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适用范围 2. 编制依据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4. 作业人员资格和要求 5. 主要机械及工器具 6. 施工准备 7. 作业程序
8. 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9. 工序交接和成品保护 10. 职业安全卫生和文明施工措施 11. 环境管理 12. 技术记录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X 发电有限公司300MW 发电机组工程的直流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固定型密闭防酸雾铅蓄电池组的安装调试。 2. 编制依据 2.1设计院施工图:
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 5161.1~5161.9 2002) 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5固定用密闭防酸雾铅酸蓄电池使用维护说明书
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3.1 工程概况
XXXX 发电有限公司300MW 发电机组工程控制及直流系统设备安装包括单元控制室110V 、220V 直流系统,220V 、110V 蓄电池安装,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DCS 电气系统以及线路组保护,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备用厂用变、低压厂用变压器、柴油发电机和保安电源、220KV 配电装置、发电机、厂用配电装置的二次接线安装。 3.2主要工程量
3.2.1单元控制室110V 、220V 直流系统主要工程量
4. 作业人员资格和要求
4.1所有施工人员应经过施工培训,认真学习安全规程,并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
格,具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掌握盘的安装工序和工艺要求。
4.2所有施工人员都应清楚盘以及蓄电池排列布置情况,熟悉主接线方式,并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相应的理论知识。
4.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明确施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掌握施工规范的技术要求。 4.4施工班的班长要具备协调组织能力,合理安排各施工小组的人力,工作量及施工进度,并对本班施工项目的相关图纸要全面熟悉,并对本班组施工所涉及的材料统一管理。 4.5施工组长要具备对该小组分项工程合理安排的能力,熟知与本小组施工项目相关的图纸,并及时备好本小组施工材料,对本小组的安装记录要及时审核并收缴至班组技术人员。
4.6施工主责能够对本档施工人员根据其各自专长,合理安排具体工作,并对与本档施工内容相关的图纸熟知、清楚,对本档安装记录及时收缴至施工组长。
4.7施工助手要具备电气专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所做工作的要求,能积极主动配合好主责工作。
5. 主要机械及工器具
5.1吊运机械:吊车、叉车、货车、专用板车。
5.2工、器具:切割机、电焊机、水平仪、冲击电钻、手枪电钻、撬棒、榔头、力矩扳手、平扳手、卷尺、角尺、线垂、钢丝刷、毛刷等。
5.3清洁用材料:扫把、拖把、抹布(吸湿性好,不掉毛)、酒精、蒸馏水、塑料水管。 5.4劳保用品:耐酸工作服(全毛)、耐酸手套、耐酸胶靴、耐酸塑料盆、耐酸塑料桶、毛巾、口罩、帽子、眼镜、油面、小苏打。
5.5其他器材:充放电记录本、手电、数字式万用表、兆欧表。 6. 施工准备 6.1材料准备
6.1.1主材(角铁、槽钢、铜母线等):核对施工所需槽钢、角钢等主材的数量及规格,根据施工图纸要求领取安装所需的主材,材料质量应合格且合格证、材质报告齐全,并报项目管理部审批。
6.1.2辅材(垫铁、支撑铁件、镀锌紧固件、耐酸橡胶垫等):根据工程量估算施工安装用的支撑铁件及垫铁、紧固件等辅助性材料的数量,及时采购、加工备用。垫铁选用1毫米和2毫米厚的铁板,切割成50×50平方毫米的小铁板;支撑铁件利用50×50×5或40×40×4的角铁,锯成长度为50毫米的小铁件;镀锌紧固件根据设备的安装方式,
备足各种型号、规格的镀锌螺丝、螺帽和垫片。选用5mm 厚的耐酸橡胶垫,根据图纸规定的尺寸下料。其余辅材均准备齐全。
6.1.3根据近期施工内容及库存情况,及时备好电焊条、锯条等消耗性材料。 6.2技术准备
6.2.1技术员应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理解设计要领,熟悉施工场地,了解土建施工进度。
6.2.2施工图纸已会审并交底。
6.2.3认真收集厂家技术资料,对制造厂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尽早作好技术准备。 应按照安装图核对土建施工的预留孔、预埋铁件的位置、尺寸及数量。 6.2.4应按照安装图核对土建施工的水泥平台尺寸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6.3施工现场条件准备
6.3.1直流小室、蓄电池室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并经验收合格。
6.3.2熟悉土建施工进度,在土建施工时应及时配合检查盘柜安装用预埋件、预留孔洞、预留沟道的数量、尺寸、位置,以满足安装要求。 6.3.3设备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a. 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b. 地面已施工结束,地面排水坡度与下水孔均符合要求; c. 预埋件、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
d. 蓄电池室各门齐全,墙面(高于地面1.2米)、地面、水泥支墩上均已贴好耐酸瓷砖; e. 采暖通风装置及照明工程已全部完工具备投用条件。室内必须有自来水设施,上下水已畅通。门窗安装完毕,确应施工所需预留的门窗在设备安装后及时封闭; f. 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施工的装饰工作全部结束。
6.3.4安装工作开始前建筑工程质量应经验收合格,具备设备安装条件并办理土建、安装中间交接。
6.3.5盘柜就位前,盘柜基础型钢内外侧二次灌浆应全部结束,强度符合要求。 6.3.6设备运输通道应畅通,施工场地无杂物。 6.3.7施工区域照明应充足。
6.3.8施工场所临时用电应满足施工要求,用电设施应符合安全要求。 7. 作业程序
主要包括基础型钢及直流系统盘的安装以及蓄电池组的安装、充放电。
7.1基础型钢安装:按照盘柜尺寸制作盘柜基础型钢,在具备安装条件后找出土建预埋铁件,按照施工图尺寸将基础型钢在纵、横向定位,用支撑铁件保证基础型钢不发生偏移,用木楔调整基础型钢使标高符合要求且其上表面水平,将基础型钢、支撑铁件、预埋铁件之间焊接牢固。基础型钢安装工序如下:
7.2直流系统盘的安装工序:
直流系统盘的安装主要是指整列安装在一起的固定式盘。
7.3蓄电池组的安装工序
7.4蓄电池组的充放电工序
8. 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8.1基础型钢安装工序的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8.1.1领料:根据施工图纸及材料计划领取相应规格、型号的材料,数量应满足需要。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毛刺、无裂纹、无弯曲变形。
8.1.2调整平直:在样板台架上,用大铁锤对每一根型钢进行校正、平直。其不平度和不直度误差全长应小于5毫米。对平直好的型钢要垫好堆放整齐,以防二次变形。 8.1.3配料:测量所安装盘、柜的宽度和深度,计量整列盘、柜基础的总尺寸。 a. 基础配料尺寸计算方法为:总长度为N*X+(N-1)*2(mm ),宽度为Y+5(mm )。其中:N 为盘、柜的台数;X 为盘、柜的宽度;Y 为盘、柜的深度;2为两台盘、柜之间的连接裕度;5为整列盘、柜不直度所留裕度,此裕度安装时留在盘前。
b. 配料时切口应平正,端头无毛刺,槽钢相互连接处亦可打成坡口。配好的材料应标注尺寸及安装位置编号。
8.1.4基础型钢制作:基础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槽钢相互连接处焊接宜三面焊满,未打坡口的槽钢向上一面宜在槽钢内侧焊接,确保槽钢上表面平整。
8.1.5防腐处理:对加工好的材料内外侧用铁刷除锈,刷防锈油漆。油漆应均匀、完整。 8.1.6基础运输:非现场制作的基础运输时运输工具应合适,防止基础变形。 8.1.7平面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及计算尺寸测量基础的平面尺寸,确定基础的四个角位置,画出四条边线,用支撑铁件在边线的外侧固定作为标准点。定位时应考虑母线桥及孔洞的对应尺寸。在同一室内双列布置的盘、柜基础之间距离,应为设计的平面尺寸减去10毫米的预留裕度。
8.1.8检查埋件标高:测量同一室内的预埋件标高,选择符合要求的最高埋件,并以此埋件为标准,测量其它埋件的差值,做好记录,以便基础安装时选择合适的支撑铁件。 8.1.9基础型钢定位:按照测量的平面位置,将已制作成型的基础型钢平放到位,再用木楔将型钢垫平,用水平仪测量每个固定点上型钢的高度,用改变木楔插入深度的方式,调整每点的高度,其误差接近于零。然后用支撑铁件、垫铁将基础和预埋件点焊固定到一起。点焊结束后,重新核对各尺寸,作好记录,应满足质量要求如下: a. 基础型钢与地坪面标高差:
固定式配电盘基础型钢与地坪面标高差为+10~20mm ; 小车式盘柜基础型钢与地坪面标高差为±0mm ;
固定式和小车式盘柜安装于同一段基础型钢上时,其基础型钢与地坪面标高差为±
0mm ;
b. 直度和水平度允许误差值:
每米≤1mm , 全长≤5mm c. 基础中心线误差≤±5mm
8.1.10基础型钢固定:尺寸核对无误后,应及时将型钢与支撑铁件、支撑铁件与预埋铁件、型钢与垫铁都应按焊接标准焊接牢固。支撑铁件应平放,不应有尖角支出。 8.1.11基础型钢接地:基础安装结束后,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接地施工。若无详图时,应按照规范要求每段基础应有二点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同一室内的多段基础应互相连接成环网形,室内的试验用接地端子也要同时完成,标注明显的接地符号。焊接质量应符合接地焊接质量标准,三面焊接。焊接面应牢固、美观、无虚焊。
8.1.12二次防腐处理:基础及接地焊接完成后,应将焊点上的焊渣清理干净,整段基础应刷一度防锈漆,固定式盘基础还要刷一度黑漆。油漆应均匀、完整。
8.1.13基础型钢验收:施工结束后及时通知班组质检员进行验收工作,班组质检员应根据现场测量的实际数据及检查结果填写质量验收单。
8.1.14基础二次灌浆:验收工作完成后,通知建筑工程处进行二次灌浆,灌浆时应对基础的内外侧同时进行,预留的孔洞、沟道要修复完整(该工作亦可与做地坪一次性施工)。 8.2直流系统盘安装工序的作业方法及质量标准
8.2.1开箱检查: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当在规定期限内配合材料部门进行开箱检查验收,并符合下列要求:
密封良好,无受潮,数量符合设计或合同要求;开箱后检查型号、规格与施工图纸相同,设备无损坏,附件、备件齐全;产品的技术文件齐全,份数符合要求,并作好相应记录; 外观检查合格。对开好箱的盘,应按照接线图核对内部设备,确认该盘的安装位置,用易擦掉的粉笔作好安装序号。
8.2.2柜体就位找正:盘体就位应在浇灌基础型钢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安装现场清理干净,在环境无尘时开始安装工作。先按安装图纸规定的顺序将盘体的安装位置作好标记,用人工将其搬运到安装地点,然后再精确地调整第一块盘体,四面的垂直度都应符合要求。以其为标准调整其它各盘的位置。在具体调整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a. 安装之前一定要仔细参照施工图纸,在基础型钢上确定每块盘所安装的位置间隔,以免弄错而返工;
b. 认真调整盘体的垂直度,在用铅坠检查时,垂直度一定要控制在盘体总高度的1.5‰之内;
c. 整体考虑相邻各盘体之间的顶部水平误差和面部的不平度。相邻两盘的顶部水平误差要小于等于2mm ;成列各盘的顶部最大水平误差要小于等于5mm ;相邻两盘边的不平度要小于等于1mm ;成列盘面不平度最多不大于5mm ;
d. 两盘间的接缝间隙不大于2mm ,当盘体略有变形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盘间拉紧螺丝进行调整。
8.2.3柜体固定:当盘体就位找正这一工序完成之后,才能固定盘体。直流盘一般用螺接固定。螺接时采用镀锌螺丝,用扳手检查是否牢固,螺栓露扣长度一般为2~5扣。 8.2.4母线安装:成套盘上的母线一般在供货时都已配套提供,为此母线安装比较简便,不必另外加工。但由于母线安装是一关键性的工序,因而也应特别认真,在具体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检查母线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裂纹、折皱、变形、扭曲等现象;
b. 厂家提供的母线应标记清晰、附件齐全,搭接面的镀银层不应有麻面、起皮等现象,其涂漆颜色应当符合规范要;
c. 母线搭接面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铜与铜:室外、高温且潮湿或在有腐蚀性的室内,必须搪锡:干燥的室内直接连接;
b )铝与铝:直接连接; c )钢与钢:必须搪锡或镀锌; d )钢与铜或铝:钢搭接面必须搪锡;
e )铜与铝:干燥的室内,铜端搪锡;室外或潮湿的室内,应采用铜铝过渡板,铜端搪锡。
f )母线搭接螺丝:当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露扣为2~3扣,紧固件齐全。
母线的接触面连接紧密,连接螺栓应用力矩板手紧固,其紧固值应符合下列数值: (单位:N ·m )
a) M08:8.8~10.8; M10:17.7~22.6; b) M12:31.4~39.2; M14:51.0~60.8; c) M16:78.5~98.1; M18:98.0~127.4。
