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养成自信品质品质

二年级二班 詹理科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从各位家长到会的情况可以看出,你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也非常感谢你们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我们今天能有机会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进步.今天我们这次家长会的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交流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养成自信品质,二, 本学期以来学生学习情况作交流.,三、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正。四、学校后期的主要的工作.

(一)、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21世纪的呼唤,也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而在小学生中,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是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及学习焦虑等。所以,医“心”、育“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班主任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才”两方面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经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所以,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都要日益增强的创新人才。那么,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呢?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有体会:

一、 创设“互爱”的班级人际关系环境

教育专家认为,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影响较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及社区教育之中。对于学生来说,接触时间最多的应该是班集体。只要班级人际关系融洽,就易形成民主、和谐、上进的情感气氛,就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的思想、情绪、情趣、情操等的相互感应,并有益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激发,其活动过程受环境条件所制约,而活动又反作用于环境,改造着环境条件。”为此,我作为班主任经常深入班级,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和熟悉每一个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学生时刻感受着你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班级稳固向前发展。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创设健康的温床。

二.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1、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对学生态度要和蔼可亲,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良好的学习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不断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创设互助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中交流、在学中互助、在学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

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同时,不同的学科大纲都会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还有浓浓的父母情、同学情、朋友情等情感导火索,只要老师适时轻轻一牵,同学们的情感就会一泻而下,时而涟漪粼粼,时而汹涌澎湃。健康的心理品质悠然而生。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家长的过分宠爱、不停的唠叨、过高的期望,又或者家庭的环境、家长的价值倾向,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良好的心理品质需要健康的家庭氛围的熏陶。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极为重要。所以,教师与学生家长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很有必要,最好还要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如何与孩子友好相处;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与人交往;孩子的那些行为举止值得家长关注;发现孩子举止异常应如何寻求方法,怎样正确对待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等等。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无疑会给培养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班主任及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之初,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因此,每个家长应注意,你的孩子是否自信,与你对他的评价有直接关系。

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

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在每个人生命之初,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干什么,他需要身边最重要的人,特别是父母对他的肯定。就是他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这样他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那样的好,他会鼓起勇气做得更好。当孩子不断被父母批评时,他会感到自己是如此无能,他无法将事情做好,于是会看不起自己,失去勇气与自信。

因此,每个家长,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立即从现在起,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2.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很多家长,为教育孩子,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来和自己孩子比较,或拿自己单位同志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因为这种比较,对孩子来讲,首先,产生的他不如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他看不起自己,感到泄气。其次,产生的情感是嫉妒,当一个人把精力用在嫉妒别人时,他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次,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那么盲目学习别的孩子,会使你的孩子失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成为

别的孩子的复制品,那么他永远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从而产生劣等感,最终丧失自信心。

每个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只有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

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发展他的个性。

3.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他们最需要的绝对不是父母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他们也不需要父母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他们最需要的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考试失败或其他挫折时,首先,感到孩子给自己丢面子,因而非常生气。其次,由于望子成龙心切,这时会表现非常急躁。在这两者作用下,会非常情绪化地将孩子狠批一顿。而这恰恰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对于承受失败打击的孩子幼小心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时家长最需要做的是:

(1)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孩子失败的原因。

(2)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个人成功之前必不可少的过程,并且作为父母,不会因为此事就减少对孩子的爱。

(3)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父母必须首先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父母满怀信心和热情地鼓励孩子时,会极大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恢复孩子的自信心。

(三)、针对孩子出现的这些情况,除了老师在学校里督促和引导,家长在家里应针对孩子出现的情况进行引导 。

1、检查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 一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去年时,我也呼吁过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但是通过孩子的表现我发现真正达到每天都坚持检查的家长不多,今年我们的孩子已经到二年级了,不能再疏忽大意了,否则孩子养成坏习惯就很难改了,所以今天我给各位家长再次建议:孩子做完作业后一定要检查,看孩子的作业是否按要求完成,作业本是否整洁,书写是否工整规范。对于在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写在作业本后,也可以第二天和我交流都行。我们只要永远是一条心,为了孩子着想,我相信,孩子也就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作业的书写质量

