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循环水
技 术 方 案
2016年10月31日
循环冷却水系统日常加药处理方案(一车间)
一、补充水概况
循环冷却水系统为敞开式循环水系统,补充水为自来水,循环水量Q r :2500 m3 /h,保有水量Q v : 约3000 m3。该系统对水量的消耗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本方案是以该厂提供的水质及运行参数为基础设计。
2. 水质判断
A .补充水:
饱和指数LSI=-0.41
稳定指数RSI=8.41 (为强型溶垢性水质。) 结垢指数PSI=10.93 结论:
补充水水质为腐蚀型水质。在浓缩倍率及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水中各种成垢性离子的增加,造成循环水的结垢和腐蚀都有可能发生且趋势特别大。
二、循环水处理方案
1. 设计目的
通过低剂量的化学药剂抑制循环水系统中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的危害,使生产运行高效、安全、稳定、满负荷、高产量、优质量。
2. 运行参数:
循环冷却水量:Qr: 2500m3/h 系统水容积:V:3000m3 温 差:ΔT=7-8℃
主要材质:碳钢、不锈钢,混凝土 浓缩倍率N ≤3.0
3. 目前运行情况及解决办法:
1. 贵厂在运行中管理应严格,加药及时,监控得当,浓缩倍率K 控制在2左右,ΔJD 小于0.2,运行正常。
2、解决办法:
该系统是循环式的,补水为自来水,针对这个问题解决办法主要为投加化学药剂。药剂的配方设计既要考虑到该补水是腐蚀性水质,应该尽量减少或延缓系统腐蚀的发生,又要控制住结垢的趋势,也就是说,既考虑腐蚀性,又考虑结垢性。
办法:
⑴ 投加杀菌灭藻剂控制菌藻的滋生,防止形成微生物粘泥,预防腐蚀和点蚀的发生。此项非常重要。
⑵针对贵厂现阶段水质情况,使用HY-3105缓蚀阻垢剂
我厂对缓蚀阻垢剂HY-3105的配方进行仔细筛选,并对配方的完美性、局限性进行跟踪试验调查,因此,随时监测循环水水质,是检测药剂配方是否有针对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4. 设计依据:
所有设计均遵照GB 50050-2007之规定和系统实际运行情况,采用日常加药自然PH 值运行处理,以保证系统良好的运行期达5年以上。
5. 设计思路:
(1)日常加药处理用药:缓蚀阻垢、杀菌灭藻及粘泥剥离剂综合考虑——高效。
缓蚀阻垢剂采用有针对性的复合配方,既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又要有效地控制碳钢、铜的腐蚀,同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协同增效性能。
杀菌灭藻剂采用氧化性杀菌剂和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法,既有杀菌抑菌的高效持久性,同时具有剥离粘泥的功能,也防止了菌藻抗药性的出现。
(2)紧跟水处理药剂的发展方向——环保性。
我们所用药剂主要为高分子聚合物,不含磷或低磷,既能保证具有良好的阻垢、缓蚀性能,又不至于造成水质污染,为环保型高科技产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简便易行的加药方式和检测手段——可操作性。
我们所采用的药剂全部为液体,投加简便,药剂种类只有二种(缓蚀阻垢剂、杀菌灭藻剂),检测方法全部为国标规定的常规测试内容。
5.运行成本低——优良的性能价格比。 标规定的常规测试内容。
5.运行成本低——优良的性能价格比。 6. 实验室试验结果:
试验方法参照中石化总公司《水质分析和试验方法》:
根据该厂水质,我们复配了缓蚀阻垢剂SL- 624,其主要是由有机酸盐、高效共聚物、PBTC 、BTA 等组成。
(1)污垢热阻实验:
①实验水质:采用该厂补充水 ②试验条件:
冷却水进口温度 22℃ 冷却水出口温度 32℃ 冷却水流速 1m/s 传热管模拟壁温 77.5℃~84℃ ③结果
(2)旋转挂片缓蚀实验: ①采用该厂补充水 ②试验条件:
