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技师、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1分)公共题
1.使用小锥度心轴精车外圆时,刀具要锋利,A.进给量A.流量
B.背吃刀量B.负载
C.刀具角度
2.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决定于。
C.流速
。
引起的。
C.曲柄滑块机构
3.有一四杆机构,其中一杆能作整周转动,一杆能作往复摆动,该机构叫
A.双曲柄机构A.刚性差
B.曲柄摇杆机构
C.弯曲
误差。
分配要合理,防止工件在小锥度心轴上“滑动转圈”。
4.精车外圆时,表面轴向上产生的波纹呈有规律的周期波纹时,一般是由于进给光杠
B.强度不够
5.车床上加工螺纹时,主轴径向圆跳动对工件螺纹产生A.内螺距B.单个螺距C.螺距累积
6.传动比大而且准确的是(D)。
A带传动B链传动C齿轮传动D蜗杆传动
7.车锥度时,车刀安装不对工件中心,则工件表面会产生(D)误差。
A圆度B尺寸精度C表面粗糙度D双曲线
8.磨有径向前角的螺纹车刀,车刀的刀尖角εr应(C)牙型角。
A大于B等于C小于D较大9.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是(A)。
A加快技术进步B提高职工素质C改善经营管理D健全分配制度10.用中心架支承工件车内孔时,如出现内孔倒锥现象,则是由于中心架偏向(A)所造成的。
A操作者一方B操作者对方C尾座D前座
11.某人在8小时内加工120件零件,其中8件零件不合格,则其劳动生产率为(B)。
A15件B14件C120件D8件
12.当孔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时,其下偏差数值的计算公式为AEs=EI-TTBEI=ES-ITCEI=ES+ITDEi=es-IT13.车削不锈钢材料选择切削用量时,应选择
A.较低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进给量C.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进给量
14.夹具的误差计算不等式:△定位+△装夹+△加工≤δ工,它是保证工件A的必要条件。A.加工精度B.定位精度C.位置精度
15.通常夹具的制造误差,应是工件在工序中允误许差的(A)。
A1/3~1/5Bl~3倍Cl/10—1/100D1/100~l/100D16.热继电器在电路中具有(A)保护作用。
A过载A光学A.振纹
B过热B气动B.凸面
C短路
D失压
D电动
。
17.杠杆式卡规是属于(
C)量仪的一种测量仪器。
C机械C.凹面
。
B.较低的切削速度和较大的进给量
18.用右偏刀从外缘向中心进给车端面,若床鞍末紧固,车出的表面会出现
19.在极薄切屑状态下,多次重复进给形成“让刀”,则将使加工孔的A.直线度床的负荷。
A.刃倾角
B.后角
C.前角
21.研磨淬火钢轴类零件的外径时,可用
B.圆度
C.同轴度
20.车刀几何参数在保证刀尖强度的基础上,选用较大的
A.轴承合金B.硬木材C.灰铸铁22.大流量的液压系统所使用的换向阀一般为D。
A手动换向阀B机动换向阀C电磁换向阀D电液动换向阀23.利用三爪卡盘装夹偏心工件时.其垫块的厚度大约是偏心距的(D)。AlB2C1/2D3/2
24.车削多线螺纹使用圆周法分线时,仅与螺纹(D)有关。
A中径B螺距C导程D线数25.阿基米德螺旋线的螺杆是(A)蜗杆。
A轴向直廓B法向直廓CZN蜗杆DTX蜗杆26.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A.背吃刀量
B.进给量
C.切削速度
C.角度偏移量大
D.角速度不同步
27.十字轴万向联轴器之所以要成对使用,是为了解决被联接两轴间
A.径向偏移量大
B.轴向偏移量大
28.粗车曲轴各轴颈的先后顺序一般遵守先车的轴颈对后车的轴颈加工A.强度B.刚度C.硬度29.加工脆性材料时应选用(C)的前角。
A负值B较大C较小D很大30.
