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的坎坷

资料上说,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开朗‟,属性风。

看着飘飞的蒲公英,想起了人生命的漂泊不定,一直在路上,永不停止。

资料还说,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

说的也是蒲公英的飘飞不定,无法停留,对爱它的人和它爱的人,它能选择的就只有永不停止的飘飞,飘飞。。。

“一抹淡淡的色彩,遮不住浓浓执着的情怀;

缓缓飘飞的羽屑,阻不了切切传达的怜爱。

蒲公英的飘洒不是孤独的流浪,而是生命的延续,是糅合自然的本色。

偶尔想起记忆中路边丛生的蒲公英,时常摘下几朵插在编好的草帽中,再欢快地簇拥回家; 偶尔忆起乡村里夏日生长的蒲公英,时常折下几支放在高空长风中,任绒 毛临风飞逝。 朴实的它寄寓着童年里简单的快乐;

无华的它带给人飞向天空的遐思。

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

是的,它们的生命短暂,它们时刻准备着用纷飞迎接新的生命……”

祝福蒲公英。

美国《科学》刊登了一期以“Science in China”为主题的一系列介绍中国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文章。

其中列举了当时中国学术最优秀的13所大学:

1。北京大学

2。南京大学

3。中国科技大学

4。复旦大学

5。清华大学

6。兰州大学

7。南开大学

8。山东大学

9。武汉大学

10。吉林大学

11。上海医科大

12。浙江大学

13。北京医科大

尊重的大学。当这个大学受到大家尊重的时候,有几„性‟要表现出来:第一性就是大学的德性,这是大学受人尊重的重要因素之首,没有德性的大学是不受人尊重的。我现在越来越感受到,大学的德性是大学的生命;”他并且进一步阐释了大学德性的具体表现“德性如何表

现?第一,先看大学对历史的责任感,应是这个民族的希望所在。第二,要看这个大学对待金钱的态度。第三,这个大学还应该能够学会收藏社会的良心。 ”2009年9月27日,在山东大学2009级学生开学典礼上,徐显明校长做了题为《听山大故事 做山大才俊》的讲话。讲话中,他将“以德性著称”作为山东大学的五大特色之一,他说:“山东大学是以德性而著称的一所大学。她既有山一样的仁爱,又有海一般的包容。山大地处齐鲁文化之发源地,得儒学文化之地利,有丰富的历史与道德资源。她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代表性大学,也是中国美好道德传承的代表性大学。如果要把山大与北大、清华作一比较的话,可以打这样的比方:北大如水,包容而自由;清华如云,高远而自然;山大如山,仁爱而自在。山大的校德,体现于师德。山大教授的潜心为学,求真务实,挚爱学生,爱岗敬业,在中国高等教育接受市场洗礼的过程中是难能可贵的。那些安贫乐道的教师尤令人敬佩,师德既代表校德,又塑造生德,山大的德性不输于国内任何一所大学。 ”

校区

”、“教书育人,成果斐然”、“”、“”、“”、“校刊出版,异彩纷呈”、“莘莘学子,桃李芬芳”、“立足山东,服务社会

非为诸公谋福利

山东大学所在的齐鲁大地,有着极为丰富的学术积淀:周公的“制礼作乐”,标志着中华民族礼乐文化的确立;孔子的“有教无类”,使“学在官府”的教育活动开始向民间下移;“稽下学宫”的创办,确立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学术风范;“鲁壁藏书”的发现,导致了两汉以降“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的论争……。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被称为“京师外第一所官办大学堂”的山东大学堂于1901年在山东济南成立了,这便是山东大学的诞生。

正像我们这个屡经坎坷而又生生不息的民族一样,山东大学的历史也是几经离合、历尽沧桑:1914年山东大学堂停办,部分师生分别转入清末民初陆续成立的工业、农业、矿业、商业、法政、医学等六个专门学校,1926年这六个专门学校重新聚合为省立山东大学;1930年在原有校产的基础上接收私立青岛大学校产,将本部由济南迁至青岛,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后易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37年因日寇侵华而再度停办,1946年重新复校;复校后,山东大学的各进步社团,在关键时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特别是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中,他们配合全国学生运动,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保护学校的完整和安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解放前夕的山东大学,被人们誉为青岛的“解放区”。截止到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三年多的时间,全校进步学生配合全国革命形势,进行了多次反美反蒋斗争。其中规模较大的斗争有:三次反美怒潮、“六.一二”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反“特刑庭”斗争,反南迁护校斗争等。在这些斗争中,同学们表现出坚定的政治方向,发扬了光荣的革命传统。1951年与华东大学合并,1958年奉命迁回省府济南。“文革”期间山东大学“一分为三”,分别至于济南、曲阜、泰安,1974年恢复建制,重新确立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期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饱尝了太多的艰辛。 莫道秋霜不滋物,菊花还借后时黄。正是由于身世坎坷、命运多舛,才锻炼了山大人百折

不挠的勇气和坚毅执著的精神。山东大学不仅有着艰辛的岁月和痛苦的记忆,而且有着光荣的历史和璀璨的功勋。在山东大学的发展史上至少出现过四个辉煌时代:第一个黄金岁月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山东大学人文荟萃,闻一多、梁实秋、黄敬思、黄际遇、谭书麟、王恒守、汤腾汉、曾省、杜光埙、游国恩、闻宥、沈从文、老舍、洪深、王统照、傅鹰、王淦昌、童第周等专家学者与杨振声、赵太侔两位著名校长一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山东大学从此闻名遐迩,成为京、沪之外的另一个学术重镇。第二个黄金岁月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山东大学学科齐备,组建了文、理、工、医、农“五院十八系”的强大阵容,陆侃如、冯沅君、赵纪彬、丁山、杨向奎、高亨、萧涤非、张维华、郑鹤声、童书页、黄孝纾、王仲荦、王普、王恒守、郭贻诚、丁西林、童第周、曾成奎、何作霖、丁履德等大师和华岗、成仿吾两位著名校长一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南北学人无不赞誉称道,各路学子无不心向往之。这两个辉煌时代,不仅奠定了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甚高的人文学者,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而且使山东大学的数理研究也取得了了令人仰慕的成绩:渊源于山大的“童(第周)鱼”和“夏道行函数与夏不等式”,是国际上用中国人命名的为数不多的重大科研成果中的两项。邓从豪院士的“配位场理论研究”曾位居国际先进水平,潘承洞院士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探索驰名于海内外……。这两个辉煌时代,不仅使山东大学跻身于中国著名大学的行列,成为教育部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且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位中国5所著名大学之一。第三个黄金时代是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大学获得了新的历史机遇,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吴富恒、邓从豪、潘承洞、曾繁仁四任校长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解放思想,在迅速恢复教学和科研秩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学校规模、加强学科建设,在保持“文史见长”之学术特色的基础上,使文、理、公、管理等各学科更加齐备、彼此兼容,并于1996年通过“211工程”立项,被国家列为重点投资建设的高等院校。历史选择了山大,山大也选择了历史。第四个黄金岁月即自新山东大学成立以来至今。顺应党和国家对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需要,2000年7月22日,山东大学与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成为规模更大、力量更强、学科更加齐备的新的山东大学,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朱正昌书记和展涛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员工戮力同心、凝神聚气,使新山东大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从此,一所百余年老校,在21世纪的第一缕曙光中,激情涌动、活力勃发,充满了盎然生机。

关于蒲公英的诗词

1.

蒲公英

带着你的梦想,自由飞翔;

带着你的希望,随风飘荡。

张开你的翅膀,你飞了一趟又一趟。

寻找你落地开花的方向,

实现你内心深处的愿望。

飞,我要飞,漫天花絮随风飞,爱的种子空中缀;

飞,一起飞,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飞过花季雨季的篇章!

花儿轻飞,你也轻飞,

风儿吹吹,带你飞!

这就是你永无止境的向往!

2.

深埋在你内心的爱情透明,飘逸

注定你无家可归

你成长的代价里

成为风中最诱人的黑客

你携带的黑匣子

写满了人类无法辨认的密码

只有自己才知道道路

只有自己才知道方向

适当的时候你会做别人的新娘

你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哪里等你

你无话可说

没有风的时候

你在黯然伤神

你温柔的冲动里

你知道冬天与春天的区别

那些注定要回去的风

是你无影的伴娘

最终在你希望的角落里

找到你最空阔的洞房

3.

那么精密,以至于微风的摇晃

在你身上无法找到撕裂的诱惑。

你开始醒来,风是隐藏在内心的

最热切的微笑,它早已涂抹好

你成熟的口红,只等待你

长成出嫁的种子,然后

飘荡。

没有人能言说你内心的喜悦

没有人能找到你出嫁后在田野上

摇晃着的喜悦,那是风再一次

将你唤醒,你就要睡去了

你在寻找你命中注定的 土地,在你生根发芽的瞬间

你是否感觉到做了母亲的

快乐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 山大

目录

由于山东大学的科研实力、综合实力、名气和社会影响力远远大于山西大学,所以在全国范围内,提起山大,人们往往认为是山东大学。但是在山西省内,山大一般指的是山西大学。

编辑本段

山东大学

基本资料

◎名称:山东大学

◎简称:山大 ◎旧称: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 ◎英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建立时间:光绪27年(公元1901年)

◎层次: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中国副部级大学,国家教育部“珠峰计划”16所著名学府之一,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

山东大学校门

“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大学。该校的本科生培养得分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之后,居全国第五。——参考《中国大学评价》 ◎性质:教育部直属的老牌重点大学,百年名校,中国名牌大学 ◎山大庄严承诺: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富有创造力的研究生

◎办学理念: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

◎办学目标: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地址:(校本部、中心校区)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政编码:250100

学校概况

山东大学创建于清光绪27年(公元1901年),初名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中国一流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部直属老牌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