g )母线在支持绝缘子上固定时,固定可靠牢固,不应使其所支持的母线受到额外压力;
8.2.5盘体接地:成套盘(特别是固定式)在一般情况下都与基础型钢焊接,且每段盘有2点以上明显接地。
8.2.6盘上设备检查安装:固定式的成套盘必须在带电之前对电气部件进行仔细的检查。检查内容基本一致,具体如下:
a. 检查母线安装情况,应符合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
b. 检查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c. 检查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图纸要求; d. 检查信号回路的信号灯、光字牌等应显示准确,工作可靠;
e. 检查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它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接地; f. 检查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
8.2.7验收:成套盘安装结束后,技术员应及时检查验收。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5161.9 2002)中相应规定,填写验收评定表,通
知相关的质检员到现场仔细验收,合格后参加人员应及时签证认可。
8.3蓄电池安装
8.3.1台架安装:蓄电池放置的平台、基架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8.3.2开箱检查:蓄电池到达现场后,应在规定期限内作好验收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包装及密封应良好;
b. 搬运时,应用吊带或小车搬运,不可将接线端子当作承力的搬运挂钩;
c. 开箱检查时应用起钉器或撬棒等合适的工具开箱,并应注意轻拿轻放。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齐全、元件无损坏,并做好开箱记录;
e. 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8.3.3蓄电池检查:检查蓄电池容器应无裂纹、损伤,密封良好;蓄电池的正、负极端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防酸雾帽应齐全无损伤,通气性能应良好;容器表面应无尘土油污,否则应清除,清除时应用脂肪烃或酒精擦拭。
8.3.4蓄电池组装: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的蓄电池槽应高低一致,排列整齐。具体内容如下:
蓄电池按设计图要求就位,排列时应注意正负极性,温度计、密度计、液面线应放在易于检查的一侧;用拉线检查蓄电池每列容器顶面水平偏差应小于等于±2mm ,每列容器侧面平直度偏差应小于等于±2mm ;蓄电池端柱和连接条上的氧化层在紧固连接条前应清除。连接条连接时,应该注意不要使连接条和电池端柱受到额外应力。螺栓应紧固,为减少接触电阻和防止酸腐蚀,接头连接部分应涂以电力复合脂;220V 蓄电池尾部的连接铜母线表面应搪锡且采取防腐措施;每个蓄电池应在其台座或容器的外表面用耐酸材料标明编号。
8.3.5电缆敷设:蓄电池的引出电缆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宜采用塑料外护套电缆。当采用裸铠装电缆时,其室内部分应剥掉铠装;电缆的引出线应用塑料色带标明正、负极的极性(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电缆穿出蓄电池室的孔洞及保护管的管口处,应用耐酸材料密封。
8.3.6验收:蓄电池安装结束后,技术员应及时检查验收。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5161.9 2002)中相应规定,填写验收评定表,通知相关的质检员到现场仔细验收,合格后参加人员应及时签证认可。
8.4蓄电池组充放电
8.4.1本次蓄电池均为密封式蓄电池,不需在现场注液。
8.4.2充放电条件检查:对每只蓄电池进行电压、密度、温度的测量。在充电之前对蓄电池的安装、零件附件质量及连接紧固进行认真检查;充电电源及充电设备应保证充电的顺利进行。
8.4.3放电:采用10h 放电率进行首次放电时,应该注意不得过放。放电负荷应该满足a. 放电电流稳定,调整可靠。蓄电池首次放电终了应符合下列要求:
b. 电池的最终电压按产品技术条件及有关情况定为1.85V ,密度按规程规定应不小于
1.15 g/cm3;
c. 放电期间,每隔1h 记录一次放电电流及电池组总电压,记录每只蓄电池的温度、密度、电压;
d. 每个电池的电压与电池组平均电压的差值应不大于1%;
e. 电压不合标准的蓄电池数量,不应超过该组电池总数量的3%;电压不得低于整组电池中单体电池的平均电压的2%;
f. 温度为25℃时的放电容量(放电容量=放电电流×放电持续时间)应达到额定容量的85%
C25 t — 电解液在10h 率放电过程中最后2h 的平均温度(℃) ;
Ct — 当液温为t ℃时实际测得容量(A·h) ;
C25 — 换算成标准温度(25℃) 时的容量(A·h) ;
0.008—10h 率放电的容量温度系数。
8.4.4判断:一般情况下考核10h 率容量,如果第一次10h 率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5%,则再次充足电后便可投入运行。如果蓄电池组首次放电后,放电容量大于额定容量的85%而不足额定容量的95%,应该继续进行充放电。在5次循环内10h 率放电容量应达到额定容量的95%以上。若经过5次循环,仍达不到额定容量的95%,则说明该组蓄电池有问题,应查明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否则不能交付使用。
8.4.5再充电(正常充电):
a. 在初充电放电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再充电,间隔时间最长不超过10h 。再充电的方法基本上与初充电相同:第一阶段以0.1-0.15C 10电流充电,至端电压达到2.40V 转入第
二阶段, 第二阶段以0.05-0.075 C10电流充电,直至充足为止。其充入的电量应为放出
电量的1.5倍左右。
b. 充电期间,每隔1h 进行记录充电电流、总电压,各电池电压、密度、温度。
8.4.6总体检查投入运行:充电结束后,断开充电电源,测定每只电池的电压密度、温度和整组电池电压。进行下列检查即可投入运行。
a. 拧紧防酸栓,对透明槽的电池检查极板不得有严重弯曲、变形或活性物质严重剥落; b. 用500V 兆欧表检查110V 电池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1M Ω,220V 电池应不小于0.2M Ω; c. 在整个充、放电期间,应按规定时间记录每个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及电解液的密度、温度。记录表见附表。充、放电结束后,应绘制整组充、放电特性曲线。
8.5工艺要求
