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综合国力比起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要实现我国的经济腾飞, 提高综合国力, 需要大量的人才资 本。但是, 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的配置还存在大量的问题, 尤 其让人痛惜的局面是: 一面是西部开发、乡镇企业建设急需 人才如嗷嗷待哺的婴儿, 而另一方面是许多高校毕业生毕 业后找不到工作, 失业在家。笔者把这种高校毕业生找不到 就业单位或在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等不能人尽其才的情 况下实现的就业统称为知识失业。这种知识失业问题不仅 存在于大学生中, 在硕士甚至博士中也存在, 只是程度不 同。不管层次如何, 在知识失业上, 都存在一些共性。

一、我国知识失业问题的现状

第一, 学历高的毕业生就业较易, 而学历低的毕业生就

业较难, 尤其是大专层次毕业生。《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刊 登的2000 年全国部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显示, 本科和硕 士研究生的需求率占据90%以上, 而大专生的需求率在 10%以内。

第二, 热门专业就业易, 冷门专业就业难, 现在如计算

机专业、电子信息、自动控制、会计、市场营销等高科技专业 和部分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易, 而农、林及纯理论型 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难。

第三, 专业不对口和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比比皆是。据有 关调查表明, 存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在迷恋行政、事业单

位的铁饭碗, 还在期望进国有企业而不愿进非公有制企业。 从而有许多毕业生为了进这些单位, 而宁愿舍弃专业对口 的单位。同时许多单位也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如有的工 作可用专科生、本科生的, 偏用本科生、研究生代替。在我国 目前人才并不富裕的情况下, 这如同经济困难的家庭, 消费 超过了所能承受的水平, 必然会在此见长, 在彼见短。据深 圳市在2000 年举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的记 录, 本次双选会吸引了全国数十万毕业生参加, 其中有 40%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几乎所有用人单位均要求毕业生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而一些知名度高、效益好的企业更是打 出了“非硕士以上文凭勿投材料”之类的招牌。而前不久北 京召开的人才交流会上也同样反映出许多单位存在这种人 才高消费现象。

教育需要投资, 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 国家和 其本人的投资更大。那么知识失业就意味着大大降低了教 育的社会投资回报率和劳动力本身的投资回报率。我国的 经济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 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 要实现国 富民强, 必须要解决知识失业、人才利用问题。而目前的矛 盾是一方面许多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地方小镇基 层急需人才, 另一方面是许多大学生分配不出去和许多经 济繁荣的沿海大城市存在严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朱总理 指出: 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解决经

济发展, 开发西部最根本的是人才, 不解决西部地区的人才 资源问题, 开发西部地区是有很大障碍的。

二、知识失业问题的成因

知识失业所形成的原因有多种, 大致可归纳如下:

第一, 劳动力供给量增加, 需求量减少, 使得毕业生就

业形式越来严严峻。这几年, 由于正赶上国企改革, 下岗分 流的职工逐渐增多, 也使得国有企业接受毕业生的能力减 弱。而与此同时, 我国工业化过程同时进行。“工业化过程的 实质、核心就是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过来, 转到近代的 工商业中就业。”[ 1] 加上整个国民经济需求紧缩, 生产规模 紧缩, 从而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 致使毕业生就业由 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

第二, 国家多项人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 善, 给大学生就业和人才流动设置了许多障碍。如粮户制 度、档案管理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这些是毕业生今后就业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甚至还关乎子女就学问题, 影响不能说 不大, 怎能让大学生不三思而后行。为改善大学生就业局 面, 国家不断努力改革就业制度, 如从2000 年起停止使用

《毕业生派遣报到证》, 而改用《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只作为 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就业的报到凭证( 新闻视点: 中国大学就 业, 2000 年第2 期P11) 。虽然此举表明了国家在改革大学 生就业制度的意向, 但改革力度太小, 步伐太慢, 不能缓解

