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流量实时监测措施与医疗调剂 为了保证我院的门诊医疗质量,缩短病人就诊、检查、治疗、取 药的等候时间,提高病人对门诊诊疗工作的满意度,特制定本办法。
一、门诊流量监测
1、门诊流量监测应包括以下信息:每个科室的出诊医生人数、科室总挂号人次、医生已接诊人次和尚未接诊人次;还应包括超声科、门诊药房、检验抽血处等医技科室的相关数据(如窗口数、总检查取 药人数、已完成人数、等候人数);
2、我院对门诊流量实行实时监测,由门诊部负责,上午10:30及下午4:00各监测一次;
3、门诊部应定时巡查门诊各楼层,对门诊流量实行实地监测。
二、医疗资源调剂
1、门诊部有权对全院医疗资源进行调剂,以满足门诊工作的需要;
2、各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应积极配合门诊部的医疗资源调剂工作,15 分钟内按要求派遣医生或其他工作人员支援门诊工作;
3、门诊部根据门诊流量监测获得的等候诊疗的病人数量、实际提供服务的医生数或窗口数、每个医生或窗口接待病人的平均速度,判断为尚未诊疗的病人提供服务需要的时间,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工作人员或服务窗口;
4、对于偶发的大量病人等候诊疗的事件,门诊部通知相关科室主任或住院部增派医生或增加窗口支援门诊工作;
5、如果某个科室经常出现大量病人等候诊疗的事件,门诊部应协同该科室开展质量改进项目,通过流程重建等措施解决问题。
6、如遇单位体检等特殊情况,辅助科室应及时根据体检中心安排调配人员。
措施:
为了优化门诊就诊流程,缓解病人多处排长队等候的现象,我院采取以下措施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一.门诊大厅导医台依据门诊流量告知病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预约门诊或者普通门诊,前提是向病人介绍两个门诊的基本情况,并征求病人意见,协商后为病人安排诊治工作,以达到高峰期病人分流的目的。
二.加强预约诊疗服务的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让患者选择预约就诊,缩短等候时间。
三.门诊挂号收费窗口提前30分钟开放。
四.各医技科室高峰时段实行弹性排班。
五.门诊大厅设立导医服务,门诊各楼层标识醒目,减少患者因寻找而浪费时间。
六. 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门诊服务。门诊医生工作站近期启用,逐步创造条件推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服务模式。
门诊流量实时监测措施与医疗调剂 为了保证我院的门诊医疗质量,缩短病人就诊、检查、治疗、取 药的等候时间,提高病人对门诊诊疗工作的满意度,特制定本办法。
一、门诊流量监测
1、门诊流量监测应包括以下信息:每个科室的出诊医生人数、科室总挂号人次、医生已接诊人次和尚未接诊人次;还应包括超声科、门诊药房、检验抽血处等医技科室的相关数据(如窗口数、总检查取 药人数、已完成人数、等候人数);
2、我院对门诊流量实行实时监测,由门诊部负责,上午10:30及下午4:00各监测一次;
3、门诊部应定时巡查门诊各楼层,对门诊流量实行实地监测。
二、医疗资源调剂
1、门诊部有权对全院医疗资源进行调剂,以满足门诊工作的需要;
2、各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应积极配合门诊部的医疗资源调剂工作,15 分钟内按要求派遣医生或其他工作人员支援门诊工作;
3、门诊部根据门诊流量监测获得的等候诊疗的病人数量、实际提供服务的医生数或窗口数、每个医生或窗口接待病人的平均速度,判断为尚未诊疗的病人提供服务需要的时间,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工作人员或服务窗口;
4、对于偶发的大量病人等候诊疗的事件,门诊部通知相关科室主任或住院部增派医生或增加窗口支援门诊工作;
5、如果某个科室经常出现大量病人等候诊疗的事件,门诊部应协同该科室开展质量改进项目,通过流程重建等措施解决问题。
6、如遇单位体检等特殊情况,辅助科室应及时根据体检中心安排调配人员。
措施:
为了优化门诊就诊流程,缓解病人多处排长队等候的现象,我院采取以下措施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一.门诊大厅导医台依据门诊流量告知病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预约门诊或者普通门诊,前提是向病人介绍两个门诊的基本情况,并征求病人意见,协商后为病人安排诊治工作,以达到高峰期病人分流的目的。
二.加强预约诊疗服务的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让患者选择预约就诊,缩短等候时间。
三.门诊挂号收费窗口提前30分钟开放。
四.各医技科室高峰时段实行弹性排班。
五.门诊大厅设立导医服务,门诊各楼层标识醒目,减少患者因寻找而浪费时间。
六. 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门诊服务。门诊医生工作站近期启用,逐步创造条件推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