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

繁华初级中学 尹丽美

【课程标准】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拥护党的领导。

2、能力目标:提高获取知识、分析材料、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及其表现。

【教材分析】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是第三课的教学重点。该项目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祖国认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搜集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变化

(2)搜集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2、教师准备

整理学生搜集的材料,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工具】

多媒体、导学稿。

【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课件:背景音乐,播放歌曲《好日子》

教师:上课!

教师:请同学们大声齐读本节课的教师寄语“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我参与,我努力,我成功!”以振奋精神!

第一关 快乐向前冲

环节一:导入新课(3分钟)

课件展示:课前延伸案的情况(展示并表扬优秀作业纸;展示对比作业纸等)(2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第二单元—国情篇的学习。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P34的序言,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共和国的巨变。(展示课题)(1分钟)

教师板书: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环节二:百姓生活大变迁(8分钟)

教师:同学们,课前你听到的那首歌曲是什么?(学生答:《好日子》)这

首歌映出了老百姓生活变迁、过上好日子的喜悦心情。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展示课件:畅所欲言

教师:1、照片是生活的历史记录,请同学们观察课本34—35页的照片,谈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2、围绕衣、食、住、用、行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新变化。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略)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适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通过新旧照片对比和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饮食讲营养,穿戴讲漂亮,住房讲宽敞,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轿车也开始驶入寻常百姓家教师:我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文化生活呢?

教师: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百姓不光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读书看报、影视歌舞、运动健身------居民的吃、穿、用、住、消费向优质、高档化迈进,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时间、买时尚、买新鲜成为居民新的消费观念和追求。

播放课件(龙城巨变------生活篇)通过新旧照片对比,得出百姓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结论:我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开始了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的转变。

环节三: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2分钟)

教师板书: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教师过渡:同学们国强才能民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显然依靠的强大的综合国力。

1、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2、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中华民族彻底结束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历史,正逐步实现全面复兴;同学们, “国运盛,体育兴”,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中国在各个领域寻找到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自信,中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加入了世贸组织、实现了飞天梦、让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发言权„„而背后支撑这一切的都是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同学们,你们知道综合国力的含义吗?

展示课件:名词点击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七个方面。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是决定性因素。综合国力不是这些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能力。

2、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教师: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上节课老师布置让同学们搜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与分享,从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下面我们进行交流。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展示课件:体现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资料

教师:同学们,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铁路建成通车,一辆辆汽车下线、一款款新型手机、电脑问世、一批批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捷报频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现在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高科技领域,我国在世界上已占有了一席之地,有11%的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

教师:刚才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点课件)祖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国防和外交方面有哪些巨大成就呢?下面我们交流、分享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

3、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改革开放以来,反映我国在国防、外交等方面巨大成就的资料,并就其中的一方面向同学讲述,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教师:老师也收集到一些资料,跟同学们分享。

教师展示课件:收集到的祖国三次阅兵式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教师:同学们,阅兵式是国庆大典中声势最大的一项活动。在这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中,尽显一个军队的军威、一个国家的国威和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500多万部队,绝大多数是步兵。在这一年的开国大阅兵中,以步兵、骑兵为主,海军只有两个排面,空军只有17架飞机。在16400名受阅官兵中,技术兵只占3%,甚至还有骡马炮兵穿行天安门广场。而今,人民解放军已经发展为包括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在内的诸军兵种合成,

向现代化迈进、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陆军中装甲兵、炮兵等技术兵种已占70%;海军已拥有水下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5大兵种;空军已拥有航空兵、空降兵、地面防空兵兼雷达兵;二炮兵已形成了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我国是世界上五个核大国之一,具有战略核反击能力,等等。

让学生谈感受。

教师展示课件:收集到的我国在外交等方面巨大成就的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第二关 梦想大舞台

环节四:梦想大舞台---同学们反思梳理本节课所学 (11分钟)

1、利用“微博跟帖”言之有理即可,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参与面广,激励成绩欠佳的小组要抓住机会争取得分。

2、本环节最后有学生代表或是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完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

环节五:课后拓展

归纳完善、自主构建,实现对本节课的拓展升华。

环节六:当堂检测(10分钟)

学以致用,当堂检测,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本课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齐声共读结束语,让我们共勉!(1分钟) 下一步希望同学们更加努力,好好学习,有同学们在祖国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明天祝福!下课!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

繁华初级中学 尹丽美

【课程标准】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拥护党的领导。

2、能力目标:提高获取知识、分析材料、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及其表现。

【教材分析】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是第三课的教学重点。该项目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祖国认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搜集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变化

(2)搜集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2、教师准备

整理学生搜集的材料,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工具】

多媒体、导学稿。

【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课件:背景音乐,播放歌曲《好日子》

教师:上课!

教师:请同学们大声齐读本节课的教师寄语“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我参与,我努力,我成功!”以振奋精神!