8.5.1成套盘的安装,目前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质量管理越来越重视,对施工质量达到验评标准己没有问题,为了使本工程达到精品工程,在施工工艺上要进一步加强提高,特提出以下要求:
a. 基础施工时,下料尺寸应准确、中间端头切割应平齐、端头上平面应平正,不应有毛刺、飞边;焊接部位应美观,不应有渣孔,整体油漆应均匀。
b. 接地线布置应横平竖直,连接点应密实、服贴、焊接牢固,试验端子固定可靠,高度应一致。
c. 盘在搬运时应采取防止柜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措施。
e. 对盘内易损坏的元件,必要时应拆下,对精密电气元件应督促管理人员特殊保管。 f. 盘安装就位时,人力应配备足够,盘撬动时,撬点应在盘的内侧底部,严禁用钢件接触盘的外表面。
g. 盘固定严禁在外侧焊接,内部焊接点应补刷防锈漆和面漆。
h. 施工人员在盘上作业时,应用木凳或木梯上下,不准用铁架等有损面漆的构架直接靠到盘上,更不准穿有泥沙或潮湿的鞋踩在电气设备上。
i. 附件安装应整齐,二次线引接应整齐美观。
j. 盘就位后,应将成套盘的门调整一致,高低整齐。
8.5.2蓄电池安装的技术要求:
a. 蓄电池安装时应排列整齐,同列电池应高低一致。
b. 连接条及抽头的接线应方向一致,接头连接部分应涂以电力复合脂。
c. 电缆保护管应排列整齐,电缆芯线接线弯曲弧度必须大小相近,弯曲方向一致。
9. 工序交接和成品保护
9.1工序交接:建筑专业在小室内的各项建筑工作已基本完成、具备电气安装进入工作的条件后,应由建筑专业技术员填写书面工序交接申请单,报项目管理部,经项目管理部质检人员同意认可后,由项目管理部确定移交日期,并通知接收的相关部门及工地的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移交。移交内容应在交接单中填写清楚、完整。交接过程中,接收单位应根据施工图复核尺寸、标高等技术数据,无误后,双方及参加部门签字认可,对少数暂时无法完成的尾工,应在交接签证单上注明,并限期完成。
9.2成品保护:对上道工序完成的成品移交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后,作业人员应对上道工序的成品和本工序的成品负责保护,故对配电装置各小室有成品保护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9.2.1各小室内部的墙壁保持干净,严禁油泥污染,严禁碰撞墙面。
9.2.2严禁在墙壁上开孔、打洞,如因设计修改施工确需开孔打洞时,应有书面联系单报项目管理部申批。批准后方能施工,完工后应及时修补。
9.2.3对已安装好的盘、柜应加强保护,各小室的门要上锁,进入室内工作的人员应实行工作票制度。
9.2.4对有特殊保护的设备、元件,应有防潮、防尘措施,如设计或厂家有相关要求,必要时应加温保护。
9.2.5在盘、柜内查线接线作业时,应配置专用的木凳,严禁用金属框架作梯子,靠在盘面上作业。
9.2.6就地设备安装后应及时覆盖,设备上方有交叉作业时,应搭设脚手架加以保护。
9.2.7对已贴好耐酸瓷砖的墙面、地面加强保护,小室的门要上锁,进入室内工作的人员应实行工作票制度。
9.2.8搬运蓄电池必须轻拿轻放,不得倒置、重压、撞击。
10. 职业安全卫生和文明施工措施
10.1电气作业人员必须参加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措施交底,并在交底记录单上签字。 10.2施工现场电源的布置应合理,所配置的开关应有漏电保护装置。所有电动工具应可靠接地,电线不应在地上乱拉、乱放。收工时应切断电源,清理保管好电线及工具。 10.3室内的预留孔、沟,作业时应加盖临时盖板,盖板应牢固、可靠,门口要有明显的“当心孔洞、电缆沟”、“无关人员不得出入”等字样的警示牌。
10.4电焊作业应注意防火,施工场地应通道畅通、无杂物、配有符合消防规定的消防器
材。
10.5盘、柜在安装地点开箱后,应立即将箱板等杂物清理干净,堆放在指定的废物堆放点,以免阻塞通道或钉子扎脚。
10.6盘、柜就位时人力应足够,作业人员配合一致,以防柜体倾倒伤人,狭窄处应防止人员挤伤,盘、柜底座加垫铁时不得将手伸入盘底。严禁双手使用撬棒。
10.7盘、柜搬运和安装移动时要注意重心偏移,防止倾倒损坏设备。
10.8严禁在电气设备上乱写、乱画,保持盘面的清洁。
10.9所有待安装的元件和附件应堆放整齐,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应与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识。
10.10施工场所每天完工后应清理干净,施工废料应及时带走,作业人员应对本人施工区的卫生负责,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施工负责人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11盘柜立好后应及时做好接地。
10.12在已送电的盘柜上及时挂“已送电“等字样警示牌,明确管理。
10.13未尽事宜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10.14室内预留孔、沟,作业时应加盖临时盖板。
10.15安装盘底座立盘, 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照明。
10.16施工现场敷设的电缆线必须作好防护措施,以防破损漏电。
10.17墙上开孔打洞后的石块应及时清理。必须保持室内清洁,派专人定期清扫。 10.18室内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10.19蓄电池室及周围严禁烟火,必须挂有明显的标志,设有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合适的消防设施。
10.20工作人员正确配戴劳保用品,切实起到防酸液、酸雾侵害的作用,皮肤溅上酸液应立即用苏打水、清水冲洗。
10.21通风设施要配齐,且选用防爆型设备,作业区域内严禁烟火及动火作业,必要时应填写作业票并采取特别措施。
10.22蓄电池室内严禁烟火,并不得再进行与充电无关的其他工作。
11. 环境管理
11.1 工具房内外应保持整洁,切割所剩零料及时清理。
11.2施工完毕,应及时清除施工遗留物,注重成品保护,避免二次污染及落物损坏,每天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11.3所有施工设备及材料堆放整齐。
11.4 在现场施工时不随意拆除脚手架,不在钢模上打洞,不随意使用他人材料(如钢筋等)。
11.5 在土建已施工完的开关室的墙上不乱画,不用脏手套触摸墙面。落实成品保护及防护措施。
12、技术记录
12.1安装技术记录:
a )设备开箱记录。
b )工序交接记录。
c )施工过程原始技术数据记录。
d )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措施交底记录。
e )设备安装调试记录。
f )设备缺陷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g )隐蔽工程与中间检查记录。
12.2文件管理记录
a )工程开工报告。
b )施工图纸交底及会审。
c )工程质量验收签证单。
d )工程质量验收签证单。
e )设计变更、材料设备代用通知单。
f )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的厂家技术文件,合格证等。
g) 施工图纸、资料管理记录。