平大学之一。

山东大学创建于清末1901年,一百多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百年名校 ,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历史发展时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成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科教的重镇。百余年来, 著名文学家闻一多、老舍、梁实秋,史学家郑鹤声、童书业、黄云眉,医学专家孙鸿泉、尤家骏、张汇泉,化学家邓从豪、朱兆良、薛群基,生物学家童第周,物理学家王淦昌,数学家潘承洞,内燃机专家丁履德,力学专家刘先志,电力工程专家薛禹胜,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国学大师季羡林,著名诗人臧克家等一大批学界泰斗、栋梁之才都曾在此执掌教鞭或蒙沐教泽。山东大学汲取齐鲁文化营养,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经过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的辉煌与发展,不仅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甚高的人文学者,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而且数理研究也取得了令世人仰慕的成绩,跻身于中国著名学府的行列,成为教育部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际上也

颇有影响,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为中国著名大学之一。改革开放后,山东大学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学科更加齐备,规模更加扩大,成为国家首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7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家教育部和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将隶属于不同管理体制的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创建于1911年,是直属国家卫生部的重

点医科大学,曾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原山东工业大学建立于1949年,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工科院校,是山东重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也是山东省属院校中唯一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的高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山东大学,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揭开了山东大学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历史变迁

山东大学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综合大学,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的重点高等学校之一。其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晚清旅日归来的山东潍县状元王寿彭(他的状元灯挂在昌乐县东南的北崔村)在建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建校以来,山东大学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的多次变革,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院校。她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良好的声誉。

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清光绪二十七年)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同时调蓬莱知县李于锴进行筹备。是年11月《折稿》获准,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创办了官立山东大学堂。首任 校长是政界闻人唐绍仪(时称管理总办)。第一批招收学生300人,分专斋、正斋、备斋、分斋督课。聘请中西教习50余人,后增至110多人,美国人赫士为总教习。课程设置除经史子集外,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等20多门。学制初为三年,后改为四年。1904年学校迁入济南杆石桥新址,改为山东高等学堂。1911年又改称山东高等学校。周学熙、方燕年、陈恩焘、萧应椿、陈庆和、周学渊、魏业锐、陈恩畲、李豫同、李联璧、范之杰、黄国恩、丁维椽等先后出任校长。1914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全国设立大学区,各区中心城市设大学,各省设专门学校的体制,山东隶属中心城市北平,按章大学堂停办。师生分别转入法政、工业、农业、商业四个专门学校,校长丁维椽继任商业专门学校校长,校舍由法政专门学校使用。山东大学堂在建校14年中,共培养毕业生770人,选送去欧美和日本留学的59人。其中徐镜心、张伯言等人在日本参加同盟会,被孙中山先生委任为山东同盟会负责人。山东大学堂是山东省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校,也是山东大学历史的起点。

1906在年济南皇华馆设立法政学堂。翌年再设法律学堂,时称第一、第二法政学堂。1913年合并为山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06年,山东巡抚杨士骧、吴廷斌又在济南东关全福庄设立山东高等农业学堂,以南郊千佛山、马鞍山北麓五千亩土地作为学堂的林场,1913年易名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2年,留日学生叶春墀请准在济南南关设立商业学校,随后定

名山东公立商业专门学校。1912年,青州府高密中等工业学堂和济南工业学堂合并,后又并入山东第一中学,于第二年在一中尚志堂校舍成立山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15年,山东省设医学传习所,1916年改名为山东省立医学学校,校址在济南北园白鹤庄,1920年正式命名山东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20年,又将矿业传习所扩建为山东公立业专门学校,校址设在济南东关。上述六个专门学校课程均为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师多为欧美和日本留学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医学四年,十余年共毕业学生4000余人。

1926年,六所专门学校再行合并,组建成为省立山东大学。在山东大学的发展历史上,这六所专门学校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926年,奉系军阀张宗昌督鲁,下令将山东公立六个专门学校合并,在济南建省立山东大学,由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清末状元王寿彭任校长。设文、法、工、农、医五个学院,计有中国哲学、国文学、法律、政治经济、商学、机械、机织、应用化学、采矿、农学、林学、蚕学、医学13个系,并有附属 中学。校设评议会,院设教务会,系设教授会。定期研究教学、人事、经费等问题。大学部有教师320 人,其中教授给200人,除专业课外,并开设选修课,学生毕业授学士学位。1928年,国民北伐军进抵山东,奉系军阀败逃。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兵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在动乱中,学校经费无着,随即停办。1924年8月正式创立私立青岛大学,高恩洪自任校长。设工科和商科,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考试及格者授予学士学位。学生除本国外还有南洋华侨和朝鲜学生。革命活动家罗荣桓、彭明晶等系该校学生。校董事会聘请学界名流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人为名誉董事。选用德国人在青岛建造的俾斯麦兵营作校址。1925年直奉战争再起,直系军阀失败,高恩洪下野,学校濒于倒闭,校董会公推山东省议长宋传典接任校长,勉强维持。1928年北伐军进抵山东后,奉系败逃,学校经费逐渐断绝停办,学生按大学结业处理。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是随后创办的国立青岛大学的前身,在山东大学历史上占有重要篇章。

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报告,下令将省立山东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由何思源、魏宗晋、陈雪南、赵畸、王近信、彭百川、杨亮功、杨振声、杜光埙、傅斯年、孙学悟等11人组成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着手筹备工作。在筹备过程中,蔡元培先生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设在青岛,取得教育部长蒋梦麟的同意。

1928年6月, 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奉令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外,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收用,筹备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5月,国民党政府任命杨振声为校长,9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初设文、理、教育三个学院,分为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学系、教育行

政系和乡村教育系八个系。1932年9月,教育学院停办,学生大部分转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同时增设工、农两学院。工学院设土木工程学系和机械工程学系。农学院设于济南,设研究、推广两部。不久,又将文、理两学院合并为文理学院。学校设校务会议,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各学院院长、各学系主任和教授代表组成,负责议决一切重大事项。校长杨振声思想进步,富有远见,效法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广聘专家学者,如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老舍、洪深、王淦昌、童第周、王统照、张煦、丁山、曾呈奎、黄敬思、黄际遇、任之恭、傅鹰、闻在宥、游国恩、曾省、汤腾汉。1931年行政院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任命赵太侔(赵畸)接任校长。赵太侔原为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赞同杨振声的办学方针。接任后增聘老舍、洪深、张煦、丁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专家学者,师资阵营更为整齐,同时撙节行政费用,添购图书、仪器,先后建成科学馆、工学馆、体育馆、化学馆、水力实验室及实习工厂等,改善了办学条件。此时期由于外部环境 相对稳定,校内人才荟萃,名流云集,师生勤奋教学、成就蜚然,成为学界仰重的国内知名高等学府。 国立山东大学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授学士学位。学校先后创办有学术刊物《科 学丛刊》、《文史丛刊》、《励学》、《刁斗》等。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1月国立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安徽安庆,不久再迁四川万县。图书、仪器、案卷分批运出,损失严重。1938年春学校在万县复课,不久教育部下令“暂行停办”。师生分别转入国立中央大学,图书、 仪器、机械分别暂交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保管使用。1946年春,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再任校长。复校后设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计有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电机工程学、农艺学、园艺学、水产水15个系,医学院不会系,并附设一个大学先修班和高级护士学校。各学院学生修业年限为四年,其中工学院五年,医学院六年,实行分学制和必修制、选修制。1946年10月25日举行开学典型。知名学者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丁山、赵纪彬、杨向奎、萧涤非、丁西林、杨肇、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贻诚、王恒守、李先正、刘遵宪、朱树屏、严效复、杨宗翰、郑成坤、李士伟、沈福彭等应聘来校执教。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王哲、罗竹风、高剑秋率领军管小组进校,对学校进行接管整顿,山东大学从此进入新的期。

1945年中共华中局决定,在华中党校基础上,创办华中建设大学。校址设于苏皖边区的旰眙县新埔由华中局宣传部长彭康兼任校长。设民政、财政、文艺三系和一个高干班。首届招生。同年5月4日,正式开学。8月份,首届学生结业,学校迁清江市。1946年初,校长彭康率领部分干部教

师和学员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华中建设大学校长由李亚农继任,解放区知名人士贺希明、张劲夫、张茜、夏征农、戴白韬、阿英、孙冶芳、范长江、车载、朱维基、黎冰鸿、黄源、陶官云等在校工作和执教。学校拟办成一所正规大学,设工、农、文、医、师范、社会科学等六个学院和预科。1945年8月,山东抗日人民政府在解放区临沂,创办了山东大学(为了区别国立山东大学)称临沂山东大学),由李澄之、田佩之任正副校长。设预科部,招收知识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946年初,华中建设大学校长彭康,率领该校师生400余人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师资力量 得到充实,学校规模有所扩大,设立政治、经济、教育、文艺四系,转入以专业为主的学习,解放区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何封、薛暮桥、李仲融、王淑明、孙克定、刘力行、胡考、宋日昌、尚钺、宋之的等在校执教。1948年夏,中共华东局决定,以原临沂山东大学渤海地区的部分留守人员为基础,并集中原来的一些教师,会同华中建设大学的部分干部教师,在潍县组建成立华东大学,同年9月4日开学。韦悫任校长,张勃川、李宇超任副校长。济南解放后,于11月迁入济南。迁济后成立文学、社会科学、教育三个学院和一个研究部。另设附属中学。1949年5月,韦悫调任上海市副市长,彭康接任校长,学校向正规化大学过渡。11月,教育学院划出,后成为山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交济南市领导,改为实验中学。195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学校调整为政治、文学、史地、艺术、俄文五系,转入正规化的业务学习。1950年冬奉命迁青岛,1951年在青岛与山东大学合校。华中建设大学、临沂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都是短期训练班式的政治大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国家培养了近一万名干部,为革命战争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1年3月,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名为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校党委书记,童第周、陆侃如为副校长、设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分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矿物学、水产学、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电机工程学、农艺学、园艺学、病虫害学、政治学、艺术学18个系。其中政治和艺术为两个直属系。学校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科学研究。1951年创办《文史哲》杂志和《山东大学学报》,开辟了科学园地,促进了学术争鸣。从此山东大学又进入了学术繁荣的新阶段。1952年夏,进行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山东大学根据中央教委部关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方案,调整出去的院系有:(一)政治系,迁至济南,组成山东政治学校,现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二)艺术系戏剧组,迁至上海,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现 为上海戏剧学院。(三)艺术系音乐、美术两组,迁至无锡,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成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现为南京艺术学院。(四)工学院和土木系,和原山东工学院的土木、纺织系合并,组建成青岛工学院,后