温度:40±1℃ 转速: 80转/分 时间:72小时 挂片材质:黄铜、碳钢 ③结果:
(3)结论:
从以上结果看,投加45mg/L的该种药剂即能对该厂的循环水起到很好的阻垢和缓蚀作用,由此可见该配方能很好适合该厂的循环水系统。
杀菌灭藻采用氧化性与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法。这是因为长期使用一种杀菌剂,最终会使得菌藻产生抗药性,交替使用则不会有这种问题。 七.药剂投加量的计算:
1. 缓蚀阻垢剂投加量: 日常投加量的计算:
Q e 〃N
补水量Q m 夏 N-1
K〃ΔT 〃Q r 〃N
=N-1
0.0016×7×2500×3.0 =
3.0-1
=42m3/h
夏季缓蚀阻垢剂每天投加量:
=补水量×24小时×45PPM ×10-3 =42×24×45PPM ×10-3 =45 kg
说明:式中 N为浓缩倍率; Qe 为蒸发水量: K为气温系数: Qr为循环冷却水量:
ΔT 为温差;
⑵缓蚀阻垢剂使用方法
在24小时内均匀投加于循环水(补水口附近),也可采用一次性冲击式投加,每天一次。
三. 微生物控制方案:
投加杀菌灭藻剂控制菌藻的滋生,防止形成微生物粘泥,预防腐蚀和点蚀的发生。杀菌灭藻采用氧化性与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法。这是因为长期使用一种杀菌剂,最终会使得菌藻产生抗药性,交替使用则不会有这种问题。
1. 杀菌灭藻剂投加量:
夏季(5-10月) :投加周期为1次/7-10天,投加浓度为100PPm 投加量=系统水容积×投加浓度×10-3
=3000×100×10-3
=300 Kg
冬季(11-4月):投加周期为1次/7-10天,投加浓度为50PPm
投加量=保有水量×投加浓度×10-3
=3000 m3×50 PPm×10-3 =150Kg
2. 粘泥剥离剂投加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投加浓度为100 PPm
投加量=保有水量×投加浓度×10-3
=3000 m3×100 PPm×10-3 =300Kg
采用冲击式一次性投入循环水(补水口附近)。
夏季每月加3次杀菌剂,冬季每月加2次杀菌剂或视具体情况投加。投加杀菌灭藻剂时,首先将冷却水的浓缩倍率降低,然后将药剂按计量投加于泵的吸入口附近,并在减少排污或停止排污情况下循环24小时(浓缩倍率不能超过指标),然后加大排污及补水量,并按分析结果补加常规处理加药。
四、控制指标
1、循环水正常运行水质检验及指标范围:
pH 值: 8.5-9.2 1次/天 浊度: ≤20mg/L 1次/天 Cl -:
浓缩倍数:N=2-3 1次/天
Q m
Q b +Qw
式中:N —浓缩倍数
Q m —补充水量 Q b —排污水量
Q w —风吹损失量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国标(GB-50050-2007)
正常运行水质检验及指标范围:异养菌总数
也可采用目测法:水池、冷却塔中无明显苔藻。 2、注意:缓蚀阻垢剂和杀菌灭藻剂不得同时投加,至少间隔4小时。 3、水质控制指标及异常情况处理: 五、缓蚀阻垢效果检测方法
1、腐蚀情况检测:可采用在回水管线上安装挂片(同材质的铜片或 碳钢片)进行检测。技术指标为碳钢腐蚀率≤0.125mm/a,铜腐蚀率≤ 0.005mm/a,也可购买在线测试仪进行自动监测。
2、结垢情况检测:可采用电力部标准以下列公式检测:
[Clx ] JDx
-
ΔJD=—————— — ——————— [Cl-BU ] JDBU
式中 [Cl-x ]—循环水中的氯离子浓度, mg/L
[Cl
-BU
]—补充水中的氯离子浓度 mg/L
JDx —循环水中的总碱度 mg/L
JDBU — 补充水中的总碱度 mg/L
ΔJD ≤0.2时不结垢,当ΔJD>0.2时,说明已发生结垢(参见山西省电力工业局编《电厂化学设备运行》(中级Ⅰ)中国电力出版社)。 3、在以上两项检查法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检查(检修时打开冷凝器)综合评价,不应出现结垢、腐蚀现象(按国家标准)。
循环水日常加药药剂明细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循环水