第一关 快乐向前冲

环节一:导入新课(3分钟)

课件展示:课前延伸案的情况(展示并表扬优秀作业纸;展示对比作业纸等)(2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第二单元—国情篇的学习。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P34的序言,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共和国的巨变。(展示课题)(1分钟)

教师板书: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环节二:百姓生活大变迁(8分钟)

教师:同学们,课前你听到的那首歌曲是什么?(学生答:《好日子》)这

首歌映出了老百姓生活变迁、过上好日子的喜悦心情。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展示课件:畅所欲言

教师:1、照片是生活的历史记录,请同学们观察课本34—35页的照片,谈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2、围绕衣、食、住、用、行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新变化。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略)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适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通过新旧照片对比和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饮食讲营养,穿戴讲漂亮,住房讲宽敞,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轿车也开始驶入寻常百姓家教师:我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文化生活呢?

教师: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百姓不光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读书看报、影视歌舞、运动健身------居民的吃、穿、用、住、消费向优质、高档化迈进,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时间、买时尚、买新鲜成为居民新的消费观念和追求。

播放课件(龙城巨变------生活篇)通过新旧照片对比,得出百姓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结论:我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开始了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的转变。

环节三: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2分钟)

教师板书: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教师过渡:同学们国强才能民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显然依靠的强大的综合国力。

1、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2、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中华民族彻底结束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历史,正逐步实现全面复兴;同学们, “国运盛,体育兴”,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中国在各个领域寻找到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自信,中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加入了世贸组织、实现了飞天梦、让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发言权„„而背后支撑这一切的都是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同学们,你们知道综合国力的含义吗?

展示课件:名词点击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七个方面。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是决定性因素。综合国力不是这些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能力。

2、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教师: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上节课老师布置让同学们搜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与分享,从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下面我们进行交流。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展示课件:体现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资料

教师:同学们,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铁路建成通车,一辆辆汽车下线、一款款新型手机、电脑问世、一批批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捷报频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现在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高科技领域,我国在世界上已占有了一席之地,有11%的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

教师:刚才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点课件)祖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国防和外交方面有哪些巨大成就呢?下面我们交流、分享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

3、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改革开放以来,反映我国在国防、外交等方面巨大成就的资料,并就其中的一方面向同学讲述,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教师:老师也收集到一些资料,跟同学们分享。

教师展示课件:收集到的祖国三次阅兵式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教师:同学们,阅兵式是国庆大典中声势最大的一项活动。在这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中,尽显一个军队的军威、一个国家的国威和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500多万部队,绝大多数是步兵。在这一年的开国大阅兵中,以步兵、骑兵为主,海军只有两个排面,空军只有17架飞机。在16400名受阅官兵中,技术兵只占3%,甚至还有骡马炮兵穿行天安门广场。而今,人民解放军已经发展为包括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在内的诸军兵种合成,

向现代化迈进、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陆军中装甲兵、炮兵等技术兵种已占70%;海军已拥有水下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5大兵种;空军已拥有航空兵、空降兵、地面防空兵兼雷达兵;二炮兵已形成了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我国是世界上五个核大国之一,具有战略核反击能力,等等。

让学生谈感受。

教师展示课件:收集到的我国在外交等方面巨大成就的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第二关 梦想大舞台

环节四:梦想大舞台---同学们反思梳理本节课所学 (11分钟)

1、利用“微博跟帖”言之有理即可,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参与面广,激励成绩欠佳的小组要抓住机会争取得分。

2、本环节最后有学生代表或是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完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

环节五:课后拓展

归纳完善、自主构建,实现对本节课的拓展升华。

环节六:当堂检测(10分钟)

学以致用,当堂检测,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本课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齐声共读结束语,让我们共勉!(1分钟) 下一步希望同学们更加努力,好好学习,有同学们在祖国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明天祝福!下课!


相关文章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教案
  •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三 第二课辛亥革命 公开课教案(初稿) 授课时间: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第四节 授课班级:高一(7)班 授课人:刘成 一.教学准备分析 [思路分析] 充分尊重和体会教材内容,领会课本知识点透 ...查看


  •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
  • 任秋红 [民族精神耀中华] 教案 教学依据:依照国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 容标准: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 和繁荣昌盛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了 ...查看


  •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案)
  •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史实. 2.概述孙中 ...查看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2
  •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程目标: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通过学生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 ...查看


  • 感受祖国巨变
  •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掀开了历史的新一页. 翻开这一页页历史,满是记载着中国人民屈辱的事情.1842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让了我们的明珠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火烧圆 ...查看


  •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教案 1
  •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公开课教案 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 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通过对目前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培养学生建设祖国,献身祖国的 ...查看


  • 下城区教育局
  • 下城区教育局 基层党建信息 2009年第2期 总第2期 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党委 2009年11月30日 60年风雨兼程 60年沧桑巨变 10月16日,东新实验幼托园全体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在党支部书记姜娜的带领下,参观了由杭州市档案局举办&q ...查看


  • 三年级实践活动计划表
  • <堡子里的古文化>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时值祖国60华诞,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喜迎国庆的欢乐之中,各行各业都在为这个盛大的节日的来临准备着自己特有的欢庆方式.我校在欢度国庆庆典活动的筹备过程中,考虑到学 ...查看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
  • 第五单元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第13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牛宗阳 [复习反馈 新课导入] 复习反馈: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导入:以图片&l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