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周长柱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4页。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用具: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题,看谁能算的又快又好,好不好?
1、开火车口算(课件出示)
20+20= 20+7=
60+30= 30+5=
30+50= 60+8=
2、师问:比较两组算试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比较两组算式形式的不同,并引导学生发现在解答两组算式时的不同计算规律。
二、引入新知: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下面我们来解决新的问题,看一看这张图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写字)(课件出示情境图)
1、师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有用的信息?(学生看图回答) 小林说:我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再写2
小红说:我才写了20个。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小林要写多少个字?
(2)他们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师问: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谁会列式?展示大家列的算式:
25+2=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之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三、探究新知:
1.教学25+2
提问:会算吗?瞧,你的手边有小棒,能不能利用它们来帮助算一算呢?小组合作学习。
方法一:摆小棒
提问:哪个小组能把计算的过程用小棒摆出来的?上台演示。(一组
里找两个同学上台演示)
教师提问:
先摆哪个数?(25)然后呢?
追问:把2摆在哪一边?把5根小棒摆这一边,你们同意吗?这样摆有什么好处呢?
(引导:它们都是单根的小棒,这样摆看得很清楚)
提问: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根?(27)
追问:你是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2个一和5个一合起来是7个一,2个十和7个一合成27)
方法二:口算、数的组成
提问:如果不用小棒,你会算吗?谁来说一说。
先算2+5=7,再算20+7=27。
方法三:计数器
教师提问:谁能给老师说说用计数器怎么计算25+2的?给老师说说,让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方法四:相同数位相加
教师提问:除了这三种方法,大家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
归纳算法: 回顾一下,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和口算,都得到了25+2=27。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在计算时都先算了什么?
(都是先算5+2=7,再算20+7=27。)
2、教学:25+20
师问: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谁会列式?展示大家列的算式:
25+20=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之一:“两位数加整十数”) 25+20会算吗?自己尝试着做一做。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小棒来验证一下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问:2捆小棒为什么要摆在这里?(先算...再算...)
小结:先把2捆小棒和2捆小棒合在一起,就是4个十,再加5个一,就是45。
3、课件展示回顾摆小棒和数的组成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4、对比总结
提问: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相同点:都有25,它是两位数;都用加法进行计算;
不同点:有加一位数的和加整十数的;计算顺序不同,25+2先算的是5+2=7,再算20+7=27(先算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和十位数相加),25+20先算的是20+20=40,再算40+5=45(先把整十数相加,再和个位数相加)。
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也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四、梳理知识,巩固提高
算一算。
34+4 42+3 62+7 86+2 23+30 47+20 64+30 76+10 你有什么发现吗?
五:学习总结;
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2、师:课后请每个同学也去找一找,看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4+4 42+3 62+7 86+2 23+30 47+20 64+30 76+10
你有什么发现吗?
五:学习总结;
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2、师:课后请每个同学也去找一找,看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姚成来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探索的能力,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 口算(课件出示)。
3+6 40+5 20+6
30+60 40+50 20+60
比较每组题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4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根据数的组成填空。
45=( )+( ) 38=( )+( )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一、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显示:
小林和小红在练习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小红已经写了20个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得出哪些加法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2.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各组分别列出两个问题的算式。
①25+2 ②25+20
二、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1、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2、小组讨论这两道题怎样算?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甲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
a. 计算25+2时,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 b.计算25+20时,先算20+20=40,把整捆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
乙组同学:用分解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
a.计算25+2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2个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所以25+2=27。
b.计算25+20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0也就是再加上2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
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
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25加20就是25的十位上加上2。
3、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4、师生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
加一位数是加几个一,在个位上加这个一位数;
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课件出示)
【学习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 (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1题(幻灯出示)。
(1)学生独立计算。
(2)比较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2题(幻灯出示)。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答案:
1.8 8 90 40 38 88 93 45
2.80 90 80 90 88 94 89 97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聂春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4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一)复习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数字卡片:每张苹果卡片中都藏着一个数宝宝,你能说
出它表示的意义?