A.钨钴类硬质合金
B.钨钴钛类硬质合金
C.渗碳淬火
C.高速钢
后要求硬度为52~57HRC。B.火焰淬火
31.H54表示A.高频淬火
32.加工曲轴防止变形的方法是尽量使所产生的互相抵消,以减少曲轴的挠曲度。A.切削力B.切削热C.切削变形
33.刀具磨钝标准通常都按(B)的磨损量(VB值)计算的。
A前刀面B后刀面C前后刀面D侧刀面34.随公差等级数字的增大而尺寸精确程度依次
A.不变A.主轴箱技师题
36.为确定和测量车刀的几何角度,需要假想三个辅助平面,即
A.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切削表面
C.基面、切削平面、过渡表面
37.是引起丝杠产生变形的主要因素。
A.内应力
B.材料塑性
C.自重
作为基准。
B.基面、剖面、切削平面
B.增大
C.降低
,它将使箱体和床身发生变形和翘曲,从而造成主轴的位移和倾斜。
C.电动机
35.车床本身的主要热源是
B.进给箱
。
38.必须保证所有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保证零件加工表面和不加工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位置精度两个基本要求的基准称为
A.精基准A.扎刀误差。
A.垂直度高级技师题
41.溢流阀起稳压、安全作用时,一般安装在
的出口处。
A.液压泵B.换向阀C.节流阀
42.检修液压设备时,当发现油箱中油液显乳白色,这主要是由于油中混入(A)。
A水或冷却液B空气C机械杂质D汽油43.若要凸轮机构合理紧凑,则(D)。
A基圆要大B压力角要小C基圆半径不超过许用值D最大压力角不超过许用值44.设计偏心轮夹紧装置,偏心距的大小是按偏心轮的A.工作行程A.工序集中二、判断题公共题
1.采用双顶尖装夹细长轴,由于固定顶尖的精度比弹性回转顶尖高,所以使用固定顶尖的加工效果好。(2.硬质合金刀具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抗粘结性均高于高速钢刀具。(3.传动轴在工作时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或仅承受很小弯曲载荷的作用。(√4.铰刀易磨损的部位是刀具的前刀面和后刀面。(×)
5.凡在配合中可能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属于间隙配合。(×)6.车削加工热处理工序安排的目的在于改变材料的性能和消除内应力。(√7.残留面积高度是与进给量、刀具主、副偏角以及刀尖圆弧半径等有关。(
√√))
×
)
B.夹紧力B.工序分散
C.直径
原则。
C.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混合使用
45.在大批量和大量生产中,常采用B.平面度
C.圆跳动
B。
C.工艺基准
B.粗基准B.让刀
39.车削橡胶材料,要掌握进刀尺寸,只能一次车成,如余量小,则橡胶弹性大,会产生
C.变形
40.用带有检验圆盘的测量心棒插入孔内,着色法检验圆盘与端面的接触情况,即可确定孔轴线与端面的
))
8.为减小工件变形,薄壁工件应尽可能不用径向夹紧的方法,而采用轴向夹紧的方法。(√)
9.使用一般规格千分表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起始测量力,测头与工件接触时测杆应有0.3mm~0.5mm的压缩量。(√)10.加工不锈钢材料,由于切削力大,温度高,断屑困难,严重粘刀,易生刀瘤等因素,影响加工表面质量。((
√×
))
√)
)
×))
11.梯形长丝杠在加工时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在半精车后,弯曲度已较小,故该工艺可采用压高点法校直。12.圆柱孔的工件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其径向位移误差等于零。(13.车削细长轴时使用弹性顶尖可以减少工件的热变形伸长。(×
14.高速钢车刀一般都磨有负倒棱,而硬质合金车刀都不用负倒棱。(×15.用仿形法车圆锥时产生锥度(角度)误差的原因是工件长度不一致。(
技师题
16.千分表是一种指示式量仪,只能用来测量工件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
17.加工高精度工件时,可用螺纹表面来定位。(×)18.滚珠丝杆、螺母具有自锁作用。(×)19.中滑板丝杠弯曲,会使刀架转动不灵活。(√)20.“两销一面”定位,常采用一个短圆柱销、一个短圆锥销,这样既可避免重复定位,又不增加转角误差。(
×高级技师题
21.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螺钉等,均必须详细地逐一画出。(×
