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责任与义务

权力、责任与义务

王进军

权力是什么?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信仰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因而才有‚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只为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薄幸名;才有贪图金钱和享受而沦为阶下囚的贪官迭出;才有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庸官得过且过;才有位高权重不自恃、理万财分文不沾的清官名垂青史;才有情系百姓、一心为公的好官流芳百世。权力之所以会演绎出如此迥然不同的结局,归根到底是一些人将权力、责任与义务完全害Ⅱ裂开来,只讲权力大小、职位高低,不谈责任与义务。殊不知,权力、责任与义务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拥有一定权力,就必须履行一定义务、承担一定责任;多一份权力,就要多一份义务、多一份责任。只有真正认识到权力的本质就是责任和义务,并用责任和义务监督制约权力、规范完善权力,权力的行使领域才会少一些触目惊心的腐败;才会有干不好工作无法向党和人民交代的忧心和压力;才会真正做到用权不滥、理则不贪;才会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党章赋予党员的权利、宪法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还是职位、岗位所享有的权力,都是与应尽的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建立在履行应尽的义

务基础上的。而履行义务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责任,要求强化的是一种责任意识。所以,我们说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权力运用得正确与否关键看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从这个层面上讲,职务就意味着责任,领导就意味着服务,权力就意味着奉献。因为用好手中的权靠得是责任,带好身边的人靠得是品行。

一、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你就是人民的公仆,运用得不好,你就成了人民的罪人。这是权力本身的双重性决定的。一方面,权力具有整合性和强制性,它能将分散的群体和社会组织起来;另一方面,权力又具有利益性和诱惑性.权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特定的时期内,只有少数人能够得到这一资源,而多数人是可望不可及。这样,少数人便可以享受到多数人所得不到的名誉、地位和特权。这种名誉、地位和特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可能产生‚权钱交易‛的腐败机会。这种机遇对任何人来说都极具诱惑力。这就是权力的双重性特征。自古以来,这种权力的双重性就像人的影子一样,对权力拥有者产生双向作用:领导干部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民造福,实现宏伟的志向和社会价值;也可以利用它贻害百姓,掠取不义之财。而产生哪种作用则取决于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有了责任意识,领导干部才会同私权意识、金钱崇拜意识作坚决的斗争。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权力是领导给的,是处心积虑得来韵,是千辛万苦挣来的。是劳命伤财换来的。他们多把升官同发财联系起来,想问题、办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乐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自己不痛快。他们漠视群众疾苦,千方百计把权力变作特权,只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取利益。久而久之,他们便失去了群众的信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陷入滥用权力的泥潭之中。领导干部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对灵魂的侵蚀,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观,就会把对老百姓负责当作自己最大的责任。

有了责任意识,领导干部才会尽职尽责抓落实。‚不用扬鞭自奋蹄‛。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部门的领导若是尽职尽责,那这个部门的工作必定是蒸蒸日上的;一个部门的领导若是得过且过的.那这个部门的工作必定是了无生气的。毋庸置疑,尽职尽责和得过且过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尽职尽责赢得了群众的广泛信任.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做人、做事、做官的价值;得过且过虽然得到了片刻安宁,却遭到了老百姓的唾弃,同时也丧失了自己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就会自

觉纠正自己做人、做事、做官的准则.把权力运用到为党的事业作贡献、为人民谋利益中。因此,责任意陬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是抓落实的关键。我们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把‚讲责任、问责任、究责任‛的‚责任风暴‛贯穿于每一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中,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立足责任主体明确化、部门责任法定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限级清晰化、责任链接无缝化,真正做到一岗一责、职责清晰,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交账,让那些庸官、懒官、逍遥官、太平官、不负责的官无处遁形,让那些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好官、勤官、务实官、清廉官、有作为的官流血、流汗、不流泪。

二、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的根本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觋。权力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影喃着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什么是正确的权力观呢?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人民对于权力拥有毋庸置疑的法定所有权。谁授权,就要为谁服务、对谁负责。这是政治学的一条普遍原理,也是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法则。背离这一法则,权力就有被滥用、被私有化的危险。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

