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农民科普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2007年工作总结要点和2008年工作思路
2007年,我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自治区吴恒副主席的领导下,在国家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积极开展实施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2007年工作要点》提出的各项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
2007年工作回顾
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加强联系,完成了九个专项方案的制定。各级各地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全区14个市、 110 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领导小组。自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工作简报》,全年共出版15期;承办了中国科协主办的西南地区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座谈会、中国科协促进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专门委员会到广西考察座谈会和调研活动;举办了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培训班。
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开展了“快乐科普校园行”、“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城乡清洁工程科普展演进社区”、“预防艾滋病科普专项宣传进建筑工地”等科普进社区活动、“节水在我身边――2007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珍惜资源,崇尚节约”为主题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
“科技兴企”等主体实践活动。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特别开设“节能减排”版块陆续报道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节能减排的新闻。广西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周和全国科普日、广西“十月科普大行动”期间,各成员单位结合本单位工作,分别组织了“田园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普知识竞赛、“明日科技之星”爱心科普行、绿城科普广场活动、全区科技创业巾帼展风采演讲比赛、广西青少年“我爱祖国海疆”科技活动、广西首届“农村”科普书画、摄影、楹联、山歌大赛、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论坛、院士报告会等活动,组织科普专题展和全区科技示范村交流考察等活动,推动了我区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也围绕主题积极组织活动,南宁市组织了为期半年的“科学·节约”主题活动,钦州市灵山县开展了“节能减排、你我行动”青少年科普主题活动等。
扎实推进四个重点人群建设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顺利推进。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科技教育,以乡镇宣传文化站为依托,在百色右江百里文明河谷4个县(区)21个乡镇文化站中建立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并在其中创建“留守儿童活动室”。组织了广西第三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日”暨首府“远离网吧、拒绝沉迷,文明上网、健康成长”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以“百科知识助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情景剧表演、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等竞赛活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不断深入。自治区妇联与广西电视台联合举办“家庭教育大家谈”访谈节目,组织家庭教育专家、热心人士,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媒体就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展开探讨。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形势喜人。各部门积极开展各类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的培训。制定了2007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重点工作,年内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千万农民科技大培训”、“八桂先锋行百万农村党员大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7.83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310万人次,农村党员230.56培训万人次。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兴旺行动、举办农村青年培训及转移就业项目工作骨干培训班,建立了农村青年培训转移就业综合服务基地。农村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受农民朋友喜爱。举办了广西 “农业科技下乡”、“农业法律下乡”、“放心农资下乡”的“三下乡”活动、开展农村防震保安知识巡展、实施全国及广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惠农助苗寨瑶乡新村建设”活动、“边海科普行”活动。科普示范工作成效显著,全区13个创建县(市、区)喜获“广西科普示范县(市、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殊荣。
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深入开展。加强对城镇劳动人口技能培训的组织。在全区范围内共同实施“五个一”行动,普及安全知识,提高我区城镇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以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提升农民工素质的新路子,深入实施“百万下岗失业青年技能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人才培训工作”、“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等。2007年底,全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达40.98万人,完成年计划40万人的102.45%。其中有9.6万人获初级职业资格证,培训后当年就业率达80.3%左右。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树立了一批先进典范。以社区科普活动为切入点,组织群众性科普活动。实施“卫生科技进社区”项目,建成了1540个城乡社区图书室。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精神,特别注重抓好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培训和能力素质提高的培训,通过加强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和学风建设,将科学素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先后在自治区党校举办了“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社会综合治理”等4期厅级干部自选专题研讨班。农村党员培训以县乡党校为主阵地、以部门为主力、以“农家课堂”为载体,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三大培训模式。
“四项工程”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科学教育和培训工作稳步推进。自治区人事厅认真抓好“653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发了现代农业、现代管理、能源技术四大领域8个专业的“653工程”实施办法。广西科学院和南宁市、桂林市、北海市中小学联系,共建“青少年创新实践工作站”, 提供现场实验指导,积极推动科学教育发展。
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进展顺利。 “八桂先锋行进村入户大行动”挑选广西农业科技成果组成巡回展示装置,到全区各市以巡展。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农村科普读物丛书》(12本),编印“科普大篷车科普系列小册子”、“水与健康”科普挂图。组织实施“广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全区4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职能开发有关农家课堂、科普知识、人口与卫生、农村经济管理等内容的电视专题片、讲座片、访谈节目等教学资源,片长预计共7500分钟。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有关科学发展、新型经济、绿色GDP等相关科学技术普及的宣传报道。集中宣传了区内一批有代表性的重点工业企业和县、
