu àn )紧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zh þn ɡ)救一切。”

1、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2、“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3、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想对这位女护士说些什么呢?

分一些蚊子进来

“分一些蚊子进来„„”这是母亲在那个炎热的夏夜说的一句话。每当春去暑来,令人嫌(xián) 恶的蚊子肆虐(sì nûâ) 时,我便会想起这句话,想起那个夜晚。

那年夏天很热,蚊虫猖獗(chüng ju ã )。从遥远的外地赶回家的第一晚,我在父母的卧(wî) 室里铺了一张凉席,打算像小时候一样,听着父亲的鼾(hün) 声入梦。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中,我们聊(liáo) 到深夜。

后来,母亲说,睡吧,剩下的话明天再说,便用蒲(p ú)扇驱赶蚊虫,放下了他们床上的蚊帐。我也倒头而睡,身心里满是回到家里的自由和舒坦。原以为这一觉足可高枕无忧;我的脚边,点了一盘“斑马”牌蚊香;不远处,还有一台早已开始工作的电风扇。

不料,夜半还是被蚊子叮得发毛,半梦半醒之间,脸上、身上被人打得噼啪(pÿ pü)

有声,睁眼一看,那只不讲道理的手竟是自己的。辗(zhǎn) 转反侧中,灯忽然亮了。 我迷迷糊糊地看见母亲从床上爬起来,动作很轻地撩(liüo) 开蚊帐,用两端的帐钩挂起来,恢复了白天的样子!正纳闷时,听见父亲疲倦而又有些恼怒的声音问:“你这是干什么?„„”

“你没听见蚊子正咬着儿子吗?”母亲压低声音,语调里竟有几分兴奋,“咱把帐子打开,分一些蚊子进来,儿子可以少受些罪„„”

蚊子在那一刻之后,仿佛都被母亲“迎”进了帐中,而我的睡意,也仿佛被温水泡了一下,打了个激灵。

“分一些蚊子进来!”反复咀嚼(jû juã) 这句话,双目仿佛被强光所刺而发疼,未几,左眼的泪流到右眼,右眼的泪砸(zá) 在枕上„„我在心里叫着:“妈妈!” “分一些蚊子进来!”一句平平淡淡的话,却满载着够我受用一生的慈母情。 不单蚊子,一个慈爱的母亲随时准备与儿子分担的,还有风霜、屈辱(qū rǔ) 、挫(cuî) 折和不幸!

世界上,一切债(zhài) 务都可以还清,除了我们欠母亲的情!

1、“母亲压低声音,语调里竟有几分兴奋”,母亲为什么有几分兴奋呢?

2、从“分一些蚊子进来”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相关文章

  • 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 第九单元 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第一课:知识学习--开启心灵 第二课:体育锻炼--强健体魄 第三课:文艺熏陶--陶冶情操 第四课:思想追求--提升境界 第一课 知识就是力量(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列举身边实例,感受科技 ...查看


  • 职业理想的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述课稿
  • 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述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述课的题目是<职业理想的作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述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 ...查看


  • 浅论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观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由于理想信念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因此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理想信念教育在高 ...查看


  • 短文两篇[日][月]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旸.姮.皓.浸"等字词. 2.检索作者生平资料,感知课文内容. 3.把握作者意图,理解"飞蛾扑火""夸父追日"&q ...查看


  • 教师的二十项修炼
  • 教师的二十项修炼 第一篇修炼教师形象 修炼之一:教师的服饰--服饰是信任的外衣.马克·吐温说:"服装建造一个人,不修边幅的人在社会面前是没有影响力的."的确,人是衣服马是鞍,花想衣裳云想容.服饰影响人的品位. 修炼之二: ...查看


  • 市直李兆艳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 盐城市第一小学 李兆艳 这个寒假,我品读了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这本书,犹如夏日凉风,使人倍感怡然:又如冬日寒风,让人猛然醒悟„„在散发着馨香的纸页间,我读到了一种更丰盈.更完 ...查看


  • 教师专业成长导引读后感
  • 石家庄市八十中学 日记http://www.0S.net.cn 朱相红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个很时髦的话题,更是个很现实的话题.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教师专业化成长.只有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 ...查看


  • 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构建中国梦的现实路径_何明
  • 第28卷第20期总第162期 2015年10月(下)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ofHUBEICorrespondenceUniversity Vol.28.NO.20(Gen.NO.162) Oct.(lasthalf)2015 论大 ...查看


  • 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 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天上的街市>,其内容分为: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 一 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天上的街市>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单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