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这个‚试金石‛同样是衡量权力观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所以,我们说正确权力观的本质是权为民所用。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只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长期以来,在‚官本位‛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潜规则‛,即领导干部‚位高权重责任轻‛。这种‚潜规则‛极易造成权力层充斥‚逐利者‛,而非干事者;充斥为己谋利者,而非为民谋利者。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事。一些人看似做了风风光光、轰轰烈烈的事情,但他们的心思不在群众从中能得到什么,他们热衷的只是自己的‚位子‛,是那些显由露水和‚短、平、快‛的形象工程能让他们的政绩增添色彩。为他们的升迁增加筹码。对那些一时效果不明显、涉及群众长远利益的基础性工作,他们不热心、不积极、不负责。这势必会损害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权为民所用这一正确权力观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在全区上下掀起‚责任风暴‛,就是要用责任心增添摒弃‚官本位‛意识和抵铝重。显绩‛、轻‚潜绩‛歪风的勇气;就是要用责任心形成干事创业的动力和合力;就是要用责任心诠释高度敬业的态度和敢抓敢管的作风;就是要对全区领导干部强化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既要对眼前负责、当代负责,还要对长远负责、未来负责的责任意识;就是要通过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城区意识、

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创优意识,把全区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建设‚五区‛和创建最具魅力、效益、和谐城区上来。

我们在全区上下掀起‚责任风暴‛,就是要使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责任体系得到完善,逐步树立起尽责为荣、失责为耻的责任道德;就是要形成领导干部主动负责、带头负责、勤政善政、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的局面:就是要建立起责权对等、层级清晰、奖罚分明、衔接得当的岗位责任制;‘就是要大力倡导‚从政十德‛,使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为,权大责小、有权无责、责任不清、责任死角现象得以消除,不作为、乱作为、无作为的干部受到追究。

三、责任意识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基石

马克思指出:‚领导者必须是人民的公仆‛。邓小平提出‚领导就是服务‛的论断,并把‚人民利益标准,,具体化为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等等。这些重要思想和理论论断都包含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权力是人民群众给予的,只有密切同群

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问百姓疾苦,不解百姓忧愁,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责任意识造成的。

强化责任意识,掀起‚责任风暴‛,首先要明确责任.要 建立起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消除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责任空白点。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份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j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具体的岗位,都有着各自的份内之事,是与其享有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相对等的。责任明确了,才能有做好份内之事的潜意识;份内之事明确了,有没有做事的能力,有没有尽到做的义务,才有了依据和参照。其次要强化问责,要建立起严格的、科学的责任监督体系和责任考核体系。责任明确之后没有人来‚问‛,责任制必然流于形式,陷于空谈。为此,我们要建立起集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自我监督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责任监督体系。同时,要完善责任监督的制度化程序,明确由谁来问责、怎么问、问什么。第三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彻底根除有事无人、有人无事、有责无人担的现象。‚责任风暴‛能不能刮起来,能不能收到成效,关键在于问责是否贯穿于履责的全过程。关键在于责任人有没有为自己的失职、失责行为‚买单‛。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就是要追究那些痼疾顽症久治不愈的责任,就是要追究那些投机取巧和敷衍塞责行为的责任,就是要追究那些不积极、不主动,工作不深、不细、不实、不力的责任。责任无时不在,责任无处不有,责任有大小之别,尽责却没有程度之分。只要我们把份内应做的事全部做到位,把肩负的义务和使命完成到位,倡导‚敢于负责就是能力、发现问题就是水平、挑战困难就是业绩、回避矛盾就是失职‛的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实在在地为群众不遗余力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人民群众必然会拥戴你、信任你、贴近你。

古人云:积小胜成大胜,积小善成大德,积跬步成千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看似小事,却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因此,‚责任‛这两个字不能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化为执政者和履职者真真切切的意识、实实在在的行动。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时时处处体现出负责任的姿态,像老百姓做农活一样‚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为强化责任意识尽职尽责抓落实.正风正己尽责任,为实现建设‚五区‛目标和创建最具魅力、效益、和谐城区做出无愧于己、无愧于民、无愧于心的不懈努力。

权力、责任与义务

王进军

权力是什么?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信仰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因而才有‚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只为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薄幸名;才有贪图金钱和享受而沦为阶下囚的贪官迭出;才有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庸官得过且过;才有位高权重不自恃、理万财分文不沾的清官名垂青史;才有情系百姓、一心为公的好官流芳百世。权力之所以会演绎出如此迥然不同的结局,归根到底是一些人将权力、责任与义务完全害Ⅱ裂开来,只讲权力大小、职位高低,不谈责任与义务。殊不知,权力、责任与义务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拥有一定权力,就必须履行一定义务、承担一定责任;多一份权力,就要多一份义务、多一份责任。只有真正认识到权力的本质就是责任和义务,并用责任和义务监督制约权力、规范完善权力,权力的行使领域才会少一些触目惊心的腐败;才会有干不好工作无法向党和人民交代的忧心和压力;才会真正做到用权不滥、理则不贪;才会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党章赋予党员的权利、宪法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还是职位、岗位所享有的权力,都是与应尽的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建立在履行应尽的义

