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例研究 1

摘要: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好坏不仅对中美两国,就是对整个国际社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双方各种关系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又是重中之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中又涌现出一个重要的标志产业,即知识产权经济。知识产权的获得和保护的好坏己经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目前沸沸扬扬的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之间的iPad商标争夺案是一个很特殊的案例,但对我国的企业具有很大的启示,本文将通过对iPad商标一案对中美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展开研究,并分析其中对我国企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保护;商标侵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IPAD商标案简介

  iPad是由美国知名的苹果公司于2010年1月发布的一款新型平板电脑,提供一般电脑所具备的最普遍的收发电子邮件、观看视频、浏览网络以及观看电子书等功能。iPad一经推出,迅速引起了全球性的抢购热潮,很多顾客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才能购买到iPad。

  正当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销售量爆增的时候,中国深圳的一家名为唯冠的科技公司突然向外宣布,其已在中国注册iPad商标,是该商标在中国大陆的真正所有者。苹果公司并不认同唯冠的说法,因此,两家公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目前,iPad侵权案的二审结果还未宣布,但从2012年2月起,多数地区苹果iPad系列产品已经下架。如今,苹果公司若要继续在中国大陆销售iPad产品,只能另取它名;或者放弃中国市场;或者与唯冠公司达成和解协议。据析,若iPad商标案的二审结果判定苹果败诉,苹果可能会被处以3800万美元至16亿美元的罚款,这正是唯冠公司所追求的结果。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苹果公司在中国推出iPhone手机的时候。2004年,汉王公司在中国抢先注册了“i-phone”商标。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于2009年与汉王签订商标转让协议,获得与“iPhone”相关的所有商标著作权,并为此付出了365万美元的代价。

  二、商标之争的背后

  1.苹果公司不了解iPad商标在中国真正的所有者

  苹果公司原名苹果电脑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商,是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也是目前世界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一家公司。该公司一直以高科技的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公司。

  然而,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公司,在这次的iPad商标案中却损失惨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并没有搞清iPad商标在中国的真正所有者。虽然其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使苹果公司在大规模推出iPad平板电脑前,详细了解各地区的iPad商标所有权,发现iPad商标在很多地区的商标权属于唯冠国际所有。于是苹果利用英国的IP公司向台湾唯冠公司收购了iPad商标,但却违反常识地把属于中国大陆的iPad注册商标权也写进了转让合同。

  无论当初的合同是苹果公司主观故意,还是一时的疏忽,这都造成了苹果公司在商标争夺案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而深圳唯冠凭借中国商标体系的“使用在先”原则,目前也是国外的一些法律体系的必需原则,苹果公司的商标争夺在法律上并不占优势。如果苹果所控制的英国IP公司能将深圳唯冠手中的中国大陆的iPad商标一并购入旗下,就不会面对现在的窘境了。

  2.商标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根据目前国际上的知识产权条例,商标的所有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即在某地注册的商标只在该地区范围内有效,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苹果公司要将iPad平板电脑打入一个新的市场,就必须要具有当地的商标所有权,如果该商标已被其他组织抢先注册,可以先向当地的商标管理部门提出异议,若争议无法得到法律的途径解决,再与商标的所有者协商。而苹果公司在争议未解决期间,就将iPad产品推入中国市场,涉及到的就不只是商标争夺案件,而有可能是侵权案,倘若败诉,iPad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就可能定义为对深圳唯冠公司的侵权,将面临着巨额的赔偿。

  3.保持商标的全球一致需要战略性的规划

  如果iPad商标案的最后结果是苹果公司败诉,而且苹果公司拒绝向唯冠公司收购iPad商标,那意味着,苹果公司要么放弃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要么放弃iPad这个商标在中国市场的使用。倘若苹果公司选择放弃iPad这个商标,势必对已投入生产的产品、广告、销售渠道都造成重大的影响,难免会影响其全球统一的营销战略。不仅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名誉和公司的信誉损失。

  三、商标案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影响

  根据我国工商部门的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先注册的案件至少有2000多件,大致有15%的知名商标已经在国外被抢先注册。例如康佳的“KONKA”、步步高的“BBK”、新科的“SHINCO”等商标都已被俄罗斯的“莫奥斯泊罗夫”公司抢注。①在日本,有200多个商标已经被抢注,将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