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第三, 学校专业设置违背市场需求。许多高校在专业

设置上没有经过市场调研, 不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 造 成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用武之地。其次在培养过程中, 有 的学校盲目追逐热门专业, 但实际师资力量不够, 如农学院 开设房地产经济、土管与城建; 师专开设国际贸易等, [2] 或 者不能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来培养, 造成大学生毕

业后“次品”多, 而“合格品”少, 社会反映较差, 最突出的是 大专生们动手能力和应用性差, 而不能适应社会上岗即用 的需求。

第四, 大学生择业观念陷入误区。从多项调查报告显

示, 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错误的择业观念: 1) 不愿到非 公有制企业里就业, 而热衷于行政、事业单位, 因而淡化了 专业观念。而实际上由于机构改革和下岗分流, 使得公有 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消化毕业生能力最差, 这不仅使得 就业机会大大减少, 而且即使就业也使得学生不能学以致 用。2) 就业地点大多选择在沿海一带或北京等经济发达的 城市, 对西部地区、基层和农村不感兴趣。而我们很清楚,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越致力建设城市人才高地, 学历不 硬, 专业不好, 根本很难进城, 而且进城后一些不合理且数 值不小的费用如城市增容费等更是让毕业生望而却步。3) 高工资收入和好的工作环境也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这是对社会期望值过高的表现。但实际上很少有单位能很 快满足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的愿望的。

第五, 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来随

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可以理解的。 但有些用人单位为了多进些高学历人才, 盲目追求人才学 历, 抬高门槛, 即使大学生就业以后, 也会出现不安心工作、 频繁跳槽的现象。大才小用、高才低就, 束缚了毕业生施展 才华, 大大减少了毕业生发挥才智的空间和机会。例如有 的企业打出的“非研究生不进的口号”,

造成了对毕业生的

需求明显扭曲, 人为地制造就业困难, 不仅影响了专科生, 也影响了本科生。

第六, 整个就业系统信息不及时、不全面, 学生、用人单 位信息匮泛, 也减少一些就业机会。据调查显示, 有许多县 市没有成立人才管理机构, 没有人才交流中心, 更没有健全 信息网络。同时许多高校没有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 大部 分只是挂口于学生工作, 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没有齐全的 设备, 加上举行的供需双方见面的人才交流会非常有限, 又 没有建立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提供全面、及时的就业信息和 人才信息。由此看来,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信息非常贫泛, 建 立一个完善的就业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

三、知识失业的对策

虽然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但社会对毕业生的需 求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在我国受 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5. 7%, 而发达国 家这个比例在30%—50%,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 大学生并 不是已经多得分配不出去了。[ 3] 有多许多障碍只要眼下有 关单位和部门引起重视, 防微杜渐, 一定能改变现状。笔者 认为解决知识失业问题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 宏观方面主要是国家应加大投资力度, 加快制度改革 的步伐。

第一, 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 对在西部地区、边远地区 就业的毕业生给予政策的优惠。目前, 教育部也采取一些 措施, 支持西部开发, 教育部支持西部大开发十项政策中, 有一项“采取切实措施, 鼓励吸引高层次人才在西部创业。 继续充分利用‘春晖计划’‘长江学者计划’等措施, 推动在 海外的我国留学人员特别是其中的尖子人才参加西部开 发”,

[ 4] 但政策可更加优惠些, 措施也要更具体些, 对象范围 可扩大些。一方面引进西部开发的精英力量, 另一方面也 为引进基础建设力量提供了保证。

第二, 加强就业制度改革。加紧废除一些落后的、束缚 人才流动的人事管理制度, 如档案管理制度, 粮户制度等, 创造一个易于人才交流的宽松环境。同时要加大就业市场

建设力度, 利用先进计算机科技, 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 场, 实行劳动力供需全国联网, 记录所有人才有关的重要信 息和用人单位情况简介, 支持鼓励用人单位实行电子招聘。 电子招聘是指用人单位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 并通过电子 邮件或传统渠道如传真、信件等招聘人才的方式。据资料 显示, 2000 年世界500 强中有79%的公司已实现电子招 聘, 这种招聘方式一方面能最快、最大范围的接触人才, 实 现单位人力资源的目标, [5] 另一方面可让更多的求职者接 触用人单位。据2000 年上海IT 人才招聘会的记录显示, 当 天在网上查询访问或通过电子邮件应聘者达7 290 人次,