市、乡镇和村屯;组织了开设宣传专栏、“节水明星家庭”评选、“节能妙招”征集等活动,做好科普宣传报道互动服务工作。广西电视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开设了节能减排专题节目,集中宣传科普知识;广西日报开设了“科普广场”、贵港日报开设了“农科园地”等科普专栏。在全国科技周、广西科技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广西科技周、广西十月科普大行动期间,各地传媒及时报道有关科技活动、主题科普活动。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广西科技馆(新馆)建设进展顺利。柳州市科技馆二期工程于7月正式开馆。在全区建立2127个科普活动站、89个村级农民科技书屋。创建了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广西中医学院医药会展中心、南宁海底世界、柳州科技馆、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园、北海围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梧州市学生劳技培训基地等8个广西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单位。
优化环境,增加投入,保障工作不断完备 自治区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建立激励机制,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供切实保障。2007年自治区本级科普经费2177万元,比2006年增长了21.4%。其中安排了科学素质工作专项经费150万元,确保了自治区纲要办等方面能按计划有效地进行。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奖励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督查方案》,并于11月28日-12月6日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南宁、百色两个市和马山县、兴宁区、田阳县、田东县、右江区等5个县、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2008年工作思路
(一)在四个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中,通过项目的方式,加强对地方工作的引导,推动科学素质工作落实到基层。
(二)搞好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综合中国科协以及自治区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其它单位、各市、县的科普资源,不断完备自治区科普资源服务体系。
(三)组织开展科学素质工作专题考察调研。
(四)推进基层工作,重点在加强县(乡)一级的机构运行、制度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
(五)围绕年度主题,组织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一次有特色的科普宣传活动。
(六)建立表彰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其它企事业单位、各市、县(市、区)和个人进行表彰。
(七)按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做好其它工作。
动态
★自治区科技厅召开农业抗寒救灾科技工作座谈会 1月29日下午,自治区科技厅在南宁召开农业抗寒救灾科技工作座谈会,邀请农业、水产畜牧和农业气象的专家进行座谈,围绕农业抗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的应对技术措施献计献策,自治区科技厅蒋和生副厅长参加会议并对科技抗灾减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针对此次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持续低温冷冻雨雪天气造成农作物、林果、畜禽、水产受冻害或冻死的情况,专家们提出,务必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指导,科学地开展农业抗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特别要重视天气转暖后的农作物护理工作,根据受冻情况,区别对待,抓紧时机抢收或护理。专家倡议,科研部门及科技人员要迅速动员起来,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农业抗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并利用科技信息网络和科技培训网络,指导灾区抗灾减灾,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
普及农民科普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2007年工作总结要点和2008年工作思路
2007年,我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自治区吴恒副主席的领导下,在国家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积极开展实施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2007年工作要点》提出的各项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
2007年工作回顾
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加强联系,完成了九个专项方案的制定。各级各地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全区14个市、 110 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领导小组。自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工作简报》,全年共出版15期;承办了中国科协主办的西南地区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座谈会、中国科协促进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专门委员会到广西考察座谈会和调研活动;举办了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培训班。
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开展了“快乐科普校园行”、“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城乡清洁工程科普展演进社区”、“预防艾滋病科普专项宣传进建筑工地”等科普进社区活动、“节水在我身边――2007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珍惜资源,崇尚节约”为主题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
“科技兴企”等主体实践活动。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特别开设“节能减排”版块陆续报道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节能减排的新闻。广西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周和全国科普日、广西“十月科普大行动”期间,各成员单位结合本单位工作,分别组织了“田园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普知识竞赛、“明日科技之星”爱心科普行、绿城科普广场活动、全区科技创业巾帼展风采演讲比赛、广西青少年“我爱祖国海疆”科技活动、广西首届“农村”科普书画、摄影、楹联、山歌大赛、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论坛、院士报告会等活动,组织科普专题展和全区科技示范村交流考察等活动,推动了我区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也围绕主题积极组织活动,南宁市组织了为期半年的“科学·节约”主题活动,钦州市灵山县开展了“节能减排、你我行动”青少年科普主题活动等。