又迁至武汉与有关系科合并,成立武汉测绘学院,现为武汉测绘科学大学。

(五)工学院的机械、电机两系,迁至济南,与原山东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工学院,即后来的山东工业大学。(六)农学院的农艺、园艺、植物病虫害学三系,迁至济南,与原山东农学院合并,组建

校区一角

成新的 山东农学院,现为山东农业大学。(七)医学院1956年独立,扩建为青岛医学院。(八)理学院的地矿系迁至长春,与有关院校系科合并,组建成长春地质学院。(九)1954年教育部拟改变高等学校的布局,指令由山东大学负责,在郑州筹建一所新的大学, 由山东大学支援师资,即现今的郑州大学。(十)在迁校济南时,留在青岛的系科,独立建院后,发展成为后来的青岛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在院系调整中,分出的系科和其他院校组建了十所高等院校,取消了院一级组织,留有 中文、历史、外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水产八个系,增设海洋学系,建立文学历史和海洋物 理两个研究所,成为教育部直属的以文、理为主的综合大学。中文、历史两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还接收朝鲜、越南、苏联等国的留学生,学校的影响扩及国外。1955年华岗受诬陷去职,稍后童第周调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7月山东省副省长晁哲甫出任校长兼党委书记。1957年外文系师生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外文系撤销。1958年夏晁哲甫奉调回省,国务院任命成仿吾为校长兼校党委书记。1958年7月,山东大学归由山东省领导,同年10月奉命迁校济南。文科的中文、历史两系和理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系搬迁济南,海洋、水产和正筹建的地矿三系留在青岛(后独立为山东海 洋学院)。这期间根据科学发展和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于1959年秋恢复了外文系,1960年重设政治系,建成原子能系和电子系,学校由迁济时的6个系10个专业,增至政治、中文、历史、外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原子能(后学生并入复旦大学,该系撤销)、电子10个系。建立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美国文学、中国古代史、微分方程(控制论)、磁学、晶体、微生物九个校属研究室。有八个专业接受培养研究生。设有三个专业业余大学,六个专业函授班,并招收函授研究生,在校业余和函授生达到4000人。同时,恢复了外国留学生培养工作。

学校迁济后,从1959年开始兴建新校舍,到1966年“文革”前七年,共建成文史、化学两栋教学校,6栋学生宿舍楼,三个食堂,13栋教工宿舍楼和部分辅助用房,总面积五万平方米。全校九个系分住两地,校部机关和外文、物理、电子、生物四系仍住原处,称老校;政治、中文、历史、 数学、化学五系迁新校舍,称新校。1961年学校复归中央教育部领导,学校在文史见长的优势中,向社会科学领域开拓;在理科的扬长避短中,突出数学、磁学、晶体、微生物的六十年代新特色,为学校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6月殃及山东大学校园,全校机构随之瘫痪。1967年后,校内山头林立,学校的一派组织夺权后,把校名改为“鲁迅大学”,直到1970年才又恢复了山东大学校名。1970年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山东大学一分为三:政治、中文、外文、历史四系南迁曲阜,与曲 阜师范学院合并,改称为山东大学;生物学系迁奉泰安,并入山东农学院;校部机关和数学、物理、电子、化学、光学(新建)五系留在济南,成立山东科学技术大学。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病中得悉这一情况,立即签署恢复山东大学原建制的指示,1974年初山东大学恢复原建制,山东科学技术大学即行撤销。1971年高等学校恢复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审定”的招生办法,开始招收工农兵学生入学。到1976年共招收五届工农兵学生(学制二、三年),总计毕业3267人。

山东大学的发展一直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2月26日,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重点共建山东大学协议,使山东大学跨入全国21所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百年校庆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分别为山东大学题词。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是:“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山东大学办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李鹏同志的题词是:“齐鲁大地,人才辈出;百年学府,再创新章。”

新世纪、新山大、新机遇、新发展。山东大学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使命和己任,担承社会责任,致力学术繁荣,培育民族中坚,服务社会发展,探求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全面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人才战略,学校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一片生机盎然。合校五年来,该校稳步而顺利地实现了实质性融合,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学位点建设大幅攀升,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被教育部赞誉为“合校成功的范例”,2004年进入中央直管的副省部级大学行列。2005年8月22日,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继续重点共建山东大学的协议。

在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全面提升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经过“十一五”期间和更长时间的建设,到建校120周年之际,建设成为我国特别是华东地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高

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开放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深厚的历史积淀融于创新精神的办学理念,使百年山大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成为海内外学子治学与成才的理想殿堂。

历任校长

中华民国时期 周学熙(1901年) 方燕年(1901年—1902年) 陈恩焘(1902年—1905年) (其间山东大学堂校长不详)

王寿彭(1926年—1927年)

张宗昌(1927年—1928年4月)

杨振声(1930年9月—1932年9月)

赵太侔(1932年9月—1936年6月) 林济青(1936年7月—1938年2月) 赵太侔(1946年2月—1949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华岗(1951年2月—1955年8月) 晁哲甫(1956年7月—1958年7月) 成仿吾(1958年7月—1966年) 吴富恒(1978年12月—1984年6月) 邓从豪(1984年6月—1986年11月) 潘承洞(1986年11月—1997年12月) 曾繁仁(1998年1月—2000年7月) 展涛(2000年7月—2008年11月) 徐显明(2008年11月至今)

组织结构

机关党政机关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纪委、监察处、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离退休工作处、人事处

教务处、科技处、 社科处、 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审计处、公安处、人武部、综治办、“610”办公室、基建处、后勤管理处

医院与卫生管理处

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和直属单位

东校区党的工作委员会、东校区管理委员会、西校区党的工作委员会、西校区管理委员会、机关党委、后勤党委

产业党委、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 图书馆党委、出版社党总支 机械厂(工程训练中心)、校医院党委、 第一附属中学党总支、 第二附属中学党总支

基建直属党支部、工会(妇委会)、团委、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211工程办公室)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内合作办公室、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 校友工作办公室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 出版社、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厂)、校医院、《文史哲》编辑部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第一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小) 山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院部设置 山东大学东校区(新校)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经济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经济研究院(中心)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晶体材料研究所 管理学院 环境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国际教育学院 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大学东校区(老校) 济南市洪家楼5号 邮编250100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艺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物理学院 山东大学西校区 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 邮编250012 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口腔医学院 护理学院 药学院 山东大学南校区 济南市经十路73号 邮编25006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土建与水利学院 体育学院 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 济南市舜华路中段 邮编250101 齐鲁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础部 山东大学南新区 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 邮编2500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土建与水利学院 附属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邮编 250012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济南市北园路247号 邮编 250033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 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 邮编 200012 科研机构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卫生部耳鼻喉科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所 山东大学全息生物研究所 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循证医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训练中心(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 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 山东大学表面化学工程与电工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大学表面化学工程与电工材料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墨子研究所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山东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山东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新材料中心

山东大学材料连接技术研究所

山东大学材料液态结构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历任校长 唐绍仪(1860-1938 ) 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济南,1901 王寿彭 (1875-1929) 济南, 1926-1927 杨振声 (1890-1956) 青岛, 1930 - 1931 赵太侔 (赵琦) (1889-1968) 青岛, 1932-1936;1946-1949 林济青 青岛,1936- 华岗 (1903-1972) 青岛, Feb. 1951-Aug. 1955 晁哲甫 (1894-1970) 青岛,1956-1958 成仿吾 (1897-1984) 济南, August 1958-January 1974

焦云英 (1920- ) 济南, January 1974-December 1979

吴富恒 (1911- ) 济南, December 1979 -June 1984

邓从豪 (1921-1998) 济南, June 1984- November 1986

潘承洞 (1934-1997) 济南,November 1986-1997

曾繁仁 (1941- ) 济南,1998-July 2000

展涛(1963-) 济南,(2000年7月—2008年11月)

现在的山东大学,由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正昌研究员兼任党委书记; 现任校长为徐显明。

学校实力

山东大学校本部坐落在山水秀美、风光旖旎的泉城济南市,现有东校区新校、老校、西校区、南校区、软件园校区和南新区6个校园,并在“最适宜人居”的海滨城市威海设有分校。学校总占地面积5355亩。现有42个教学学院(含分校11个院系),6所附属医院(含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2所教学、实习医院,并设有研究生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涵盖了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8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5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本科专业112个,形成了完整的学历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在近4000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7人,双聘院士2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泰山学者”19人;教授959人,博士生导师732人(含198名合作、兼职导师)。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省级重点学科6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6个;“985工程”二期国家重点

建设科技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12个;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拥有128个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近11亿元,基建面积225万平方米,图书资料792.2万册和先进的数字图书文献库;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专管、开放、共享体系,使用效益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名列前茅;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网络体系和数字化校园环境;是“山东省文明校园”、济南市命名的“花园式庭园”。 文化传统

山东大学传承保持着淳朴敦厚的学风,积淀形成了“山之韵、海之魂”的山大文化。新的历史时期,秉承“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求真务实,开放拓新”的校风,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加竞争力,即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学校十分重视本科教育。实行按学院和学科类别招生,并允许在校学生二次选择专业或修读第二学位;积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再造,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鼓励教授和名师上讲台授课,50%以上的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高校首倡并大力推进“三种经历”,即第二校园经历、海外求学经历、社会实践经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实行了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公共外语分级教学、学分制,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山东大学以“担承社会责任,致力学术繁荣”为使命,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培育民族中坚,服务社会发展,探求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全面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人才战略,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一片生机盎然。面向社会,面向海内外进行学术、人才资源及学科建设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起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格局。学校推动校地合作,除了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外,还与济南、青岛、威海、临沂、日照等地方政府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加强校企合作,先后与鲁能集团、浪潮集团、将军集团、鲁南制药等大型企业集团合作,产学研工作得到拓展。推进校校合作,先后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本科生“访学”协议,启动了包括本科生互换培养、师资共享、科研合作等内容的交流项目,校际合作空间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得到加强,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7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议关系,与10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近三年聘请国外长期专家127人次、短期专家400人次,每年招收的留学生发展到近2000名。