这一数字远远超过有形市场的入场人数。[ 6] 这样既可加快 信息传递与交流, 又可防止造假, 对暂时不能废弃的, 但又 需了解的信息, 如档案、粮户等信息也可实行网上随地查 询, 有益于创造一个易于人才流动的宽松的环境。

从微观上, 笔者认为主要抓好学校、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管 理机构的改革工作, 同时引导大学生就业服务于西部建设。 第一, 对于学校来讲, 应抓好三个环节工作: 招生、培养 和分配。1) 为避免产生高校培养出学生社会不需要的后 果, 那么在大学生招生环节上, 就要求当今高校应加强竞争 意识, 把市场调研这似乎是纯企业化的话题引入高校的专__ 业设置中。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 掌握劳动力市场对人才 的需求数量、结构、特点等情况, 再来设置专业, 这样的专业

毕业生出校后, 受社会欢迎的可能性必然会大大增强。同 时, 专业设置不仅要有科学的根据, 而且需有战略眼光。有 些专业现在需求人少, 不见得以后几年需求仍会少。反之, 有些专业现在需求旺盛, 不见得能维持很长时间。还要考 虑到热门的专业现在供不应求, 所以许多高校都争相开设, 几年之后, 毕业生便有可能水涨船高而不那么走俏, 反之, 另一些冷门专业也许过一段时间又热起来呢。这样的例子 以前不是没有, 师范类专业曾一度爆冷门, 但现在随着教师 地位逐渐提高, 学校增多, 公立学校规模扩大, 师范类的大 学生比以往几年走俏, 而80—90 年代的会计专业比较热 门, 就业情况也好, 后来因设立此专业的学校太多, 毕业生 太多, 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就 业也越来越困难, 许多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出校后从事 市场营销、行政管理工作及宣传政治等与专业不对口的工 作。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要量力而行, 不能盲目追逐市场热 点, 有了足够的师资, 才能去申报, 以免误人子递。2 ) 在学生 培养过程中, 学校要紧密与市场联系, 密切关注市场对人才 要求的变化, 适时调整, 以保证毕业生出校后便能够做到学 以致用。3) 在毕业生分配环节上, 学校应给予高度重视, 成 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 派能力强的工作干部, 投资建立齐 全的设备, 及时提供就业信息, 为了督促各学校对分配就业 工作的重视, 可采取在媒体上公布各校就业率的做法。这

样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学校必然会关心毕业生的出路 问题。

第二, 转变学生的择业观念。学校要联合社会花大气

力, 通过大量、长期的就业指导教育, 把大学生的择业观从 追逐高工资、高待遇、好单位、好地方, 转变到能实现自己的 价值, 能最大化转化人力资本上来。定位不能太高, 社会期 望值不能太高。这样, 既能达到指导就业的目的, 又能提高 学生个人和社会的教育投资回报率。

第三, 政府所设劳动力管理机构应和用人单位一起纠

正这个人才高消费误区。人才管理机构应设立一个专门的 岗位界定部门, 与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一起, 根据各用人单 位的用人需求, 安排一个合理的人才学历界限, 在公平竞争 的基础上, 进行择优录取。这里的“优”不是指高学历, 而是 指适应工作, 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会使得许多能力较强 的大专生脱颖而出, 同时会引导大学生们注重自己实践能 力的培养, 这与当今的高等教育形势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 教育转变是相适应的。[ 7] 据专家评论, 高等教育需经过“精 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 而我国在21 世纪正处在

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的时期, 国家将通过一系列政__ 策调整和改革, 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型、实用型的人才, 来满 足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 用人单位消除人才高消 费的错误倾向, 不仅能减少人才的流动次数、降低聘用成