)
22.多头蜗杆导程角较大,车刀两侧前角和后角也要随之增减。(√)23.超精加工不能纠正上道工序留下来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24.机床误差主要是由主轴回转误差、导轨导向误差,内传动链的误差及主轴、导轨等位置误差所组成。(√25.当螺纹导程相同时,螺纹直径愈大,其导程角也愈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公共题
1.改进工夹具有哪几个主要原则?答改进工夹具的主要原则:
1)为保证工件达到图样的精度和技术要求,检查夹具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测量基准是否重合。2)为防止工件变形,夹具夹紧力与支承件要对应。
3)薄壁工件尽可能不用径向夹紧的方法,而采用轴向夹紧的方法。4)如工件因外形或结构等因素,使装夹不稳定,可增加工艺撑头。
2.精基准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答选择精基准的原则:
1)选用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即基准重合原则。
2)所选用的定位基准能用于多个表面及多个工序的加工,即基准统一原则。3)当加工表面的余量委很小时,可以用待加工表面本身定位,即“自身定位”。
4)所选定位基准应有较大的装夹表面,其精度应与加工精度相适应,即精度一致原则。3.加工中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小或消除振动。
答对强迫振动而言,只需找出干扰力的来源并设法消除,一般即可消除振动。
对自激振动而言,低频振动可采用下列措施来减少或消除:
1)提高工艺系统的刚性,特别要提高工件、镗杆、尾座及薄弱环节的刚性。2)减小运动部件的间隙。
3)修磨刀具及改变刀具的装夹方法。改变切削力的方向,减小作用于工艺系统降低刚性方向的切削力。4)改变刀具的几何参数并改变切削用量参数。
消除高频振动,除增大刀具及工件的刚性外,还可采用冲击式消振装置。技师题
4.分析曲轴车削变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控制曲轴车削变形的措施。
答曲轴车削变形的原因如下:1)工件静不平衡。
)
)
2)顶尖或支撑螺栓顶得过紧。3)顶尖孔钻的不正。
4)受切削力和切削热的影响。
5)车床精度低,切削速度选择不当。控制曲轴车削变形的措施如下:
1)精确加工顶尖孔,必要时研磨顶尖孔。2)仔细校正工件的静平衡。
3)顶尖或支承螺栓顶的松紧要适当,加工时除切削部位外,其它部位均应用支承螺栓顶牢。4)划分粗、精加工阶段。5)注意调整车床主轴间隙。
高级技师题
5、编制精密丝杆加工工艺中,为防止弯曲减少内压力和提高螺距精度压力采取哪些措施?
答:
在编制精密丝杠加工工艺中应采取:
①外圆表面及螺纹分多次加工,逐渐减少切削力和内应力。
②在每次粗车外圆表面和粗车螺纹后,都应安排时效处理,以进一步消除切削过程中形成的内应力,避免以后变形。
③在每次时效后,都要修磨顶尖孔或重打定位孔,以消除时效产生的变形使下一工序难以精确的定位。④在工艺过程中,不淬硬丝杠,允许安排冷校直工序。
⑤在每次加工螺纹之前,都先加工丝杠外圆表面,然后以两端顶尖孔和外园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加工螺纹。
四计算题与应用
公共题
1.车削直径为φ30mm,长度为2000mm的细长轴,材料为45钢,车削中工件温度由20℃上升到55℃,求这
-
根轴的热变形伸长量?(45钢的线膨胀系数α=11.59×106/℃)(6分)
-6
解:已知d=30mm;L=2000mm;Δt=55°-20°=35°;α=11.59×10/°C:ΔL=αLΔt=11.59×106×2000×35°C=0.81(mm)答:该轴的热变形伸长量为0.81mm。
2.用三针测量模数m=5,外径80的公制蜗杆时,钢针直径应选多少?测得M值应为多少?(6分)解:P=πm=3.14×5=15.7mmdD=1.672m=1.672×5=8.36mmd1=d-2m=80-2×5=70mm
M=d1+3.924dD-4.136m=70+3.924×8.36-4.136×5=82.12
;
-
答:钢针直径应选8.36mmM值应为82.12mm
技师题(8分)
3.工人在搞技术革新中,找到一个直齿圆柱齿轮,测得其齿顶圆直径Da=128mm,齿数Z=30,如果它是正常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问这个齿轮的模数m是多大?并求出它的分度圆直径d、齿顶高ha、齿根高hf及齿全高h。
解:Da=m(Z+2)
