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管理的重要性

工作压力管理的重要性

[摘 要] 本文以探索工作压力管理途径为目的,对员工工作压力管理与心理契约管理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员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心理契约的管理实现对工作压力的管理是可行的。

[关键词] 工作压力;压力管理;心理契约

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相应的中国社会也处在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也将要发生急速的改变。压力突然像流行性感冒一样,成为员工病假缺勤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情况引起了全世界公司的极大关注。显然,压力已经成为组织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这个讲究灵活变化及高效率的社会环境下﹐工作压力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对此问题视而不见。过大而持续的工作压力﹐除了引发事故外﹐更是对广大员工的生活健康构成极大危害﹐甚至会破坏家庭的美满幸福。基于此问题﹐我们寻求解决之道,专业人士提交了工作压力管理的提议以解决工作压力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每一个工作者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工作压力。它不但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还关系着组织的竞争力,因此,工作压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英国相关组织在1998年进行的一次关于健康与安全方面的调查研究显示,有68%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关心的5件事情之一,并且其重要性超过了“生命危险”。2002年8月,德国一份专业杂志对5500多人进行了调查,有44%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压力过大。

新浪网曾联合国内多家咨询公司及媒体对2004年我国职业白领的生活品质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白领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危机不容忽视。数据显示,2004

年职业白领的心理压力指数居高不下。26.8%的人认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已经严重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频繁地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救火式”奔波,25.35%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根本没有一套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近期完成的一项中国公民压力调查显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工作压力偏大,其中,20~30岁的人群压力最大,压力均值为71分,3l~40岁的压力均值为67分,41~50岁为66分,51~60岁为68分。 现代人压力很大,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出来,组织里员工的“压力”问题日益受到管理者的关注,工作压力管理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压力管理有利于减轻员工过重的身心负担,有利于他们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和盈利水平,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对员工工作压力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员工工作压力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并且影响着员工对于组织和工作的态度。简单地说,工作压力就是在工作中,当工作要求超过个体能力时给个体造成的紧张状态。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的途径之一,就是对产生员工压力的因素进行控制。影响工作压力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两大部分。其中,组织因素包括:诸如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工作意义及挑战性等工作本身的问题,还有如领导水平、组织制度等组织管理的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个人因素则是指每个个体自身特定的情况。不同的个体其压力承受的能力也不同,其表现也各不相同。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对组织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激励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效率有积极的影响,认为压力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提高忍耐力、增加动力。冲突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绩效有阻碍和消极的作用。员工对压力的承受会使他们对工作的满意感降低,使组织面临生产率、质量下降,事故增加等情况。互动理论认为:水平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绩效的提高,而高于或低于最佳压力水平则会使工作效率恶化。事实上,如果工作要求在个体能力范围之内,个体并不会感到压力;如果工作要求超过了个体能力,但是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个体支持和援助,个体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压力的负面影响;如果在理想

的状态下,压力还可以对员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工作压力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员工的压力状态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员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都属于员工的精神范畴,并且,两者的管理都是追求精神上的平衡。工作中压力的出现可能会引起心理契约的破裂,而心理契约不能很好地履行也会给员工造成压力。因此,本文在对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理论进行论述的同时引入了心理契约这一变量。希望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对员工工作压力的管理。

首先,如果员工可以参与对自己工作量的分配,其身心健康状况会比较理想。 其次,如果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比较有意义、工作让他自己觉得充满动力,那么他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会明显降低,同时对工作的满意度会上升。

第三,对工作场所的认同也可以减少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提升其工作的满意度。

最后,如果员工可以保持和同事,尤其是与上级的良好交流,则可以减少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并保持健康的身心状况;反之,如果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较低、工作的满意度较高、身心健康状况良好,则会对心理契约的表现维度产生相当的积极影响。

公司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工作压力的管理﹔员工们也应与管理人员积极配合﹐以减低工作压力的影响﹐以增强对付工作压力的能力。以下是公司管理人员和员工应采取的对策。