2001年10月15日是山东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日。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是:“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山东大学办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山东省委、省府高度重视山东大学的建设,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新世纪、新山大、新机遇、新发展,深厚的历史积淀融于开放而富于创新精神的办学理念,将使百年山大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成为海内外学子治学与成才的理想殿堂。我们坚信,经过10年左右的不懈努力,山东大学将成为我国特别是华东地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型的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教学科研

教育成果

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一流的研究生。学校秉承“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山之魂,海之韵”的山大文化,弘扬“求真务实,开放拓新”的校风,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校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大力吸引优质生源,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着力进行教育创新,实行了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公共外语、计算机实施分级教学,在全国高校首倡并大力推进“三种经历”,即第二校园经历、海外求学经历、社会实践经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科研成果

山东大学具有雄厚的学术科技实力。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统计,我校科技竞争力已经进入世界高校前500强,列国内高校第7位。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综合性、开放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要求,坚持以“整体跟进、重点突破、以人为本、强化创新”为指导思想,突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2001-2006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725项,其中承担国家攻关课题54项、“863”课题96项、“973”课题63项、军工项目56项、重大、重点基金课题1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共计565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2350项;共鉴定科技成果739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70项。学校连续十几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进入全国高校前十位;近年来被EI收录论文保持在全国高校十位左右,被SCI收录论文的引证总数也进入全国高校前十名。学校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也呈现良好势头,形成了山大

华特上市公司和山大鲁能、山大华天等40余家高新技术科技企业,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国际合作

山东大学国内外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学校面向社会、面向海内外,构建了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格局,服务地方取得重大进展。学校推动校地合作,特别是面向山东省和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开展科技文化、人才培养、社会建设等各种服务,近四年我校与地方、企业共签订科技开发合同1321项,与济南、潍坊、临沂等地市及鲁能集团、将军集团、浪潮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全面合作关系,在校内共建了20余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实验室等产学研基地,在校外建立了88个教学实践基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对接,搭建起学校科技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科技进步、地方和企业服务于我校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积极推进校校合作,先后与武汉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启动了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互换培养(访学)、师资共享、科研合作等内容的交流项目,现已接收国内14所高校访学学生共1227人,派往国内9所高校访学学生共914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先后与美国等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7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议关系,与10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近5年共有2000余人次出国(境)访问、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及合作研究;接待短期交流、访问考察人数达2500多人次;举办国际大学校长论坛、“2002ICM国际数学家大会”卫星会议等国际或双边学术会议47次;参加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国际合作AMS等多项国际尖端科研项目;聘请长期专家127人次,短期专家近400人次;现有各类留学生近2000人,分别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在新加坡建有孔子学院;我校也是国内10所“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之一。

著名校友

酒旗风暖名士狂——梁实秋 怀念成仿吾 数学家校长潘承洞 水光云影共徘徊——沈从文在山东大学 文学大师王统照 缅怀老院长王哲同志 力学专家刘先志 宽厚仁和的长者邓从豪院士 “两弹元勋”——王淦昌 耳鼻喉科专家孙鸿泉 沉稳厚实的治史之才——郑鹤声 认真为人为学的史学家张维华 博古通今的法学家——乔伟

张协和院长与山东工学院

获得国际殊荣的吴富恒 民国史专家——孙思白 一代史学宗师——王仲荦 童书业先生二三事 语音康复专家杨仁中 冯沅君 从白山黑水走来的朗诵诗人——高兰 “骨科圣手”赵常林 萧涤非 地之子——记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台静农先生

学映北斗 风范长存——高亨先生和山东大学

人的花朵——记美学家吕荧先生

山东大学星

2004年10月17日,国家天文台在济南宣读了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关于“山东大学星”的命名公报。“山东大学星”成为继“北京大学星”、“南京大学星”、“北京师范大学星”之后,第四颗由我国发现并以高校名称命名的小行星。 “山东大学星”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在1997年10月15日发现的。当天晚上,观测者发现了一颗快速移动的天体,决定对其进行跟踪观测。经过认证,这是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并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的暂定编号。因为这颗星被发现的日子,恰好是山东大学建校96周年校庆日,国家天文台决定将它命名为“山东大学星”,并经过了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讨论通过。

编辑本段

山西大学

基本资料

山西大学地

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9项国家科研大奖。

师资力量

山西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人荟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6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教师100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13人,硕士生导师6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7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8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霍英东奖教金”获得者2人。学校还聘请了杨振宁、张继钢等33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及艺术家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全省评出10名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该校占有6名;全省评出54名青年学术带头人,该校占到13人。 还有“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界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模范教师等众多名师。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办学条件

山西大学办学条件优良,治学环境优雅。学校占地面积2450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314万册(件),电子图书106万册,在2009年11月公布的山西省第一批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第一批省级珍贵古籍名录中,山西大学图书馆成为第一批山西省8家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多元。学校是山西省最早开展

Internet接入服务的高校,实现了网络化管理,部分课程实现了网上教学。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传统格局为主的北校区和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南校区,成为“林荫遮道、花草围楼、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 “花园式”学府,是省政府命名的“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

人才培养

山西大学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 12 万名各类人才。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奠基人孙健初,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曰伦,中国生物统计和作物育种学科主要创始人王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院士、清史专家萧一山,曾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鲁迅的挚友、著名散文家川岛等就是众多优秀学子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一批毕业生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如物理系毕业的朱日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系毕业的武维华为中国农业大学长江学者,数学系毕业的姚鹏飞为国家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等等。学校逐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源质量好、学生综合素质高,育人水平明显提高,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 15822 名,各类研究生 5265 名。本科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 20% 左右,新生录取分数线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前列。《近代物理实验》、《原子物理学》、《区域社会史导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数据库原理》等1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科技哲学》、《中国近代社会史概论》等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第九届“挑战杯”大赛中,该校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总分排名全国高校第13 位;在 2000 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代表山西省高校参赛 , 是 10 所获得“校长杯”的高校之一;在最近两年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英语竞赛、健美操比赛中,学生共获得 13 个全国一等奖,在2009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山西大学获得本科组一等奖,在2009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智力运动会上,由山西大学组成的女子桥牌队,获得团体第五名的成绩。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殷杰的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张靖博士、靳杰泰博士、贾晓军博士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年山西大学苏晓龙博士再次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9年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乔全生教授所著《晋方言语音史研究》荣获第十三届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这是山西省学者首次获此殊荣。2007级学生滕广为代表山西大学获得2009年度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山西赛区冠军,特等奖和第15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山西省总决赛亚军。2009年由甄晓老师指导的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木管五重奏入围中国金钟奖(中国金钟奖是我国艺术界中最具权威的奖项之一,是中宣部批准的全国音乐界综合性专家大奖,其中包含了声乐、器乐、钢琴三大音乐类别。)

科研交流

山西大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来,我校SCI、EI、CSSCI 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争取到国家级科研课题246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火炬项目、国家产业化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8项。有23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其中2002年“全固化单模单频绿光激光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现代科学哲学》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低度有色配制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和“芒硝法生产硫酸钾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5年“周期瞬子和高能量子隧穿”研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山西大学对外交流进一步拓展,已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

阿斯顿大学、法国巴黎六大、德国亚琛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日本东京国际大学、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日本国士馆大学、日本立教大学、韩国培才大学等50余所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并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在校本科生可以赴境外交流、赴国外高校攻读学位,成为山西国际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根据2009年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资料,山西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居第64位。在全国范围内理学排行30,管理学排行63,经济学排行95,教育学排行24,法学排行50,历史学排行35,文学排行59,哲学排行第8,社会科学排行33,自然科学排行79。根据2010年中国网大的大学排行榜,山西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居第75位。

学校将继承百年传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求活力、以开放求效益的办学思路,努力推进高水平高效益办学的协调发展,建成山西省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中心,并为使之成为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估结果

2007-2009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学科专业 全国排名):

哲学 8 物理学 21 化学 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4 作物学 15 农业资源利用 17 林学 13 管理科学与工程 44 工商管理 44 公共管理 32

公共管理 32

图书馆,情报档案管理 12

法学 50

扩展阅读:

 1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米缪想你

00

进入我的百科

浏览次数:约 37392次

编辑次数:24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0-10-26

创建者:随时举手

百科核心用户扬帆起航:

百科消息:

万圣不眠夜--万圣节专题

资料上说,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开朗‟,属性风。

看着飘飞的蒲公英,想起了人生命的漂泊不定,一直在路上,永不停止。

资料还说,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

说的也是蒲公英的飘飞不定,无法停留,对爱它的人和它爱的人,它能选择的就只有永不停止的飘飞,飘飞。。。

“一抹淡淡的色彩,遮不住浓浓执着的情怀;

缓缓飘飞的羽屑,阻不了切切传达的怜爱。

蒲公英的飘洒不是孤独的流浪,而是生命的延续,是糅合自然的本色。

偶尔想起记忆中路边丛生的蒲公英,时常摘下几朵插在编好的草帽中,再欢快地簇拥回家; 偶尔忆起乡村里夏日生长的蒲公英,时常折下几支放在高空长风中,任绒 毛临风飞逝。 朴实的它寄寓着童年里简单的快乐;

无华的它带给人飞向天空的遐思。

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

是的,它们的生命短暂,它们时刻准备着用纷飞迎接新的生命……”

祝福蒲公英。

美国《科学》刊登了一期以“Science in China”为主题的一系列介绍中国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文章。

其中列举了当时中国学术最优秀的13所大学:

1。北京大学

2。南京大学

3。中国科技大学

4。复旦大学

5。清华大学

6。兰州大学

7。南开大学

8。山东大学

9。武汉大学

10。吉林大学

11。上海医科大

12。浙江大学

13。北京医科大

尊重的大学。当这个大学受到大家尊重的时候,有几„性‟要表现出来:第一性就是大学的德性,这是大学受人尊重的重要因素之首,没有德性的大学是不受人尊重的。我现在越来越感受到,大学的德性是大学的生命;”他并且进一步阐释了大学德性的具体表现“德性如何表

