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宙看地球]主题单元设计(邢金会)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地球仪演示、讨论思考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为0,其它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大约是/小时。

线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地球表面各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否相等?如何计算?如果不等,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从全球角度观察,让地球自转一周,地表各点的线速度即可算;引导学生回忆纬线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上题答案。

总结 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因纬线圈的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地球自转周期(粗略地看成24小时)和地球半径(平均半径为6371km ),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推算地球自转速度的大小和变化规律。

0①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赤道上各点的线速度是1670千米/小时;北纬60各点的线速度

是837千米/小时。

②南、北极点无论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

可进一步设问,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1.对比北京、上海两地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 (略)

2.纬度60°的线速度与赤道处的线速度有无大致的比例关系?(1/2)

3.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哪个地点更利于卫星发射?(西昌) (过渡)地球昼夜不停地自转,这种运动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产生昼夜交替

[模拟演示] 首先应说明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有着本质的区别。

用手电筒或投影仪的光线模拟太阳的平行光线,教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自转运动。

平行的光线照在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上,就产生了向光的半球和背光的半球,昼夜半球的界线叫晨昏线(圈) ,其中一半为晨线,另一半为昏线。

转动地球仪,可看到昼、夜半球不断变化,即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可结合演示,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区别?

2、我们有时处在白天(昼半球),有时处在黑夜(夜半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说出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的形状、组成及其与赤道的关系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3)移动规律

(4)如何判读晨昏线?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它有何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昼夜交替的成因:地球时刻不停的自转。强调:①若地球是静止的,只有昼夜之分,没有昼夜交替。

3、昼夜半球:下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是黑夜;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是白天。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它是一个大圆,由晨线和昏线组成,上图中AB 线为晨昏线。

4、晨昏线(圈) 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

(2)所在平面永远平分赤道。

(3)晨昏线(圈) 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即不断地向西移动,速度为15°/小时。

5、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它制约着人们的起居作息,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这个周期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温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有利于地表液态水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读图1-2-4,讨论:

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2、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经线?有何规律?试给出公式(中央经线度数=15º*时区序数)

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4、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如何计算?(时区数=已知经度/15,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为什么2010年世界杯的比赛都是在深夜或凌晨举行?为什么途经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总是呈逆时针方向?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引入]由学生身边实例引入地方时差异

[学生分组活动,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自主感悟后小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先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和纽约。烟花三月旅游节期间,扬州玩具厂的工作人员下午2点上班后要给美国纽约的客商打电话,以落实玩具出口合同,这个时间与客商联系合适吗?你认为什么时候与客商通电话比较合理?

(2)什么叫地方时?为什么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间可能不一样?

[知识讲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相对位置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推导]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º,地方时相差4分钟。

[学生讨论]1、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是否相同?(考察对概念的理解)

2、生活中使用地方时是否方便?(不方便)

2、时区与区时

使用地方时,常会造成时间上的混乱。为了便于不同地区进行交流,国际上进行了时区划分。关于理论时区的划分,初中地理已有明确描述,这里可采取读图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回顾。

[知识讲解]为统一起见,国际上采取全世界按照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将一定范围的地方时统一为相同的区时,为生活和计算带来方便。根据一昼夜24小时,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º,各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讨论]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

[学生活动]读图1-2-4,讨论:

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2、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经线?有何规律?试给出公式(中央经线度数=15º*时区序数)

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4、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如何计算?(时区数=已知经度/15,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知识讲解]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早于偏西地方的时刻,这样已知两时区及一个时区的区时,则另一时区的区时可求。

[学生思考]已知东八区9点,此时西八区几点?已知西三区2点,此时东五区几点?

[共同总结]其规律可用公式表示为: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差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号的使用方法: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用“+”;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用“-”

(2当两时区一个位于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和。

[过渡]由于区时是特殊经线上的地方时,所以可将上面的公式推广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时差

说明:

(1)时差=4分*经度差

(2)式中+、-使用方法: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用“+”;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用“-”

(3)经度差(经度差≤180º)的计算:

① 两地的经度同是东经或同是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差

② 两地在0°经线两侧,则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和

③ 两地在180°经线两侧,则经度差=360-两经度数之和

3、日界线

[情境创设]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比妹妹小一岁,这可能吗?

[学生活动]根据前面所学区时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题目,并思考有何规律?

(1)西12区1点钟,此时东12区几点?(第二天的1点钟)

(2)东12区4点钟,此时西12区几点?(前一天的4点钟)

[交流意见得出结论]东、西12时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东12区要比西12区日期早一天。

[教师活动](举例)在航海和时刻换算上,常出现日期混乱的现象。当年麦哲伦率船队,自西班牙向西航行,三年后当幸存者的船只回到始发港时,发现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少”掉一天。为了避免日期上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原则上以180º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即“国际日界线”。

[学生活动]读图1-2-4,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找出国际日界线 ,判断东、西12区与180º经线的位置关系

2、分组讨论,自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或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日期是怎样变更的?

