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芦淞服装市场群的调查报告
历史背景:
2005年首次“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评选活动中,芦淞服装市场以其绝对优势从全国数十个专业服装批发市场中脱颖而出,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行列。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一些个体经营户看好临近株洲火车站的芦淞区这块宝地,在这里租摊摆点搞起了服装经营。由于流动人口多,这里的服装生意非常火爆。于是一发不可收,成为当时湖南最大的服装自由市场。如今,芦淞市场已发展成为占地1.5平方公里,营业面积达73.5万平方米,拥有40个大型服装专业市场,3万个体经营户,10万从业人员的庞大服装市场集群。并汇集了国际国内4000多个服装服饰品牌总代理,商品辐射15个省市230多个市县区。
芦淞服装市场群优势:
市场优势---目前其区拥有各类服装市场40余家,3万多经营户,年成交额达60亿元。
品牌优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芦淞”品牌逐步树立,其商品辐射全国15个省,230多个地、市、县。同时市场培育了“光奇”、“一鸣”、“金盛”、“美德妮”等二十多个品牌。
信息优势---目前广州新出一款衣服,第二天就可以在株洲看到复制版。 技术优势---全区有1000多家服装加工个体户,拥有服装技工10000余人。全市有近20000人的服装技工队伍。为发展服装加工业提供了技术和人员。 交通优势---此地临近株洲火车站,对于托运和批发商采货都十分便捷。
芦淞服装市场群机遇:
多年以来市区两级出台了很多政策,使其区软硬环境得到优化,外商去其区投资服装加工制造业积极性很高.
株洲是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流通人口极多。
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水平普遍提高,消费水平随之提高。
芦淞服装市场群劣势:
加工企业普通规模较小,拥有200台机组的企业不过十来家,而个体加工户达5万余家,它们的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
技术装备水平低,大多以人工操作为主,自动化程度低,缺乏专业设备,产品同质化突出,质量和档次普遍不高。
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低,小生产方式和家庭式管理居多。 内部交通不便、行车无秩序、空气流通差。
产品创新能力差,多数厂家是以进料、来料加工和贴牌、套牌生产为主,
不具备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没有叫得响的自主品牌,大多采取模仿式手法,导致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所有这些劣势,很不适应芦淞服装市场发展需要,严重制约着株洲服装产业做大做强。
芦淞服装市场群威胁:
周边环境比较恶劣。
很大一部分顾客因热爱名牌追求名牌而将其舍弃。
顾客满意度低。
面对优势和机遇---利用交通便利、个体户积极性高壮大服装产业,把品牌做成名牌。随后努力做好广告宣传,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物廉价美!
面对优势和威胁---游说政府制定有利服装行业的政策、提高服装和服务的质量、加强周边环境的建设、提高知名度。
面对劣势和机遇---加大公益投入,树立社会形象;利用政府的支持扩大企业规模;加强市场管理。
面对劣势和威胁---重点不仅要放在中南地带市场,要对外发展;向相关产业转移如鞋业等。
营销建议:
株洲芦淞服装市场群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交易中心,其繁荣与其价格体系密切相关。要改善该市场群的价格体系,首先应改善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价值,其次应灵活运用定价策略,还应该实行精细化管理并提高服务质量,最后建立多层次的、健全的价格体系。
其优势也十分明显,通过分析应该好好利用交通、市场、技术等优势创造更多的价值。
加大公益投入,树立社会形象,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产品质量。
努力打造名牌,让以前流失的消费者重新选择芦淞品牌。
利用政府的支持扩大企业规模、调整内部管理;建立统一的物流机构。
营销0911第四分组(组员:
唐福军组长、漆苏文、
欧小勇、欧阳辉、皮
星杰)
关于芦淞服装市场群的调查报告
历史背景:
2005年首次“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评选活动中,芦淞服装市场以其绝对优势从全国数十个专业服装批发市场中脱颖而出,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行列。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一些个体经营户看好临近株洲火车站的芦淞区这块宝地,在这里租摊摆点搞起了服装经营。由于流动人口多,这里的服装生意非常火爆。于是一发不可收,成为当时湖南最大的服装自由市场。如今,芦淞市场已发展成为占地1.5平方公里,营业面积达73.5万平方米,拥有40个大型服装专业市场,3万个体经营户,10万从业人员的庞大服装市场集群。并汇集了国际国内4000多个服装服饰品牌总代理,商品辐射15个省市230多个市县区。
芦淞服装市场群优势:
市场优势---目前其区拥有各类服装市场40余家,3万多经营户,年成交额达60亿元。
品牌优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芦淞”品牌逐步树立,其商品辐射全国15个省,230多个地、市、县。同时市场培育了“光奇”、“一鸣”、“金盛”、“美德妮”等二十多个品牌。
信息优势---目前广州新出一款衣服,第二天就可以在株洲看到复制版。 技术优势---全区有1000多家服装加工个体户,拥有服装技工10000余人。全市有近20000人的服装技工队伍。为发展服装加工业提供了技术和人员。 交通优势---此地临近株洲火车站,对于托运和批发商采货都十分便捷。
芦淞服装市场群机遇:
多年以来市区两级出台了很多政策,使其区软硬环境得到优化,外商去其区投资服装加工制造业积极性很高.
株洲是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流通人口极多。
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水平普遍提高,消费水平随之提高。
芦淞服装市场群劣势:
加工企业普通规模较小,拥有200台机组的企业不过十来家,而个体加工户达5万余家,它们的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
技术装备水平低,大多以人工操作为主,自动化程度低,缺乏专业设备,产品同质化突出,质量和档次普遍不高。
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低,小生产方式和家庭式管理居多。 内部交通不便、行车无秩序、空气流通差。
产品创新能力差,多数厂家是以进料、来料加工和贴牌、套牌生产为主,
不具备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没有叫得响的自主品牌,大多采取模仿式手法,导致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所有这些劣势,很不适应芦淞服装市场发展需要,严重制约着株洲服装产业做大做强。
芦淞服装市场群威胁:
周边环境比较恶劣。
很大一部分顾客因热爱名牌追求名牌而将其舍弃。
顾客满意度低。
面对优势和机遇---利用交通便利、个体户积极性高壮大服装产业,把品牌做成名牌。随后努力做好广告宣传,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物廉价美!
面对优势和威胁---游说政府制定有利服装行业的政策、提高服装和服务的质量、加强周边环境的建设、提高知名度。
面对劣势和机遇---加大公益投入,树立社会形象;利用政府的支持扩大企业规模;加强市场管理。
面对劣势和威胁---重点不仅要放在中南地带市场,要对外发展;向相关产业转移如鞋业等。
营销建议:
株洲芦淞服装市场群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交易中心,其繁荣与其价格体系密切相关。要改善该市场群的价格体系,首先应改善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价值,其次应灵活运用定价策略,还应该实行精细化管理并提高服务质量,最后建立多层次的、健全的价格体系。
其优势也十分明显,通过分析应该好好利用交通、市场、技术等优势创造更多的价值。
加大公益投入,树立社会形象,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产品质量。
努力打造名牌,让以前流失的消费者重新选择芦淞品牌。
利用政府的支持扩大企业规模、调整内部管理;建立统一的物流机构。
营销0911第四分组(组员:
唐福军组长、漆苏文、
欧小勇、欧阳辉、皮
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