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基本是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授课模式单一,教学方式缺乏新意,美术课的重点、难点都不是很明确,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低,甚至厌恶美术课。我们必须转变美术课的教学方式,让美术课堂更加生活化,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自主地融入到美术课堂中来。 关键词:生活;教育;实践;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二十世纪初,陶行知先生非常有远见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明确了学校的教育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创造一种新的生活、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从而坚定民众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的决心。联系他的理论到如今的课堂,不得不让我们好好思考多少课堂可以做到深入人心,真正才能做到让人赏心悦目呢?课堂中的美好情境哪里去了呢? “如今的学生却只会看作品不会鉴赏作品,美术教师只会讲空话、讲大话,却不会画画。”这些话听上去有那么点离谱,有那么点危言耸听,但这确实是当今各级各类学校、美术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我校针对这些问题,近十年来,做了大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教师定期交示范画、学生定期办画展、加大美术教室的改造与投入、专业画室的改造、教师师徒结队等途径,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美术教育带来的弊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绘画基本功、学生的作品的质量,以美育人,展现个性,塑造人格,学有特长,办出特色,描绘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春天。教育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决方式,而仅仅采用一些良知式的教育方式的探索,是不会结出丰硕成果的。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个人认为这种“不敢为难别人,只好勉强自己”的做事方式有意地回避了教育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教育事业的成功决不是单凭学校教育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全方位地努力与变革。否则,你可能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有可能是害人。一提到“美术课”三个字让人不得不百感交集。在小时候我们喜欢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喜欢把它作为休闲娱乐课,叫图画课的时候,在学生的眼里说明了它独一无二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在叫它“休闲娱乐课”的时候,则更加证明了如今的美术课是如此的苍白无力,没有了正面的力量,只是起了休闲、缓解压力的作用,这是一种无知带来的羞愧感,难道当今的美术课果真是如此不堪一击,自觉的完成了它的身份革变了吗? 二、研究的策略 比赛与竞争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有一次在外地,遇到几个法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在写生,中国的美术课是要一直画模特,研究骨骼、肌肉等,然后教师来看你画的是不是准确。但法国的艺术教育则是你自己每天乱画,老师来就是听你谈自己的想法,偶尔提一点建议,还是鼓励你继续乱画。这一次上课,老师检查布置的速写作业,中国的学生画了很多,但都很呆、不生动,而两个法国学生画出了这种具有写实性的速写却比我们的学生生动多了。 从中法两国研究生画法的不同,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道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真正且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一个呆板的、缺少创造力的人。而这样的人会和我们现在的许多文化观念冲突的。真正且完整意义上的人一定是拥有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完善的人格的人,具备强大的理性精神和论证精神的人,掌握了丰富的现代知识和深刻的认识能力的人。为了验证美术欣赏课的成果,我曾经让学生写写怎样上好美术课,让他们谈谈对本学期主要内容和作品的鉴赏感受,借此形式我一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本学期美术知识掌握程度,又能够及时听取学生的课堂反馈意见,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十五分钟内,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发挥到了极致,谈及了自己喜好哪类艺术,当今艺术的发展究竟是走传统路线还是走现代路线,令我振奋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符合社会进步潮流的现代主义绘画。这说明了学生的思想并没有麻木不堪,每个学生的心里面都是有发展意识的。 “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批判,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那么我们的学生该如何应对生活化的教育呢?在我的课堂上有个女生这样写道:“我个人喜欢野兽派的画作,也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但我觉得画得超霸气,特别有‘feel’,可能特别符合我们零零后的性格特点:不走寻常路。我们的美术课也应该向这方面靠拢,多上一些新奇的东西,不要讲什么传统了,传统那些东西让老学者去研究吧,我们新新人类已经不用研究传统了,接受就可以了,美术课要多让我们看些精彩的视频,要好看点的,每节课都要,还要有音乐。”我觉的这学生写得很坦诚,她对未来的美术课也充满了希望。 三、实践研究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多画示范画,提升自己的技能。在一次外国静物画家的介绍中,我引导学生欣赏完外国的名家静物作品后,又突发奇想,重点挑了一张适合用来临摹的原始社会“陶罐图片”让学生进行创作练习,这节课如果仅仅按照课本要求的话仅仅是欣赏静物画的内涵而已,根本不会考虑素描的操作性。我故意加上这个环节,目的就在使学生通过欣赏与练习获取更多的技巧与知识。在上该年级课之前,我在黑板上贴好了一张四开大小的素描纸,用胶带粘好。在各项准备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开始我的教学进程,除了精心做好教学课件外,我在课余时间仔细研究了一张古代陶器的造型与表现静物的绘画技法,做到教师示范精彩,学生画得同样精彩,在我看来今天不需要我们把东西画像、画真了,时代对艺术的要求一直在变化,如果我们的美术课堂没有什么创新力,那么还能对学生的发展形成积极影响吗? 总的看来,生活教育思想在今天必须与现代教育理论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达到一个最理想的状态,路漫漫其修远兮,愿生活教育思想永远推动我们与学生共同成长,当我们的教学实践真正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理解这句话: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 江教育出版社,1991. [2]梅汝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摘 要: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基本是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授课模式单一,教学方式缺乏新意,美术课的重点、难点都不是很明确,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低,甚至厌恶美术课。