  目前,我国的商标成了国外争相抢注的焦点。平均每年我国面临的商标抢注案就有100多起,除少量案件能最后夺回商标权外,大部分的商标都在海外被抢注成功,造成每年约10亿元人民币的无形资产流失。

  四、国际主要商标注册体系简析

  要想解决我国商标在国外被疯狂抢注的现状,就必须了解当前国外的商标注册体系。只有深入了解商标海外注册的规则,才能在商标抢注中,赢得主动权。以下主要分析当今全球实施的几个最重要的商标注册体系。

  1.欧盟商标注册体系

  欧盟一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贸易出口市场之一,但各国的商标注册制度各不相同,要想令我国的企业有效地获得商标保护,就要通过《欧洲共同体商标条例》。   所谓的《欧洲共同体商标条例》是于1993年通过的,在英、德、法、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共同实行的一种商标体制。在欧盟注册的商标保护期是十年,到期后可以续展,每次续展的时间为10年。该条例不仅适用于欧盟成员国,还适用于签署了《巴黎公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其主要特点归纳如表1.2所示。

  表1.2 欧盟商标注册体系的主要特点

  由于欧盟所包含的国家众多,已注册的商标种类繁多,所以,在注册商标前,一定要对所注册的商标进行检索,以确保没有相似或相近的商标与其雷同,提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体系

  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体系也被称为马德里联盟,包括1891年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和1989年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两个协议。1996年开始实施了《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其有关议定书的共同实施细则》。目前的马德里体系由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局进行管理。

  目前《马德里协定》的成员国有86个,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但是,从我国企业利用该协定的实际情况上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截止2009年,我国通过马德里体系注册的商标不足万件,这与我国目前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世界上第二大货物出口国的地位相比权不相称。

  3.《巴黎公约》关于商标权的规定

  早在1883年的《巴黎公约》中就提出了驰名商标的概念,将驰名商标定义为历史悠久的、普遍被消费者认可的、在市场中享有一定信誉的商标,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由于驰名商标本身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成了众多企业和个人争先抢注的目标。《巴黎公约》中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比较特殊,即使未经注册的驰名商标也可以受得合法的保护,但前提是当地的有关机构必须认定该商标为驰名商标。

  表1.3 主要《巴黎公约》缔约国关于驰名商标的规定

  鉴于以上原因,我国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巴黎公约》中关于驰名商标的规定,熟悉该组织对企业进行驰名商标认定的条件和程序,从而制止一些申请者利用制度的漏洞对我国商标进行疯狂的抢注。

  综上所述,只有了解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商标注册体系,才能在商标所有权的争夺中占领主动地位,对于一些非法、恶性的抢注事件,企业应运用国际法律武器杜绝此类侵权行为的再度发生。

  五、IPAD商标案给我国企业的启示

  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之间的iPad商标争夺案是一个很特殊的案例,但对我国的企业具有很大的启示。21世纪的国际贸易是知识的贸易,知识产权作为新时期下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重要性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而商标是一个企业的名字,是一个品牌的核心,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带来持续的超额利润的重要武器。

  作为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出口的产品在不断地侵蚀着美国等发展国家的市场,中国的企业从市场份额和知名度方面都在逐渐威胁到美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美国政府利用知识产权来打压中国的企业,使得中国企业在这些国际规则面前措手不急,毫无招架之力。对于中国企业当前的状况而言,改变观念,主动拿起法律武器应对这些威胁才是适应时代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大历史任务。

  iPad商标案正在提醒我们,企业要想国际化,必须把知识产权的管理放入日常运营工作中。我国的企业也正经历着面向海外市场,走向国际化的艰难的挑战。品牌的国际化过程中,中国的企业也在国外市场遇到了很多类似的商标被抢注纠纷,并为此付出了巨额的经济代价。要想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在商标转让过程中,谨慎地处理商标所有权的问题,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成为被诉讼的对象,付出不必要的经济和名誉损失。

  从iPad商标案的一审判决中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面对国际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时,开始敢于应诉,敢于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为国内的企业树立了一个合格的典范,为我国企业将来参与国际竞争和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勇气和希望。

  注释:

  ①谢超群.《我国商标被国外抢注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②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姜少华.中外贸易摩擦剧增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经济,2007,141(4):13-15.