我发现孩子们写的兴趣都较浓厚,特别喜欢写字,喜欢练字。对于孩子们的作业,最基本的要求是工整,干净,高效。要求孩子们要一笔一画,起笔运笔都要认认真真,每一笔都要到位。不能轻描淡写地敷衍。

3、孩子动作慢,首先要分析原因,是孩子不会做,还是懒得做。我认为是孩子自己的事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做,家长不要包办。有些家长看孩子动作太慢,就大声呵斥孩子,这样孩子战战兢兢地就更慢了,而且还容易出错,还有的家长看孩子慢,就帮孩子做,这样他永远也快不了。从慢到快肯定要有个过程,家长不要太着急,要多提供孩子锻炼的机会。

4、孩子作业不能自觉按时完成,可能是孩子依赖性过强,当家长没时间辅导孩子的时候,孩子索性就不写了,到学校后撒谎说丢到家里了。这种情况,说明咱们要改变对孩子的辅导方式,孩子遇到学习问题,千万不要直接告诉答案,要巧妙地

启发引导,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可以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做作业的信心,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一是对眼睛不利,二如果晚上看的时间太长,第二天势必难以按时起床上学,或者是上课打盹。对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家长要予以干涉和引导。

6、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 ,平时应注意多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不要什么事情都为孩子一手包办。逐渐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7、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子女爱父母更是理所应当。父母不仅要关爱孩子,而且要设法让孩子学会爱。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要保持节制,而且要努力获得报答,使孩子在报答的过程中,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使他们成为具有同情心、爱心、良心等优良心理品格的现代人。

8、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运动运动能使孩子身体健壮有力,反应敏捷,动作协调,聪明,乐观,促进良好品德和思维素质的发展。要鼓励孩子坚持参加运动,这样可使他保持旺盛的精力,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运动,这样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玩得更加开心,有益于身心健康。

9、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强有力的后盾。

我们看别人的孩子优点多,看自己的孩子,却是缺点多。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期望比较高,可以说孩子的努力很难达到家长的要求。所以,作为父母,应理性地对待孩子,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还要注意呵护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在困境中历炼,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如果是孩子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应该适当地批评,但是孩子很努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地给他泼冷水,这样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而对学习特别有困难的孩子,家长更不要责备,更不应该放弃。

10、为孩子创设祥和安宁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静心学习。

当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在他身边大声讲话、争论、看电视等。我们在家访时了解到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安静地学习,在孩子做作业时从来不看电视,等孩子睡了再看,我很赞同这样的做法。只要孩子一旦听到电视的声音,是无法认真思考的,如果他在抄写,他能记住这几个字吗?如果他在做数学题,我想再简单的题也会做错。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而是指家风好。

为了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光靠学校教育肯定是不够的,家校结合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在此我真诚地欢迎各位家长来学校或者打电话问问孩子的情况,或反映一下在家里的情况,以便我们及时针对你的孩子的特点展开教育。我们愿意从一点一滴做起,请和我们一样: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有这样一句话我想让各位家长记住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各位家长朋友,孩子的教育工作是琐碎的,繁重的,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也会出现疏忽或不足之处,恳请家长们批评指出,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不合理之处,也欢迎家长们能坦诚与我们交流。如果我们在教育您的孩子时,有令您不满意之处,请您及时与我们沟通,并给予理解,您的理解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谢谢大家!希望各位家长多提宝贵意见!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养成自信品质品质

二年级二班 詹理科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从各位家长到会的情况可以看出,你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也非常感谢你们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我们今天能有机会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进步.今天我们这次家长会的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交流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养成自信品质,二, 本学期以来学生学习情况作交流.,三、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正。四、学校后期的主要的工作.