我们必须转变美术课的教学方式,让美术课堂更加生活化,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自主地融入到美术课堂中来。 关键词:生活;教育;实践;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二十世纪初,陶行知先生非常有远见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明确了学校的教育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创造一种新的生活、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从而坚定民众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的决心。联系他的理论到如今的课堂,不得不让我们好好思考多少课堂可以做到深入人心,真正才能做到让人赏心悦目呢?课堂中的美好情境哪里去了呢? “如今的学生却只会看作品不会鉴赏作品,美术教师只会讲空话、讲大话,却不会画画。”这些话听上去有那么点离谱,有那么点危言耸听,但这确实是当今各级各类学校、美术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我校针对这些问题,近十年来,做了大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教师定期交示范画、学生定期办画展、加大美术教室的改造与投入、专业画室的改造、教师师徒结队等途径,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美术教育带来的弊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绘画基本功、学生的作品的质量,以美育人,展现个性,塑造人格,学有特长,办出特色,描绘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春天。教育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决方式,而仅仅采用一些良知式的教育方式的探索,是不会结出丰硕成果的。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个人认为这种“不敢为难别人,只好勉强自己”的做事方式有意地回避了教育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教育事业的成功决不是单凭学校教育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全方位地努力与变革。否则,你可能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有可能是害人。一提到“美术课”三个字让人不得不百感交集。在小时候我们喜欢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喜欢把它作为休闲娱乐课,叫图画课的时候,在学生的眼里说明了它独一无二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在叫它“休闲娱乐课”的时候,则更加证明了如今的美术课是如此的苍白无力,没有了正面的力量,只是起了休闲、缓解压力的作用,这是一种无知带来的羞愧感,难道当今的美术课果真是如此不堪一击,自觉的完成了它的身份革变了吗? 二、研究的策略 比赛与竞争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有一次在外地,遇到几个法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在写生,中国的美术课是要一直画模特,研究骨骼、肌肉等,然后教师来看你画的是不是准确。但法国的艺术教育则是你自己每天乱画,老师来就是听你谈自己的想法,偶尔提一点建议,还是鼓励你继续乱画。这一次上课,老师检查布置的速写作业,中国的学生画了很多,但都很呆、不生动,而两个法国学生画出了这种具有写实性的速写却比我们的学生生动多了。 从中法两国研究生画法的不同,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道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真正且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一个呆板的、缺少创造力的人。而这样的人会和我们现在的许多文化观念冲突的。真正且完整意义上的人一定是拥有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完善的人格的人,具备强大的理性精神和论证精神的人,掌握了丰富的现代知识和深刻的认识能力的人。为了验证美术欣赏课的成果,我曾经让学生写写怎样上好美术课,让他们谈谈对本学期主要内容和作品的鉴赏感受,借此形式我一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本学期美术知识掌握程度,又能够及时听取学生的课堂反馈意见,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十五分钟内,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发挥到了极致,谈及了自己喜好哪类艺术,当今艺术的发展究竟是走传统路线还是走现代路线,令我振奋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符合社会进步潮流的现代主义绘画。这说明了学生的思想并没有麻木不堪,每个学生的心里面都是有发展意识的。 “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批判,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那么我们的学生该如何应对生活化的教育呢?在我的课堂上有个女生这样写道:“我个人喜欢野兽派的画作,也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但我觉得画得超霸气,特别有‘feel’,可能特别符合我们零零后的性格特点:不走寻常路。我们的美术课也应该向这方面靠拢,多上一些新奇的东西,不要讲什么传统了,传统那些东西让老学者去研究吧,我们新新人类已经不用研究传统了,接受就可以了,美术课要多让我们看些精彩的视频,要好看点的,每节课都要,还要有音乐。”我觉的这学生写得很坦诚,她对未来的美术课也充满了希望。 三、实践研究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多画示范画,提升自己的技能。在一次外国静物画家的介绍中,我引导学生欣赏完外国的名家静物作品后,又突发奇想,重点挑了一张适合用来临摹的原始社会“陶罐图片”让学生进行创作练习,这节课如果仅仅按照课本要求的话仅仅是欣赏静物画的内涵而已,根本不会考虑素描的操作性。我故意加上这个环节,目的就在使学生通过欣赏与练习获取更多的技巧与知识。在上该年级课之前,我在黑板上贴好了一张四开大小的素描纸,用胶带粘好。在各项准备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开始我的教学进程,除了精心做好教学课件外,我在课余时间仔细研究了一张古代陶器的造型与表现静物的绘画技法,做到教师示范精彩,学生画得同样精彩,在我看来今天不需要我们把东西画像、画真了,时代对艺术的要求一直在变化,如果我们的美术课堂没有什么创新力,那么还能对学生的发展形成积极影响吗? 总的看来,生活教育思想在今天必须与现代教育理论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达到一个最理想的状态,路漫漫其修远兮,愿生活教育思想永远推动我们与学生共同成长,当我们的教学实践真正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理解这句话: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 江教育出版社,1991. [2]梅汝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