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税务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发展成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存在,往往导致税务筹划目标难以实现。本文在详细分析税务筹划各个阶段风险形成的原因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以期促进企业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实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税务筹划 风险 防范 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092-01 税务筹划是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发展成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税务筹划的概念虽然国内外专家们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是学术界普遍认为税务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等经济管理活动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的目标,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过程。税务筹划与任何一种谋求经济利益的活动一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税务筹划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对策,以达到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实现企业价值多大化。本文主要分析税务筹划的风险及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税务筹划风险及其形成原因 税务筹划的风险,按风险形成的不同阶段,主要划分为:意识性风险、政策性风险、技术性风险、执行性风险,每个阶段的风险都有其不同的形成原因。本部分将具体分析其形成原因,以便对不同原因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1.1 识性风险 企业过度地追求税务筹划的节税效应,忽视风险的存在,等到风险发生后,才去研究对策,这就是意识性风险,也叫做主观性风险。意识性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企业管理层没有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税务筹划也不例外。企业只知道从一个方面看问题,以为在只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进行筹划,就不会有风险,完全忽视了风险的存在而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所以只能在风险发生后,才去做事后弥补。 1.2 政策性风险 税收筹划是以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税收政策为基础的,由于对政策法规认识不到位、不准确或者不及时所带来的风险成为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细则和标准缺失。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税收法制化进程已经在逐步加深,但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一方面税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做出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对于政策法规的缺陷和漏洞,政府会不断补充、修订和完善,使得税收等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或者法规政策朝令夕改,从而加大了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如果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认识不到位、不准确或者不及时,都可能带来税务筹划、特别是中长期税务筹划风险。 1.3 技术性风险 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税收政策的界定范围,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一系列的筹划活动,以达到节税、递延纳税的目标,其中技术运用不当造成的风险,就是技术性风险。技术性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税务筹划对相关技术要求非常高,一方面由于筹划人员限于知识能力问题,税收筹划前没有对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进行充分的把握,或者知识更新慢、新法律精神掌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偏差,甚至造成违法的事实,遭到法律的惩罚;另一方面税收筹划没有从企业的整体和全局出发,片面的筹划会造成重视了一个税种而忽视另一个税种,局部减税而整体不减税甚至因小失大的风险。 1.4 执行性风险 企业在执行审批通过后的税务筹划方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叫做执行性风险。在税务筹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上的。为了适应筹划方案,企业的生产经营会偏离原有的运行轨迹,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税务筹划方案赖以产生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企业内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方案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新的税务筹划方案却没有及时跟进,所以很有可能会导致筹划失败;二是来自税务执法机关的。税务筹划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税务机关执法偏差,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有些税收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法条、细则不明确,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对同样的法律、法规有不同的理解,税务机关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现实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执法偏差,造成税务筹划失败的风险。 2、 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对策 企业在税务筹划方案确定之前,应全面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分析各种风险产生的动因,做出科学的防范对策。具体应对对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 树立科学的风险观念,充分认识风险的存在 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等特征,在征纳关系中,纳税人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而税收筹划具有事前性特征,纳税人处于主动地位,这就使得矛盾不可避免地在纳税筹划中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必然客观存在。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税收筹划风险的存在,从管理上给予高度的重视,才能为制定方案打下思想基础,合理合法筹划,减少税务筹划的风险。如果忽视税务筹划风险的存在,一味地追求税务筹划的收益,结果只能与预期背道而驰。 2.2 遵循合法性的原则,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 从企业管理层到具体财务人员都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税收政策,准确把握相关政策的精神。由于我国税收相关政策法规繁多,涉及面广,数量也较多,并且随着国内、国际经济__形势和税制工作改革不断修正,这就一方面要求企业税务筹划相关人员必须系统地学习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政策规定,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容,正确分析判断所采取的筹划方案是否符合政策法规的规定;另一方面要求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及时搜集和整理相关政策法规信息,并且归纳更新,以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第一时间采取防范措施。 2.3 提高筹划人员的素质,适时与专业机构交流与合作 税务筹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就需要筹划人员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需要税务、财会、法律、金融等多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需要一定的统筹能力和谋划能力;三是需要一定的筹划经验和积累。筹划人员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加强与企业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全面了解企业情况,补充、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便更好地胜任筹划工作。同时企业管理层也应加大对筹划人员的专业培训,适时地组织筹划人员与专业机构人员沟通,虚心学习,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筹划人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筹划人员队伍更专业,筹划方案更科学,更具有可行性。 2.4 根据风险监控情况,保持方案的灵活性 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制定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对税收筹划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判断,发现税务筹划方案的风险因素,制订相应的应对方案。同时税务筹划人员应实时跟进筹划方案,对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掌握,以便根据风险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需要重新审查和评估的方案,应当及时更新筹划内容,使筹划方案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收益。 2.5 加强税企沟通,减少筹划风险发生 税务部门具有税收执法权和一定的税收自由裁量权,在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切实防范税务筹划风险,实现税务筹划目标,企业应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一方面了解税务征管的要求,及时根据要求调整筹划方案;另一方面客观反映企业的具体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麻烦,使筹划获得税务机关认可,以降低税务筹划风险,实现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 3、 结语 总之,税务筹划风险是多方面的。企业从管理层到具体筹划人员都应当高度重视对税务筹划风险的管理,针对风险产生的各种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以促进企业税务筹划的目标顺利达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裴清华.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分析[J].财会研究,2011(15). [2] 孙艳丽.浅谈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及风险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1(12).