(一)、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21世纪的呼唤,也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而在小学生中,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是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及学习焦虑等。所以,医“心”、育“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班主任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才”两方面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经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所以,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都要日益增强的创新人才。那么,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呢?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有体会:

一、 创设“互爱”的班级人际关系环境

教育专家认为,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影响较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及社区教育之中。对于学生来说,接触时间最多的应该是班集体。只要班级人际关系融洽,就易形成民主、和谐、上进的情感气氛,就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的思想、情绪、情趣、情操等的相互感应,并有益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激发,其活动过程受环境条件所制约,而活动又反作用于环境,改造着环境条件。”为此,我作为班主任经常深入班级,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和熟悉每一个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学生时刻感受着你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班级稳固向前发展。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创设健康的温床。

二.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1、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对学生态度要和蔼可亲,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良好的学习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不断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创设互助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中交流、在学中互助、在学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

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同时,不同的学科大纲都会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还有浓浓的父母情、同学情、朋友情等情感导火索,只要老师适时轻轻一牵,同学们的情感就会一泻而下,时而涟漪粼粼,时而汹涌澎湃。健康的心理品质悠然而生。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家长的过分宠爱、不停的唠叨、过高的期望,又或者家庭的环境、家长的价值倾向,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良好的心理品质需要健康的家庭氛围的熏陶。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极为重要。所以,教师与学生家长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很有必要,最好还要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如何与孩子友好相处;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与人交往;孩子的那些行为举止值得家长关注;发现孩子举止异常应如何寻求方法,怎样正确对待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等等。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无疑会给培养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班主任及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之初,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因此,每个家长应注意,你的孩子是否自信,与你对他的评价有直接关系。

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

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在每个人生命之初,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干什么,他需要身边最重要的人,特别是父母对他的肯定。就是他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这样他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那样的好,他会鼓起勇气做得更好。当孩子不断被父母批评时,他会感到自己是如此无能,他无法将事情做好,于是会看不起自己,失去勇气与自信。

因此,每个家长,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立即从现在起,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2.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很多家长,为教育孩子,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来和自己孩子比较,或拿自己单位同志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因为这种比较,对孩子来讲,首先,产生的他不如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他看不起自己,感到泄气。其次,产生的情感是嫉妒,当一个人把精力用在嫉妒别人时,他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次,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那么盲目学习别的孩子,会使你的孩子失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成为

别的孩子的复制品,那么他永远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从而产生劣等感,最终丧失自信心。

每个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只有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

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发展他的个性。

3.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他们最需要的绝对不是父母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他们也不需要父母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他们最需要的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考试失败或其他挫折时,首先,感到孩子给自己丢面子,因而非常生气。其次,由于望子成龙心切,这时会表现非常急躁。在这两者作用下,会非常情绪化地将孩子狠批一顿。而这恰恰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对于承受失败打击的孩子幼小心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时家长最需要做的是:

(1)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孩子失败的原因。

(2)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个人成功之前必不可少的过程,并且作为父母,不会因为此事就减少对孩子的爱。

(3)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父母必须首先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父母满怀信心和热情地鼓励孩子时,会极大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恢复孩子的自信心。

(三)、针对孩子出现的这些情况,除了老师在学校里督促和引导,家长在家里应针对孩子出现的情况进行引导 。

1、检查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 一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去年时,我也呼吁过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但是通过孩子的表现我发现真正达到每天都坚持检查的家长不多,今年我们的孩子已经到二年级了,不能再疏忽大意了,否则孩子养成坏习惯就很难改了,所以今天我给各位家长再次建议:孩子做完作业后一定要检查,看孩子的作业是否按要求完成,作业本是否整洁,书写是否工整规范。对于在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写在作业本后,也可以第二天和我交流都行。我们只要永远是一条心,为了孩子着想,我相信,孩子也就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作业的书写质量

我发现孩子们写的兴趣都较浓厚,特别喜欢写字,喜欢练字。对于孩子们的作业,最基本的要求是工整,干净,高效。要求孩子们要一笔一画,起笔运笔都要认认真真,每一笔都要到位。不能轻描淡写地敷衍。

3、孩子动作慢,首先要分析原因,是孩子不会做,还是懒得做。我认为是孩子自己的事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做,家长不要包办。有些家长看孩子动作太慢,就大声呵斥孩子,这样孩子战战兢兢地就更慢了,而且还容易出错,还有的家长看孩子慢,就帮孩子做,这样他永远也快不了。从慢到快肯定要有个过程,家长不要太着急,要多提供孩子锻炼的机会。