  [2]杨容.知识产权引起的中美贸易摩擦经济效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16):166-169.

  [3]李明德.“特别301条款”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韩立余.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第1版)[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4-56.

  [5]李芳,熊灵.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其对策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l):80-85.

  [6]何兴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中美知识产权争端[J].美国研究,2008(2):48-59.

  [7]刘建明,袁永友.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对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68-70.

  [8]沈国兵.知识产权保护与中美双边贸易关系[J].当代财经,2006(11):97-102.

  [9]姜少华.中外贸易摩擦剧增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经济,2007,141(4):13-15.

  作者简介:陈鹏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支行,副行长。

摘要: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好坏不仅对中美两国,就是对整个国际社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双方各种关系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又是重中之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中又涌现出一个重要的标志产业,即知识产权经济。知识产权的获得和保护的好坏己经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目前沸沸扬扬的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之间的iPad商标争夺案是一个很特殊的案例,但对我国的企业具有很大的启示,本文将通过对iPad商标一案对中美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展开研究,并分析其中对我国企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保护;商标侵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IPAD商标案简介

  iPad是由美国知名的苹果公司于2010年1月发布的一款新型平板电脑,提供一般电脑所具备的最普遍的收发电子邮件、观看视频、浏览网络以及观看电子书等功能。iPad一经推出,迅速引起了全球性的抢购热潮,很多顾客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才能购买到iPad。

  正当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销售量爆增的时候,中国深圳的一家名为唯冠的科技公司突然向外宣布,其已在中国注册iPad商标,是该商标在中国大陆的真正所有者。苹果公司并不认同唯冠的说法,因此,两家公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目前,iPad侵权案的二审结果还未宣布,但从2012年2月起,多数地区苹果iPad系列产品已经下架。如今,苹果公司若要继续在中国大陆销售iPad产品,只能另取它名;或者放弃中国市场;或者与唯冠公司达成和解协议。据析,若iPad商标案的二审结果判定苹果败诉,苹果可能会被处以3800万美元至16亿美元的罚款,这正是唯冠公司所追求的结果。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苹果公司在中国推出iPhone手机的时候。2004年,汉王公司在中国抢先注册了“i-phone”商标。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于2009年与汉王签订商标转让协议,获得与“iPhone”相关的所有商标著作权,并为此付出了365万美元的代价。

  二、商标之争的背后

  1.苹果公司不了解iPad商标在中国真正的所有者

  苹果公司原名苹果电脑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商,是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也是目前世界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一家公司。该公司一直以高科技的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公司。

  然而,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公司,在这次的iPad商标案中却损失惨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并没有搞清iPad商标在中国的真正所有者。虽然其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使苹果公司在大规模推出iPad平板电脑前,详细了解各地区的iPad商标所有权,发现iPad商标在很多地区的商标权属于唯冠国际所有。于是苹果利用英国的IP公司向台湾唯冠公司收购了iPad商标,但却违反常识地把属于中国大陆的iPad注册商标权也写进了转让合同。

  无论当初的合同是苹果公司主观故意,还是一时的疏忽,这都造成了苹果公司在商标争夺案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而深圳唯冠凭借中国商标体系的“使用在先”原则,目前也是国外的一些法律体系的必需原则,苹果公司的商标争夺在法律上并不占优势。如果苹果所控制的英国IP公司能将深圳唯冠手中的中国大陆的iPad商标一并购入旗下,就不会面对现在的窘境了。

  2.商标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根据目前国际上的知识产权条例,商标的所有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即在某地注册的商标只在该地区范围内有效,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苹果公司要将iPad平板电脑打入一个新的市场,就必须要具有当地的商标所有权,如果该商标已被其他组织抢先注册,可以先向当地的商标管理部门提出异议,若争议无法得到法律的途径解决,再与商标的所有者协商。而苹果公司在争议未解决期间,就将iPad产品推入中国市场,涉及到的就不只是商标争夺案件,而有可能是侵权案,倘若败诉,iPad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就可能定义为对深圳唯冠公司的侵权,将面临着巨额的赔偿。