[摘 要]税务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发展成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存在,往往导致税务筹划目标难以实现。本文在详细分析税务筹划各个阶段风险形成的原因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以期促进企业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实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税务筹划 风险 防范 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092-01 税务筹划是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发展成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税务筹划的概念虽然国内外专家们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是学术界普遍认为税务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等经济管理活动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的目标,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过程。税务筹划与任何一种谋求经济利益的活动一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税务筹划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对策,以达到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实现企业价值多大化。本文主要分析税务筹划的风险及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税务筹划风险及其形成原因 税务筹划的风险,按风险形成的不同阶段,主要划分为:意识性风险、政策性风险、技术性风险、执行性风险,每个阶段的风险都有其不同的形成原因。本部分将具体分析其形成原因,以便对不同原因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1.1 识性风险 企业过度地追求税务筹划的节税效应,忽视风险的存在,等到风险发生后,才去研究对策,这就是意识性风险,也叫做主观性风险。意识性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企业管理层没有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税务筹划也不例外。企业只知道从一个方面看问题,以为在只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进行筹划,就不会有风险,完全忽视了风险的存在而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所以只能在风险发生后,才去做事后弥补。 1.2 政策性风险 税收筹划是以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税收政策为基础的,由于对政策法规认识不到位、不准确或者不及时所带来的风险成为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细则和标准缺失。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税收法制化进程已经在逐步加深,但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一方面税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做出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对于政策法规的缺陷和漏洞,政府会不断补充、修订和完善,使得税收等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或者法规政策朝令夕改,从而加大了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如果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认识不到位、不准确或者不及时,都可能带来税务筹划、特别是中长期税务筹划风险。 1.3 技术性风险 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税收政策的界定范围,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一系列的筹划活动,以达到节税、递延纳税的目标,其中技术运用不当造成的风险,就是技术性风险。技术性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税务筹划对相关技术要求非常高,一方面由于筹划人员限于知识能力问题,税收筹划前没有对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进行充分的把握,或者知识更新慢、新法律精神掌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偏差,甚至造成违法的事实,遭到法律的惩罚;另一方面税收筹划没有从企业的整体和全局出发,片面的筹划会造成重视了一个税种而忽视另一个税种,局部减税而整体不减税甚至因小失大的风险。 1.4 执行性风险 企业在执行审批通过后的税务筹划方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叫做执行性风险。在税务筹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上的。为了适应筹划方案,企业的生产经营会偏离原有的运行轨迹,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税务筹划方案赖以产生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企业内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方案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新的税务筹划方案却没有及时跟进,所以很有可能会导致筹划失败;二是来自税务执法机关的。税务筹划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税务机关执法偏差,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有些税收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法条、细则不明确,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对同样的法律、法规有不同的理解,税务机关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现实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执法偏差,造成税务筹划失败的风险。 2、 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对策 企业在税务筹划方案确定之前,应全面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分析各种风险产生的动因,做出科学的防范对策。具体应对对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 树立科学的风险观念,充分认识风险的存在 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等特征,在征纳关系中,纳税人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而税收筹划具有事前性特征,纳税人处于主动地位,这就使得矛盾不可避免地在纳税筹划中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必然客观存在。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税收筹划风险的存在,从管理上给予高度的重视,才能为制定方案打下思想基础,合理合法筹划,减少税务筹划的风险。如果忽视税务筹划风险的存在,一味地追求税务筹划的收益,结果只能与预期背道而驰。 2.2 遵循合法性的原则,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 从企业管理层到具体财务人员都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税收政策,准确把握相关政策的精神。由于我国税收相关政策法规繁多,涉及面广,数量也较多,并且随着国内、国际经济__形势和税制工作改革不断修正,这就一方面要求企业税务筹划相关人员必须系统地学习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政策规定,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容,正确分析判断所采取的筹划方案是否符合政策法规的规定;另一方面要求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及时搜集和整理相关政策法规信息,并且归纳更新,以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第一时间采取防范措施。 2.3 提高筹划人员的素质,适时与专业机构交流与合作 税务筹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就需要筹划人员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需要税务、财会、法律、金融等多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需要一定的统筹能力和谋划能力;三是需要一定的筹划经验和积累。筹划人员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加强与企业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全面了解企业情况,补充、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便更好地胜任筹划工作。同时企业管理层也应加大对筹划人员的专业培训,适时地组织筹划人员与专业机构人员沟通,虚心学习,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筹划人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筹划人员队伍更专业,筹划方案更科学,更具有可行性。 2.4 根据风险监控情况,保持方案的灵活性 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制定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对税收筹划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判断,发现税务筹划方案的风险因素,制订相应的应对方案。同时税务筹划人员应实时跟进筹划方案,对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掌握,以便根据风险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需要重新审查和评估的方案,应当及时更新筹划内容,使筹划方案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收益。 2.5 加强税企沟通,减少筹划风险发生 税务部门具有税收执法权和一定的税收自由裁量权,在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切实防范税务筹划风险,实现税务筹划目标,企业应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一方面了解税务征管的要求,及时根据要求调整筹划方案;另一方面客观反映企业的具体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麻烦,使筹划获得税务机关认可,以降低税务筹划风险,实现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 3、 结语 总之,税务筹划风险是多方面的。企业从管理层到具体筹划人员都应当高度重视对税务筹划风险的管理,针对风险产生的各种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以促进企业税务筹划的目标顺利达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裴清华.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分析[J].财会研究,2011(15). [2] 孙艳丽.浅谈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及风险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