m=Da/(Z+2)=128/(30+2)=4(mm)
d=mZ=4×30=120(mm)ha=m=4(mm)
hf=1.25m=1.25×4=5(mm)h=2.25m=2.25×4=9(mm)
高级技师题
4.在车床上车外径φ54mm、长度930mm的工件,选切削速度υ=60m/min,进给量f=0.3mm/r,背吃刀量ap=3mm,求一次工作行程所需的基本时间。(不考虑车刀起刀和出刀的距离)(8分)
解:已知
d=54mm、L=930mm、f=0.3mm/r、αp=3mm、υ=60m/min
1000υ1000×60m/min
==353.68r/minπdπ×54mm计算一次工作行程h/αp=1
n=
tm=
L930mm==8.76minnf353.68r/min×0.3mm/r
答一次工作行程所需的基本时间为8.76min。
车工(技师、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1分)公共题
1.使用小锥度心轴精车外圆时,刀具要锋利,A.进给量A.流量
B.背吃刀量B.负载
C.刀具角度
2.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决定于。
C.流速
。
引起的。
C.曲柄滑块机构
3.有一四杆机构,其中一杆能作整周转动,一杆能作往复摆动,该机构叫
A.双曲柄机构A.刚性差
B.曲柄摇杆机构
C.弯曲
误差。
分配要合理,防止工件在小锥度心轴上“滑动转圈”。
4.精车外圆时,表面轴向上产生的波纹呈有规律的周期波纹时,一般是由于进给光杠
B.强度不够
5.车床上加工螺纹时,主轴径向圆跳动对工件螺纹产生A.内螺距B.单个螺距C.螺距累积
6.传动比大而且准确的是(D)。
A带传动B链传动C齿轮传动D蜗杆传动
7.车锥度时,车刀安装不对工件中心,则工件表面会产生(D)误差。
A圆度B尺寸精度C表面粗糙度D双曲线
8.磨有径向前角的螺纹车刀,车刀的刀尖角εr应(C)牙型角。
A大于B等于C小于D较大9.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是(A)。
A加快技术进步B提高职工素质C改善经营管理D健全分配制度10.用中心架支承工件车内孔时,如出现内孔倒锥现象,则是由于中心架偏向(A)所造成的。
A操作者一方B操作者对方C尾座D前座
11.某人在8小时内加工120件零件,其中8件零件不合格,则其劳动生产率为(B)。
A15件B14件C120件D8件
12.当孔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时,其下偏差数值的计算公式为AEs=EI-TTBEI=ES-ITCEI=ES+ITDEi=es-IT13.车削不锈钢材料选择切削用量时,应选择
A.较低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进给量C.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进给量
14.夹具的误差计算不等式:△定位+△装夹+△加工≤δ工,它是保证工件A的必要条件。A.加工精度B.定位精度C.位置精度
15.通常夹具的制造误差,应是工件在工序中允误许差的(A)。
A1/3~1/5Bl~3倍Cl/10—1/100D1/100~l/100D16.热继电器在电路中具有(A)保护作用。
A过载A光学A.振纹
B过热B气动B.凸面
C短路
D失压
D电动
。
17.杠杆式卡规是属于(
C)量仪的一种测量仪器。
C机械C.凹面
。
B.较低的切削速度和较大的进给量
18.用右偏刀从外缘向中心进给车端面,若床鞍末紧固,车出的表面会出现
19.在极薄切屑状态下,多次重复进给形成“让刀”,则将使加工孔的A.直线度床的负荷。
A.刃倾角
B.后角
C.前角
21.研磨淬火钢轴类零件的外径时,可用
B.圆度
C.同轴度
20.车刀几何参数在保证刀尖强度的基础上,选用较大的
A.轴承合金B.硬木材C.灰铸铁22.大流量的液压系统所使用的换向阀一般为D。
A手动换向阀B机动换向阀C电磁换向阀D电液动换向阀23.利用三爪卡盘装夹偏心工件时.其垫块的厚度大约是偏心距的(D)。AlB2C1/2D3/2
24.车削多线螺纹使用圆周法分线时,仅与螺纹(D)有关。
A中径B螺距C导程D线数25.阿基米德螺旋线的螺杆是(A)蜗杆。
A轴向直廓B法向直廓CZN蜗杆DTX蜗杆26.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A.背吃刀量
B.进给量
C.切削速度
C.角度偏移量大
D.角速度不同步
27.十字轴万向联轴器之所以要成对使用,是为了解决被联接两轴间
A.径向偏移量大
B.轴向偏移量大
28.粗车曲轴各轴颈的先后顺序一般遵守先车的轴颈对后车的轴颈加工A.强度B.刚度C.硬度29.加工脆性材料时应选用(C)的前角。
A负值B较大C较小D很大30.
