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美国批评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决定

美国批评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决定

英国《金融时报》 杰夫•代尔 华盛顿, 乔治•帕克 伦敦报道

白宫周四指责英国“不断迁就”中国。此前英国政府决定参加以中国为首的新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该机构可能成为世界银行(WB)的竞争对手。

对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发出这一罕见谴责之际,英国正准备宣布将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之一,成为首个参加该机构的七国集团(G7)国家。亚投行由中国于去年10月发起,资金规模为500亿美元。

对于数十年来一直是西方政策主心骨的美英“特殊关系”,美国的这次谴责是一次罕见的翻脸。它还凸显出美国对中国试图创建新一代国际开发银行的担忧,这类银行可能挑战那些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全球机构。美国一直在游说其他盟友不要参加亚投行。

最近几周,华盛顿和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政府之间的关系渐趋紧张,美国高官批评英国降低国防支出。英国的国防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不久可能跌破2%这个北约(NATO)目标。

奥巴马政府一名高官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英国“几乎没有与美国磋商”就做出了这一决定,而且七国集团此前还在讨论如何应对新成立的亚投行。

这名美国官员表示:“我们对于那种不断迁就中国的倾向十分警觉,这不是同一个崛起中的强国打交道的最佳方式。”

在批评中国处理香港民主抗议的问题上,英国官员在公开场合十分克制。同时卡梅伦已明确表示没有会晤达赖喇嘛(Dalai Lama)的进一步计划,他在2012年会晤这位西藏精神领袖之后,曾引发北京方面的激烈反弹。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怀疑美国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影响力过大。此外,中国还认为美国和日本对总部位于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控制过多。除了亚投行以外,中国还是去年成立的金砖四国(Bric)开发银行的推动力量,并在积极推进规模为400亿美元的丝绸之路基金(Silk Road Fund),以便为与中亚国家的经济整合提供资金。

奥巴马政府曾表示不反对亚投行,但美国官方担心,如果中国政府最终拥有对该行决策的否决权,该行可能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工具。

英国财政部(Treasury)表示,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曾和美国财政部长杰克•卢(Jack Lew)讨论过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意图。奥斯本知道,他的决定不会受到华盛顿的欢迎。

奥斯本并不认为自己的决定有错。他辩称,英国应该在亚投行成立之初就参与,确保该行透明运营。他相信,该行填补了为亚洲基础设施提供融资的重要空白。

奥斯本表示:“在亚投行的成立阶段就加入该行,会为英国和亚洲创造共同投资和增长的举世无双的机遇。”他预计其他西方国家也会参与进来,这些国家私下里对亚投行的反响相当积极。

去年10月,北京方面在其他20个国家的支持下发起了亚投行,但是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并未成为创始成员国。在美国施压澳大利亚保持观望后,该国内阁就是否加入亚投行展开了激烈辩论。

前述美国官员称,主要经济体现在决定加入,将放弃其在亚投行成立过程中可能掌握的筹码。他说:“相比在不确定中国将不保留否决权的情况下加入其中,大型经济体如果暂且观望并试图影响亚投行所用的标准,可以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奥斯本的决定反映出伦敦方面渴望积极发展英中商业关系,即便付出惹恼华盛顿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2013年奥斯本出访北京时曾表示,他希望“改变英国对中国的态度”;去年10月,这位财政大臣宣布英国政府发行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这是西方国家首次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随着人民币开始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英国热衷于将伦敦金融城打造成人民币离岸中心。

上周,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称,英国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敦促中国在香港推行政治改革。该委员会还表示,去年11月香港抗议期间在该委员会成员被阻止访问香港时,政府表现出的“温吞”反应令委员会“深感失望”。

美国批评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决定

英国《金融时报》 杰夫•代尔 华盛顿, 乔治•帕克 伦敦报道

白宫周四指责英国“不断迁就”中国。此前英国政府决定参加以中国为首的新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该机构可能成为世界银行(WB)的竞争对手。

对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发出这一罕见谴责之际,英国正准备宣布将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之一,成为首个参加该机构的七国集团(G7)国家。亚投行由中国于去年10月发起,资金规模为500亿美元。

对于数十年来一直是西方政策主心骨的美英“特殊关系”,美国的这次谴责是一次罕见的翻脸。它还凸显出美国对中国试图创建新一代国际开发银行的担忧,这类银行可能挑战那些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全球机构。美国一直在游说其他盟友不要参加亚投行。

最近几周,华盛顿和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政府之间的关系渐趋紧张,美国高官批评英国降低国防支出。英国的国防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不久可能跌破2%这个北约(NATO)目标。

奥巴马政府一名高官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英国“几乎没有与美国磋商”就做出了这一决定,而且七国集团此前还在讨论如何应对新成立的亚投行。