现?第一,先看大学对历史的责任感,应是这个民族的希望所在。第二,要看这个大学对待金钱的态度。第三,这个大学还应该能够学会收藏社会的良心。 ”2009年9月27日,在山东大学2009级学生开学典礼上,徐显明校长做了题为《听山大故事 做山大才俊》的讲话。讲话中,他将“以德性著称”作为山东大学的五大特色之一,他说:“山东大学是以德性而著称的一所大学。她既有山一样的仁爱,又有海一般的包容。山大地处齐鲁文化之发源地,得儒学文化之地利,有丰富的历史与道德资源。她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代表性大学,也是中国美好道德传承的代表性大学。如果要把山大与北大、清华作一比较的话,可以打这样的比方:北大如水,包容而自由;清华如云,高远而自然;山大如山,仁爱而自在。山大的校德,体现于师德。山大教授的潜心为学,求真务实,挚爱学生,爱岗敬业,在中国高等教育接受市场洗礼的过程中是难能可贵的。那些安贫乐道的教师尤令人敬佩,师德既代表校德,又塑造生德,山大的德性不输于国内任何一所大学。 ”

校区

”、“教书育人,成果斐然”、“”、“”、“”、“校刊出版,异彩纷呈”、“莘莘学子,桃李芬芳”、“立足山东,服务社会

非为诸公谋福利

山东大学所在的齐鲁大地,有着极为丰富的学术积淀:周公的“制礼作乐”,标志着中华民族礼乐文化的确立;孔子的“有教无类”,使“学在官府”的教育活动开始向民间下移;“稽下学宫”的创办,确立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学术风范;“鲁壁藏书”的发现,导致了两汉以降“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的论争……。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被称为“京师外第一所官办大学堂”的山东大学堂于1901年在山东济南成立了,这便是山东大学的诞生。

正像我们这个屡经坎坷而又生生不息的民族一样,山东大学的历史也是几经离合、历尽沧桑:1914年山东大学堂停办,部分师生分别转入清末民初陆续成立的工业、农业、矿业、商业、法政、医学等六个专门学校,1926年这六个专门学校重新聚合为省立山东大学;1930年在原有校产的基础上接收私立青岛大学校产,将本部由济南迁至青岛,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后易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37年因日寇侵华而再度停办,1946年重新复校;复校后,山东大学的各进步社团,在关键时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特别是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中,他们配合全国学生运动,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保护学校的完整和安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解放前夕的山东大学,被人们誉为青岛的“解放区”。截止到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三年多的时间,全校进步学生配合全国革命形势,进行了多次反美反蒋斗争。其中规模较大的斗争有:三次反美怒潮、“六.一二”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反“特刑庭”斗争,反南迁护校斗争等。在这些斗争中,同学们表现出坚定的政治方向,发扬了光荣的革命传统。1951年与华东大学合并,1958年奉命迁回省府济南。“文革”期间山东大学“一分为三”,分别至于济南、曲阜、泰安,1974年恢复建制,重新确立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期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饱尝了太多的艰辛。 莫道秋霜不滋物,菊花还借后时黄。正是由于身世坎坷、命运多舛,才锻炼了山大人百折

不挠的勇气和坚毅执著的精神。山东大学不仅有着艰辛的岁月和痛苦的记忆,而且有着光荣的历史和璀璨的功勋。在山东大学的发展史上至少出现过四个辉煌时代:第一个黄金岁月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山东大学人文荟萃,闻一多、梁实秋、黄敬思、黄际遇、谭书麟、王恒守、汤腾汉、曾省、杜光埙、游国恩、闻宥、沈从文、老舍、洪深、王统照、傅鹰、王淦昌、童第周等专家学者与杨振声、赵太侔两位著名校长一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山东大学从此闻名遐迩,成为京、沪之外的另一个学术重镇。第二个黄金岁月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山东大学学科齐备,组建了文、理、工、医、农“五院十八系”的强大阵容,陆侃如、冯沅君、赵纪彬、丁山、杨向奎、高亨、萧涤非、张维华、郑鹤声、童书页、黄孝纾、王仲荦、王普、王恒守、郭贻诚、丁西林、童第周、曾成奎、何作霖、丁履德等大师和华岗、成仿吾两位著名校长一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南北学人无不赞誉称道,各路学子无不心向往之。这两个辉煌时代,不仅奠定了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甚高的人文学者,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而且使山东大学的数理研究也取得了了令人仰慕的成绩:渊源于山大的“童(第周)鱼”和“夏道行函数与夏不等式”,是国际上用中国人命名的为数不多的重大科研成果中的两项。邓从豪院士的“配位场理论研究”曾位居国际先进水平,潘承洞院士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探索驰名于海内外……。这两个辉煌时代,不仅使山东大学跻身于中国著名大学的行列,成为教育部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且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位中国5所著名大学之一。第三个黄金时代是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大学获得了新的历史机遇,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吴富恒、邓从豪、潘承洞、曾繁仁四任校长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解放思想,在迅速恢复教学和科研秩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学校规模、加强学科建设,在保持“文史见长”之学术特色的基础上,使文、理、公、管理等各学科更加齐备、彼此兼容,并于1996年通过“211工程”立项,被国家列为重点投资建设的高等院校。历史选择了山大,山大也选择了历史。第四个黄金岁月即自新山东大学成立以来至今。顺应党和国家对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需要,2000年7月22日,山东大学与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成为规模更大、力量更强、学科更加齐备的新的山东大学,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朱正昌书记和展涛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员工戮力同心、凝神聚气,使新山东大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从此,一所百余年老校,在21世纪的第一缕曙光中,激情涌动、活力勃发,充满了盎然生机。

关于蒲公英的诗词

1.

蒲公英

带着你的梦想,自由飞翔;

带着你的希望,随风飘荡。

张开你的翅膀,你飞了一趟又一趟。

寻找你落地开花的方向,

实现你内心深处的愿望。

飞,我要飞,漫天花絮随风飞,爱的种子空中缀;

飞,一起飞,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飞过花季雨季的篇章!

花儿轻飞,你也轻飞,

风儿吹吹,带你飞!

这就是你永无止境的向往!

2.

深埋在你内心的爱情透明,飘逸

注定你无家可归

你成长的代价里

成为风中最诱人的黑客

你携带的黑匣子

写满了人类无法辨认的密码

只有自己才知道道路

只有自己才知道方向

适当的时候你会做别人的新娘

你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哪里等你

你无话可说

没有风的时候

你在黯然伤神

你温柔的冲动里

你知道冬天与春天的区别

那些注定要回去的风

是你无影的伴娘

最终在你希望的角落里

找到你最空阔的洞房

3.

那么精密,以至于微风的摇晃

在你身上无法找到撕裂的诱惑。

你开始醒来,风是隐藏在内心的

最热切的微笑,它早已涂抹好

你成熟的口红,只等待你

长成出嫁的种子,然后

飘荡。

没有人能言说你内心的喜悦

没有人能找到你出嫁后在田野上

摇晃着的喜悦,那是风再一次

将你唤醒,你就要睡去了

你在寻找你命中注定的 土地,在你生根发芽的瞬间

你是否感觉到做了母亲的

快乐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 山大

目录

由于山东大学的科研实力、综合实力、名气和社会影响力远远大于山西大学,所以在全国范围内,提起山大,人们往往认为是山东大学。但是在山西省内,山大一般指的是山西大学。

编辑本段

山东大学

基本资料

◎名称:山东大学

◎简称:山大 ◎旧称: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 ◎英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建立时间:光绪27年(公元1901年)

◎层次: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中国副部级大学,国家教育部“珠峰计划”16所著名学府之一,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

山东大学校门

“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大学。该校的本科生培养得分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之后,居全国第五。——参考《中国大学评价》 ◎性质:教育部直属的老牌重点大学,百年名校,中国名牌大学 ◎山大庄严承诺: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富有创造力的研究生

◎办学理念: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

◎办学目标: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地址:(校本部、中心校区)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政编码:250100

学校概况

山东大学创建于清光绪27年(公元1901年),初名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中国一流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部直属老牌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

平大学之一。

山东大学创建于清末1901年,一百多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百年名校 ,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历史发展时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成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科教的重镇。百余年来, 著名文学家闻一多、老舍、梁实秋,史学家郑鹤声、童书业、黄云眉,医学专家孙鸿泉、尤家骏、张汇泉,化学家邓从豪、朱兆良、薛群基,生物学家童第周,物理学家王淦昌,数学家潘承洞,内燃机专家丁履德,力学专家刘先志,电力工程专家薛禹胜,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国学大师季羡林,著名诗人臧克家等一大批学界泰斗、栋梁之才都曾在此执掌教鞭或蒙沐教泽。山东大学汲取齐鲁文化营养,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经过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的辉煌与发展,不仅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甚高的人文学者,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而且数理研究也取得了令世人仰慕的成绩,跻身于中国著名学府的行列,成为教育部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际上也

颇有影响,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为中国著名大学之一。改革开放后,山东大学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学科更加齐备,规模更加扩大,成为国家首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7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家教育部和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将隶属于不同管理体制的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创建于1911年,是直属国家卫生部的重

点医科大学,曾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原山东工业大学建立于1949年,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工科院校,是山东重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也是山东省属院校中唯一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的高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山东大学,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揭开了山东大学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历史变迁

山东大学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综合大学,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的重点高等学校之一。其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晚清旅日归来的山东潍县状元王寿彭(他的状元灯挂在昌乐县东南的北崔村)在建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建校以来,山东大学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的多次变革,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院校。她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良好的声誉。