A.钨钴类硬质合金
B.钨钴钛类硬质合金
C.渗碳淬火
C.高速钢
后要求硬度为52~57HRC。B.火焰淬火
31.H54表示A.高频淬火
32.加工曲轴防止变形的方法是尽量使所产生的互相抵消,以减少曲轴的挠曲度。A.切削力B.切削热C.切削变形
33.刀具磨钝标准通常都按(B)的磨损量(VB值)计算的。
A前刀面B后刀面C前后刀面D侧刀面34.随公差等级数字的增大而尺寸精确程度依次
A.不变A.主轴箱技师题
36.为确定和测量车刀的几何角度,需要假想三个辅助平面,即
A.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切削表面
C.基面、切削平面、过渡表面
37.是引起丝杠产生变形的主要因素。
A.内应力
B.材料塑性
C.自重
作为基准。
B.基面、剖面、切削平面
B.增大
C.降低
,它将使箱体和床身发生变形和翘曲,从而造成主轴的位移和倾斜。
C.电动机
35.车床本身的主要热源是
B.进给箱
。
38.必须保证所有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保证零件加工表面和不加工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位置精度两个基本要求的基准称为
A.精基准A.扎刀误差。
A.垂直度高级技师题
41.溢流阀起稳压、安全作用时,一般安装在
的出口处。
A.液压泵B.换向阀C.节流阀
42.检修液压设备时,当发现油箱中油液显乳白色,这主要是由于油中混入(A)。
A水或冷却液B空气C机械杂质D汽油43.若要凸轮机构合理紧凑,则(D)。
A基圆要大B压力角要小C基圆半径不超过许用值D最大压力角不超过许用值44.设计偏心轮夹紧装置,偏心距的大小是按偏心轮的A.工作行程A.工序集中二、判断题公共题
1.采用双顶尖装夹细长轴,由于固定顶尖的精度比弹性回转顶尖高,所以使用固定顶尖的加工效果好。(2.硬质合金刀具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抗粘结性均高于高速钢刀具。(3.传动轴在工作时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或仅承受很小弯曲载荷的作用。(√4.铰刀易磨损的部位是刀具的前刀面和后刀面。(×)
5.凡在配合中可能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属于间隙配合。(×)6.车削加工热处理工序安排的目的在于改变材料的性能和消除内应力。(√7.残留面积高度是与进给量、刀具主、副偏角以及刀尖圆弧半径等有关。(
√√))
×
)
B.夹紧力B.工序分散
C.直径
原则。
C.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混合使用
45.在大批量和大量生产中,常采用B.平面度
C.圆跳动
B。
C.工艺基准
B.粗基准B.让刀
39.车削橡胶材料,要掌握进刀尺寸,只能一次车成,如余量小,则橡胶弹性大,会产生
C.变形
40.用带有检验圆盘的测量心棒插入孔内,着色法检验圆盘与端面的接触情况,即可确定孔轴线与端面的
))
8.为减小工件变形,薄壁工件应尽可能不用径向夹紧的方法,而采用轴向夹紧的方法。(√)
9.使用一般规格千分表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起始测量力,测头与工件接触时测杆应有0.3mm~0.5mm的压缩量。(√)10.加工不锈钢材料,由于切削力大,温度高,断屑困难,严重粘刀,易生刀瘤等因素,影响加工表面质量。((
√×
))
√)
)
×))
11.梯形长丝杠在加工时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在半精车后,弯曲度已较小,故该工艺可采用压高点法校直。12.圆柱孔的工件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其径向位移误差等于零。(13.车削细长轴时使用弹性顶尖可以减少工件的热变形伸长。(×
14.高速钢车刀一般都磨有负倒棱,而硬质合金车刀都不用负倒棱。(×15.用仿形法车圆锥时产生锥度(角度)误差的原因是工件长度不一致。(
技师题
16.千分表是一种指示式量仪,只能用来测量工件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
17.加工高精度工件时,可用螺纹表面来定位。(×)18.滚珠丝杆、螺母具有自锁作用。(×)19.中滑板丝杠弯曲,会使刀架转动不灵活。(√)20.“两销一面”定位,常采用一个短圆柱销、一个短圆锥销,这样既可避免重复定位,又不增加转角误差。(
×高级技师题
21.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螺钉等,均必须详细地逐一画出。(×
)
22.多头蜗杆导程角较大,车刀两侧前角和后角也要随之增减。(√)23.超精加工不能纠正上道工序留下来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24.机床误差主要是由主轴回转误差、导轨导向误差,内传动链的误差及主轴、导轨等位置误差所组成。(√25.当螺纹导程相同时,螺纹直径愈大,其导程角也愈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公共题