[交流总结

]

[知识讲解]实际中,为避免日界线从某个国家或岛屿穿过,将某个国家分成两个日期,实际的日界线为折线(如下图)。

[讨论]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解释为什么双胞胎姐妹,姐姐会比妹妹小吗?

2、你能在一年中过两个生日吗?

前面我们学习了理论时区的划分,实际上,由于时区的界线往往是参照各国的行政

区划或自然界线划分的,不完全根据经线划分;许多国家实际使用的标准时,也往往不同于上述的理论区时,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需要来确定各自的时间。

如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时区,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º

的时区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作为统一区时,如印度。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统一区时,如朝鲜。还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仍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如我国幅员辽阔,领土跨东5、6、7、8、9全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40ºN116ºE )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讨论]1、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有何区别?(北京的地方时是116ºE 经线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首都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120oE 经线的地方时,也是我国实际统一使用的记时方法。各国不一定用区时记时,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人为规定以便利生活。)

2、从北京出发分别到伦敦、开罗、莫斯科、东京、纽约旅行的游客,在到达目的地时,怎样拨动手表时针,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结合各城市所在时区采取东加西减的方法拨动时针。)

(三)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演示实验]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通过让地球仪不动和地球仪模拟地球不停自转,对比实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地球自转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了偏移。

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一定有力对它起作用,我们把这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学生观察]再看地球仪上的红墨水的曲线轨迹,两次轨迹相比,曲线轨迹向直线轨迹的什么方向偏转呢?(顺着红墨水的运动方向观察,向右偏)

[学生活动]地球仪的南极上空重复上述实验,注意地球自转方向,重新观察曲线相对直线的偏转方向(顺着墨水运动方向观察,向左偏)

规律总结: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在此解释课前情境创设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地球仪演示、讨论思考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为0,其它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大约是/小时。

线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地球表面各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否相等?如何计算?如果不等,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从全球角度观察,让地球自转一周,地表各点的线速度即可算;引导学生回忆纬线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上题答案。

总结 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因纬线圈的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地球自转周期(粗略地看成24小时)和地球半径(平均半径为6371km ),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推算地球自转速度的大小和变化规律。

0①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赤道上各点的线速度是1670千米/小时;北纬60各点的线速度

是837千米/小时。

②南、北极点无论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

可进一步设问,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1.对比北京、上海两地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 (略)

2.纬度60°的线速度与赤道处的线速度有无大致的比例关系?(1/2)

3.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哪个地点更利于卫星发射?(西昌) (过渡)地球昼夜不停地自转,这种运动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产生昼夜交替

[模拟演示] 首先应说明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有着本质的区别。

用手电筒或投影仪的光线模拟太阳的平行光线,教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自转运动。

平行的光线照在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上,就产生了向光的半球和背光的半球,昼夜半球的界线叫晨昏线(圈) ,其中一半为晨线,另一半为昏线。

转动地球仪,可看到昼、夜半球不断变化,即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可结合演示,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区别?

2、我们有时处在白天(昼半球),有时处在黑夜(夜半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说出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的形状、组成及其与赤道的关系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3)移动规律

(4)如何判读晨昏线?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它有何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昼夜交替的成因:地球时刻不停的自转。强调:①若地球是静止的,只有昼夜之分,没有昼夜交替。

3、昼夜半球:下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是黑夜;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是白天。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它是一个大圆,由晨线和昏线组成,上图中AB 线为晨昏线。

4、晨昏线(圈) 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

(2)所在平面永远平分赤道。

(3)晨昏线(圈) 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即不断地向西移动,速度为15°/小时。

5、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它制约着人们的起居作息,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这个周期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温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有利于地表液态水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读图1-2-4,讨论:

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2、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经线?有何规律?试给出公式(中央经线度数=15º*时区序数)

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4、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如何计算?(时区数=已知经度/15,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为什么2010年世界杯的比赛都是在深夜或凌晨举行?为什么途经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总是呈逆时针方向?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引入]由学生身边实例引入地方时差异

[学生分组活动,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自主感悟后小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先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和纽约。烟花三月旅游节期间,扬州玩具厂的工作人员下午2点上班后要给美国纽约的客商打电话,以落实玩具出口合同,这个时间与客商联系合适吗?你认为什么时候与客商通电话比较合理?

(2)什么叫地方时?为什么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间可能不一样?

[知识讲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相对位置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推导]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º,地方时相差4分钟。

[学生讨论]1、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是否相同?(考察对概念的理解)

2、生活中使用地方时是否方便?(不方便)

2、时区与区时

使用地方时,常会造成时间上的混乱。为了便于不同地区进行交流,国际上进行了时区划分。关于理论时区的划分,初中地理已有明确描述,这里可采取读图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回顾。

[知识讲解]为统一起见,国际上采取全世界按照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将一定范围的地方时统一为相同的区时,为生活和计算带来方便。根据一昼夜24小时,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º,各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讨论]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

[学生活动]读图1-2-4,讨论:

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2、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经线?有何规律?试给出公式(中央经线度数=15º*时区序数)

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4、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如何计算?(时区数=已知经度/15,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知识讲解]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早于偏西地方的时刻,这样已知两时区及一个时区的区时,则另一时区的区时可求。

[学生思考]已知东八区9点,此时西八区几点?已知西三区2点,此时东五区几点?