目 录
1. 适用范围 2. 编制依据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4. 作业人员资格和要求 5. 主要机械及工器具 6. 施工准备 7. 作业程序
8. 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9. 工序交接和成品保护 10. 职业安全卫生和文明施工措施 11. 环境管理 12. 技术记录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X 发电有限公司300MW 发电机组工程的直流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固定型密闭防酸雾铅蓄电池组的安装调试。 2. 编制依据 2.1设计院施工图:
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 5161.1~5161.9 2002) 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5固定用密闭防酸雾铅酸蓄电池使用维护说明书
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3.1 工程概况
XXXX 发电有限公司300MW 发电机组工程控制及直流系统设备安装包括单元控制室110V 、220V 直流系统,220V 、110V 蓄电池安装,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DCS 电气系统以及线路组保护,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备用厂用变、低压厂用变压器、柴油发电机和保安电源、220KV 配电装置、发电机、厂用配电装置的二次接线安装。 3.2主要工程量
3.2.1单元控制室110V 、220V 直流系统主要工程量
4. 作业人员资格和要求
4.1所有施工人员应经过施工培训,认真学习安全规程,并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
格,具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掌握盘的安装工序和工艺要求。
4.2所有施工人员都应清楚盘以及蓄电池排列布置情况,熟悉主接线方式,并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相应的理论知识。
4.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明确施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掌握施工规范的技术要求。 4.4施工班的班长要具备协调组织能力,合理安排各施工小组的人力,工作量及施工进度,并对本班施工项目的相关图纸要全面熟悉,并对本班组施工所涉及的材料统一管理。 4.5施工组长要具备对该小组分项工程合理安排的能力,熟知与本小组施工项目相关的图纸,并及时备好本小组施工材料,对本小组的安装记录要及时审核并收缴至班组技术人员。
4.6施工主责能够对本档施工人员根据其各自专长,合理安排具体工作,并对与本档施工内容相关的图纸熟知、清楚,对本档安装记录及时收缴至施工组长。
4.7施工助手要具备电气专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所做工作的要求,能积极主动配合好主责工作。
5. 主要机械及工器具
5.1吊运机械:吊车、叉车、货车、专用板车。
5.2工、器具:切割机、电焊机、水平仪、冲击电钻、手枪电钻、撬棒、榔头、力矩扳手、平扳手、卷尺、角尺、线垂、钢丝刷、毛刷等。
5.3清洁用材料:扫把、拖把、抹布(吸湿性好,不掉毛)、酒精、蒸馏水、塑料水管。 5.4劳保用品:耐酸工作服(全毛)、耐酸手套、耐酸胶靴、耐酸塑料盆、耐酸塑料桶、毛巾、口罩、帽子、眼镜、油面、小苏打。
5.5其他器材:充放电记录本、手电、数字式万用表、兆欧表。 6. 施工准备 6.1材料准备
6.1.1主材(角铁、槽钢、铜母线等):核对施工所需槽钢、角钢等主材的数量及规格,根据施工图纸要求领取安装所需的主材,材料质量应合格且合格证、材质报告齐全,并报项目管理部审批。
6.1.2辅材(垫铁、支撑铁件、镀锌紧固件、耐酸橡胶垫等):根据工程量估算施工安装用的支撑铁件及垫铁、紧固件等辅助性材料的数量,及时采购、加工备用。垫铁选用1毫米和2毫米厚的铁板,切割成50×50平方毫米的小铁板;支撑铁件利用50×50×5或40×40×4的角铁,锯成长度为50毫米的小铁件;镀锌紧固件根据设备的安装方式,
备足各种型号、规格的镀锌螺丝、螺帽和垫片。选用5mm 厚的耐酸橡胶垫,根据图纸规定的尺寸下料。其余辅材均准备齐全。
6.1.3根据近期施工内容及库存情况,及时备好电焊条、锯条等消耗性材料。 6.2技术准备
6.2.1技术员应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理解设计要领,熟悉施工场地,了解土建施工进度。
6.2.2施工图纸已会审并交底。
6.2.3认真收集厂家技术资料,对制造厂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尽早作好技术准备。 应按照安装图核对土建施工的预留孔、预埋铁件的位置、尺寸及数量。 6.2.4应按照安装图核对土建施工的水泥平台尺寸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6.3施工现场条件准备
6.3.1直流小室、蓄电池室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并经验收合格。
6.3.2熟悉土建施工进度,在土建施工时应及时配合检查盘柜安装用预埋件、预留孔洞、预留沟道的数量、尺寸、位置,以满足安装要求。 6.3.3设备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a. 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b. 地面已施工结束,地面排水坡度与下水孔均符合要求; c. 预埋件、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
d. 蓄电池室各门齐全,墙面(高于地面1.2米)、地面、水泥支墩上均已贴好耐酸瓷砖; e. 采暖通风装置及照明工程已全部完工具备投用条件。室内必须有自来水设施,上下水已畅通。门窗安装完毕,确应施工所需预留的门窗在设备安装后及时封闭; f. 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施工的装饰工作全部结束。
6.3.4安装工作开始前建筑工程质量应经验收合格,具备设备安装条件并办理土建、安装中间交接。
6.3.5盘柜就位前,盘柜基础型钢内外侧二次灌浆应全部结束,强度符合要求。 6.3.6设备运输通道应畅通,施工场地无杂物。 6.3.7施工区域照明应充足。
6.3.8施工场所临时用电应满足施工要求,用电设施应符合安全要求。 7. 作业程序
主要包括基础型钢及直流系统盘的安装以及蓄电池组的安装、充放电。
7.1基础型钢安装:按照盘柜尺寸制作盘柜基础型钢,在具备安装条件后找出土建预埋铁件,按照施工图尺寸将基础型钢在纵、横向定位,用支撑铁件保证基础型钢不发生偏移,用木楔调整基础型钢使标高符合要求且其上表面水平,将基础型钢、支撑铁件、预埋铁件之间焊接牢固。基础型钢安装工序如下:
7.2直流系统盘的安装工序:
直流系统盘的安装主要是指整列安装在一起的固定式盘。
7.3蓄电池组的安装工序
7.4蓄电池组的充放电工序
8. 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8.1基础型钢安装工序的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8.1.1领料:根据施工图纸及材料计划领取相应规格、型号的材料,数量应满足需要。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毛刺、无裂纹、无弯曲变形。
8.1.2调整平直:在样板台架上,用大铁锤对每一根型钢进行校正、平直。其不平度和不直度误差全长应小于5毫米。对平直好的型钢要垫好堆放整齐,以防二次变形。 8.1.3配料:测量所安装盘、柜的宽度和深度,计量整列盘、柜基础的总尺寸。 a. 基础配料尺寸计算方法为:总长度为N*X+(N-1)*2(mm ),宽度为Y+5(mm )。其中:N 为盘、柜的台数;X 为盘、柜的宽度;Y 为盘、柜的深度;2为两台盘、柜之间的连接裕度;5为整列盘、柜不直度所留裕度,此裕度安装时留在盘前。
b. 配料时切口应平正,端头无毛刺,槽钢相互连接处亦可打成坡口。配好的材料应标注尺寸及安装位置编号。
8.1.4基础型钢制作:基础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槽钢相互连接处焊接宜三面焊满,未打坡口的槽钢向上一面宜在槽钢内侧焊接,确保槽钢上表面平整。
8.1.5防腐处理:对加工好的材料内外侧用铁刷除锈,刷防锈油漆。油漆应均匀、完整。 8.1.6基础运输:非现场制作的基础运输时运输工具应合适,防止基础变形。 8.1.7平面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及计算尺寸测量基础的平面尺寸,确定基础的四个角位置,画出四条边线,用支撑铁件在边线的外侧固定作为标准点。定位时应考虑母线桥及孔洞的对应尺寸。在同一室内双列布置的盘、柜基础之间距离,应为设计的平面尺寸减去10毫米的预留裕度。
8.1.8检查埋件标高:测量同一室内的预埋件标高,选择符合要求的最高埋件,并以此埋件为标准,测量其它埋件的差值,做好记录,以便基础安装时选择合适的支撑铁件。 8.1.9基础型钢定位:按照测量的平面位置,将已制作成型的基础型钢平放到位,再用木楔将型钢垫平,用水平仪测量每个固定点上型钢的高度,用改变木楔插入深度的方式,调整每点的高度,其误差接近于零。然后用支撑铁件、垫铁将基础和预埋件点焊固定到一起。点焊结束后,重新核对各尺寸,作好记录,应满足质量要求如下: a. 基础型钢与地坪面标高差:
固定式配电盘基础型钢与地坪面标高差为+10~20mm ; 小车式盘柜基础型钢与地坪面标高差为±0mm ;
固定式和小车式盘柜安装于同一段基础型钢上时,其基础型钢与地坪面标高差为±
0mm ;
b. 直度和水平度允许误差值:
每米≤1mm , 全长≤5mm c. 基础中心线误差≤±5mm
8.1.10基础型钢固定:尺寸核对无误后,应及时将型钢与支撑铁件、支撑铁件与预埋铁件、型钢与垫铁都应按焊接标准焊接牢固。支撑铁件应平放,不应有尖角支出。 8.1.11基础型钢接地:基础安装结束后,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接地施工。若无详图时,应按照规范要求每段基础应有二点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同一室内的多段基础应互相连接成环网形,室内的试验用接地端子也要同时完成,标注明显的接地符号。焊接质量应符合接地焊接质量标准,三面焊接。焊接面应牢固、美观、无虚焊。
8.1.12二次防腐处理:基础及接地焊接完成后,应将焊点上的焊渣清理干净,整段基础应刷一度防锈漆,固定式盘基础还要刷一度黑漆。油漆应均匀、完整。
8.1.13基础型钢验收:施工结束后及时通知班组质检员进行验收工作,班组质检员应根据现场测量的实际数据及检查结果填写质量验收单。
8.1.14基础二次灌浆:验收工作完成后,通知建筑工程处进行二次灌浆,灌浆时应对基础的内外侧同时进行,预留的孔洞、沟道要修复完整(该工作亦可与做地坪一次性施工)。 8.2直流系统盘安装工序的作业方法及质量标准
8.2.1开箱检查: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当在规定期限内配合材料部门进行开箱检查验收,并符合下列要求:
密封良好,无受潮,数量符合设计或合同要求;开箱后检查型号、规格与施工图纸相同,设备无损坏,附件、备件齐全;产品的技术文件齐全,份数符合要求,并作好相应记录; 外观检查合格。对开好箱的盘,应按照接线图核对内部设备,确认该盘的安装位置,用易擦掉的粉笔作好安装序号。
8.2.2柜体就位找正:盘体就位应在浇灌基础型钢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安装现场清理干净,在环境无尘时开始安装工作。先按安装图纸规定的顺序将盘体的安装位置作好标记,用人工将其搬运到安装地点,然后再精确地调整第一块盘体,四面的垂直度都应符合要求。以其为标准调整其它各盘的位置。在具体调整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a. 安装之前一定要仔细参照施工图纸,在基础型钢上确定每块盘所安装的位置间隔,以免弄错而返工;
b. 认真调整盘体的垂直度,在用铅坠检查时,垂直度一定要控制在盘体总高度的1.5‰之内;
c. 整体考虑相邻各盘体之间的顶部水平误差和面部的不平度。相邻两盘的顶部水平误差要小于等于2mm ;成列各盘的顶部最大水平误差要小于等于5mm ;相邻两盘边的不平度要小于等于1mm ;成列盘面不平度最多不大于5mm ;
d. 两盘间的接缝间隙不大于2mm ,当盘体略有变形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盘间拉紧螺丝进行调整。
8.2.3柜体固定:当盘体就位找正这一工序完成之后,才能固定盘体。直流盘一般用螺接固定。螺接时采用镀锌螺丝,用扳手检查是否牢固,螺栓露扣长度一般为2~5扣。 8.2.4母线安装:成套盘上的母线一般在供货时都已配套提供,为此母线安装比较简便,不必另外加工。但由于母线安装是一关键性的工序,因而也应特别认真,在具体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检查母线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裂纹、折皱、变形、扭曲等现象;
b. 厂家提供的母线应标记清晰、附件齐全,搭接面的镀银层不应有麻面、起皮等现象,其涂漆颜色应当符合规范要;
c. 母线搭接面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铜与铜:室外、高温且潮湿或在有腐蚀性的室内,必须搪锡:干燥的室内直接连接;
b )铝与铝:直接连接; c )钢与钢:必须搪锡或镀锌; d )钢与铜或铝:钢搭接面必须搪锡;
e )铜与铝:干燥的室内,铜端搪锡;室外或潮湿的室内,应采用铜铝过渡板,铜端搪锡。
f )母线搭接螺丝:当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露扣为2~3扣,紧固件齐全。
母线的接触面连接紧密,连接螺栓应用力矩板手紧固,其紧固值应符合下列数值: (单位:N ·m )
a) M08:8.8~10.8; M10:17.7~22.6; b) M12:31.4~39.2; M14:51.0~60.8; c) M16:78.5~98.1; M18:98.0~127.4。
