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是谈战略、谈方案、谈计划、谈执行的讨论,但感觉大多是浮在空中,即使是谈执行也是谈一些保持外在趋向,如分工、责任、培训,总有种无法一吐胸中块垒的感觉。做好一件事可能会有巧合,做好一类事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要长期占有天时、地理、人和是需要从适合的细微之处入手,从适当的高度着眼。
制度、标准往往是大家最为关心,却也最容易被引向偏颇的地方,制度是不是越多越好?是不是越细越好?标准是不是越高越好?是不是越包含范围越广越好?我想没有谁会同意肯定这个说法,却有很多人确确实实向这方向在走,并且还会有很多你无法驳倒的理由。
反复研读国学古典文献,谈到做事总不能离开一个“中”与“和”两个字,凡事“过而又不及”就不会有好结果,思来想去还是那句话:“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领导”,上若好之,下必甚焉啊!
企业越大就越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制度来约束,这是共识,但制度总要有个边界才好,如果只一味地增加制度所管范围,就一定是在缩小组织的活动空间,结局是死水一潭、毫无创意而走向衰败。最无能的领导者往往是拿各种制度做为堤坝,挡住这边、又要挡住那边,完全不顾是否合时宜,刘邦入关后只有“约法三章”,这是雄才大略!
法制是必要的,制度是需要的,但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知道该如何做,制度约束人是约束哪些人,是该在那些环节约束,哪些时间、场合该约束,不弄明白这些就是闭门造车、就是按图索骥。
“上帝的事情归上帝,凯撒的事情归凯撒”,我们要清楚除了制度之外组织还有道德约束力,制度越多越是说这个企业越是缺乏企业文化环境,别看满墙都是企业文化宣传,每周还有Cheers,那能抵什么用呢,关键还是看企业老总和高层是否拿出一个“诚”字来!
公司在做SGS认证中梳理一些规程,流程管理部提出“在操作人员做好维护工作之后需清理现场”,要把这做为一条写进制度里,这十分让人费解,如此之细的要求还可以更进一步延伸,是否还要说:“不得遗留任何杂物”为止呢。
制度需要关注那些影响操作的最重要的那部分,其他的呢,很简单:是凯撒的事情就归凯撒吧,员工的素养是和企业文化相关联的,也需要有人传、帮、带,好的领导要帮助解决员工对制度理解,而不是单纯的按制度办事。
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反正会归结到是制度还不够多、内容还不够细、执行还不够到位,结果是“缘木求鱼,”越是强调制度、越是乱了阵脚。
最好的制度应该是最适合的,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是适合的,最该有的制度是对事件具有颠覆性影响的那部分,在此止住人性中的惰性、恶性和愚性,但不代表就是把每一个人都假设为恶。
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保持行动的一致性、高效性,使结果趋向于完整、完美。
周文王时,他有次外出巡游看到一个老者在钓鱼,老者闲庭自若的情态感染了文王,文王觉得对方一定是一个智者,想把老者带回去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但又担忧大臣们不会同意,就在某一天对大臣们说:“昨晚我梦见一个老者,面色青黑,带着王冠对我说:河边的老者是你治理国家的人才,你该把他请出来。”大臣们听说后就讲这不是大王您的父亲吗,那就把河边的老者请来吧。文王还是想考验一下老者,于是就安排他到一个地方做县官,一年过去了,文王再次来到这个县时发现这里没有了盗贼,家家夜不闭户,人们都有吃不完的储粮。文王很是惊喜,就对老者说:“您看您的治理方法是否可以推广到全国呢,”老者听到后很是惊恐,第二天就跑掉了,因为他上任之后什么都没有做。
这是《庄子》里的一段故事,无为而治倒不是什么都不做,是在该为的时候有为,不该为的时候不为,如果我们还不明白这个道理,而一味追求制度完善,那就是走向事物的反面了,大家可以理解一下:市场经济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活力!
好的制度是对好员工的帮助,是对差员工的约束,坏的制度是对所有员工的约束,对谁都没有帮助,只是符合某些个人的意志。
说到制度就一定会涉及到标准问题,单纯说到“标准”是很难说清楚的,是谁的标准?用什么做衡量?高度是什么?广度是什么?这些问题不能回答就没有资格谈论标准问题,我们不是总爱在开会时大谈”管理标准”如何说的么,其实你说的只有你知道,他说的只有他清楚,大家各执一词有什么意义?