1.先出示22、5
教师引导:说数意义时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如:
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 )个( ),个位上的()表示( )个( )。
2.再出示53
教师:如果用小棒你怎样摆出这个数?
3.最后出示40、4、20
出示“40”和“4”
教师:如果在计数器上,你怎样拨出这个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再出示“20”
教师:这个数与“40”相加是多少?表示几个十?
(二)课件出示:口算题(开火车)
40+20 50+30 40+2 50+3
(三)新课引入
教师:看来小朋友们对数的意义知识掌握很好。在写字课上,小林和小红两位小朋友也在谈论着完成的作业情况。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64页主题图:
教师:从图片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请学生回答,教师摘要信息并板书;
小林:我写了25个大字,还要写2个;
小红:我才写了20个。
教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完整表述,摘录可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尝试列式,比较“一共要写”和“已经”的含义。 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 25+20
师生分析,肯定算式。
三、自主探究,直观建模
(一)尝试计算,触发疑问
教师: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
可能有学生会计算,请学生说出结果,教师可用粉笔轻轻写在算式的后面。
并追问: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检验吧。
教师:我们准备了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过程清晰展现出来。
(二)借助学具,实际操作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师追问:
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师生归纳,用摆小棒的方式验证这两个结果是正确的。 教师: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学生板演。
教师: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教师: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拨几个?表示什么? (课件演示过程,并提出问题)
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用语言表征过程中简化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
(三)过程呈现,理清算理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直观感悟。
(课件演示)
(四)学以致用,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鼓励个性化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一)小猴摘苹果。
(书上纠错题)课件呈现
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生小结,归纳计算方法,突出本课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二)我来试试。(课件呈现)
5+3= 2+6= 35+3= 2+46= 35+30= 20+46= 让学生在练习卡上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汇报结果。
四、创造发现,回顾点题
课件再次出示苹果卡片上的数字。
创造算式,比较大小
教师:老师把苹果卡片张贴在黑板上,根据这些数字,一起创造符合条件的算式。
(课件呈现)
条件
(1)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
22+40 53+40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2)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
22+6 53+6 22+5 53+5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五、学生总结
教师: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评价?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王慧波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看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问题,这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因此本节课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获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真正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另外,学生用点数等方法进行计算也是允许的,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时,经常出现看错数位的问题,所以要注意变换练习形式,突出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填空:
(1)4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
2、口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3.比较以上两组题中前后两算式的不同点。
【探究新知】
1.看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学校要举行书法比赛了,你们瞧!小林和小红正在练习呢。 课件演示教材第64页例1的情境图。显示小林与小红的对话。 师:从这幅图上,你们能看到什么?
生1: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生2:小红才写了20个字。 „„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生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课件出示问题)
2.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这个问题好不好?谁能列出这个问题的算式来呢?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25+2
师板书到黑板上。
师:结果是多少呢?现在可以独立思考,直接在头脑里想,也可以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因难的学生。
小组汇报。
小组1:先摆5根小棒,加上2根得到7根小棒,再和2捆小棒合起来是27根。
小组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25根、26根、27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小组3:先算5+2=7,再计算20+7=27。
小组4:用点数的方法算:25、26、27。
3.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棒啦!自己就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25+2的结果。
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请你再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吧。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生1:先摆2捆加2捆是40根,再和5根合起来是45根。
生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25+20:25、35、45。
生3:先算20+20=40,再算40+5=45。
4.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异同。
师: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课件出示):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个位加个位,十位不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十位加十位,两位数个位是几,得数个位上就写几。
【巩固练习】
1.口算(课件出示)。
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行计算。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幻灯出示)。
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学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快与你的同学说一说吧。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李海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学教具:
课件、图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课件出示)。
1、填空。
88是有(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57是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的。
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4,这个数是( )。
十位上是7,个位上是4,这个数是( )。
2、口数下面各题。
5+3+40= 2+6+70= 60+20+5=
3、计算下面各题。
34=30+( )34等于几十加几?(34等于30加4)
65=5+( )65等于5加多少?(65等于5加60)
如同上面的方法,26=( )+( )。(26=20+6或者26=6+20)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题 1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什么?
