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牛 从事电教工作六年了,总觉得,这是一个很快乐的工作。 前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到辽宁省辽中县采访当地肉牛养殖情况。我们凌晨3点多就起来了。两位摄像师提着机器出去,打算先拍一些外景。可是不一会儿,他俩就哭丧着脸回来了:“真背,外面下了好大的雾!” “啊?这可怎么拍啊!”下一次的集市是在十天以后,可我们的栏目只剩一周就要播了啊! 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吧。5点20分,我们驱车上路。整条道路被蒙蒙冬雾笼罩着,能见度不到10米,过往车辆不得不打开灯。我们以不到30公里的时速小心翼翼地爬行着。早起的我们昏昏欲睡。 “吱――!”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全车人都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抬头一看,几条牛悠然地从公路上横跨了过去。“拍呀,牛来了。”我们笑开了。摄像师说:“下次谁再说电教是辛苦职业,我一定反驳他。这明明就是危险职业嘛!” 有惊无险的小插曲,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被抛在了车后。而大雾中牛的出现,也成了好兆头。到黄牛交易市场时发现,这大雾弥漫的天儿,集市上竟车水马龙,生意兴隆。 寒冷的雾天,火爆的牛市。我们拍下了那雾中的牛群,雾中的喧嚣。尽管由于大雾关系,成片也朦朦胧胧,但播出后反响却很好。雾中火爆的牛市似乎让人们的心更热了。 直到今天,我回想起这次采访经历时,眼前还常常闪现这样的画面:在“哞――哞――”的牛叫声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养牛户黝黑的脸上那灿烂的阳光,粗糙的手指上那一沓沓的钞票。 回味着这一切,就由衷地感到快乐,觉得自己见证着一个快乐的时代。 假大胆儿 说起快乐,做电教,真的很容易收获快乐。这快乐,就隐藏在一个个日常的细节里。 从小我就觉得自己的胆子特别大,特别喜欢爬高儿。每次拍全景,需要从某个很高的建筑物外侧爬上去时,我都会跟着摄像师一起上去。虽然经常听到别人说我有点淘,却还是爬得乐此不疲。可有一次我发现,其实自己这胆量还真经不住考验。 有一次,要在康平县拍片。为了抢进度,晚上我们就近住进康平县扶贫办公室的办公楼里。办公楼不高,只有三层,可是很宽,每层的走廊都有100多米长。整栋楼只有两间屋能住,一间在一楼最西侧,另一间在三楼最西侧。我被安排在三楼那间,一个同事被安排在一楼。 我凌晨4点就得起床化妆。走到最东面的洗手间,要穿过长长的走廊。那时天还没亮,整栋楼静得让人窒息。漆黑的走廊里只有我孤独的脚步声,听起来就好像从某处遥远的地方传来一样。每走几步都有一扇紧闭的房门,每次经过这些房门的时候,我都有些害怕,害怕那房门突然大开,出现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或者什么也不出现。看过的那些恐怖片的镜头一个接一个地在我脑海里闪现。几乎是小跑着,终于到了洗手间的门口,战战兢兢推开门,突然看见地上好像有个人头直愣愣地摆在那儿,我“哐当”一声丢下了盆子,撒丫子跑回去躲进被窝。 但还得出节目啊。没办法,打电话叫同事来,不好意思地让他陪我去盥洗室。到盥洗室一看,哪是什么人头,只是一个捆着黑布条儿的拖把,不知被谁顺手就放在了门口。同事大笑,我几乎无地自容。后来这事传出去,成了笑谈。有时自己想起来也笑。 美味沙子 说电教挺快乐,其实也挺苦。不过,苦吃多了,也就惯了,还学会了苦中作乐。 那次去康平,风沙大得很,出画面的时候一张嘴,肆无忌惮的狂风就卷着干燥细密的黄沙,糊人一嘴。说起话来,嘴里咯吱咯吱的,难受极了。康平县委组织部的电教干事说话很幽默,打趣儿地对我说:“咱们康平这沙子,味道如何?” “不错不错,牙口好就行。”我愣实地说。大家都笑了起来。 出完一个镜头,回到车里补妆。我对着镜子一看,犯了难――脸上的粉和着沙子已经粘成一块儿一块儿的。这么花的妆,不洗掉很难再补好。可是车里又没有水,没办法,只能在黏糊糊的脸上又扑了几层厚厚的粉,总算坚持完成了最后一个画面。节目全部拍完后,我松了一口气。同事还说,表现不错,我们就怕你被沙子迷得闭眼睛,你倒睁得挺圆。我说:“哪啊,我怕的是脸上掉渣。” 大家愣了一下,狂笑起来,有个同事笑得倒在沙地上打滚。 打趣天,打趣地,打趣自己,这也是一种快乐。虽说是苦中作乐,但如果没有这种抗击打能力,还真是难以连续在风沙中站上几个小时。有人说挺佩服我的,我说其实是因为有快乐支撑。而为什么容易快乐,因为我们在创造,因为我们在创造中生活;因为那雾中拍下的牛,拍下的笑脸;因为那风中拍下的田野,拍下的田野上幸福的人群。 (作者为沈阳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干部)