  3.保持商标的全球一致需要战略性的规划

  如果iPad商标案的最后结果是苹果公司败诉,而且苹果公司拒绝向唯冠公司收购iPad商标,那意味着,苹果公司要么放弃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要么放弃iPad这个商标在中国市场的使用。倘若苹果公司选择放弃iPad这个商标,势必对已投入生产的产品、广告、销售渠道都造成重大的影响,难免会影响其全球统一的营销战略。不仅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名誉和公司的信誉损失。

  三、商标案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影响

  根据我国工商部门的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先注册的案件至少有2000多件,大致有15%的知名商标已经在国外被抢先注册。例如康佳的“KONKA”、步步高的“BBK”、新科的“SHINCO”等商标都已被俄罗斯的“莫奥斯泊罗夫”公司抢注。①在日本,有200多个商标已经被抢注,将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

  目前,我国的商标成了国外争相抢注的焦点。平均每年我国面临的商标抢注案就有100多起,除少量案件能最后夺回商标权外,大部分的商标都在海外被抢注成功,造成每年约10亿元人民币的无形资产流失。

  四、国际主要商标注册体系简析

  要想解决我国商标在国外被疯狂抢注的现状,就必须了解当前国外的商标注册体系。只有深入了解商标海外注册的规则,才能在商标抢注中,赢得主动权。以下主要分析当今全球实施的几个最重要的商标注册体系。

  1.欧盟商标注册体系

  欧盟一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贸易出口市场之一,但各国的商标注册制度各不相同,要想令我国的企业有效地获得商标保护,就要通过《欧洲共同体商标条例》。   所谓的《欧洲共同体商标条例》是于1993年通过的,在英、德、法、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共同实行的一种商标体制。在欧盟注册的商标保护期是十年,到期后可以续展,每次续展的时间为10年。该条例不仅适用于欧盟成员国,还适用于签署了《巴黎公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其主要特点归纳如表1.2所示。

  表1.2 欧盟商标注册体系的主要特点

  由于欧盟所包含的国家众多,已注册的商标种类繁多,所以,在注册商标前,一定要对所注册的商标进行检索,以确保没有相似或相近的商标与其雷同,提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体系

  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体系也被称为马德里联盟,包括1891年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和1989年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两个协议。1996年开始实施了《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其有关议定书的共同实施细则》。目前的马德里体系由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局进行管理。

  目前《马德里协定》的成员国有86个,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但是,从我国企业利用该协定的实际情况上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截止2009年,我国通过马德里体系注册的商标不足万件,这与我国目前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世界上第二大货物出口国的地位相比权不相称。

  3.《巴黎公约》关于商标权的规定

  早在1883年的《巴黎公约》中就提出了驰名商标的概念,将驰名商标定义为历史悠久的、普遍被消费者认可的、在市场中享有一定信誉的商标,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由于驰名商标本身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成了众多企业和个人争先抢注的目标。《巴黎公约》中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比较特殊,即使未经注册的驰名商标也可以受得合法的保护,但前提是当地的有关机构必须认定该商标为驰名商标。

  表1.3 主要《巴黎公约》缔约国关于驰名商标的规定

  鉴于以上原因,我国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巴黎公约》中关于驰名商标的规定,熟悉该组织对企业进行驰名商标认定的条件和程序,从而制止一些申请者利用制度的漏洞对我国商标进行疯狂的抢注。

  综上所述,只有了解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商标注册体系,才能在商标所有权的争夺中占领主动地位,对于一些非法、恶性的抢注事件,企业应运用国际法律武器杜绝此类侵权行为的再度发生。

  五、IPAD商标案给我国企业的启示

  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之间的iPad商标争夺案是一个很特殊的案例,但对我国的企业具有很大的启示。21世纪的国际贸易是知识的贸易,知识产权作为新时期下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重要性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而商标是一个企业的名字,是一个品牌的核心,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带来持续的超额利润的重要武器。