本, 也是适应整个国家人才战略的一种举措。

第四, 对于未能就业的大学生, 应引导他们就业服务于 西部建设。要让他们看到西部大开发是劳动力的广阔市 场, 国家在这方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1) 西部地区 高校应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 多扩招当地的考生就 读。西部需要人才来解燃眉之急, 而要一下子转变中、东部 地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也非易事。所以可招当地学生毕 业后就在当地就业, 服务于地方建设, 达到以教育促进经济 的目的。2) 为缓解当地人才不足, 而内地人才过剩的局面, 加大西部建设的步伐, 笔者认为西部就业政策倾斜的对象 应不限于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 只要是需要的, 本科生、 专科生甚至中专生也可实行政策照顾。3) 西部高校也应重 视精英教育。国家在21 世纪主要发展大众型的高等教育, 但决不是不重视精英教育的建设。政府一直致力通过建设 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通过“2 11 工程”重点建设100 所大 学, 集中力量, 建设一批精英型的高水平大学。[ 7] 对于西部 也应跟上整个国家的人才建设步伐。具体来讲, 笔者认为, 对西部高校重点投资建设培养精英人才的同时, 国家可投 资建立以西部高校为基地的高科技园, 建成“西部硅谷”, 吸

引大量高层次人才西去, 以降低东西部的人才梯度格局。 这也必然会培养和吸引大量的精英人才, 缓解中、东部地区

的就业压力, 从而促进西部的经济建设。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综合国力比起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要实现我国的经济腾飞, 提高综合国力, 需要大量的人才资 本。但是, 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的配置还存在大量的问题, 尤 其让人痛惜的局面是: 一面是西部开发、乡镇企业建设急需 人才如嗷嗷待哺的婴儿, 而另一方面是许多高校毕业生毕 业后找不到工作, 失业在家。笔者把这种高校毕业生找不到 就业单位或在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等不能人尽其才的情 况下实现的就业统称为知识失业。这种知识失业问题不仅 存在于大学生中, 在硕士甚至博士中也存在, 只是程度不 同。不管层次如何, 在知识失业上, 都存在一些共性。

一、我国知识失业问题的现状

第一, 学历高的毕业生就业较易, 而学历低的毕业生就

业较难, 尤其是大专层次毕业生。《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刊 登的2000 年全国部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显示, 本科和硕 士研究生的需求率占据90%以上, 而大专生的需求率在 10%以内。

第二, 热门专业就业易, 冷门专业就业难, 现在如计算

机专业、电子信息、自动控制、会计、市场营销等高科技专业 和部分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易, 而农、林及纯理论型 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难。

第三, 专业不对口和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比比皆是。据有 关调查表明, 存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在迷恋行政、事业单

位的铁饭碗, 还在期望进国有企业而不愿进非公有制企业。 从而有许多毕业生为了进这些单位, 而宁愿舍弃专业对口 的单位。同时许多单位也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如有的工 作可用专科生、本科生的, 偏用本科生、研究生代替。在我国 目前人才并不富裕的情况下, 这如同经济困难的家庭, 消费 超过了所能承受的水平, 必然会在此见长, 在彼见短。据深 圳市在2000 年举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的记 录, 本次双选会吸引了全国数十万毕业生参加, 其中有 40%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几乎所有用人单位均要求毕业生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而一些知名度高、效益好的企业更是打 出了“非硕士以上文凭勿投材料”之类的招牌。而前不久北 京召开的人才交流会上也同样反映出许多单位存在这种人 才高消费现象。

教育需要投资, 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 国家和 其本人的投资更大。那么知识失业就意味着大大降低了教 育的社会投资回报率和劳动力本身的投资回报率。我国的 经济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 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 要实现国 富民强, 必须要解决知识失业、人才利用问题。而目前的矛 盾是一方面许多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地方小镇基 层急需人才, 另一方面是许多大学生分配不出去和许多经 济繁荣的沿海大城市存在严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朱总理 指出: 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解决经