1.改进工夹具有哪几个主要原则?答改进工夹具的主要原则:
1)为保证工件达到图样的精度和技术要求,检查夹具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测量基准是否重合。2)为防止工件变形,夹具夹紧力与支承件要对应。
3)薄壁工件尽可能不用径向夹紧的方法,而采用轴向夹紧的方法。4)如工件因外形或结构等因素,使装夹不稳定,可增加工艺撑头。
2.精基准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答选择精基准的原则:
1)选用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即基准重合原则。
2)所选用的定位基准能用于多个表面及多个工序的加工,即基准统一原则。3)当加工表面的余量委很小时,可以用待加工表面本身定位,即“自身定位”。
4)所选定位基准应有较大的装夹表面,其精度应与加工精度相适应,即精度一致原则。3.加工中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小或消除振动。
答对强迫振动而言,只需找出干扰力的来源并设法消除,一般即可消除振动。
对自激振动而言,低频振动可采用下列措施来减少或消除:
1)提高工艺系统的刚性,特别要提高工件、镗杆、尾座及薄弱环节的刚性。2)减小运动部件的间隙。
3)修磨刀具及改变刀具的装夹方法。改变切削力的方向,减小作用于工艺系统降低刚性方向的切削力。4)改变刀具的几何参数并改变切削用量参数。
消除高频振动,除增大刀具及工件的刚性外,还可采用冲击式消振装置。技师题
4.分析曲轴车削变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控制曲轴车削变形的措施。
答曲轴车削变形的原因如下:1)工件静不平衡。
)
)
2)顶尖或支撑螺栓顶得过紧。3)顶尖孔钻的不正。
4)受切削力和切削热的影响。
5)车床精度低,切削速度选择不当。控制曲轴车削变形的措施如下:
1)精确加工顶尖孔,必要时研磨顶尖孔。2)仔细校正工件的静平衡。
3)顶尖或支承螺栓顶的松紧要适当,加工时除切削部位外,其它部位均应用支承螺栓顶牢。4)划分粗、精加工阶段。5)注意调整车床主轴间隙。
高级技师题
5、编制精密丝杆加工工艺中,为防止弯曲减少内压力和提高螺距精度压力采取哪些措施?
答:
在编制精密丝杠加工工艺中应采取:
①外圆表面及螺纹分多次加工,逐渐减少切削力和内应力。
②在每次粗车外圆表面和粗车螺纹后,都应安排时效处理,以进一步消除切削过程中形成的内应力,避免以后变形。
③在每次时效后,都要修磨顶尖孔或重打定位孔,以消除时效产生的变形使下一工序难以精确的定位。④在工艺过程中,不淬硬丝杠,允许安排冷校直工序。
⑤在每次加工螺纹之前,都先加工丝杠外圆表面,然后以两端顶尖孔和外园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加工螺纹。
四计算题与应用
公共题
1.车削直径为φ30mm,长度为2000mm的细长轴,材料为45钢,车削中工件温度由20℃上升到55℃,求这
-
根轴的热变形伸长量?(45钢的线膨胀系数α=11.59×106/℃)(6分)
-6
解:已知d=30mm;L=2000mm;Δt=55°-20°=35°;α=11.59×10/°C:ΔL=αLΔt=11.59×106×2000×35°C=0.81(mm)答:该轴的热变形伸长量为0.81mm。
2.用三针测量模数m=5,外径80的公制蜗杆时,钢针直径应选多少?测得M值应为多少?(6分)解:P=πm=3.14×5=15.7mmdD=1.672m=1.672×5=8.36mmd1=d-2m=80-2×5=70mm
M=d1+3.924dD-4.136m=70+3.924×8.36-4.136×5=82.12
;
-
答:钢针直径应选8.36mmM值应为82.12mm
技师题(8分)
3.工人在搞技术革新中,找到一个直齿圆柱齿轮,测得其齿顶圆直径Da=128mm,齿数Z=30,如果它是正常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问这个齿轮的模数m是多大?并求出它的分度圆直径d、齿顶高ha、齿根高hf及齿全高h。
解:Da=m(Z+2)
m=Da/(Z+2)=128/(30+2)=4(mm)
d=mZ=4×30=120(mm)ha=m=4(mm)
hf=1.25m=1.25×4=5(mm)h=2.25m=2.25×4=9(mm)
高级技师题
4.在车床上车外径φ54mm、长度930mm的工件,选切削速度υ=60m/min,进给量f=0.3mm/r,背吃刀量ap=3mm,求一次工作行程所需的基本时间。(不考虑车刀起刀和出刀的距离)(8分)
解:已知
d=54mm、L=930mm、f=0.3mm/r、αp=3mm、υ=60m/min
1000υ1000×60m/min
==353.68r/minπdπ×54mm计算一次工作行程h/αp=1
n=
tm=
L930mm==8.76minnf353.68r/min×0.3mm/r
答一次工作行程所需的基本时间为8.76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