公司的管理人员应采取以下三个步骤来解决工作压力问题﹕

一﹑用以下方法找出并评估工作压力问题。

1)分析现有沟通渠道(如评论箱﹑座谈会等)获得的数据﹐看看有没有员工反映工作压力问题。

2)分析工作﹐列出潜在的压力源﹐或通过问券调查﹐收集员工对各压力源的感受及评论。

3)检查员工的健康状况﹐及看看员工有否常因与压力有关的毛病而告假。

4)检讨机构有否出现前述与工作压力有关的影响。

二﹑预防及控制工作压力对员工们的职业危害。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及危害程度﹐公司应制定及采取措施﹐消除或减低工作压力对员工们的危害。

三﹑评估工作压力预防及控制效果。

制定及采取了预防及控制工作压力的措施后﹐管理层应检查及评估措施的成效﹐以修正压力管理计划的内容及方向。评估方法有﹕再次向员工进行问券调查﹔分析各项指针及统计数字﹐例如﹕意外及缺勤率﹑生产率及服务质量﹑客户投诉﹑医疗保险索偿数字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员工压力对于组织、员工个人以及企业管理之间的影响日趋明显。对于员工压力管理的探索也应更加深入。证实了员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员工压力管理的可操作性,即可以通过对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来实现对员工压力的管理或对员工的激励。

作为员工﹐应与公司积极配合﹐提升自己应付工作压力的能力﹐具体建议如下﹕

一﹑对工作压力作出计划﹐订立缓急先后﹐改善时间管理。

二﹑积极面对问题﹐跟同事与上司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常做运动﹐令体魄强健。

四﹑均衡及充足的饮食﹐不饮用对健康有害的饮品﹐如咖啡﹑酒精饮品等。 五﹑充足的睡眠﹐睡前排除杂念。

六﹑练习松弛技巧。

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技术挑战、繁重的工作任务等各种因素都是企业员工工作压力问题的潜在根源,企业员工工作压力问题不仅对企业员工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工作压力虽然是员工工作中的正常和必要的一部分,然而却不能失控。企业管理者应确保承担工作压力的员工不会受到伤害。当员工承受的压力变得太大之前,企业管理者要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员工缓解压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学习一些压力管理的基本技巧。总之,搞好工作压力的管理,无论对员工个人还是企业都是有利而必需的。

参考文献:

[1]林伟.组织压力研究综述[J].市场论坛,2006,(4).

[2]Levison H,Price CR,Munden KJ,etc.Men. 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3]杨杰,凌文铨,方俐洛.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刍议[J]. 暨南学报,2003,

(3).

[4]陈加洲,凌文辁,方俐洛.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管理科学学报,2001,

(4).

[5]刘.员工压力管理对策探讨[J].企业管理,2006,(4).

094A1807 周丽红

工作压力管理的重要性

[摘 要] 本文以探索工作压力管理途径为目的,对员工工作压力管理与心理契约管理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员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心理契约的管理实现对工作压力的管理是可行的。

[关键词] 工作压力;压力管理;心理契约

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相应的中国社会也处在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也将要发生急速的改变。压力突然像流行性感冒一样,成为员工病假缺勤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情况引起了全世界公司的极大关注。显然,压力已经成为组织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这个讲究灵活变化及高效率的社会环境下﹐工作压力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对此问题视而不见。过大而持续的工作压力﹐除了引发事故外﹐更是对广大员工的生活健康构成极大危害﹐甚至会破坏家庭的美满幸福。基于此问题﹐我们寻求解决之道,专业人士提交了工作压力管理的提议以解决工作压力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每一个工作者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工作压力。它不但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还关系着组织的竞争力,因此,工作压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英国相关组织在1998年进行的一次关于健康与安全方面的调查研究显示,有68%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关心的5件事情之一,并且其重要性超过了“生命危险”。2002年8月,德国一份专业杂志对5500多人进行了调查,有44%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压力过大。