(我看到了小林和小红在比赛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才写20个字。)
课件出示两个问题: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老师提问: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仔细观察画面,要想解决每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我可以从画面上发现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把已经写的25个字和还要写的2个字合并起来,列式:25+2)
板书:25+2
( 要想求“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把小林已经写的25个和小红的20个合起来,列式是:25+20)
板书:25+20
2)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1)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小结) 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2)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甲组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
25+2=27 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
25+20=45 先算20+20=40,把整捆的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 乙组同学用分解法计算这两道题。
25+2=27 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2个
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是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
25+20=45 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0也就是再加上2
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
25+2=27 25+20=45
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
25加20就是在25的十位上加上2.
(3)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加一位数就是加几
个一,在个位上加几;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
三、学习总结(课件出示):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时,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四、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计算,订正结果时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让学生比较上下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1、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二题。
2、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43+5= 24+60= 23+70= 32+20= 77+2= 35+50= 91+8= 80+9=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左宝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
1.44中十位上的4表示( )个( ),个位上的()表示( ) 个( )。
2.由5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
(二)课件出示:口算题(开火车)
40+30 50+30 40+5 60+3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64页主题图:
1.了解信息。
师:从图片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尝试列式,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 2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我们准备了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过程清晰展现出来。
(小组合作)
4、小组汇报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师: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指定学生表述过程(课件演示)。
注重引导根数与根数相加。也就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
加,捆数与捆数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学生板演。
师: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
最后是27个。
师: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拨几个?表示什么?
(课件演示过程,并提出问题)
师: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
(课件演示)
(3)师小结: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时,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
三、练习巩固
(一)改错题 (见书上65页)
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
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二)完成课本做一做1、2题 ,练习十五第3题(幻灯出示)。
四、拓展
课件出示卡片上的数字。
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根据这些数字,一起创造符合条件的算式。 (课件呈现)条件
(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2)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式。
师:你能比较出所写式子的大小吗?
五、学习总结
教师: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吗?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周长柱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4页。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用具: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题,看谁能算的又快又好,好不好?
1、开火车口算(课件出示)
20+20= 20+7=
60+30= 30+5=
30+50= 60+8=
2、师问:比较两组算试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比较两组算式形式的不同,并引导学生发现在解答两组算式时的不同计算规律。
二、引入新知: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下面我们来解决新的问题,看一看这张图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写字)(课件出示情境图)
1、师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有用的信息?(学生看图回答) 小林说:我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再写2
小红说:我才写了20个。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小林要写多少个字?
(2)他们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师问: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谁会列式?展示大家列的算式:
25+2=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之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三、探究新知:
1.教学25+2
提问:会算吗?瞧,你的手边有小棒,能不能利用它们来帮助算一算呢?小组合作学习。
方法一:摆小棒
提问:哪个小组能把计算的过程用小棒摆出来的?上台演示。(一组
里找两个同学上台演示)
教师提问:
先摆哪个数?(25)然后呢?
追问:把2摆在哪一边?把5根小棒摆这一边,你们同意吗?这样摆有什么好处呢?
(引导:它们都是单根的小棒,这样摆看得很清楚)
提问: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根?(27)
追问:你是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2个一和5个一合起来是7个一,2个十和7个一合成27)
方法二:口算、数的组成
提问:如果不用小棒,你会算吗?谁来说一说。
先算2+5=7,再算20+7=27。
方法三:计数器
教师提问:谁能给老师说说用计数器怎么计算25+2的?给老师说说,让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方法四:相同数位相加
教师提问:除了这三种方法,大家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
归纳算法: 回顾一下,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和口算,都得到了25+2=27。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在计算时都先算了什么?
(都是先算5+2=7,再算20+7=27。)
2、教学:25+20
师问: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谁会列式?展示大家列的算式:
25+20=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之一:“两位数加整十数”) 25+20会算吗?自己尝试着做一做。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小棒来验证一下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问:2捆小棒为什么要摆在这里?(先算...再算...)