4、孩子作业不能自觉按时完成,可能是孩子依赖性过强,当家长没时间辅导孩子的时候,孩子索性就不写了,到学校后撒谎说丢到家里了。这种情况,说明咱们要改变对孩子的辅导方式,孩子遇到学习问题,千万不要直接告诉答案,要巧妙地

启发引导,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可以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做作业的信心,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一是对眼睛不利,二如果晚上看的时间太长,第二天势必难以按时起床上学,或者是上课打盹。对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家长要予以干涉和引导。

6、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 ,平时应注意多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不要什么事情都为孩子一手包办。逐渐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7、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子女爱父母更是理所应当。父母不仅要关爱孩子,而且要设法让孩子学会爱。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要保持节制,而且要努力获得报答,使孩子在报答的过程中,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使他们成为具有同情心、爱心、良心等优良心理品格的现代人。

8、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运动运动能使孩子身体健壮有力,反应敏捷,动作协调,聪明,乐观,促进良好品德和思维素质的发展。要鼓励孩子坚持参加运动,这样可使他保持旺盛的精力,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运动,这样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玩得更加开心,有益于身心健康。

9、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强有力的后盾。

我们看别人的孩子优点多,看自己的孩子,却是缺点多。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期望比较高,可以说孩子的努力很难达到家长的要求。所以,作为父母,应理性地对待孩子,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还要注意呵护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在困境中历炼,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如果是孩子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应该适当地批评,但是孩子很努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地给他泼冷水,这样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而对学习特别有困难的孩子,家长更不要责备,更不应该放弃。

10、为孩子创设祥和安宁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静心学习。

当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在他身边大声讲话、争论、看电视等。我们在家访时了解到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安静地学习,在孩子做作业时从来不看电视,等孩子睡了再看,我很赞同这样的做法。只要孩子一旦听到电视的声音,是无法认真思考的,如果他在抄写,他能记住这几个字吗?如果他在做数学题,我想再简单的题也会做错。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而是指家风好。

为了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光靠学校教育肯定是不够的,家校结合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在此我真诚地欢迎各位家长来学校或者打电话问问孩子的情况,或反映一下在家里的情况,以便我们及时针对你的孩子的特点展开教育。我们愿意从一点一滴做起,请和我们一样: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有这样一句话我想让各位家长记住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各位家长朋友,孩子的教育工作是琐碎的,繁重的,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也会出现疏忽或不足之处,恳请家长们批评指出,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不合理之处,也欢迎家长们能坦诚与我们交流。如果我们在教育您的孩子时,有令您不满意之处,请您及时与我们沟通,并给予理解,您的理解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谢谢大家!希望各位家长多提宝贵意见!


相关文章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汪福堂)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资料一: 9岁小学生造句震惊老师想"炸平学校杀死妈妈" "如果我有一颗炸弹,我就会炸平我的学校:如果我有一把刀,我就会杀死我的妈妈."谁能想到,如此触目惊心的话,竟是海南某 ...查看


  • 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活动.学科教学既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 ...查看


  • 班集体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 班集体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江苏省昆山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李春芳 摘要:班集体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从集体教育.劳动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方面入手,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一种直接源泉,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这有利于他们的身 ...查看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 一.各阶段教学目标 (一)小学阶段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培养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2.帮助学生培养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开朗.合群.乐学 ...查看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是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认识.而且为他们个性发展打下长久而全面的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查看


  •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心理品质 根据2007年11月对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中小学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有大约36.8%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抗挫折能力.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及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比较薄弱. 根 ...查看


  • 心理工作总结
  • 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做好学校心理咨询常规工作为主,贯彻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以学校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抓好学校心理教学工作及营造学校良好心理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 ...查看


  • 体育文献综述(1)
  • 文献综述 题 目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院 (系)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体育文献综述 2016年5月 体育文献综述 摘要: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 ...查看


  •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
  • 第2期(总第678期)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 刘桂芬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等为研但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在学习吸收积极心究内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