新浪网曾联合国内多家咨询公司及媒体对2004年我国职业白领的生活品质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白领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危机不容忽视。数据显示,2004

年职业白领的心理压力指数居高不下。26.8%的人认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已经严重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频繁地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救火式”奔波,25.35%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根本没有一套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近期完成的一项中国公民压力调查显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工作压力偏大,其中,20~30岁的人群压力最大,压力均值为71分,3l~40岁的压力均值为67分,41~50岁为66分,51~60岁为68分。 现代人压力很大,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出来,组织里员工的“压力”问题日益受到管理者的关注,工作压力管理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压力管理有利于减轻员工过重的身心负担,有利于他们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和盈利水平,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对员工工作压力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员工工作压力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并且影响着员工对于组织和工作的态度。简单地说,工作压力就是在工作中,当工作要求超过个体能力时给个体造成的紧张状态。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的途径之一,就是对产生员工压力的因素进行控制。影响工作压力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两大部分。其中,组织因素包括:诸如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工作意义及挑战性等工作本身的问题,还有如领导水平、组织制度等组织管理的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个人因素则是指每个个体自身特定的情况。不同的个体其压力承受的能力也不同,其表现也各不相同。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对组织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激励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效率有积极的影响,认为压力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提高忍耐力、增加动力。冲突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绩效有阻碍和消极的作用。员工对压力的承受会使他们对工作的满意感降低,使组织面临生产率、质量下降,事故增加等情况。互动理论认为:水平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绩效的提高,而高于或低于最佳压力水平则会使工作效率恶化。事实上,如果工作要求在个体能力范围之内,个体并不会感到压力;如果工作要求超过了个体能力,但是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个体支持和援助,个体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压力的负面影响;如果在理想

的状态下,压力还可以对员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工作压力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员工的压力状态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员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都属于员工的精神范畴,并且,两者的管理都是追求精神上的平衡。工作中压力的出现可能会引起心理契约的破裂,而心理契约不能很好地履行也会给员工造成压力。因此,本文在对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理论进行论述的同时引入了心理契约这一变量。希望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对员工工作压力的管理。

首先,如果员工可以参与对自己工作量的分配,其身心健康状况会比较理想。 其次,如果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比较有意义、工作让他自己觉得充满动力,那么他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会明显降低,同时对工作的满意度会上升。

第三,对工作场所的认同也可以减少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提升其工作的满意度。

最后,如果员工可以保持和同事,尤其是与上级的良好交流,则可以减少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并保持健康的身心状况;反之,如果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较低、工作的满意度较高、身心健康状况良好,则会对心理契约的表现维度产生相当的积极影响。

公司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工作压力的管理﹔员工们也应与管理人员积极配合﹐以减低工作压力的影响﹐以增强对付工作压力的能力。以下是公司管理人员和员工应采取的对策。

公司的管理人员应采取以下三个步骤来解决工作压力问题﹕

一﹑用以下方法找出并评估工作压力问题。

1)分析现有沟通渠道(如评论箱﹑座谈会等)获得的数据﹐看看有没有员工反映工作压力问题。

2)分析工作﹐列出潜在的压力源﹐或通过问券调查﹐收集员工对各压力源的感受及评论。

3)检查员工的健康状况﹐及看看员工有否常因与压力有关的毛病而告假。

4)检讨机构有否出现前述与工作压力有关的影响。

二﹑预防及控制工作压力对员工们的职业危害。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及危害程度﹐公司应制定及采取措施﹐消除或减低工作压力对员工们的危害。

三﹑评估工作压力预防及控制效果。

制定及采取了预防及控制工作压力的措施后﹐管理层应检查及评估措施的成效﹐以修正压力管理计划的内容及方向。评估方法有﹕再次向员工进行问券调查﹔分析各项指针及统计数字﹐例如﹕意外及缺勤率﹑生产率及服务质量﹑客户投诉﹑医疗保险索偿数字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员工压力对于组织、员工个人以及企业管理之间的影响日趋明显。对于员工压力管理的探索也应更加深入。证实了员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员工压力管理的可操作性,即可以通过对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来实现对员工压力的管理或对员工的激励。