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清光绪二十七年)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同时调蓬莱知县李于锴进行筹备。是年11月《折稿》获准,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创办了官立山东大学堂。首任 校长是政界闻人唐绍仪(时称管理总办)。第一批招收学生300人,分专斋、正斋、备斋、分斋督课。聘请中西教习50余人,后增至110多人,美国人赫士为总教习。课程设置除经史子集外,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等20多门。学制初为三年,后改为四年。1904年学校迁入济南杆石桥新址,改为山东高等学堂。1911年又改称山东高等学校。周学熙、方燕年、陈恩焘、萧应椿、陈庆和、周学渊、魏业锐、陈恩畲、李豫同、李联璧、范之杰、黄国恩、丁维椽等先后出任校长。1914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全国设立大学区,各区中心城市设大学,各省设专门学校的体制,山东隶属中心城市北平,按章大学堂停办。师生分别转入法政、工业、农业、商业四个专门学校,校长丁维椽继任商业专门学校校长,校舍由法政专门学校使用。山东大学堂在建校14年中,共培养毕业生770人,选送去欧美和日本留学的59人。其中徐镜心、张伯言等人在日本参加同盟会,被孙中山先生委任为山东同盟会负责人。山东大学堂是山东省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校,也是山东大学历史的起点。

1906在年济南皇华馆设立法政学堂。翌年再设法律学堂,时称第一、第二法政学堂。1913年合并为山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06年,山东巡抚杨士骧、吴廷斌又在济南东关全福庄设立山东高等农业学堂,以南郊千佛山、马鞍山北麓五千亩土地作为学堂的林场,1913年易名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2年,留日学生叶春墀请准在济南南关设立商业学校,随后定

名山东公立商业专门学校。1912年,青州府高密中等工业学堂和济南工业学堂合并,后又并入山东第一中学,于第二年在一中尚志堂校舍成立山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15年,山东省设医学传习所,1916年改名为山东省立医学学校,校址在济南北园白鹤庄,1920年正式命名山东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20年,又将矿业传习所扩建为山东公立业专门学校,校址设在济南东关。上述六个专门学校课程均为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师多为欧美和日本留学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医学四年,十余年共毕业学生4000余人。

1926年,六所专门学校再行合并,组建成为省立山东大学。在山东大学的发展历史上,这六所专门学校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926年,奉系军阀张宗昌督鲁,下令将山东公立六个专门学校合并,在济南建省立山东大学,由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清末状元王寿彭任校长。设文、法、工、农、医五个学院,计有中国哲学、国文学、法律、政治经济、商学、机械、机织、应用化学、采矿、农学、林学、蚕学、医学13个系,并有附属 中学。校设评议会,院设教务会,系设教授会。定期研究教学、人事、经费等问题。大学部有教师320 人,其中教授给200人,除专业课外,并开设选修课,学生毕业授学士学位。1928年,国民北伐军进抵山东,奉系军阀败逃。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兵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在动乱中,学校经费无着,随即停办。1924年8月正式创立私立青岛大学,高恩洪自任校长。设工科和商科,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考试及格者授予学士学位。学生除本国外还有南洋华侨和朝鲜学生。革命活动家罗荣桓、彭明晶等系该校学生。校董事会聘请学界名流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人为名誉董事。选用德国人在青岛建造的俾斯麦兵营作校址。1925年直奉战争再起,直系军阀失败,高恩洪下野,学校濒于倒闭,校董会公推山东省议长宋传典接任校长,勉强维持。1928年北伐军进抵山东后,奉系败逃,学校经费逐渐断绝停办,学生按大学结业处理。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是随后创办的国立青岛大学的前身,在山东大学历史上占有重要篇章。

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报告,下令将省立山东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由何思源、魏宗晋、陈雪南、赵畸、王近信、彭百川、杨亮功、杨振声、杜光埙、傅斯年、孙学悟等11人组成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着手筹备工作。在筹备过程中,蔡元培先生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设在青岛,取得教育部长蒋梦麟的同意。

1928年6月, 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奉令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外,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收用,筹备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5月,国民党政府任命杨振声为校长,9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初设文、理、教育三个学院,分为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学系、教育行

政系和乡村教育系八个系。1932年9月,教育学院停办,学生大部分转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同时增设工、农两学院。工学院设土木工程学系和机械工程学系。农学院设于济南,设研究、推广两部。不久,又将文、理两学院合并为文理学院。学校设校务会议,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各学院院长、各学系主任和教授代表组成,负责议决一切重大事项。校长杨振声思想进步,富有远见,效法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广聘专家学者,如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老舍、洪深、王淦昌、童第周、王统照、张煦、丁山、曾呈奎、黄敬思、黄际遇、任之恭、傅鹰、闻在宥、游国恩、曾省、汤腾汉。1931年行政院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任命赵太侔(赵畸)接任校长。赵太侔原为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赞同杨振声的办学方针。接任后增聘老舍、洪深、张煦、丁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专家学者,师资阵营更为整齐,同时撙节行政费用,添购图书、仪器,先后建成科学馆、工学馆、体育馆、化学馆、水力实验室及实习工厂等,改善了办学条件。此时期由于外部环境 相对稳定,校内人才荟萃,名流云集,师生勤奋教学、成就蜚然,成为学界仰重的国内知名高等学府。 国立山东大学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授学士学位。学校先后创办有学术刊物《科 学丛刊》、《文史丛刊》、《励学》、《刁斗》等。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1月国立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安徽安庆,不久再迁四川万县。图书、仪器、案卷分批运出,损失严重。1938年春学校在万县复课,不久教育部下令“暂行停办”。师生分别转入国立中央大学,图书、 仪器、机械分别暂交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保管使用。1946年春,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再任校长。复校后设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计有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电机工程学、农艺学、园艺学、水产水15个系,医学院不会系,并附设一个大学先修班和高级护士学校。各学院学生修业年限为四年,其中工学院五年,医学院六年,实行分学制和必修制、选修制。1946年10月25日举行开学典型。知名学者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丁山、赵纪彬、杨向奎、萧涤非、丁西林、杨肇、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贻诚、王恒守、李先正、刘遵宪、朱树屏、严效复、杨宗翰、郑成坤、李士伟、沈福彭等应聘来校执教。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王哲、罗竹风、高剑秋率领军管小组进校,对学校进行接管整顿,山东大学从此进入新的期。

1945年中共华中局决定,在华中党校基础上,创办华中建设大学。校址设于苏皖边区的旰眙县新埔由华中局宣传部长彭康兼任校长。设民政、财政、文艺三系和一个高干班。首届招生。同年5月4日,正式开学。8月份,首届学生结业,学校迁清江市。1946年初,校长彭康率领部分干部教

师和学员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华中建设大学校长由李亚农继任,解放区知名人士贺希明、张劲夫、张茜、夏征农、戴白韬、阿英、孙冶芳、范长江、车载、朱维基、黎冰鸿、黄源、陶官云等在校工作和执教。学校拟办成一所正规大学,设工、农、文、医、师范、社会科学等六个学院和预科。1945年8月,山东抗日人民政府在解放区临沂,创办了山东大学(为了区别国立山东大学)称临沂山东大学),由李澄之、田佩之任正副校长。设预科部,招收知识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946年初,华中建设大学校长彭康,率领该校师生400余人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师资力量 得到充实,学校规模有所扩大,设立政治、经济、教育、文艺四系,转入以专业为主的学习,解放区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何封、薛暮桥、李仲融、王淑明、孙克定、刘力行、胡考、宋日昌、尚钺、宋之的等在校执教。1948年夏,中共华东局决定,以原临沂山东大学渤海地区的部分留守人员为基础,并集中原来的一些教师,会同华中建设大学的部分干部教师,在潍县组建成立华东大学,同年9月4日开学。韦悫任校长,张勃川、李宇超任副校长。济南解放后,于11月迁入济南。迁济后成立文学、社会科学、教育三个学院和一个研究部。另设附属中学。1949年5月,韦悫调任上海市副市长,彭康接任校长,学校向正规化大学过渡。11月,教育学院划出,后成为山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交济南市领导,改为实验中学。195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学校调整为政治、文学、史地、艺术、俄文五系,转入正规化的业务学习。1950年冬奉命迁青岛,1951年在青岛与山东大学合校。华中建设大学、临沂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都是短期训练班式的政治大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国家培养了近一万名干部,为革命战争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1年3月,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名为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校党委书记,童第周、陆侃如为副校长、设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分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矿物学、水产学、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电机工程学、农艺学、园艺学、病虫害学、政治学、艺术学18个系。其中政治和艺术为两个直属系。学校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科学研究。1951年创办《文史哲》杂志和《山东大学学报》,开辟了科学园地,促进了学术争鸣。从此山东大学又进入了学术繁荣的新阶段。1952年夏,进行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山东大学根据中央教委部关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方案,调整出去的院系有:(一)政治系,迁至济南,组成山东政治学校,现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二)艺术系戏剧组,迁至上海,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现 为上海戏剧学院。(三)艺术系音乐、美术两组,迁至无锡,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成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现为南京艺术学院。(四)工学院和土木系,和原山东工学院的土木、纺织系合并,组建成青岛工学院,后

又迁至武汉与有关系科合并,成立武汉测绘学院,现为武汉测绘科学大学。

(五)工学院的机械、电机两系,迁至济南,与原山东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工学院,即后来的山东工业大学。(六)农学院的农艺、园艺、植物病虫害学三系,迁至济南,与原山东农学院合并,组建