济发展, 开发西部最根本的是人才, 不解决西部地区的人才 资源问题, 开发西部地区是有很大障碍的。

二、知识失业问题的成因

知识失业所形成的原因有多种, 大致可归纳如下:

第一, 劳动力供给量增加, 需求量减少, 使得毕业生就

业形式越来严严峻。这几年, 由于正赶上国企改革, 下岗分 流的职工逐渐增多, 也使得国有企业接受毕业生的能力减 弱。而与此同时, 我国工业化过程同时进行。“工业化过程的 实质、核心就是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过来, 转到近代的 工商业中就业。”[ 1] 加上整个国民经济需求紧缩, 生产规模 紧缩, 从而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 致使毕业生就业由 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

第二, 国家多项人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 善, 给大学生就业和人才流动设置了许多障碍。如粮户制 度、档案管理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这些是毕业生今后就业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甚至还关乎子女就学问题, 影响不能说 不大, 怎能让大学生不三思而后行。为改善大学生就业局 面, 国家不断努力改革就业制度, 如从2000 年起停止使用

《毕业生派遣报到证》, 而改用《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只作为 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就业的报到凭证( 新闻视点: 中国大学就 业, 2000 年第2 期P11) 。虽然此举表明了国家在改革大学 生就业制度的意向, 但改革力度太小, 步伐太慢, 不能缓解

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第三, 学校专业设置违背市场需求。许多高校在专业

设置上没有经过市场调研, 不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 造 成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用武之地。其次在培养过程中, 有 的学校盲目追逐热门专业, 但实际师资力量不够, 如农学院 开设房地产经济、土管与城建; 师专开设国际贸易等, [2] 或 者不能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来培养, 造成大学生毕

业后“次品”多, 而“合格品”少, 社会反映较差, 最突出的是 大专生们动手能力和应用性差, 而不能适应社会上岗即用 的需求。

第四, 大学生择业观念陷入误区。从多项调查报告显

示, 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错误的择业观念: 1) 不愿到非 公有制企业里就业, 而热衷于行政、事业单位, 因而淡化了 专业观念。而实际上由于机构改革和下岗分流, 使得公有 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消化毕业生能力最差, 这不仅使得 就业机会大大减少, 而且即使就业也使得学生不能学以致 用。2) 就业地点大多选择在沿海一带或北京等经济发达的 城市, 对西部地区、基层和农村不感兴趣。而我们很清楚,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越致力建设城市人才高地, 学历不 硬, 专业不好, 根本很难进城, 而且进城后一些不合理且数 值不小的费用如城市增容费等更是让毕业生望而却步。3) 高工资收入和好的工作环境也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这是对社会期望值过高的表现。但实际上很少有单位能很 快满足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的愿望的。

第五, 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来随

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可以理解的。 但有些用人单位为了多进些高学历人才, 盲目追求人才学 历, 抬高门槛, 即使大学生就业以后, 也会出现不安心工作、 频繁跳槽的现象。大才小用、高才低就, 束缚了毕业生施展 才华, 大大减少了毕业生发挥才智的空间和机会。例如有 的企业打出的“非研究生不进的口号”,

造成了对毕业生的

需求明显扭曲, 人为地制造就业困难, 不仅影响了专科生, 也影响了本科生。

第六, 整个就业系统信息不及时、不全面, 学生、用人单 位信息匮泛, 也减少一些就业机会。据调查显示, 有许多县 市没有成立人才管理机构, 没有人才交流中心, 更没有健全 信息网络。同时许多高校没有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 大部 分只是挂口于学生工作, 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没有齐全的 设备, 加上举行的供需双方见面的人才交流会非常有限, 又 没有建立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提供全面、及时的就业信息和 人才信息。由此看来,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信息非常贫泛, 建 立一个完善的就业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

三、知识失业的对策

虽然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但社会对毕业生的需 求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在我国受 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5. 7%, 而发达国 家这个比例在30%—50%,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 大学生并 不是已经多得分配不出去了。[ 3] 有多许多障碍只要眼下有 关单位和部门引起重视, 防微杜渐, 一定能改变现状。笔者 认为解决知识失业问题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 宏观方面主要是国家应加大投资力度, 加快制度改革 的步伐。