技 术 方 案
2016年10月31日
循环冷却水系统日常加药处理方案(一车间)
一、补充水概况
循环冷却水系统为敞开式循环水系统,补充水为自来水,循环水量Q r :2500 m3 /h,保有水量Q v : 约3000 m3。该系统对水量的消耗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本方案是以该厂提供的水质及运行参数为基础设计。
2. 水质判断
A .补充水:
饱和指数LSI=-0.41
稳定指数RSI=8.41 (为强型溶垢性水质。) 结垢指数PSI=10.93 结论:
补充水水质为腐蚀型水质。在浓缩倍率及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水中各种成垢性离子的增加,造成循环水的结垢和腐蚀都有可能发生且趋势特别大。
二、循环水处理方案
1. 设计目的
通过低剂量的化学药剂抑制循环水系统中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的危害,使生产运行高效、安全、稳定、满负荷、高产量、优质量。
2. 运行参数:
循环冷却水量:Qr: 2500m3/h 系统水容积:V:3000m3 温 差:ΔT=7-8℃
主要材质:碳钢、不锈钢,混凝土 浓缩倍率N ≤3.0
3. 目前运行情况及解决办法:
1. 贵厂在运行中管理应严格,加药及时,监控得当,浓缩倍率K 控制在2左右,ΔJD 小于0.2,运行正常。
2、解决办法:
该系统是循环式的,补水为自来水,针对这个问题解决办法主要为投加化学药剂。药剂的配方设计既要考虑到该补水是腐蚀性水质,应该尽量减少或延缓系统腐蚀的发生,又要控制住结垢的趋势,也就是说,既考虑腐蚀性,又考虑结垢性。
办法:
⑴ 投加杀菌灭藻剂控制菌藻的滋生,防止形成微生物粘泥,预防腐蚀和点蚀的发生。此项非常重要。
⑵针对贵厂现阶段水质情况,使用HY-3105缓蚀阻垢剂
我厂对缓蚀阻垢剂HY-3105的配方进行仔细筛选,并对配方的完美性、局限性进行跟踪试验调查,因此,随时监测循环水水质,是检测药剂配方是否有针对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4. 设计依据:
所有设计均遵照GB 50050-2007之规定和系统实际运行情况,采用日常加药自然PH 值运行处理,以保证系统良好的运行期达5年以上。
5. 设计思路:
(1)日常加药处理用药:缓蚀阻垢、杀菌灭藻及粘泥剥离剂综合考虑——高效。
缓蚀阻垢剂采用有针对性的复合配方,既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又要有效地控制碳钢、铜的腐蚀,同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协同增效性能。
杀菌灭藻剂采用氧化性杀菌剂和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法,既有杀菌抑菌的高效持久性,同时具有剥离粘泥的功能,也防止了菌藻抗药性的出现。
(2)紧跟水处理药剂的发展方向——环保性。
我们所用药剂主要为高分子聚合物,不含磷或低磷,既能保证具有良好的阻垢、缓蚀性能,又不至于造成水质污染,为环保型高科技产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简便易行的加药方式和检测手段——可操作性。
我们所采用的药剂全部为液体,投加简便,药剂种类只有二种(缓蚀阻垢剂、杀菌灭藻剂),检测方法全部为国标规定的常规测试内容。
5.运行成本低——优良的性能价格比。 标规定的常规测试内容。
5.运行成本低——优良的性能价格比。 6. 实验室试验结果:
试验方法参照中石化总公司《水质分析和试验方法》:
根据该厂水质,我们复配了缓蚀阻垢剂SL- 624,其主要是由有机酸盐、高效共聚物、PBTC 、BTA 等组成。
(1)污垢热阻实验:
①实验水质:采用该厂补充水 ②试验条件:
冷却水进口温度 22℃ 冷却水出口温度 32℃ 冷却水流速 1m/s 传热管模拟壁温 77.5℃~84℃ ③结果
(2)旋转挂片缓蚀实验: ①采用该厂补充水 ②试验条件:
温度:40±1℃ 转速: 80转/分 时间:72小时 挂片材质:黄铜、碳钢 ③结果:
(3)结论:
从以上结果看,投加45mg/L的该种药剂即能对该厂的循环水起到很好的阻垢和缓蚀作用,由此可见该配方能很好适合该厂的循环水系统。
杀菌灭藻采用氧化性与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法。这是因为长期使用一种杀菌剂,最终会使得菌藻产生抗药性,交替使用则不会有这种问题。 七.药剂投加量的计算:
1. 缓蚀阻垢剂投加量: 日常投加量的计算:
Q e 〃N
补水量Q m 夏 N-1
K〃ΔT 〃Q r 〃N
=N-1
0.0016×7×2500×3.0 =
3.0-1
=42m3/h
夏季缓蚀阻垢剂每天投加量:
=补水量×24小时×45PPM ×10-3 =42×24×45PPM ×10-3 =45 kg
说明:式中 N为浓缩倍率; Qe 为蒸发水量: K为气温系数: Qr为循环冷却水量:
ΔT 为温差;
⑵缓蚀阻垢剂使用方法
在24小时内均匀投加于循环水(补水口附近),也可采用一次性冲击式投加,每天一次。
三. 微生物控制方案:
投加杀菌灭藻剂控制菌藻的滋生,防止形成微生物粘泥,预防腐蚀和点蚀的发生。杀菌灭藻采用氧化性与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法。这是因为长期使用一种杀菌剂,最终会使得菌藻产生抗药性,交替使用则不会有这种问题。
1. 杀菌灭藻剂投加量:
夏季(5-10月) :投加周期为1次/7-10天,投加浓度为100PPm 投加量=系统水容积×投加浓度×10-3
=3000×100×10-3
=300 Kg
冬季(11-4月):投加周期为1次/7-10天,投加浓度为50PPm
投加量=保有水量×投加浓度×10-3
=3000 m3×50 PPm×10-3 =150Kg
2. 粘泥剥离剂投加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投加浓度为100 PPm
投加量=保有水量×投加浓度×10-3
=3000 m3×100 PPm×10-3 =300Kg
采用冲击式一次性投入循环水(补水口附近)。
夏季每月加3次杀菌剂,冬季每月加2次杀菌剂或视具体情况投加。投加杀菌灭藻剂时,首先将冷却水的浓缩倍率降低,然后将药剂按计量投加于泵的吸入口附近,并在减少排污或停止排污情况下循环24小时(浓缩倍率不能超过指标),然后加大排污及补水量,并按分析结果补加常规处理加药。
四、控制指标
1、循环水正常运行水质检验及指标范围:
pH 值: 8.5-9.2 1次/天 浊度: ≤20mg/L 1次/天 Cl -:
浓缩倍数:N=2-3 1次/天
Q m
Q b +Qw
式中:N —浓缩倍数
Q m —补充水量 Q b —排污水量
Q w —风吹损失量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国标(GB-50050-2007)
正常运行水质检验及指标范围:异养菌总数
也可采用目测法:水池、冷却塔中无明显苔藻。 2、注意:缓蚀阻垢剂和杀菌灭藻剂不得同时投加,至少间隔4小时。 3、水质控制指标及异常情况处理: 五、缓蚀阻垢效果检测方法
1、腐蚀情况检测:可采用在回水管线上安装挂片(同材质的铜片或 碳钢片)进行检测。技术指标为碳钢腐蚀率≤0.125mm/a,铜腐蚀率≤ 0.005mm/a,也可购买在线测试仪进行自动监测。
2、结垢情况检测:可采用电力部标准以下列公式检测:
[Clx ] JDx
-
ΔJD=—————— — ——————— [Cl-BU ] JDBU
式中 [Cl-x ]—循环水中的氯离子浓度, mg/L
[Cl
-BU
]—补充水中的氯离子浓度 mg/L
JDx —循环水中的总碱度 mg/L
JDBU — 补充水中的总碱度 mg/L
ΔJD ≤0.2时不结垢,当ΔJD>0.2时,说明已发生结垢(参见山西省电力工业局编《电厂化学设备运行》(中级Ⅰ)中国电力出版社)。 3、在以上两项检查法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检查(检修时打开冷凝器)综合评价,不应出现结垢、腐蚀现象(按国家标准)。
循环水日常加药药剂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