校区一角

成新的 山东农学院,现为山东农业大学。(七)医学院1956年独立,扩建为青岛医学院。(八)理学院的地矿系迁至长春,与有关院校系科合并,组建成长春地质学院。(九)1954年教育部拟改变高等学校的布局,指令由山东大学负责,在郑州筹建一所新的大学, 由山东大学支援师资,即现今的郑州大学。(十)在迁校济南时,留在青岛的系科,独立建院后,发展成为后来的青岛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在院系调整中,分出的系科和其他院校组建了十所高等院校,取消了院一级组织,留有 中文、历史、外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水产八个系,增设海洋学系,建立文学历史和海洋物 理两个研究所,成为教育部直属的以文、理为主的综合大学。中文、历史两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还接收朝鲜、越南、苏联等国的留学生,学校的影响扩及国外。1955年华岗受诬陷去职,稍后童第周调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7月山东省副省长晁哲甫出任校长兼党委书记。1957年外文系师生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外文系撤销。1958年夏晁哲甫奉调回省,国务院任命成仿吾为校长兼校党委书记。1958年7月,山东大学归由山东省领导,同年10月奉命迁校济南。文科的中文、历史两系和理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系搬迁济南,海洋、水产和正筹建的地矿三系留在青岛(后独立为山东海 洋学院)。这期间根据科学发展和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于1959年秋恢复了外文系,1960年重设政治系,建成原子能系和电子系,学校由迁济时的6个系10个专业,增至政治、中文、历史、外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原子能(后学生并入复旦大学,该系撤销)、电子10个系。建立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美国文学、中国古代史、微分方程(控制论)、磁学、晶体、微生物九个校属研究室。有八个专业接受培养研究生。设有三个专业业余大学,六个专业函授班,并招收函授研究生,在校业余和函授生达到4000人。同时,恢复了外国留学生培养工作。

学校迁济后,从1959年开始兴建新校舍,到1966年“文革”前七年,共建成文史、化学两栋教学校,6栋学生宿舍楼,三个食堂,13栋教工宿舍楼和部分辅助用房,总面积五万平方米。全校九个系分住两地,校部机关和外文、物理、电子、生物四系仍住原处,称老校;政治、中文、历史、 数学、化学五系迁新校舍,称新校。1961年学校复归中央教育部领导,学校在文史见长的优势中,向社会科学领域开拓;在理科的扬长避短中,突出数学、磁学、晶体、微生物的六十年代新特色,为学校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6月殃及山东大学校园,全校机构随之瘫痪。1967年后,校内山头林立,学校的一派组织夺权后,把校名改为“鲁迅大学”,直到1970年才又恢复了山东大学校名。1970年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山东大学一分为三:政治、中文、外文、历史四系南迁曲阜,与曲 阜师范学院合并,改称为山东大学;生物学系迁奉泰安,并入山东农学院;校部机关和数学、物理、电子、化学、光学(新建)五系留在济南,成立山东科学技术大学。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病中得悉这一情况,立即签署恢复山东大学原建制的指示,1974年初山东大学恢复原建制,山东科学技术大学即行撤销。1971年高等学校恢复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审定”的招生办法,开始招收工农兵学生入学。到1976年共招收五届工农兵学生(学制二、三年),总计毕业3267人。

山东大学的发展一直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2月26日,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重点共建山东大学协议,使山东大学跨入全国21所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百年校庆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分别为山东大学题词。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是:“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山东大学办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李鹏同志的题词是:“齐鲁大地,人才辈出;百年学府,再创新章。”

新世纪、新山大、新机遇、新发展。山东大学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使命和己任,担承社会责任,致力学术繁荣,培育民族中坚,服务社会发展,探求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全面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人才战略,学校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一片生机盎然。合校五年来,该校稳步而顺利地实现了实质性融合,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学位点建设大幅攀升,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被教育部赞誉为“合校成功的范例”,2004年进入中央直管的副省部级大学行列。2005年8月22日,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继续重点共建山东大学的协议。

在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全面提升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经过“十一五”期间和更长时间的建设,到建校120周年之际,建设成为我国特别是华东地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高

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开放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深厚的历史积淀融于创新精神的办学理念,使百年山大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成为海内外学子治学与成才的理想殿堂。

历任校长

中华民国时期 周学熙(1901年) 方燕年(1901年—1902年) 陈恩焘(1902年—1905年) (其间山东大学堂校长不详)

王寿彭(1926年—1927年)

张宗昌(1927年—1928年4月)

杨振声(1930年9月—1932年9月)

赵太侔(1932年9月—1936年6月) 林济青(1936年7月—1938年2月) 赵太侔(1946年2月—1949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华岗(1951年2月—1955年8月) 晁哲甫(1956年7月—1958年7月) 成仿吾(1958年7月—1966年) 吴富恒(1978年12月—1984年6月) 邓从豪(1984年6月—1986年11月) 潘承洞(1986年11月—1997年12月) 曾繁仁(1998年1月—2000年7月) 展涛(2000年7月—2008年11月) 徐显明(2008年11月至今)

组织结构

机关党政机关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纪委、监察处、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离退休工作处、人事处

教务处、科技处、 社科处、 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审计处、公安处、人武部、综治办、“610”办公室、基建处、后勤管理处

医院与卫生管理处

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和直属单位

东校区党的工作委员会、东校区管理委员会、西校区党的工作委员会、西校区管理委员会、机关党委、后勤党委

产业党委、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 图书馆党委、出版社党总支 机械厂(工程训练中心)、校医院党委、 第一附属中学党总支、 第二附属中学党总支

基建直属党支部、工会(妇委会)、团委、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211工程办公室)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内合作办公室、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 校友工作办公室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 出版社、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厂)、校医院、《文史哲》编辑部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第一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小) 山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院部设置 山东大学东校区(新校)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经济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经济研究院(中心)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晶体材料研究所 管理学院 环境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国际教育学院 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大学东校区(老校) 济南市洪家楼5号 邮编250100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艺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物理学院 山东大学西校区 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 邮编250012 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口腔医学院 护理学院 药学院 山东大学南校区 济南市经十路73号 邮编25006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土建与水利学院 体育学院 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 济南市舜华路中段 邮编250101 齐鲁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础部 山东大学南新区 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 邮编2500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土建与水利学院 附属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邮编 250012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济南市北园路247号 邮编 250033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 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 邮编 200012 科研机构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卫生部耳鼻喉科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所 山东大学全息生物研究所 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循证医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训练中心(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 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 山东大学表面化学工程与电工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大学表面化学工程与电工材料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墨子研究所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山东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山东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新材料中心

山东大学材料连接技术研究所

山东大学材料液态结构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历任校长 唐绍仪(1860-1938 ) 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济南,1901 王寿彭 (1875-1929) 济南, 1926-1927 杨振声 (1890-1956) 青岛, 1930 - 1931 赵太侔 (赵琦) (1889-1968) 青岛, 1932-1936;1946-1949 林济青 青岛,1936- 华岗 (1903-1972) 青岛, Feb. 1951-Aug. 1955 晁哲甫 (1894-1970) 青岛,1956-1958 成仿吾 (1897-1984) 济南, August 1958-January 1974

焦云英 (1920- ) 济南, January 1974-December 1979

吴富恒 (1911- ) 济南, December 1979 -June 1984

邓从豪 (1921-1998) 济南, June 1984- November 1986

潘承洞 (1934-1997) 济南,November 1986-1997

曾繁仁 (1941- ) 济南,1998-July 2000

展涛(1963-) 济南,(2000年7月—2008年11月)

现在的山东大学,由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正昌研究员兼任党委书记; 现任校长为徐显明。

学校实力

山东大学校本部坐落在山水秀美、风光旖旎的泉城济南市,现有东校区新校、老校、西校区、南校区、软件园校区和南新区6个校园,并在“最适宜人居”的海滨城市威海设有分校。学校总占地面积5355亩。现有42个教学学院(含分校11个院系),6所附属医院(含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2所教学、实习医院,并设有研究生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涵盖了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8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5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本科专业112个,形成了完整的学历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在近4000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7人,双聘院士2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泰山学者”19人;教授959人,博士生导师732人(含198名合作、兼职导师)。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省级重点学科6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6个;“985工程”二期国家重点

建设科技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12个;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拥有128个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近11亿元,基建面积225万平方米,图书资料792.2万册和先进的数字图书文献库;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专管、开放、共享体系,使用效益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名列前茅;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网络体系和数字化校园环境;是“山东省文明校园”、济南市命名的“花园式庭园”。 文化传统

山东大学传承保持着淳朴敦厚的学风,积淀形成了“山之韵、海之魂”的山大文化。新的历史时期,秉承“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求真务实,开放拓新”的校风,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加竞争力,即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学校十分重视本科教育。实行按学院和学科类别招生,并允许在校学生二次选择专业或修读第二学位;积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再造,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鼓励教授和名师上讲台授课,50%以上的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高校首倡并大力推进“三种经历”,即第二校园经历、海外求学经历、社会实践经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实行了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公共外语分级教学、学分制,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山东大学以“担承社会责任,致力学术繁荣”为使命,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培育民族中坚,服务社会发展,探求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全面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人才战略,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一片生机盎然。面向社会,面向海内外进行学术、人才资源及学科建设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起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格局。学校推动校地合作,除了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外,还与济南、青岛、威海、临沂、日照等地方政府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加强校企合作,先后与鲁能集团、浪潮集团、将军集团、鲁南制药等大型企业集团合作,产学研工作得到拓展。推进校校合作,先后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本科生“访学”协议,启动了包括本科生互换培养、师资共享、科研合作等内容的交流项目,校际合作空间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得到加强,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7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议关系,与10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近三年聘请国外长期专家127人次、短期专家400人次,每年招收的留学生发展到近2000名。

2001年10月15日是山东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日。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是:“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山东大学办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山东省委、省府高度重视山东大学的建设,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新世纪、新山大、新机遇、新发展,深厚的历史积淀融于开放而富于创新精神的办学理念,将使百年山大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成为海内外学子治学与成才的理想殿堂。我们坚信,经过10年左右的不懈努力,山东大学将成为我国特别是华东地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型的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教学科研

教育成果

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一流的研究生。学校秉承“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山之魂,海之韵”的山大文化,弘扬“求真务实,开放拓新”的校风,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校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大力吸引优质生源,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着力进行教育创新,实行了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公共外语、计算机实施分级教学,在全国高校首倡并大力推进“三种经历”,即第二校园经历、海外求学经历、社会实践经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科研成果

山东大学具有雄厚的学术科技实力。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统计,我校科技竞争力已经进入世界高校前500强,列国内高校第7位。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综合性、开放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要求,坚持以“整体跟进、重点突破、以人为本、强化创新”为指导思想,突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2001-2006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725项,其中承担国家攻关课题54项、“863”课题96项、“973”课题63项、军工项目56项、重大、重点基金课题1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共计565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2350项;共鉴定科技成果739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70项。学校连续十几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进入全国高校前十位;近年来被EI收录论文保持在全国高校十位左右,被SCI收录论文的引证总数也进入全国高校前十名。学校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也呈现良好势头,形成了山大