其实标准是有两个:一个是人心里的主观,一个是现实中客观,大家一定会反对说只有客观标准、哪有主观标准,要知道客观标准是通过人主观意识表达出来的,经过表达的内容一定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我们的努力是希望排除主观因素,使事物趋向于客观本质,这是在对标准理解、认识中最为关键的立足点,我们的很多领导者要么是经验主义、要么是官僚主义、还有就是盲动者。
我们知道标准的执行将牵涉到资源的投放,高标准必有高投入,严要求必有大支出,我们似乎很容易倒向更高、更好、更快的一面,无论是外在压力、还是自我欲求都使我们趋向于这个选择。美国是一个世界超级大国,它的超级力量形成是经历了近两百年的积累,而我们总是希望一蹴而就地改头换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好像是说给别人听,自己知道就好了。
由于管理本质就是拉近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如果理想和目标过于高远,要么降低标准以接近现实,要么是不顾现实而去攀越目标,大量的管理书籍告诉我们:高远目标会使人更有动力,所谓的成功学更是大力鼓吹励志,这样的宣导已经让很多人飘在空中了。
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中,标准更加适合短期目标的实现,阶段性标准建立更容易贴近实际情况,而主观性随意变更标准要求是破坏领导力最具腐蚀性的东西,朝立夕改,大家一直以领导做为标准。
人心浮躁啊,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物资极为丰富背后的暗影,古之所学为己、今之所学为人,管理者都是一副躁动的心肠,那么员工还不是见样学样吗。
说到人,是最为难谈的话题,但也是最无法逾越的话题,因为制度、标准归根结底都是由人执行的,但人也是最能带来效果、效率的能动因素,制度、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该考虑是把活的人往死推,还是把死的制度、标准让人做活。
“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事起于微细端倪,需要有人能够察觉,到了无可挽回地步再去管就只有后悔了,而制度、标准本身最容易圈定人的思维,也很容易让一部分人推脱自己的责任,一件事情大家都没有错,可结果却注定是错的!悲哉!
中国人不仅要有管理层级概念,还要有遵礼守份的概念,这是不同于西方人的地方,所以制度之外靠的是道德约束,企业老板如果无德,再多的制度都无法管好,这是法制与人治之间空白地带。
天生万物、聚类有别,人也是要依德行、智力、能力高低来分出类别来,这不是什么该避讳的话题,当然当面提了就是中伤了,孔子说“仁者爱人”是不分差别的,但实际使用上是要分门别类的。
德与才是什么关系,企业老板要思考、企业高层也要思考,特别是HR部门。
有德有才放手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控制使用。
制度制定首推德才兼备者,高屋建瓴,制度执行者退而求其次有德无才者,一丝不苟,制度约束者重在有才无德者,不出圈子,这么说不代表这是死的,还是要因地制宜。何谓德、何谓才,世无大德、无大才集一身者,否则就是圣人了,所以用人不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凡人都有毛病和弱点,就看你需要哪一面了,也看你的驾驭能力如何。
制度让我们知道该干什么,标准让我们知道干到什么程度,而人是最大的变量,仅关注制度本身而忽略人的作用那是在“刻舟求剑”,无论制度多么完善,即使能堵住你所想到的缺口,也会堵不住你所想不到的缺口,制度管人、还要人管事啊!
经常看到是谈战略、谈方案、谈计划、谈执行的讨论,但感觉大多是浮在空中,即使是谈执行也是谈一些保持外在趋向,如分工、责任、培训,总有种无法一吐胸中块垒的感觉。做好一件事可能会有巧合,做好一类事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要长期占有天时、地理、人和是需要从适合的细微之处入手,从适当的高度着眼。
制度、标准往往是大家最为关心,却也最容易被引向偏颇的地方,制度是不是越多越好?是不是越细越好?标准是不是越高越好?是不是越包含范围越广越好?我想没有谁会同意肯定这个说法,却有很多人确确实实向这方向在走,并且还会有很多你无法驳倒的理由。
反复研读国学古典文献,谈到做事总不能离开一个“中”与“和”两个字,凡事“过而又不及”就不会有好结果,思来想去还是那句话:“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领导”,上若好之,下必甚焉啊!
企业越大就越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制度来约束,这是共识,但制度总要有个边界才好,如果只一味地增加制度所管范围,就一定是在缩小组织的活动空间,结局是死水一潭、毫无创意而走向衰败。最无能的领导者往往是拿各种制度做为堤坝,挡住这边、又要挡住那边,完全不顾是否合时宜,刘邦入关后只有“约法三章”,这是雄才大略!
法制是必要的,制度是需要的,但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知道该如何做,制度约束人是约束哪些人,是该在那些环节约束,哪些时间、场合该约束,不弄明白这些就是闭门造车、就是按图索骥。
“上帝的事情归上帝,凯撒的事情归凯撒”,我们要清楚除了制度之外组织还有道德约束力,制度越多越是说这个企业越是缺乏企业文化环境,别看满墙都是企业文化宣传,每周还有Cheers,那能抵什么用呢,关键还是看企业老总和高层是否拿出一个“诚”字来!