扎实推进四个重点人群建设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顺利推进。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科技教育,以乡镇宣传文化站为依托,在百色右江百里文明河谷4个县(区)21个乡镇文化站中建立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并在其中创建“留守儿童活动室”。组织了广西第三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日”暨首府“远离网吧、拒绝沉迷,文明上网、健康成长”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以“百科知识助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情景剧表演、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等竞赛活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不断深入。自治区妇联与广西电视台联合举办“家庭教育大家谈”访谈节目,组织家庭教育专家、热心人士,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媒体就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展开探讨。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形势喜人。各部门积极开展各类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的培训。制定了2007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重点工作,年内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千万农民科技大培训”、“八桂先锋行百万农村党员大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7.83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310万人次,农村党员230.56培训万人次。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兴旺行动、举办农村青年培训及转移就业项目工作骨干培训班,建立了农村青年培训转移就业综合服务基地。农村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受农民朋友喜爱。举办了广西 “农业科技下乡”、“农业法律下乡”、“放心农资下乡”的“三下乡”活动、开展农村防震保安知识巡展、实施全国及广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惠农助苗寨瑶乡新村建设”活动、“边海科普行”活动。科普示范工作成效显著,全区13个创建县(市、区)喜获“广西科普示范县(市、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殊荣。
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深入开展。加强对城镇劳动人口技能培训的组织。在全区范围内共同实施“五个一”行动,普及安全知识,提高我区城镇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以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提升农民工素质的新路子,深入实施“百万下岗失业青年技能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人才培训工作”、“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等。2007年底,全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达40.98万人,完成年计划40万人的102.45%。其中有9.6万人获初级职业资格证,培训后当年就业率达80.3%左右。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树立了一批先进典范。以社区科普活动为切入点,组织群众性科普活动。实施“卫生科技进社区”项目,建成了1540个城乡社区图书室。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精神,特别注重抓好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培训和能力素质提高的培训,通过加强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和学风建设,将科学素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先后在自治区党校举办了“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社会综合治理”等4期厅级干部自选专题研讨班。农村党员培训以县乡党校为主阵地、以部门为主力、以“农家课堂”为载体,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三大培训模式。
“四项工程”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科学教育和培训工作稳步推进。自治区人事厅认真抓好“653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发了现代农业、现代管理、能源技术四大领域8个专业的“653工程”实施办法。广西科学院和南宁市、桂林市、北海市中小学联系,共建“青少年创新实践工作站”, 提供现场实验指导,积极推动科学教育发展。
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进展顺利。 “八桂先锋行进村入户大行动”挑选广西农业科技成果组成巡回展示装置,到全区各市以巡展。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农村科普读物丛书》(12本),编印“科普大篷车科普系列小册子”、“水与健康”科普挂图。组织实施“广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全区4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职能开发有关农家课堂、科普知识、人口与卫生、农村经济管理等内容的电视专题片、讲座片、访谈节目等教学资源,片长预计共7500分钟。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有关科学发展、新型经济、绿色GDP等相关科学技术普及的宣传报道。集中宣传了区内一批有代表性的重点工业企业和县、
市、乡镇和村屯;组织了开设宣传专栏、“节水明星家庭”评选、“节能妙招”征集等活动,做好科普宣传报道互动服务工作。广西电视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开设了节能减排专题节目,集中宣传科普知识;广西日报开设了“科普广场”、贵港日报开设了“农科园地”等科普专栏。在全国科技周、广西科技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广西科技周、广西十月科普大行动期间,各地传媒及时报道有关科技活动、主题科普活动。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广西科技馆(新馆)建设进展顺利。柳州市科技馆二期工程于7月正式开馆。在全区建立2127个科普活动站、89个村级农民科技书屋。创建了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广西中医学院医药会展中心、南宁海底世界、柳州科技馆、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园、北海围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梧州市学生劳技培训基地等8个广西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单位。
优化环境,增加投入,保障工作不断完备 自治区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建立激励机制,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供切实保障。2007年自治区本级科普经费2177万元,比2006年增长了21.4%。其中安排了科学素质工作专项经费150万元,确保了自治区纲要办等方面能按计划有效地进行。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奖励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督查方案》,并于11月28日-12月6日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南宁、百色两个市和马山县、兴宁区、田阳县、田东县、右江区等5个县、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2008年工作思路
(一)在四个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中,通过项目的方式,加强对地方工作的引导,推动科学素质工作落实到基层。
(二)搞好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综合中国科协以及自治区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其它单位、各市、县的科普资源,不断完备自治区科普资源服务体系。
(三)组织开展科学素质工作专题考察调研。
(四)推进基层工作,重点在加强县(乡)一级的机构运行、制度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
(五)围绕年度主题,组织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一次有特色的科普宣传活动。
(六)建立表彰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其它企事业单位、各市、县(市、区)和个人进行表彰。
(七)按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做好其它工作。
动态
★自治区科技厅召开农业抗寒救灾科技工作座谈会 1月29日下午,自治区科技厅在南宁召开农业抗寒救灾科技工作座谈会,邀请农业、水产畜牧和农业气象的专家进行座谈,围绕农业抗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的应对技术措施献计献策,自治区科技厅蒋和生副厅长参加会议并对科技抗灾减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针对此次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持续低温冷冻雨雪天气造成农作物、林果、畜禽、水产受冻害或冻死的情况,专家们提出,务必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指导,科学地开展农业抗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特别要重视天气转暖后的农作物护理工作,根据受冻情况,区别对待,抓紧时机抢收或护理。专家倡议,科研部门及科技人员要迅速动员起来,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农业抗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并利用科技信息网络和科技培训网络,指导灾区抗灾减灾,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