第一, 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 对在西部地区、边远地区 就业的毕业生给予政策的优惠。目前, 教育部也采取一些 措施, 支持西部开发, 教育部支持西部大开发十项政策中, 有一项“采取切实措施, 鼓励吸引高层次人才在西部创业。 继续充分利用‘春晖计划’‘长江学者计划’等措施, 推动在 海外的我国留学人员特别是其中的尖子人才参加西部开 发”,

[ 4] 但政策可更加优惠些, 措施也要更具体些, 对象范围 可扩大些。一方面引进西部开发的精英力量, 另一方面也 为引进基础建设力量提供了保证。

第二, 加强就业制度改革。加紧废除一些落后的、束缚 人才流动的人事管理制度, 如档案管理制度, 粮户制度等, 创造一个易于人才交流的宽松环境。同时要加大就业市场

建设力度, 利用先进计算机科技, 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 场, 实行劳动力供需全国联网, 记录所有人才有关的重要信 息和用人单位情况简介, 支持鼓励用人单位实行电子招聘。 电子招聘是指用人单位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 并通过电子 邮件或传统渠道如传真、信件等招聘人才的方式。据资料 显示, 2000 年世界500 强中有79%的公司已实现电子招 聘, 这种招聘方式一方面能最快、最大范围的接触人才, 实 现单位人力资源的目标, [5] 另一方面可让更多的求职者接 触用人单位。据2000 年上海IT 人才招聘会的记录显示, 当 天在网上查询访问或通过电子邮件应聘者达7 290 人次,

这一数字远远超过有形市场的入场人数。[ 6] 这样既可加快 信息传递与交流, 又可防止造假, 对暂时不能废弃的, 但又 需了解的信息, 如档案、粮户等信息也可实行网上随地查 询, 有益于创造一个易于人才流动的宽松的环境。

从微观上, 笔者认为主要抓好学校、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管 理机构的改革工作, 同时引导大学生就业服务于西部建设。 第一, 对于学校来讲, 应抓好三个环节工作: 招生、培养 和分配。1) 为避免产生高校培养出学生社会不需要的后 果, 那么在大学生招生环节上, 就要求当今高校应加强竞争 意识, 把市场调研这似乎是纯企业化的话题引入高校的专__ 业设置中。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 掌握劳动力市场对人才 的需求数量、结构、特点等情况, 再来设置专业, 这样的专业

毕业生出校后, 受社会欢迎的可能性必然会大大增强。同 时, 专业设置不仅要有科学的根据, 而且需有战略眼光。有 些专业现在需求人少, 不见得以后几年需求仍会少。反之, 有些专业现在需求旺盛, 不见得能维持很长时间。还要考 虑到热门的专业现在供不应求, 所以许多高校都争相开设, 几年之后, 毕业生便有可能水涨船高而不那么走俏, 反之, 另一些冷门专业也许过一段时间又热起来呢。这样的例子 以前不是没有, 师范类专业曾一度爆冷门, 但现在随着教师 地位逐渐提高, 学校增多, 公立学校规模扩大, 师范类的大 学生比以往几年走俏, 而80—90 年代的会计专业比较热 门, 就业情况也好, 后来因设立此专业的学校太多, 毕业生 太多, 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就 业也越来越困难, 许多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出校后从事 市场营销、行政管理工作及宣传政治等与专业不对口的工 作。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要量力而行, 不能盲目追逐市场热 点, 有了足够的师资, 才能去申报, 以免误人子递。2 ) 在学生 培养过程中, 学校要紧密与市场联系, 密切关注市场对人才 要求的变化, 适时调整, 以保证毕业生出校后便能够做到学 以致用。3) 在毕业生分配环节上, 学校应给予高度重视, 成 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 派能力强的工作干部, 投资建立齐 全的设备, 及时提供就业信息, 为了督促各学校对分配就业 工作的重视, 可采取在媒体上公布各校就业率的做法。这