公司在做SGS认证中梳理一些规程,流程管理部提出“在操作人员做好维护工作之后需清理现场”,要把这做为一条写进制度里,这十分让人费解,如此之细的要求还可以更进一步延伸,是否还要说:“不得遗留任何杂物”为止呢。
制度需要关注那些影响操作的最重要的那部分,其他的呢,很简单:是凯撒的事情就归凯撒吧,员工的素养是和企业文化相关联的,也需要有人传、帮、带,好的领导要帮助解决员工对制度理解,而不是单纯的按制度办事。
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反正会归结到是制度还不够多、内容还不够细、执行还不够到位,结果是“缘木求鱼,”越是强调制度、越是乱了阵脚。
最好的制度应该是最适合的,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是适合的,最该有的制度是对事件具有颠覆性影响的那部分,在此止住人性中的惰性、恶性和愚性,但不代表就是把每一个人都假设为恶。
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保持行动的一致性、高效性,使结果趋向于完整、完美。
周文王时,他有次外出巡游看到一个老者在钓鱼,老者闲庭自若的情态感染了文王,文王觉得对方一定是一个智者,想把老者带回去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但又担忧大臣们不会同意,就在某一天对大臣们说:“昨晚我梦见一个老者,面色青黑,带着王冠对我说:河边的老者是你治理国家的人才,你该把他请出来。”大臣们听说后就讲这不是大王您的父亲吗,那就把河边的老者请来吧。文王还是想考验一下老者,于是就安排他到一个地方做县官,一年过去了,文王再次来到这个县时发现这里没有了盗贼,家家夜不闭户,人们都有吃不完的储粮。文王很是惊喜,就对老者说:“您看您的治理方法是否可以推广到全国呢,”老者听到后很是惊恐,第二天就跑掉了,因为他上任之后什么都没有做。
这是《庄子》里的一段故事,无为而治倒不是什么都不做,是在该为的时候有为,不该为的时候不为,如果我们还不明白这个道理,而一味追求制度完善,那就是走向事物的反面了,大家可以理解一下:市场经济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活力!
好的制度是对好员工的帮助,是对差员工的约束,坏的制度是对所有员工的约束,对谁都没有帮助,只是符合某些个人的意志。
说到制度就一定会涉及到标准问题,单纯说到“标准”是很难说清楚的,是谁的标准?用什么做衡量?高度是什么?广度是什么?这些问题不能回答就没有资格谈论标准问题,我们不是总爱在开会时大谈”管理标准”如何说的么,其实你说的只有你知道,他说的只有他清楚,大家各执一词有什么意义?
其实标准是有两个:一个是人心里的主观,一个是现实中客观,大家一定会反对说只有客观标准、哪有主观标准,要知道客观标准是通过人主观意识表达出来的,经过表达的内容一定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我们的努力是希望排除主观因素,使事物趋向于客观本质,这是在对标准理解、认识中最为关键的立足点,我们的很多领导者要么是经验主义、要么是官僚主义、还有就是盲动者。
我们知道标准的执行将牵涉到资源的投放,高标准必有高投入,严要求必有大支出,我们似乎很容易倒向更高、更好、更快的一面,无论是外在压力、还是自我欲求都使我们趋向于这个选择。美国是一个世界超级大国,它的超级力量形成是经历了近两百年的积累,而我们总是希望一蹴而就地改头换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好像是说给别人听,自己知道就好了。
由于管理本质就是拉近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如果理想和目标过于高远,要么降低标准以接近现实,要么是不顾现实而去攀越目标,大量的管理书籍告诉我们:高远目标会使人更有动力,所谓的成功学更是大力鼓吹励志,这样的宣导已经让很多人飘在空中了。
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中,标准更加适合短期目标的实现,阶段性标准建立更容易贴近实际情况,而主观性随意变更标准要求是破坏领导力最具腐蚀性的东西,朝立夕改,大家一直以领导做为标准。
人心浮躁啊,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物资极为丰富背后的暗影,古之所学为己、今之所学为人,管理者都是一副躁动的心肠,那么员工还不是见样学样吗。
说到人,是最为难谈的话题,但也是最无法逾越的话题,因为制度、标准归根结底都是由人执行的,但人也是最能带来效果、效率的能动因素,制度、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该考虑是把活的人往死推,还是把死的制度、标准让人做活。
“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事起于微细端倪,需要有人能够察觉,到了无可挽回地步再去管就只有后悔了,而制度、标准本身最容易圈定人的思维,也很容易让一部分人推脱自己的责任,一件事情大家都没有错,可结果却注定是错的!悲哉!
中国人不仅要有管理层级概念,还要有遵礼守份的概念,这是不同于西方人的地方,所以制度之外靠的是道德约束,企业老板如果无德,再多的制度都无法管好,这是法制与人治之间空白地带。
天生万物、聚类有别,人也是要依德行、智力、能力高低来分出类别来,这不是什么该避讳的话题,当然当面提了就是中伤了,孔子说“仁者爱人”是不分差别的,但实际使用上是要分门别类的。
德与才是什么关系,企业老板要思考、企业高层也要思考,特别是HR部门。
有德有才放手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控制使用。
制度制定首推德才兼备者,高屋建瓴,制度执行者退而求其次有德无才者,一丝不苟,制度约束者重在有才无德者,不出圈子,这么说不代表这是死的,还是要因地制宜。何谓德、何谓才,世无大德、无大才集一身者,否则就是圣人了,所以用人不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凡人都有毛病和弱点,就看你需要哪一面了,也看你的驾驭能力如何。
制度让我们知道该干什么,标准让我们知道干到什么程度,而人是最大的变量,仅关注制度本身而忽略人的作用那是在“刻舟求剑”,无论制度多么完善,即使能堵住你所想到的缺口,也会堵不住你所想不到的缺口,制度管人、还要人管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