华特上市公司和山大鲁能、山大华天等40余家高新技术科技企业,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国际合作

山东大学国内外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学校面向社会、面向海内外,构建了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格局,服务地方取得重大进展。学校推动校地合作,特别是面向山东省和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开展科技文化、人才培养、社会建设等各种服务,近四年我校与地方、企业共签订科技开发合同1321项,与济南、潍坊、临沂等地市及鲁能集团、将军集团、浪潮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全面合作关系,在校内共建了20余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实验室等产学研基地,在校外建立了88个教学实践基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对接,搭建起学校科技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科技进步、地方和企业服务于我校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积极推进校校合作,先后与武汉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启动了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互换培养(访学)、师资共享、科研合作等内容的交流项目,现已接收国内14所高校访学学生共1227人,派往国内9所高校访学学生共914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先后与美国等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7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议关系,与10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近5年共有2000余人次出国(境)访问、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及合作研究;接待短期交流、访问考察人数达2500多人次;举办国际大学校长论坛、“2002ICM国际数学家大会”卫星会议等国际或双边学术会议47次;参加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国际合作AMS等多项国际尖端科研项目;聘请长期专家127人次,短期专家近400人次;现有各类留学生近2000人,分别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在新加坡建有孔子学院;我校也是国内10所“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之一。

著名校友

酒旗风暖名士狂——梁实秋 怀念成仿吾 数学家校长潘承洞 水光云影共徘徊——沈从文在山东大学 文学大师王统照 缅怀老院长王哲同志 力学专家刘先志 宽厚仁和的长者邓从豪院士 “两弹元勋”——王淦昌 耳鼻喉科专家孙鸿泉 沉稳厚实的治史之才——郑鹤声 认真为人为学的史学家张维华 博古通今的法学家——乔伟

张协和院长与山东工学院

获得国际殊荣的吴富恒 民国史专家——孙思白 一代史学宗师——王仲荦 童书业先生二三事 语音康复专家杨仁中 冯沅君 从白山黑水走来的朗诵诗人——高兰 “骨科圣手”赵常林 萧涤非 地之子——记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台静农先生

学映北斗 风范长存——高亨先生和山东大学

人的花朵——记美学家吕荧先生

山东大学星

2004年10月17日,国家天文台在济南宣读了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关于“山东大学星”的命名公报。“山东大学星”成为继“北京大学星”、“南京大学星”、“北京师范大学星”之后,第四颗由我国发现并以高校名称命名的小行星。 “山东大学星”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在1997年10月15日发现的。当天晚上,观测者发现了一颗快速移动的天体,决定对其进行跟踪观测。经过认证,这是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并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的暂定编号。因为这颗星被发现的日子,恰好是山东大学建校96周年校庆日,国家天文台决定将它命名为“山东大学星”,并经过了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讨论通过。

编辑本段

山西大学

基本资料

山西大学地

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9项国家科研大奖。

师资力量

山西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人荟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6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教师100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13人,硕士生导师6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7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8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霍英东奖教金”获得者2人。学校还聘请了杨振宁、张继钢等33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及艺术家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全省评出10名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该校占有6名;全省评出54名青年学术带头人,该校占到13人。 还有“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界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模范教师等众多名师。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办学条件

山西大学办学条件优良,治学环境优雅。学校占地面积2450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314万册(件),电子图书106万册,在2009年11月公布的山西省第一批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第一批省级珍贵古籍名录中,山西大学图书馆成为第一批山西省8家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多元。学校是山西省最早开展

Internet接入服务的高校,实现了网络化管理,部分课程实现了网上教学。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传统格局为主的北校区和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南校区,成为“林荫遮道、花草围楼、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 “花园式”学府,是省政府命名的“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

人才培养

山西大学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 12 万名各类人才。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奠基人孙健初,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曰伦,中国生物统计和作物育种学科主要创始人王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院士、清史专家萧一山,曾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鲁迅的挚友、著名散文家川岛等就是众多优秀学子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一批毕业生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如物理系毕业的朱日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系毕业的武维华为中国农业大学长江学者,数学系毕业的姚鹏飞为国家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等等。学校逐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源质量好、学生综合素质高,育人水平明显提高,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 15822 名,各类研究生 5265 名。本科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 20% 左右,新生录取分数线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前列。《近代物理实验》、《原子物理学》、《区域社会史导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数据库原理》等1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科技哲学》、《中国近代社会史概论》等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第九届“挑战杯”大赛中,该校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总分排名全国高校第13 位;在 2000 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代表山西省高校参赛 , 是 10 所获得“校长杯”的高校之一;在最近两年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英语竞赛、健美操比赛中,学生共获得 13 个全国一等奖,在2009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山西大学获得本科组一等奖,在2009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智力运动会上,由山西大学组成的女子桥牌队,获得团体第五名的成绩。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殷杰的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张靖博士、靳杰泰博士、贾晓军博士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年山西大学苏晓龙博士再次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9年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乔全生教授所著《晋方言语音史研究》荣获第十三届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这是山西省学者首次获此殊荣。2007级学生滕广为代表山西大学获得2009年度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山西赛区冠军,特等奖和第15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山西省总决赛亚军。2009年由甄晓老师指导的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木管五重奏入围中国金钟奖(中国金钟奖是我国艺术界中最具权威的奖项之一,是中宣部批准的全国音乐界综合性专家大奖,其中包含了声乐、器乐、钢琴三大音乐类别。)

科研交流

山西大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来,我校SCI、EI、CSSCI 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争取到国家级科研课题246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火炬项目、国家产业化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8项。有23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其中2002年“全固化单模单频绿光激光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现代科学哲学》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低度有色配制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和“芒硝法生产硫酸钾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5年“周期瞬子和高能量子隧穿”研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山西大学对外交流进一步拓展,已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

阿斯顿大学、法国巴黎六大、德国亚琛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日本东京国际大学、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日本国士馆大学、日本立教大学、韩国培才大学等50余所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并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在校本科生可以赴境外交流、赴国外高校攻读学位,成为山西国际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根据2009年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资料,山西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居第64位。在全国范围内理学排行30,管理学排行63,经济学排行95,教育学排行24,法学排行50,历史学排行35,文学排行59,哲学排行第8,社会科学排行33,自然科学排行79。根据2010年中国网大的大学排行榜,山西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居第75位。

学校将继承百年传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求活力、以开放求效益的办学思路,努力推进高水平高效益办学的协调发展,建成山西省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中心,并为使之成为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估结果

2007-2009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学科专业 全国排名):

哲学 8 物理学 21 化学 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4 作物学 15 农业资源利用 17 林学 13 管理科学与工程 44 工商管理 44 公共管理 32

公共管理 32

图书馆,情报档案管理 12

法学 50

扩展阅读:

 1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米缪想你

00

进入我的百科

浏览次数:约 37392次

编辑次数:24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0-10-26

创建者:随时举手

百科核心用户扬帆起航:

百科消息:

万圣不眠夜--万圣节专题


相关文章

  • 小脚丫走天下讲稿
  • 二.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大学由俄国伟大的科学家罗曼诺索夫于1775年创建,是一所历史悠久且拥有优良传统的大学.在这所俄国最早和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里,其科学上和教育上独特的学派早已名誉世界.不但是全俄罗斯最大的大学和学术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 ...查看


  • 宽以待人 宽容如水
  • 宽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是一种修养.宽容别人的过失,将给别人一个醒悟的机会.但是,宽容并不是宠爱,更不是放纵.宽容只是使自己摆脱凡事斤斤计较的心态,拓展凡事耿耿于怀的心胸. 亚历山大大帝骑马旅行到俄国西部.一天,他来到一家乡镇小客栈,为 ...查看


  • 我的梦想演讲稿:假如梦想是树
  • 假如梦想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梦想的花瓣,一瓣一瓣将人生旅途装扮. 假如梦想是草,就毫不吝惜地向世人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星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假如梦想是树,就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 ...查看


  • 渴望上路的作文
  • 并不是说希望自己的人生平平淡淡,那样的人生是不完全的,不遇到礁石,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这并不矛盾. 我只希望永远奋斗不止,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丧失勇气,沦落为碌碌无为的人,不会因为一次成功而冲昏了头脑,无论成功与否,都应不断拼搏. 我只是希 ...查看


  • 2015济南小升初择校之山大附中
  • 2015济南小升初择校之山大附中 家长们对名校的无尽渴望使得2015济南小升初择校的话题依然离不开山大附中.稼轩中学.济南外国语.从2014年开始三所学校统一招考更增加了济南小升初择校的难度,而在三所名校中,山大附中作为唯一公开招考的公办名 ...查看


  • [俄罗斯史]二十六.北方的斯芬克斯--亚历山大一世
  • 亚历山大1777年12月12日诞生于圣彼得堡,是保罗的长子.亚历山大的降生,令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欣喜万分,马上就把长孙抱走,自己抚养.亚历山大出生后一年半,他的弟弟,也就是保罗的次子康斯坦丁降生,于是亚历山大兄弟均在祖母的呵护下成长,叶卡捷 ...查看


  • [优秀作文]我的初四生活
  • 没滴过血的手指,怎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不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怎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为了中考,努力拼搏,塑造成功的自我! --题记 岁月的河流翻滚着浪涛,毫不留情地挟着我们向前奔,不论我们是否情愿,都被它冲向新的起点.回首眺望,三年的初中生活 ...查看


  • 生命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
  • 生命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 [摘要]: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是苏联作家中令人瞩目的一个.在其长篇小说<癌病房>中,描写了一群癌症患者的不幸遭遇,审视现实,反思历史,剖析社会机体上的"毒瘤",控诉了斯大林 ...查看


  • 高一新生代表发言稿 1
  • 新生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2017级2班的冯聪.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今天能非常荣幸地作为高一新生代表在此发言.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增强责任意识,筑梦美好明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