小结:先把2捆小棒和2捆小棒合在一起,就是4个十,再加5个一,就是45。
3、课件展示回顾摆小棒和数的组成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4、对比总结
提问: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相同点:都有25,它是两位数;都用加法进行计算;
不同点:有加一位数的和加整十数的;计算顺序不同,25+2先算的是5+2=7,再算20+7=27(先算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和十位数相加),25+20先算的是20+20=40,再算40+5=45(先把整十数相加,再和个位数相加)。
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也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四、梳理知识,巩固提高
算一算。
34+4 42+3 62+7 86+2 23+30 47+20 64+30 76+10 你有什么发现吗?
五:学习总结;
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2、师:课后请每个同学也去找一找,看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4+4 42+3 62+7 86+2 23+30 47+20 64+30 76+10
你有什么发现吗?
五:学习总结;
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2、师:课后请每个同学也去找一找,看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姚成来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探索的能力,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 口算(课件出示)。
3+6 40+5 20+6
30+60 40+50 20+60
比较每组题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4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根据数的组成填空。
45=( )+( ) 38=( )+( )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一、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显示:
小林和小红在练习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小红已经写了20个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得出哪些加法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2.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各组分别列出两个问题的算式。
①25+2 ②25+20
二、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1、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2、小组讨论这两道题怎样算?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甲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
a. 计算25+2时,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 b.计算25+20时,先算20+20=40,把整捆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
乙组同学:用分解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
a.计算25+2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2个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所以25+2=27。
b.计算25+20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0也就是再加上2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
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
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25加20就是25的十位上加上2。
3、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4、师生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
加一位数是加几个一,在个位上加这个一位数;
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课件出示)
【学习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 (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1题(幻灯出示)。
(1)学生独立计算。
(2)比较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2题(幻灯出示)。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答案:
1.8 8 90 40 38 88 93 45
2.80 90 80 90 88 94 89 97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聂春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4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一)复习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数字卡片:每张苹果卡片中都藏着一个数宝宝,你能说
出它表示的意义?
1.先出示22、5
教师引导:说数意义时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如:
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 )个( ),个位上的()表示( )个( )。
2.再出示53
教师:如果用小棒你怎样摆出这个数?
3.最后出示40、4、20
出示“40”和“4”
教师:如果在计数器上,你怎样拨出这个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再出示“20”
教师:这个数与“40”相加是多少?表示几个十?
(二)课件出示:口算题(开火车)
40+20 50+30 40+2 50+3
(三)新课引入
教师:看来小朋友们对数的意义知识掌握很好。在写字课上,小林和小红两位小朋友也在谈论着完成的作业情况。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64页主题图:
教师:从图片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请学生回答,教师摘要信息并板书;
小林:我写了25个大字,还要写2个;
小红:我才写了20个。
教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完整表述,摘录可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尝试列式,比较“一共要写”和“已经”的含义。 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 25+20
师生分析,肯定算式。
三、自主探究,直观建模
(一)尝试计算,触发疑问
教师: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
可能有学生会计算,请学生说出结果,教师可用粉笔轻轻写在算式的后面。
并追问: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检验吧。
教师:我们准备了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过程清晰展现出来。
(二)借助学具,实际操作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师追问:
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师生归纳,用摆小棒的方式验证这两个结果是正确的。 教师: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学生板演。
教师: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教师: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拨几个?表示什么? (课件演示过程,并提出问题)
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用语言表征过程中简化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
(三)过程呈现,理清算理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直观感悟。
(课件演示)
(四)学以致用,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鼓励个性化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一)小猴摘苹果。
(书上纠错题)课件呈现
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生小结,归纳计算方法,突出本课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二)我来试试。(课件呈现)
5+3= 2+6= 35+3= 2+46= 35+30= 20+46= 让学生在练习卡上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汇报结果。
四、创造发现,回顾点题
课件再次出示苹果卡片上的数字。
创造算式,比较大小
教师:老师把苹果卡片张贴在黑板上,根据这些数字,一起创造符合条件的算式。
(课件呈现)
条件
(1)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
22+40 53+40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2)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
22+6 53+6 22+5 53+5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五、学生总结
教师: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评价?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王慧波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看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问题,这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因此本节课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获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真正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另外,学生用点数等方法进行计算也是允许的,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时,经常出现看错数位的问题,所以要注意变换练习形式,突出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填空:
(1)4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
2、口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3.比较以上两组题中前后两算式的不同点。
【探究新知】
1.看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学校要举行书法比赛了,你们瞧!小林和小红正在练习呢。 课件演示教材第64页例1的情境图。显示小林与小红的对话。 师:从这幅图上,你们能看到什么?