样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学校必然会关心毕业生的出路 问题。

第二, 转变学生的择业观念。学校要联合社会花大气

力, 通过大量、长期的就业指导教育, 把大学生的择业观从 追逐高工资、高待遇、好单位、好地方, 转变到能实现自己的 价值, 能最大化转化人力资本上来。定位不能太高, 社会期 望值不能太高。这样, 既能达到指导就业的目的, 又能提高 学生个人和社会的教育投资回报率。

第三, 政府所设劳动力管理机构应和用人单位一起纠

正这个人才高消费误区。人才管理机构应设立一个专门的 岗位界定部门, 与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一起, 根据各用人单 位的用人需求, 安排一个合理的人才学历界限, 在公平竞争 的基础上, 进行择优录取。这里的“优”不是指高学历, 而是 指适应工作, 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会使得许多能力较强 的大专生脱颖而出, 同时会引导大学生们注重自己实践能 力的培养, 这与当今的高等教育形势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 教育转变是相适应的。[ 7] 据专家评论, 高等教育需经过“精 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 而我国在21 世纪正处在

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的时期, 国家将通过一系列政__ 策调整和改革, 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型、实用型的人才, 来满 足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 用人单位消除人才高消 费的错误倾向, 不仅能减少人才的流动次数、降低聘用成

本, 也是适应整个国家人才战略的一种举措。

第四, 对于未能就业的大学生, 应引导他们就业服务于 西部建设。要让他们看到西部大开发是劳动力的广阔市 场, 国家在这方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1) 西部地区 高校应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 多扩招当地的考生就 读。西部需要人才来解燃眉之急, 而要一下子转变中、东部 地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也非易事。所以可招当地学生毕 业后就在当地就业, 服务于地方建设, 达到以教育促进经济 的目的。2) 为缓解当地人才不足, 而内地人才过剩的局面, 加大西部建设的步伐, 笔者认为西部就业政策倾斜的对象 应不限于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 只要是需要的, 本科生、 专科生甚至中专生也可实行政策照顾。3) 西部高校也应重 视精英教育。国家在21 世纪主要发展大众型的高等教育, 但决不是不重视精英教育的建设。政府一直致力通过建设 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通过“2 11 工程”重点建设100 所大 学, 集中力量, 建设一批精英型的高水平大学。[ 7] 对于西部 也应跟上整个国家的人才建设步伐。具体来讲, 笔者认为, 对西部高校重点投资建设培养精英人才的同时, 国家可投 资建立以西部高校为基地的高科技园, 建成“西部硅谷”, 吸

引大量高层次人才西去, 以降低东西部的人才梯度格局。 这也必然会培养和吸引大量的精英人才, 缓解中、东部地区

的就业压力, 从而促进西部的经济建设。


相关文章

  •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
  • 跨国企业在我国的发展 姓 名: 专 业:学 号: 指导教师: 目 录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 1 (一)跨国公司数量日益增加 ........................ ...查看


  • 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德法同构"在现代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顾客关系管理"理念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论 ...查看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1.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前景:3.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4.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特殊保障条款:5.我国的生产补贴和WTO的反补贴协议(ASCM):6.中 ...查看


  •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据不断增长.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就业等方面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我国近10年来的外资利用 ...查看


  • 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1
  • 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以,我国必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近几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展开了大量的贸易合作,但在合作中又存在着冲突.由此,便引发了我 ...查看


  •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时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国作为世界 ...查看


  • 即时通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5年中国即时通讯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 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A57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 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 ...查看


  •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题目仅供参考,可以加以修改,也可以自拟) 1.WTO 贸易救济措施研究 2.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 3.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5.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6.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重塑政府运动及其启示 AHP和ZOGP组合应用于公共部门人员选拔配置研究 B社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研究 CCIC公司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培训绩效评估研究 DM(直投)广告在我国的发展 ...查看


  •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分析
  •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分析 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我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