作为员工﹐应与公司积极配合﹐提升自己应付工作压力的能力﹐具体建议如下﹕

一﹑对工作压力作出计划﹐订立缓急先后﹐改善时间管理。

二﹑积极面对问题﹐跟同事与上司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常做运动﹐令体魄强健。

四﹑均衡及充足的饮食﹐不饮用对健康有害的饮品﹐如咖啡﹑酒精饮品等。 五﹑充足的睡眠﹐睡前排除杂念。

六﹑练习松弛技巧。

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技术挑战、繁重的工作任务等各种因素都是企业员工工作压力问题的潜在根源,企业员工工作压力问题不仅对企业员工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工作压力虽然是员工工作中的正常和必要的一部分,然而却不能失控。企业管理者应确保承担工作压力的员工不会受到伤害。当员工承受的压力变得太大之前,企业管理者要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员工缓解压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学习一些压力管理的基本技巧。总之,搞好工作压力的管理,无论对员工个人还是企业都是有利而必需的。

参考文献:

[1]林伟.组织压力研究综述[J].市场论坛,2006,(4).

[2]Levison H,Price CR,Munden KJ,etc.Men. 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3]杨杰,凌文铨,方俐洛.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刍议[J]. 暨南学报,2003,

(3).

[4]陈加洲,凌文辁,方俐洛.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管理科学学报,2001,

(4).

[5]刘.员工压力管理对策探讨[J].企业管理,2006,(4).

094A1807 周丽红


相关文章

  • 知识员工压力管理策略研究_基于SHRM观的新思路
  • 2008年第14期 总第33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RESEARCHGUIDE No.14,2008SerialNo.33 知识员工压力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SHRM观的新思路 胡 芳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 ...查看


  • 论员工的压力管理_胡安安
  • (三)没有工作安全感或失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员工会因为担心公司被兼并.收购或者组织结构重组而失去工作安全感.在缺乏安全感的状态 论员工的压力管理 ■◆ 胡安安 博士生 胡建华(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3 2.中国石油 ...查看


  • 浅析员工援助计划(EAP)在压力管理中的作用
  • 浅析员工援助计划(EAP)在压力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张素霞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2期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强大的作用.而EAP (Employee Assistance Pro ...查看


  •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 泸州仙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一.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公司应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属于压力管道监察范围的压力管道,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规则>的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和注册.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 ...查看


  • 国内工作压力管理研究现状
  • 国内工作压力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企业压力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企业.虽然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的程度不断加深,企业间的竞争日异激化,使企业和员工所面临的压力强度也不断增长,进而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高度 ...查看


  •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 摘 要 近些年来一直在担任着教书育人重任的很多幼儿教师们普遍都产生了较重的工作上的思想压力还有来自教师职业上的危机感,而这种思想上的压力和危机感是在日益加重的趋势,因为现如今的幼儿园内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幼儿教师产生了高度的身心紧张和焦虑 ...查看


  • 卓越经理人的压力管理
  • 卓越经理人的压力管理 第一讲 了解压力和压力管理策略 一.什么是压力 (一)压力的定义 [案例] 小张的上司通知小张公司总部的HR 副总裁要在下周到中国区视察人员发展情况.作为培训经理,小张被要求在HR 副总裁到达后,向对方汇报中国区的人员 ...查看


  • 压力管理环境下的压力源认识与掌控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压力管理环境下的压力源认识与掌控 作者:杨国林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0期 摘要:压力管理在管理活动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也是最重要的管理技能之一,但在 ...查看


  •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新乡场站用
  •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二零一五年十月 目 录 一. 相关人员岗位职责 二. 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三.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四. 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五. 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 六. 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检查. 年度检查. 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