g )母线在支持绝缘子上固定时,固定可靠牢固,不应使其所支持的母线受到额外压力;
8.2.5盘体接地:成套盘(特别是固定式)在一般情况下都与基础型钢焊接,且每段盘有2点以上明显接地。
8.2.6盘上设备检查安装:固定式的成套盘必须在带电之前对电气部件进行仔细的检查。检查内容基本一致,具体如下:
a. 检查母线安装情况,应符合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
b. 检查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c. 检查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图纸要求; d. 检查信号回路的信号灯、光字牌等应显示准确,工作可靠;
e. 检查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它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接地; f. 检查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
8.2.7验收:成套盘安装结束后,技术员应及时检查验收。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5161.9 2002)中相应规定,填写验收评定表,通
知相关的质检员到现场仔细验收,合格后参加人员应及时签证认可。
8.3蓄电池安装
8.3.1台架安装:蓄电池放置的平台、基架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8.3.2开箱检查:蓄电池到达现场后,应在规定期限内作好验收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包装及密封应良好;
b. 搬运时,应用吊带或小车搬运,不可将接线端子当作承力的搬运挂钩;
c. 开箱检查时应用起钉器或撬棒等合适的工具开箱,并应注意轻拿轻放。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齐全、元件无损坏,并做好开箱记录;
e. 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8.3.3蓄电池检查:检查蓄电池容器应无裂纹、损伤,密封良好;蓄电池的正、负极端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防酸雾帽应齐全无损伤,通气性能应良好;容器表面应无尘土油污,否则应清除,清除时应用脂肪烃或酒精擦拭。
8.3.4蓄电池组装: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的蓄电池槽应高低一致,排列整齐。具体内容如下:
蓄电池按设计图要求就位,排列时应注意正负极性,温度计、密度计、液面线应放在易于检查的一侧;用拉线检查蓄电池每列容器顶面水平偏差应小于等于±2mm ,每列容器侧面平直度偏差应小于等于±2mm ;蓄电池端柱和连接条上的氧化层在紧固连接条前应清除。连接条连接时,应该注意不要使连接条和电池端柱受到额外应力。螺栓应紧固,为减少接触电阻和防止酸腐蚀,接头连接部分应涂以电力复合脂;220V 蓄电池尾部的连接铜母线表面应搪锡且采取防腐措施;每个蓄电池应在其台座或容器的外表面用耐酸材料标明编号。
8.3.5电缆敷设:蓄电池的引出电缆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宜采用塑料外护套电缆。当采用裸铠装电缆时,其室内部分应剥掉铠装;电缆的引出线应用塑料色带标明正、负极的极性(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电缆穿出蓄电池室的孔洞及保护管的管口处,应用耐酸材料密封。
8.3.6验收:蓄电池安装结束后,技术员应及时检查验收。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5161.9 2002)中相应规定,填写验收评定表,通知相关的质检员到现场仔细验收,合格后参加人员应及时签证认可。
8.4蓄电池组充放电
8.4.1本次蓄电池均为密封式蓄电池,不需在现场注液。
8.4.2充放电条件检查:对每只蓄电池进行电压、密度、温度的测量。在充电之前对蓄电池的安装、零件附件质量及连接紧固进行认真检查;充电电源及充电设备应保证充电的顺利进行。
8.4.3放电:采用10h 放电率进行首次放电时,应该注意不得过放。放电负荷应该满足a. 放电电流稳定,调整可靠。蓄电池首次放电终了应符合下列要求:
b. 电池的最终电压按产品技术条件及有关情况定为1.85V ,密度按规程规定应不小于
1.15 g/cm3;
c. 放电期间,每隔1h 记录一次放电电流及电池组总电压,记录每只蓄电池的温度、密度、电压;
d. 每个电池的电压与电池组平均电压的差值应不大于1%;
e. 电压不合标准的蓄电池数量,不应超过该组电池总数量的3%;电压不得低于整组电池中单体电池的平均电压的2%;
f. 温度为25℃时的放电容量(放电容量=放电电流×放电持续时间)应达到额定容量的85%
C25 t — 电解液在10h 率放电过程中最后2h 的平均温度(℃) ;
Ct — 当液温为t ℃时实际测得容量(A·h) ;
C25 — 换算成标准温度(25℃) 时的容量(A·h) ;
0.008—10h 率放电的容量温度系数。
8.4.4判断:一般情况下考核10h 率容量,如果第一次10h 率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5%,则再次充足电后便可投入运行。如果蓄电池组首次放电后,放电容量大于额定容量的85%而不足额定容量的95%,应该继续进行充放电。在5次循环内10h 率放电容量应达到额定容量的95%以上。若经过5次循环,仍达不到额定容量的95%,则说明该组蓄电池有问题,应查明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否则不能交付使用。
8.4.5再充电(正常充电):
a. 在初充电放电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再充电,间隔时间最长不超过10h 。再充电的方法基本上与初充电相同:第一阶段以0.1-0.15C 10电流充电,至端电压达到2.40V 转入第
二阶段, 第二阶段以0.05-0.075 C10电流充电,直至充足为止。其充入的电量应为放出
电量的1.5倍左右。
b. 充电期间,每隔1h 进行记录充电电流、总电压,各电池电压、密度、温度。
8.4.6总体检查投入运行:充电结束后,断开充电电源,测定每只电池的电压密度、温度和整组电池电压。进行下列检查即可投入运行。
a. 拧紧防酸栓,对透明槽的电池检查极板不得有严重弯曲、变形或活性物质严重剥落; b. 用500V 兆欧表检查110V 电池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1M Ω,220V 电池应不小于0.2M Ω; c. 在整个充、放电期间,应按规定时间记录每个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及电解液的密度、温度。记录表见附表。充、放电结束后,应绘制整组充、放电特性曲线。
8.5工艺要求
8.5.1成套盘的安装,目前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质量管理越来越重视,对施工质量达到验评标准己没有问题,为了使本工程达到精品工程,在施工工艺上要进一步加强提高,特提出以下要求:
a. 基础施工时,下料尺寸应准确、中间端头切割应平齐、端头上平面应平正,不应有毛刺、飞边;焊接部位应美观,不应有渣孔,整体油漆应均匀。
b. 接地线布置应横平竖直,连接点应密实、服贴、焊接牢固,试验端子固定可靠,高度应一致。
c. 盘在搬运时应采取防止柜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措施。
e. 对盘内易损坏的元件,必要时应拆下,对精密电气元件应督促管理人员特殊保管。 f. 盘安装就位时,人力应配备足够,盘撬动时,撬点应在盘的内侧底部,严禁用钢件接触盘的外表面。
g. 盘固定严禁在外侧焊接,内部焊接点应补刷防锈漆和面漆。
h. 施工人员在盘上作业时,应用木凳或木梯上下,不准用铁架等有损面漆的构架直接靠到盘上,更不准穿有泥沙或潮湿的鞋踩在电气设备上。
i. 附件安装应整齐,二次线引接应整齐美观。
j. 盘就位后,应将成套盘的门调整一致,高低整齐。
8.5.2蓄电池安装的技术要求:
a. 蓄电池安装时应排列整齐,同列电池应高低一致。
b. 连接条及抽头的接线应方向一致,接头连接部分应涂以电力复合脂。
c. 电缆保护管应排列整齐,电缆芯线接线弯曲弧度必须大小相近,弯曲方向一致。
9. 工序交接和成品保护
9.1工序交接:建筑专业在小室内的各项建筑工作已基本完成、具备电气安装进入工作的条件后,应由建筑专业技术员填写书面工序交接申请单,报项目管理部,经项目管理部质检人员同意认可后,由项目管理部确定移交日期,并通知接收的相关部门及工地的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移交。移交内容应在交接单中填写清楚、完整。交接过程中,接收单位应根据施工图复核尺寸、标高等技术数据,无误后,双方及参加部门签字认可,对少数暂时无法完成的尾工,应在交接签证单上注明,并限期完成。
9.2成品保护:对上道工序完成的成品移交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后,作业人员应对上道工序的成品和本工序的成品负责保护,故对配电装置各小室有成品保护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9.2.1各小室内部的墙壁保持干净,严禁油泥污染,严禁碰撞墙面。
9.2.2严禁在墙壁上开孔、打洞,如因设计修改施工确需开孔打洞时,应有书面联系单报项目管理部申批。批准后方能施工,完工后应及时修补。
9.2.3对已安装好的盘、柜应加强保护,各小室的门要上锁,进入室内工作的人员应实行工作票制度。
9.2.4对有特殊保护的设备、元件,应有防潮、防尘措施,如设计或厂家有相关要求,必要时应加温保护。
9.2.5在盘、柜内查线接线作业时,应配置专用的木凳,严禁用金属框架作梯子,靠在盘面上作业。
9.2.6就地设备安装后应及时覆盖,设备上方有交叉作业时,应搭设脚手架加以保护。
9.2.7对已贴好耐酸瓷砖的墙面、地面加强保护,小室的门要上锁,进入室内工作的人员应实行工作票制度。
9.2.8搬运蓄电池必须轻拿轻放,不得倒置、重压、撞击。
10. 职业安全卫生和文明施工措施
10.1电气作业人员必须参加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措施交底,并在交底记录单上签字。 10.2施工现场电源的布置应合理,所配置的开关应有漏电保护装置。所有电动工具应可靠接地,电线不应在地上乱拉、乱放。收工时应切断电源,清理保管好电线及工具。 10.3室内的预留孔、沟,作业时应加盖临时盖板,盖板应牢固、可靠,门口要有明显的“当心孔洞、电缆沟”、“无关人员不得出入”等字样的警示牌。
10.4电焊作业应注意防火,施工场地应通道畅通、无杂物、配有符合消防规定的消防器
材。
10.5盘、柜在安装地点开箱后,应立即将箱板等杂物清理干净,堆放在指定的废物堆放点,以免阻塞通道或钉子扎脚。
10.6盘、柜就位时人力应足够,作业人员配合一致,以防柜体倾倒伤人,狭窄处应防止人员挤伤,盘、柜底座加垫铁时不得将手伸入盘底。严禁双手使用撬棒。
10.7盘、柜搬运和安装移动时要注意重心偏移,防止倾倒损坏设备。
10.8严禁在电气设备上乱写、乱画,保持盘面的清洁。
10.9所有待安装的元件和附件应堆放整齐,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应与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识。
10.10施工场所每天完工后应清理干净,施工废料应及时带走,作业人员应对本人施工区的卫生负责,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施工负责人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11盘柜立好后应及时做好接地。
10.12在已送电的盘柜上及时挂“已送电“等字样警示牌,明确管理。
10.13未尽事宜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10.14室内预留孔、沟,作业时应加盖临时盖板。
10.15安装盘底座立盘, 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照明。
10.16施工现场敷设的电缆线必须作好防护措施,以防破损漏电。
10.17墙上开孔打洞后的石块应及时清理。必须保持室内清洁,派专人定期清扫。 10.18室内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10.19蓄电池室及周围严禁烟火,必须挂有明显的标志,设有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合适的消防设施。
10.20工作人员正确配戴劳保用品,切实起到防酸液、酸雾侵害的作用,皮肤溅上酸液应立即用苏打水、清水冲洗。
10.21通风设施要配齐,且选用防爆型设备,作业区域内严禁烟火及动火作业,必要时应填写作业票并采取特别措施。
10.22蓄电池室内严禁烟火,并不得再进行与充电无关的其他工作。
11. 环境管理
11.1 工具房内外应保持整洁,切割所剩零料及时清理。
11.2施工完毕,应及时清除施工遗留物,注重成品保护,避免二次污染及落物损坏,每天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11.3所有施工设备及材料堆放整齐。
11.4 在现场施工时不随意拆除脚手架,不在钢模上打洞,不随意使用他人材料(如钢筋等)。
11.5 在土建已施工完的开关室的墙上不乱画,不用脏手套触摸墙面。落实成品保护及防护措施。
12、技术记录
12.1安装技术记录:
a )设备开箱记录。
b )工序交接记录。
c )施工过程原始技术数据记录。
d )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措施交底记录。
e )设备安装调试记录。
f )设备缺陷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g )隐蔽工程与中间检查记录。
12.2文件管理记录
a )工程开工报告。
b )施工图纸交底及会审。
c )工程质量验收签证单。
d )工程质量验收签证单。
e )设计变更、材料设备代用通知单。
f )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的厂家技术文件,合格证等。
g) 施工图纸、资料管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