生1: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生2:小红才写了20个字。 „„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生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课件出示问题)
2.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这个问题好不好?谁能列出这个问题的算式来呢?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25+2
师板书到黑板上。
师:结果是多少呢?现在可以独立思考,直接在头脑里想,也可以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因难的学生。
小组汇报。
小组1:先摆5根小棒,加上2根得到7根小棒,再和2捆小棒合起来是27根。
小组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25根、26根、27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小组3:先算5+2=7,再计算20+7=27。
小组4:用点数的方法算:25、26、27。
3.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棒啦!自己就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25+2的结果。
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请你再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吧。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生1:先摆2捆加2捆是40根,再和5根合起来是45根。
生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25+20:25、35、45。
生3:先算20+20=40,再算40+5=45。
4.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异同。
师: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课件出示):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个位加个位,十位不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十位加十位,两位数个位是几,得数个位上就写几。
【巩固练习】
1.口算(课件出示)。
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行计算。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幻灯出示)。
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学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快与你的同学说一说吧。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李海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学教具:
课件、图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课件出示)。
1、填空。
88是有(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57是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的。
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4,这个数是( )。
十位上是7,个位上是4,这个数是( )。
2、口数下面各题。
5+3+40= 2+6+70= 60+20+5=
3、计算下面各题。
34=30+( )34等于几十加几?(34等于30加4)
65=5+( )65等于5加多少?(65等于5加60)
如同上面的方法,26=( )+( )。(26=20+6或者26=6+20)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题 1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什么?
(我看到了小林和小红在比赛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才写20个字。)
课件出示两个问题: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老师提问: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仔细观察画面,要想解决每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我可以从画面上发现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把已经写的25个字和还要写的2个字合并起来,列式:25+2)
板书:25+2
( 要想求“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把小林已经写的25个和小红的20个合起来,列式是:25+20)
板书:25+20
2)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1)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小结) 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2)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甲组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
25+2=27 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
25+20=45 先算20+20=40,把整捆的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 乙组同学用分解法计算这两道题。
25+2=27 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2个
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是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
25+20=45 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0也就是再加上2
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
25+2=27 25+20=45
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
25加20就是在25的十位上加上2.
(3)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加一位数就是加几
个一,在个位上加几;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
三、学习总结(课件出示):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时,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四、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计算,订正结果时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让学生比较上下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1、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二题。
2、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43+5= 24+60= 23+70= 32+20= 77+2= 35+50= 91+8= 80+9=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左宝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
1.44中十位上的4表示( )个( ),个位上的()表示( ) 个( )。
2.由5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
(二)课件出示:口算题(开火车)
40+30 50+30 40+5 60+3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64页主题图:
1.了解信息。
师:从图片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尝试列式,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 2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我们准备了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过程清晰展现出来。
(小组合作)
4、小组汇报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师: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指定学生表述过程(课件演示)。
注重引导根数与根数相加。也就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
加,捆数与捆数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学生板演。
师: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
最后是27个。
师: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拨几个?表示什么?
(课件演示过程,并提出问题)
师: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
(课件演示)
(3)师小结: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时,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
三、练习巩固
(一)改错题 (见书上65页)
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
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二)完成课本做一做1、2题 ,练习十五第3题(幻灯出示)。
四、拓展
课件出示卡片上的数字。
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根据这些数字,一起创造符合条件的算式。 (课件呈现)条件
(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2)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式。
师:你能比较出所写式子的大小吗?
五、学习总结
教师: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