务基础上的。而履行义务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责任,要求强化的是一种责任意识。所以,我们说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权力运用得正确与否关键看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从这个层面上讲,职务就意味着责任,领导就意味着服务,权力就意味着奉献。因为用好手中的权靠得是责任,带好身边的人靠得是品行。

一、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你就是人民的公仆,运用得不好,你就成了人民的罪人。这是权力本身的双重性决定的。一方面,权力具有整合性和强制性,它能将分散的群体和社会组织起来;另一方面,权力又具有利益性和诱惑性.权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特定的时期内,只有少数人能够得到这一资源,而多数人是可望不可及。这样,少数人便可以享受到多数人所得不到的名誉、地位和特权。这种名誉、地位和特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可能产生‚权钱交易‛的腐败机会。这种机遇对任何人来说都极具诱惑力。这就是权力的双重性特征。自古以来,这种权力的双重性就像人的影子一样,对权力拥有者产生双向作用:领导干部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民造福,实现宏伟的志向和社会价值;也可以利用它贻害百姓,掠取不义之财。而产生哪种作用则取决于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有了责任意识,领导干部才会同私权意识、金钱崇拜意识作坚决的斗争。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权力是领导给的,是处心积虑得来韵,是千辛万苦挣来的。是劳命伤财换来的。他们多把升官同发财联系起来,想问题、办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乐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自己不痛快。他们漠视群众疾苦,千方百计把权力变作特权,只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取利益。久而久之,他们便失去了群众的信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陷入滥用权力的泥潭之中。领导干部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对灵魂的侵蚀,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观,就会把对老百姓负责当作自己最大的责任。

有了责任意识,领导干部才会尽职尽责抓落实。‚不用扬鞭自奋蹄‛。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部门的领导若是尽职尽责,那这个部门的工作必定是蒸蒸日上的;一个部门的领导若是得过且过的.那这个部门的工作必定是了无生气的。毋庸置疑,尽职尽责和得过且过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尽职尽责赢得了群众的广泛信任.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做人、做事、做官的价值;得过且过虽然得到了片刻安宁,却遭到了老百姓的唾弃,同时也丧失了自己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就会自

觉纠正自己做人、做事、做官的准则.把权力运用到为党的事业作贡献、为人民谋利益中。因此,责任意陬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是抓落实的关键。我们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把‚讲责任、问责任、究责任‛的‚责任风暴‛贯穿于每一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中,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立足责任主体明确化、部门责任法定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限级清晰化、责任链接无缝化,真正做到一岗一责、职责清晰,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交账,让那些庸官、懒官、逍遥官、太平官、不负责的官无处遁形,让那些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好官、勤官、务实官、清廉官、有作为的官流血、流汗、不流泪。

二、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的根本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觋。权力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影喃着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什么是正确的权力观呢?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人民对于权力拥有毋庸置疑的法定所有权。谁授权,就要为谁服务、对谁负责。这是政治学的一条普遍原理,也是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法则。背离这一法则,权力就有被滥用、被私有化的危险。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

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这个‚试金石‛同样是衡量权力观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所以,我们说正确权力观的本质是权为民所用。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只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长期以来,在‚官本位‛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潜规则‛,即领导干部‚位高权重责任轻‛。这种‚潜规则‛极易造成权力层充斥‚逐利者‛,而非干事者;充斥为己谋利者,而非为民谋利者。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事。一些人看似做了风风光光、轰轰烈烈的事情,但他们的心思不在群众从中能得到什么,他们热衷的只是自己的‚位子‛,是那些显由露水和‚短、平、快‛的形象工程能让他们的政绩增添色彩。为他们的升迁增加筹码。对那些一时效果不明显、涉及群众长远利益的基础性工作,他们不热心、不积极、不负责。这势必会损害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权为民所用这一正确权力观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在全区上下掀起‚责任风暴‛,就是要用责任心增添摒弃‚官本位‛意识和抵铝重。显绩‛、轻‚潜绩‛歪风的勇气;就是要用责任心形成干事创业的动力和合力;就是要用责任心诠释高度敬业的态度和敢抓敢管的作风;就是要对全区领导干部强化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既要对眼前负责、当代负责,还要对长远负责、未来负责的责任意识;就是要通过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城区意识、

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创优意识,把全区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建设‚五区‛和创建最具魅力、效益、和谐城区上来。

我们在全区上下掀起‚责任风暴‛,就是要使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责任体系得到完善,逐步树立起尽责为荣、失责为耻的责任道德;就是要形成领导干部主动负责、带头负责、勤政善政、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的局面:就是要建立起责权对等、层级清晰、奖罚分明、衔接得当的岗位责任制;‘就是要大力倡导‚从政十德‛,使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为,权大责小、有权无责、责任不清、责任死角现象得以消除,不作为、乱作为、无作为的干部受到追究。