[共同总结]其规律可用公式表示为: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差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号的使用方法: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用“+”;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用“-”

(2当两时区一个位于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和。

[过渡]由于区时是特殊经线上的地方时,所以可将上面的公式推广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时差

说明:

(1)时差=4分*经度差

(2)式中+、-使用方法: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用“+”;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用“-”

(3)经度差(经度差≤180º)的计算:

① 两地的经度同是东经或同是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差

② 两地在0°经线两侧,则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和

③ 两地在180°经线两侧,则经度差=360-两经度数之和

3、日界线

[情境创设]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比妹妹小一岁,这可能吗?

[学生活动]根据前面所学区时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题目,并思考有何规律?

(1)西12区1点钟,此时东12区几点?(第二天的1点钟)

(2)东12区4点钟,此时西12区几点?(前一天的4点钟)

[交流意见得出结论]东、西12时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东12区要比西12区日期早一天。

[教师活动](举例)在航海和时刻换算上,常出现日期混乱的现象。当年麦哲伦率船队,自西班牙向西航行,三年后当幸存者的船只回到始发港时,发现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少”掉一天。为了避免日期上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原则上以180º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即“国际日界线”。

[学生活动]读图1-2-4,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找出国际日界线 ,判断东、西12区与180º经线的位置关系

2、分组讨论,自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或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日期是怎样变更的?

[交流总结

]

[知识讲解]实际中,为避免日界线从某个国家或岛屿穿过,将某个国家分成两个日期,实际的日界线为折线(如下图)。

[讨论]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解释为什么双胞胎姐妹,姐姐会比妹妹小吗?

2、你能在一年中过两个生日吗?

前面我们学习了理论时区的划分,实际上,由于时区的界线往往是参照各国的行政

区划或自然界线划分的,不完全根据经线划分;许多国家实际使用的标准时,也往往不同于上述的理论区时,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需要来确定各自的时间。

如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时区,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º

的时区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作为统一区时,如印度。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统一区时,如朝鲜。还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仍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如我国幅员辽阔,领土跨东5、6、7、8、9全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40ºN116ºE )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讨论]1、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有何区别?(北京的地方时是116ºE 经线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首都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120oE 经线的地方时,也是我国实际统一使用的记时方法。各国不一定用区时记时,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人为规定以便利生活。)

2、从北京出发分别到伦敦、开罗、莫斯科、东京、纽约旅行的游客,在到达目的地时,怎样拨动手表时针,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结合各城市所在时区采取东加西减的方法拨动时针。)

(三)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演示实验]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通过让地球仪不动和地球仪模拟地球不停自转,对比实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地球自转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了偏移。

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一定有力对它起作用,我们把这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学生观察]再看地球仪上的红墨水的曲线轨迹,两次轨迹相比,曲线轨迹向直线轨迹的什么方向偏转呢?(顺着红墨水的运动方向观察,向右偏)

[学生活动]地球仪的南极上空重复上述实验,注意地球自转方向,重新观察曲线相对直线的偏转方向(顺着墨水运动方向观察,向左偏)

规律总结: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在此解释课前情境创设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相关文章

  •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第1单元 生物的进化 1 生命的历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 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 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 ...查看


  • [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 [摘 要]<昼夜交替>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既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昼夜交替>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 ...查看


  • [天外来客--陨石]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查找有关陨石的资料和同学交流,并能自己从课文中了解陨石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主题单元导入 1.揭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 ...查看


  • 三四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人的一生>.<地球和地表的变化>.<无处不在的能量>.<探索宇宙>.<科技与能源>.<研究与实践> ...查看


  • 对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解读
  • 对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解读 ********系 2******1班 **** ***********号 通过对高中地理新课标的通读.细读,在结合新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我对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解读如下: 一.对课程性质和理念的解读 新课标下的地理课程 ...查看


  •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陈列大纲
  •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 论„„„„„„„„„„„„„„„„„„„„1 一.概述„„„„„„„„„„„„„„„„„„„„„„„„„„„„„1 二.建馆目标„„„„„„„„„„„„„„„„„„„„„„„„„„„1 三.新馆建设指导思想„„„„„„ ...查看


  • 六年级科学下册计划(2)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


  •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计划
  •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计划一: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 ...查看


  • 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 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各册教材单元分布及课题 1 2 3 4 总体印象:每册四单元,三四年级每单元7课,五六年级每次8课.相对来说三四年级教学任务较重.课题目标指向性较强,如五年级的部分课题,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雨水对土地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