雾里看牛 从事电教工作六年了,总觉得,这是一个很快乐的工作。 前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到辽宁省辽中县采访当地肉牛养殖情况。我们凌晨3点多就起来了。两位摄像师提着机器出去,打算先拍一些外景。可是不一会儿,他俩就哭丧着脸回来了:“真背,外面下了好大的雾!” “啊?这可怎么拍啊!”下一次的集市是在十天以后,可我们的栏目只剩一周就要播了啊! 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吧。5点20分,我们驱车上路。整条道路被蒙蒙冬雾笼罩着,能见度不到10米,过往车辆不得不打开灯。我们以不到30公里的时速小心翼翼地爬行着。早起的我们昏昏欲睡。 “吱――!”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全车人都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抬头一看,几条牛悠然地从公路上横跨了过去。“拍呀,牛来了。”我们笑开了。摄像师说:“下次谁再说电教是辛苦职业,我一定反驳他。这明明就是危险职业嘛!” 有惊无险的小插曲,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被抛在了车后。而大雾中牛的出现,也成了好兆头。到黄牛交易市场时发现,这大雾弥漫的天儿,集市上竟车水马龙,生意兴隆。 寒冷的雾天,火爆的牛市。我们拍下了那雾中的牛群,雾中的喧嚣。尽管由于大雾关系,成片也朦朦胧胧,但播出后反响却很好。雾中火爆的牛市似乎让人们的心更热了。 直到今天,我回想起这次采访经历时,眼前还常常闪现这样的画面:在“哞――哞――”的牛叫声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养牛户黝黑的脸上那灿烂的阳光,粗糙的手指上那一沓沓的钞票。 回味着这一切,就由衷地感到快乐,觉得自己见证着一个快乐的时代。 假大胆儿 说起快乐,做电教,真的很容易收获快乐。这快乐,就隐藏在一个个日常的细节里。 从小我就觉得自己的胆子特别大,特别喜欢爬高儿。每次拍全景,需要从某个很高的建筑物外侧爬上去时,我都会跟着摄像师一起上去。虽然经常听到别人说我有点淘,却还是爬得乐此不疲。可有一次我发现,其实自己这胆量还真经不住考验。 有一次,要在康平县拍片。为了抢进度,晚上我们就近住进康平县扶贫办公室的办公楼里。办公楼不高,只有三层,可是很宽,每层的走廊都有100多米长。整栋楼只有两间屋能住,一间在一楼最西侧,另一间在三楼最西侧。我被安排在三楼那间,一个同事被安排在一楼。 我凌晨4点就得起床化妆。走到最东面的洗手间,要穿过长长的走廊。那时天还没亮,整栋楼静得让人窒息。漆黑的走廊里只有我孤独的脚步声,听起来就好像从某处遥远的地方传来一样。每走几步都有一扇紧闭的房门,每次经过这些房门的时候,我都有些害怕,害怕那房门突然大开,出现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或者什么也不出现。看过的那些恐怖片的镜头一个接一个地在我脑海里闪现。几乎是小跑着,终于到了洗手间的门口,战战兢兢推开门,突然看见地上好像有个人头直愣愣地摆在那儿,我“哐当”一声丢下了盆子,撒丫子跑回去躲进被窝。 但还得出节目啊。没办法,打电话叫同事来,不好意思地让他陪我去盥洗室。到盥洗室一看,哪是什么人头,只是一个捆着黑布条儿的拖把,不知被谁顺手就放在了门口。同事大笑,我几乎无地自容。后来这事传出去,成了笑谈。有时自己想起来也笑。 美味沙子 说电教挺快乐,其实也挺苦。不过,苦吃多了,也就惯了,还学会了苦中作乐。 那次去康平,风沙大得很,出画面的时候一张嘴,肆无忌惮的狂风就卷着干燥细密的黄沙,糊人一嘴。说起话来,嘴里咯吱咯吱的,难受极了。康平县委组织部的电教干事说话很幽默,打趣儿地对我说:“咱们康平这沙子,味道如何?” “不错不错,牙口好就行。”我愣实地说。大家都笑了起来。 出完一个镜头,回到车里补妆。我对着镜子一看,犯了难――脸上的粉和着沙子已经粘成一块儿一块儿的。这么花的妆,不洗掉很难再补好。可是车里又没有水,没办法,只能在黏糊糊的脸上又扑了几层厚厚的粉,总算坚持完成了最后一个画面。节目全部拍完后,我松了一口气。同事还说,表现不错,我们就怕你被沙子迷得闭眼睛,你倒睁得挺圆。我说:“哪啊,我怕的是脸上掉渣。” 大家愣了一下,狂笑起来,有个同事笑得倒在沙地上打滚。 打趣天,打趣地,打趣自己,这也是一种快乐。虽说是苦中作乐,但如果没有这种抗击打能力,还真是难以连续在风沙中站上几个小时。有人说挺佩服我的,我说其实是因为有快乐支撑。而为什么容易快乐,因为我们在创造,因为我们在创造中生活;因为那雾中拍下的牛,拍下的笑脸;因为那风中拍下的田野,拍下的田野上幸福的人群。 (作者为沈阳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