这名美国官员表示:“我们对于那种不断迁就中国的倾向十分警觉,这不是同一个崛起中的强国打交道的最佳方式。”

在批评中国处理香港民主抗议的问题上,英国官员在公开场合十分克制。同时卡梅伦已明确表示没有会晤达赖喇嘛(Dalai Lama)的进一步计划,他在2012年会晤这位西藏精神领袖之后,曾引发北京方面的激烈反弹。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怀疑美国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影响力过大。此外,中国还认为美国和日本对总部位于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控制过多。除了亚投行以外,中国还是去年成立的金砖四国(Bric)开发银行的推动力量,并在积极推进规模为400亿美元的丝绸之路基金(Silk Road Fund),以便为与中亚国家的经济整合提供资金。

奥巴马政府曾表示不反对亚投行,但美国官方担心,如果中国政府最终拥有对该行决策的否决权,该行可能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工具。

英国财政部(Treasury)表示,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曾和美国财政部长杰克•卢(Jack Lew)讨论过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意图。奥斯本知道,他的决定不会受到华盛顿的欢迎。

奥斯本并不认为自己的决定有错。他辩称,英国应该在亚投行成立之初就参与,确保该行透明运营。他相信,该行填补了为亚洲基础设施提供融资的重要空白。

奥斯本表示:“在亚投行的成立阶段就加入该行,会为英国和亚洲创造共同投资和增长的举世无双的机遇。”他预计其他西方国家也会参与进来,这些国家私下里对亚投行的反响相当积极。

去年10月,北京方面在其他20个国家的支持下发起了亚投行,但是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并未成为创始成员国。在美国施压澳大利亚保持观望后,该国内阁就是否加入亚投行展开了激烈辩论。

前述美国官员称,主要经济体现在决定加入,将放弃其在亚投行成立过程中可能掌握的筹码。他说:“相比在不确定中国将不保留否决权的情况下加入其中,大型经济体如果暂且观望并试图影响亚投行所用的标准,可以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奥斯本的决定反映出伦敦方面渴望积极发展英中商业关系,即便付出惹恼华盛顿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2013年奥斯本出访北京时曾表示,他希望“改变英国对中国的态度”;去年10月,这位财政大臣宣布英国政府发行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这是西方国家首次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随着人民币开始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英国热衷于将伦敦金融城打造成人民币离岸中心。

上周,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称,英国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敦促中国在香港推行政治改革。该委员会还表示,去年11月香港抗议期间在该委员会成员被阻止访问香港时,政府表现出的“温吞”反应令委员会“深感失望”。


相关文章

  • 法德意成亚投行创始成员国 外媒:中国的布雷顿森林时刻
  • "中国的布雷顿森林时刻",昨天,中国主导创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昨天迎来了几位来自欧洲的创始成员国.英国<金融时报>昨爆出新闻称,继英国之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个欧洲大国决定加入亚投行,这一 ...查看


  •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中华女子学院 2013 -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论文类) 课程代码 1028031002 课程名称 国际政坛女性个案研究 学 号 121101126 姓 名 白永芳 院 系 艺术系 专 业 室内陈设 考 ...查看


  • 战争中的宣传
  • 战争中的宣传 张 睿 [文章摘要]以战争的视角研究"宣传",是"宣传"研究的最早领域之一.20世纪初, "宣传"这个词由于含有"贬义"逐渐被弃用了,代之以&qu ...查看


  •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的影响_陈从阳
  • 第23卷第11期2007年11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GQIUTEACHERSCOLLEGEVol123 No111 November.2007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的影响 陈 从 阳 (咸宁学院人文学院,湖北 ...查看


  •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汇编
  •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汇编 一.概述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于1939年9月1日德国和苏联入侵波兰开始,这次入侵行动随即导致以英国为首的大英帝国与法国向德国宣战.然而德国在入侵波兰后开始着手尝试在欧 ...查看


  • 撒切尔夫人简历
  •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通称撒切尔夫人,生于1925年10月13日.她于1979年至1990担任英国首相:同时于1975年至1990年出任保守党领袖.她是英国历史上同时担任过这两个职位的唯 ...查看


  • 世界新闻史课后思考题答案整理
  •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1.口头新闻时代 口头新闻时代主要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这时嘴巴是主要的传播工具. 2.<每日纪事> 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命令将元老院的工作报告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大街的一块木板上.当时叫&quo ...查看


  • 第二次中东战争
  • 1956年10月29日:比战争借口更重要的是出海口. 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联合以色列为了反对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而于1956年10月向埃及发动的. 苏伊土运河建成于1869年.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欧洲到印度洋.太平洋各国的航距.同绕 ...查看


  • [联合国家宣言]战后国际秩序基石
  • "四警察"为首的26国决心共同进退,并号召"凡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均可加入宣言" 当 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散尽之时,国际社会就希望建立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维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