  作为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出口的产品在不断地侵蚀着美国等发展国家的市场,中国的企业从市场份额和知名度方面都在逐渐威胁到美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美国政府利用知识产权来打压中国的企业,使得中国企业在这些国际规则面前措手不急,毫无招架之力。对于中国企业当前的状况而言,改变观念,主动拿起法律武器应对这些威胁才是适应时代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大历史任务。

  iPad商标案正在提醒我们,企业要想国际化,必须把知识产权的管理放入日常运营工作中。我国的企业也正经历着面向海外市场,走向国际化的艰难的挑战。品牌的国际化过程中,中国的企业也在国外市场遇到了很多类似的商标被抢注纠纷,并为此付出了巨额的经济代价。要想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在商标转让过程中,谨慎地处理商标所有权的问题,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成为被诉讼的对象,付出不必要的经济和名誉损失。

  从iPad商标案的一审判决中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面对国际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时,开始敢于应诉,敢于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为国内的企业树立了一个合格的典范,为我国企业将来参与国际竞争和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勇气和希望。

  注释:

  ①谢超群.《我国商标被国外抢注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②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姜少华.中外贸易摩擦剧增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经济,2007,141(4):13-15.

  [2]杨容.知识产权引起的中美贸易摩擦经济效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16):166-169.

  [3]李明德.“特别301条款”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韩立余.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第1版)[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4-56.

  [5]李芳,熊灵.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其对策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l):80-85.

  [6]何兴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中美知识产权争端[J].美国研究,2008(2):48-59.

  [7]刘建明,袁永友.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对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68-70.

  [8]沈国兵.知识产权保护与中美双边贸易关系[J].当代财经,2006(11):97-102.

  [9]姜少华.中外贸易摩擦剧增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经济,2007,141(4):13-15.

  作者简介:陈鹏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支行,副行长。


相关文章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海商法应用课程标准
  • < 海商法应用 >课程标准 1. 概述 中国自改革开放及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几何级数增长,而进出口国际货物运输事宜在国际商务中具有重大影响,这就导致海商法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其地位也日益突显.海商法是国 ...查看


  •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例研究
  •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例研究 摘要: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好坏不仅对中美两国,就是对整个国际社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双方各种关系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又是重中之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中又涌现 ...查看


  • 河南公布知识产权侵权案十大案例最大标的五千万
  •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4月24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河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河南正商置业商标侵权."金鑫"珠宝商标被侵权等案件广受关注.十大典型案件中标的额最大的为5200万元高端专业技术 ...查看


  • 中国法律年鉴2010目录
  • <中国法律年鉴2010>目录: 特载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1) 政府工作报告 (10)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曹建明(25) 专文 继承优良传统,勇挑历史重任,为全面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查看


  • 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怎么办
  •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怎么办 在合同广泛被运用的今天,人们可能会因为疏忽在合同中对某一或者多个事项未做出约定,进而可能会因此引 ...查看


  • 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的法律解决机制
  • 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的法律解决机制 摘要 随着我国与东盟十国经贸往来的加深,各种由于贸易所引起的争端不时发生.在21世纪,这个以知识为财富的年代,我国对因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引起争端问题越来越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 ...查看


  • 由出口方引发的信用证风险及其案例(1)
  • 经济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由出口方引发的信用证风险及其案例 文/王振强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大力提倡"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背景下,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和金 额也迅速扩大,在给国内带来庞大的外汇顺差的同时,还 ...查看


  • 不侵权之诉受理条件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 药品专利不侵权诉讼受理问题研究 --质疑法释[2009]21号第十八条 丁锦希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知识产权研究所 南京211198) 摘要:目的:在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探讨修改专利法或其司法解释,明确药品专利不侵权诉讼案件的受理条 ...查看


  • 企业的法律思维与风险防范
  • [培训编号]:[培训大纲]:时间地点:2008年9月12-13日深圳 2008年9月26-27日上海会议信息: ● 课程背景 社会转型和法律制度的变迁,使得各种法律风险日益突出.处在经济发展和利益冲突浪尖上的企业家及企业,随时面临着许多重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