三、责任意识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基石

马克思指出:‚领导者必须是人民的公仆‛。邓小平提出‚领导就是服务‛的论断,并把‚人民利益标准,,具体化为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等等。这些重要思想和理论论断都包含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权力是人民群众给予的,只有密切同群

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问百姓疾苦,不解百姓忧愁,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责任意识造成的。

强化责任意识,掀起‚责任风暴‛,首先要明确责任.要 建立起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消除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责任空白点。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份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j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具体的岗位,都有着各自的份内之事,是与其享有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相对等的。责任明确了,才能有做好份内之事的潜意识;份内之事明确了,有没有做事的能力,有没有尽到做的义务,才有了依据和参照。其次要强化问责,要建立起严格的、科学的责任监督体系和责任考核体系。责任明确之后没有人来‚问‛,责任制必然流于形式,陷于空谈。为此,我们要建立起集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自我监督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责任监督体系。同时,要完善责任监督的制度化程序,明确由谁来问责、怎么问、问什么。第三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彻底根除有事无人、有人无事、有责无人担的现象。‚责任风暴‛能不能刮起来,能不能收到成效,关键在于问责是否贯穿于履责的全过程。关键在于责任人有没有为自己的失职、失责行为‚买单‛。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就是要追究那些痼疾顽症久治不愈的责任,就是要追究那些投机取巧和敷衍塞责行为的责任,就是要追究那些不积极、不主动,工作不深、不细、不实、不力的责任。责任无时不在,责任无处不有,责任有大小之别,尽责却没有程度之分。只要我们把份内应做的事全部做到位,把肩负的义务和使命完成到位,倡导‚敢于负责就是能力、发现问题就是水平、挑战困难就是业绩、回避矛盾就是失职‛的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实在在地为群众不遗余力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人民群众必然会拥戴你、信任你、贴近你。

古人云:积小胜成大胜,积小善成大德,积跬步成千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看似小事,却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因此,‚责任‛这两个字不能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化为执政者和履职者真真切切的意识、实实在在的行动。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时时处处体现出负责任的姿态,像老百姓做农活一样‚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为强化责任意识尽职尽责抓落实.正风正己尽责任,为实现建设‚五区‛目标和创建最具魅力、效益、和谐城区做出无愧于己、无愧于民、无愧于心的不懈努力。


相关文章

  • 论档案立法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 作者:刘东斌 档案管理 2009年0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促进了档案工作的法制化,增强了人们的档案法律意识,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部法律制定于上世纪 ...查看


  • 法律关系中是否包含权力要素
  • 一.法理学上的法律关系包含权力要素 笔者认为法律关系-jural(legal)relations,是包含公法权力以及私法权利的广义的关系概念.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说的一个不可弥补的缺陷是,它用作核心范畴的权利和义务概念涵盖不了真实的公法关系 ...查看


  • 论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制度
  • 责任是"行政权力的核心内容和应有之义,'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权责对等原则是对行政行为的基本要求.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履行职责的过程". [1]因此,我们建立的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实质上是档案 ...查看


  • 论公共企业的公共责任
  • 公共经济 论公共企业的公共责任 李辉生 [摘 要]公共企业公共责任既是一种对公众的义务,也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公共企业公共责任的 履行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确保公共企业履行其自身的公共责任,必须正确处理好受托公权与公共责任.公 ...查看


  • 解读公务员双重身份困境
  • 摘要: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全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要求其必须坚持义务本位主义,从而更好的约束其行为,为公共利益服务:另一方面,公务员作为一般公民,其很多权利受到了限制.在现实中如何实现这双重身份有效协调,成为我们 ...查看


  • 新闻媒体的责任边界
  • 新闻媒体的责任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新闻媒体的责任是不同的.在法律关系中,新闻媒体的责任就是自觉履行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在其他社会关系中,新闻媒体的责任就是扮演好市场主体的角色,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尊重他人的权利,维护社会道 ...查看


  • 法治国家建设中公民责任意识的思考
  • 摘 要:公民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主体,培育具有责任感的公民,实现公民追求正当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统一,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当前公众中存在的权利意识强而社会责任意识弱.缺少主动参与意识等现象,从强调权利和义务.权利和责任 ...查看


  • 公司监事会制度之完善--以监督权为中心
  • 公司监事会制度之完善--以监督权为中心 叶 成 朋* (宜宾学院 法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摘要:公司监事会未能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功效,根源在于监事会制度的设计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监事会监督权空泛,缺 ...查看


  • 第一课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 第一课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怎样的?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3. 我们享有的权力,最重要,最有效的是.例如:我国宪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