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是我国诉讼活动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三大诉讼法均对之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各级法院在实践中也确实较好地执行了这一制度。但是,许多审判人员在诉讼中,仅在首次开庭时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而在第二次、第三次开庭时就很少再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笔者认为,审判人员在每次开庭时,均应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第一、申请回避权是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该项权利贯穿于整个诉讼活动始末,当事人不仅可以在法庭调查、辩论等各阶段行使,也可以在每一次庭审时行使。
第二、多数情况下,当事人在首次开庭时并不知道是否有回避的情形,而是在开庭后才通过这样地、那样地途径得知该回避情形的存在。要求当事人在首次开庭时即作出具有一次性承诺意味着是否申请回避的决定,显然不妥。
第三、有些情形下,极少数审判人员在首次开庭后,私下会见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或是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吃请受礼等违纪违法行为,也是回避的法定理由,当事人得知后,自然可以申请其回避。
有人认为,申请回避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诉讼法已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在得知后的合理期间内提出,再次开庭时无需再交待这项权利了。笔者认为,是否申请回避是当事人的权利,但从法院的角度而言,每次开庭时均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符合程序公正的真正内涵。既可以防止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出现主观倾向,又可以消除当事人的顾虑和不信任心态,也可以防止某些当事人以此为借口故意缠讼、拖讼现象发生,有利于审判工作正常进行。
回避是我国诉讼活动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三大诉讼法均对之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各级法院在实践中也确实较好地执行了这一制度。但是,许多审判人员在诉讼中,仅在首次开庭时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而在第二次、第三次开庭时就很少再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笔者认为,审判人员在每次开庭时,均应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第一、申请回避权是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该项权利贯穿于整个诉讼活动始末,当事人不仅可以在法庭调查、辩论等各阶段行使,也可以在每一次庭审时行使。
第二、多数情况下,当事人在首次开庭时并不知道是否有回避的情形,而是在开庭后才通过这样地、那样地途径得知该回避情形的存在。要求当事人在首次开庭时即作出具有一次性承诺意味着是否申请回避的决定,显然不妥。
第三、有些情形下,极少数审判人员在首次开庭后,私下会见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或是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吃请受礼等违纪违法行为,也是回避的法定理由,当事人得知后,自然可以申请其回避。
有人认为,申请回避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诉讼法已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在得知后的合理期间内提出,再次开庭时无需再交待这项权利了。笔者认为,是否申请回避是当事人的权利,但从法院的角度而言,每次开庭时均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符合程序公正的真正内涵。既可以防止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出现主观倾向,又可以消除当事人的顾虑和不信任心态,也可以防止某些当事人以此为借口故意缠讼、拖讼现象发生,有利于审判工作正常进行。
相关文章
-
胡学凡受贿案昨日二次开庭 否认大部分指控
原标题:胡学凡受贿案昨日二次开庭 否认大部分指控 胡学凡在法庭上 昨天上午,休庭5个多月的安徽省旅游局原局长胡学凡受贿案迎来了二次开庭.二次开庭也有些出人意料的插曲,开庭不久,胡学凡的辩护人便申请该案审判长.审判员以及公诉人回避,被驳回后, ...查看
-
民事庭审过程
第一章 庭前准备 第1条 书记员检查庭审设施是否完备,标志牌是否齐全.摆放到位. 第2条 书记员检查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是否到底. 一原告(上诉人)XXX ,委托代理人XXX 是否到底: 二被告(被上诉人)XXX ,委托代理人XXX 是否到庭 ...查看
-
民事庭审程序步骤
民事案件庭审程序 第一章 庭前准备 第1条 书记员检查庭审设施是否完备,标志牌是否齐全.摆放到位. 第2条 书记员检查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是否到底. 一原告(上诉人)XXX,委托代理人XXX是否到底: 二被告(被上诉人)XXX,委托代理人XX ...查看
-
司法传真102:辩护律师办理刑事案件非法证据排除指引|20141129 江苏律协
欢迎您的关注订阅和转发分享 欢迎您输入日期提取历史消息 类别 | 地方司法文件 阅读提示:伴随着2013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非法证据排除成为刑法界及至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4年11月1日,江苏省律协八届五次常务 ...查看
-
仲裁庭审程序修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其中设一名首席仲裁员),另设一名书记员. (一)查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是否到庭,并向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报告到庭情况. (二)宣布开庭纪律. 书记员:为了维护仲裁庭的庭审秩序,保障庭审程序的顺利进行,参加仲裁庭庭审的 ...查看
-
浅谈刑事庭前会议制度
作者简介 王海英 真泽律师 要有朴素的生活与遥远的梦想 摘要: 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而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是促进庭审实质化,实现司法公正的利器.但是我国刑事庭前会议制度存在启动主体不明,法律效力缺失,功能定位模糊.辩 ...查看
-
民事案件庭审普通程序
民事案件庭审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庭审准备 庭审准备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查看
-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流程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流程 一审阶段 一审开庭前 1.向交警队调取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凭证复印件 2.到工商局调取单位的基本情况 3.准备民事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4.法院立案审查 5.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 ...查看
-
行政诉讼模拟法庭流程
行政诉讼模拟法庭流程 一.开庭准备阶段 1.书记员做好开庭准备 2.审判长决定是否开庭 3.核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身份 4.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 ●书记员开庭准备事项: 1.核实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 2.宣布法庭纪律 3.宣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