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设备管理
1. 绿色设备管理
1.1 设备管理
1.加强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 的条件
2.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3.加强设备管理以利于加速企业现代化的进程
4.加强设备管理是安全生产的要求
1.2 绿色设备管理概念
1.3 现代设备管理的产生
•
2. 设备全寿命周期
2.1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组成图
•
2.2 设备综合效率
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输出
设备的综合效率=
寿命周期内对设备的输入
PQCDSM
= (式中 P-产量 Q-质量 C-成本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 D-交货期 S-安全 M-人员士气)
•
3. 设备的更新和改造
3.1 设备更新和改造的技术要求
1.生产性
2.可靠性
3.维修性
4.节能性
5.耐用性
6.安全性
7.绿色性
8.成套性
9.灵活性
•
3.2 设备更新和改造的经济分析
3.3 设备更新和改造后的综合评价
1.环境属性指标
2.资源属性指标
3.维修效率指标
4.维修费用指标
5.维修质量指标
•
4. 设备使用与维护绿色化
4.1 ABC分类法与设备的重点管理
1.设备的ABC 分类法
2.设备的重点管理模式
4.2 设备的操作规程
1.上岗条件
2.安全规定
3.操作准备
4.操作顺序
5.正常操作
6.特殊操作
7.收尾工作
•
4.3 设备利用率分析和资源优化
1.设备数量利用率分析
2.设备时间利用率分析
4.4 设备劣化分析与绿色维护
4.4.1 设备劣化分析
1.设备劣化的类型及后果
2.设备劣化的对策
4.4.2 绿色维护
4.5 设备事故管理
1.设备事故的分类
•
2.事故分析方法
设备 操作
零部件磨损 违反操作
有杂物
设计制造有问题 维护不当
故障 工艺 工艺不合理 设备老化
维修方式不当 备件供应不及时
故障不对路
维修技术差 材料有问题
维修 备件
•
3. 设备事故的处理
4. 考核设备事故的指标
设备工作影响生产台时
设备事故率= *100%
设备实际开动台时
事故损失费=停产费+修理费
•
5. 设备的维修
5.1设备故障概述
5.1.1 故障的分类
1. 按故障造成的功能丧失程度分类
a. 完全性故障
b. 部分性故障
2. 按故障发生的快慢分类
a. 突发性故障
b. 渐发性故障
3. 按故障发生的时期分类
初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损耗故障期
•
5.1.2 故障的典型模式
1.故障现象
2.故障模式
故障模式,即故障的主要特征。异常振动、磨损、疲劳、裂纹、破裂、剥离、渗漏、堵塞…
5.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5.3 故障的诊断
5.4 设备的维修
5.4.1 设备的维修性
1. 维修时间的构成要素
•
•
2. 提高维修性的措施
a. 维修可达性要好
b. 简化设备的机械结构
c. 优先采用“三化”
d. 模块级更换
•
5.4.2 维修方式与维修组织
绿色维修与传统维修的比较及共同点
1.维修方式
a. 事后维修
b. 预防维修
c. 生产维修 d. 改善维修 e. 维修预防 f. 预知维修
•
2. 绿色维修的组织体制 混合维修组织体制
现代化设备管理
1. 绿色设备管理
1.1 设备管理
1.加强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 的条件
2.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3.加强设备管理以利于加速企业现代化的进程
4.加强设备管理是安全生产的要求
1.2 绿色设备管理概念
1.3 现代设备管理的产生
•
2. 设备全寿命周期
2.1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组成图
•
2.2 设备综合效率
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输出
设备的综合效率=
寿命周期内对设备的输入
PQCDSM
= (式中 P-产量 Q-质量 C-成本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 D-交货期 S-安全 M-人员士气)
•
3. 设备的更新和改造
3.1 设备更新和改造的技术要求
1.生产性
2.可靠性
3.维修性
4.节能性
5.耐用性
6.安全性
7.绿色性
8.成套性
9.灵活性
•
3.2 设备更新和改造的经济分析
3.3 设备更新和改造后的综合评价
1.环境属性指标
2.资源属性指标
3.维修效率指标
4.维修费用指标
5.维修质量指标
•
4. 设备使用与维护绿色化
4.1 ABC分类法与设备的重点管理
1.设备的ABC 分类法
2.设备的重点管理模式
4.2 设备的操作规程
1.上岗条件
2.安全规定
3.操作准备
4.操作顺序
5.正常操作
6.特殊操作
7.收尾工作
•
4.3 设备利用率分析和资源优化
1.设备数量利用率分析
2.设备时间利用率分析
4.4 设备劣化分析与绿色维护
4.4.1 设备劣化分析
1.设备劣化的类型及后果
2.设备劣化的对策
4.4.2 绿色维护
4.5 设备事故管理
1.设备事故的分类
•
2.事故分析方法
设备 操作
零部件磨损 违反操作
有杂物
设计制造有问题 维护不当
故障 工艺 工艺不合理 设备老化
维修方式不当 备件供应不及时
故障不对路
维修技术差 材料有问题
维修 备件
•
3. 设备事故的处理
4. 考核设备事故的指标
设备工作影响生产台时
设备事故率= *100%
设备实际开动台时
事故损失费=停产费+修理费
•
5. 设备的维修
5.1设备故障概述
5.1.1 故障的分类
1. 按故障造成的功能丧失程度分类
a. 完全性故障
b. 部分性故障
2. 按故障发生的快慢分类
a. 突发性故障
b. 渐发性故障
3. 按故障发生的时期分类
初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损耗故障期
•
5.1.2 故障的典型模式
1.故障现象
2.故障模式
故障模式,即故障的主要特征。异常振动、磨损、疲劳、裂纹、破裂、剥离、渗漏、堵塞…
5.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5.3 故障的诊断
5.4 设备的维修
5.4.1 设备的维修性
1. 维修时间的构成要素
•
•
2. 提高维修性的措施
a. 维修可达性要好
b. 简化设备的机械结构
c. 优先采用“三化”
d. 模块级更换
•
5.4.2 维修方式与维修组织
绿色维修与传统维修的比较及共同点
1.维修方式
a. 事后维修
b. 预防维修
c. 生产维修 d. 改善维修 e. 维修预防 f. 预知维修
•
2. 绿色维修的组织体制 混合维修组织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