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 ‘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
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
我拿出爸爸生日那天送我的那台数码相机,小心翼翼地挂在脖子上,端着它走出家门。打算今天出去四处转转,拍拍照。
走在人行道上,心里总想着拍点什么。我边走边看,什么都感到新奇,可就是一直也没能找到什么有价值的来拍。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广场。刚走到广场入口,便发现前面有个小孩子不讲公德心:站在广场的一侧,拿着手里的西瓜,边吃边往远处扔。瞧,那边有个晨练的老公公踩中了西瓜皮,坐在地上。
“哎哟!”我正想拿起照相机把这镜头拍下,却发现自己也踩中了西瓜皮。“哎哟,痛啊!”当我正坐在西瓜皮上痛哭之时,我猛然发现那位“大仙”--丢西瓜皮的小孩吃完西瓜刚要走,立马踩中了自己扔的西瓜皮,真是自食其果啊。OK ,
马上抓拍!送给大家做个反面教材也不错。
哈哈,刚才乱扔西瓜皮的小孩也像我一样,坐在地上大哭呢!
“滴答,滴答”咦,我的小闹钟的时针和分针又开始散步在数字圆盘之间了。“叮铃铃,叮铃铃”天哪,这么晚了电话又开始大闹了,好不容易摆平了淘气的闹钟,讨厌的敲门声悄然想起了……
听,这声音是我最爱的一首曲子,他横有规律地此起彼伏,清脆、缓和。听着这首曲子,我仿佛进入了大自然:雷声、风声、雨声混合在了一起,成了一首交响曲;听“汪汪、叽叽、哞哞、呱呱……”动物们正在来演唱会呢!突然,地震了,那地震声就像老天在吼叫,吓得动物们乱成一团,过了许久,地震平息了,露珠宝宝们正玩着绿叶滑滑梯,“丁冬——丁冬”它们多么快乐呀!过了
一会儿,这声音没了,我从大自然回来了,风扇叫着:欢迎主人回家;电饭煲催我快吃饭。
第二天,上学路上,我听见汽车喇叭叫着“快点让开,快点让开”人们一路上窃窃私语,谈笑风生,到了学校,教室里笑声、尖叫声就像龙卷风一样把老师卷到了正中央。
我愿变成风声,给人们带来凉意;我愿变成雨声,滋润着大地;我愿变成滴水声,让没水地区的人喝上清凉的水;我愿变成掌声,给有进步的人带去表扬,让他们更上一层楼;我愿变成……
引用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卷 2010-10-27 20:31:25|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风雨彩虹《五年级语文上册
引用
风雨彩虹 的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复习卷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课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孙友田是当代诗人。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
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2、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诗句的反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篇首是对主题
的暗示,篇末是全诗的升华。
3、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文”吗?为什
么?
答:大自然里隐藏着许多奥秘,有许多丰富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绿色的大自然会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会让我们收获许多知识和快乐。同时,亲近自然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襟,让我们健康成长。所以大
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文”。
4、词语解释:
(1)温馨:温和芬芳,温暖。 (2)明媚:明亮美好。(3)饱览:尽情地观赏。
(4)芬芳:气味香。 (5)胸襟:志向,气度。(6)沃野:肥沃的土地。
《装满昆虫的衣袋》
1、本课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学习,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
科学的志趣。
2、课文为了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写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法布尔
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好奇去抓一只会唱歌的虫子,结果迟回家,引起父母一场虚惊。另一件事是法布尔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利用这个时机在池塘边的草丛里观察、采集了许多昆虫,但父母不理解
他。
3、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
衣袋”作题目?
答:因为“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地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激励学生培养自己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探索和钻研
的精神。
4、词语解释:
(1)纵横:形容横竖交错的样子。 (2)痴迷:深深地迷恋。
(3)闪烁:(光亮)动晃不定,忽明
忽暗。
(4)鼓鼓囊囊:形容口袋、包裹等被
塞得很满而撑起来的样子。
5、参考资料:
法布尔:法国杰出的昆虫家和文学家,是个取得巨大成果而又享有92岁高龄的成功者。他成功的重要标志,是他根据自己近40年的仔细观察和细心研究所得,又花30年功夫写成的《昆
虫记》
《变色龙》
1、本课通过记叙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
2、变色龙的左右眼能独立活动,两眼同时注视目标时,又会产生立体感,能准确地判断自己与昆虫的距离,捕捉食物迅速准确,能随环境变化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变
色龙,又名避役。)
3、第十自然段“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是个过渡段,具有承上
启下的作用。
4、课文是按照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顺序写的。其中重点叙述的是端详变色龙。端详变色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部分告诉了我们变色龙的外形和它捕食速度极快,以及它能随着环境很快改变自己的颜色,真是名副其实的变色龙啊。
5、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变色龙的特点:外形、捕食和变色。
6、词语解释:
(1)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也说绘声绘影、绘影绘声。
(2)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也说名符其实。名:名称。副:
符合。实:实际,事实。
(3)凶相毕露:凶恶的相貌完全暴露
出来。毕:完全。
(4)指手画脚:说话时做出各种手势动作。形容说话放肆或得意忘形的样子。现在多用于形容站在一旁乱加指点、批评或者高高在上地胡乱发号施令
的坏作风。
(5)窥探:暗中察看。
(6)伺机:窥伺时机。
(7)绘声绘色:讲述、描摹事物的情
景非常生动逼真。
(8)迅雷不及掩耳:突然响起的雷声使人来不及捂耳朵。比喻来势迅猛,使
人来不及防备。
7、造句
绘声绘色……赵本山老师的表演真是绘声绘色,风趣幽默,使观众为之倾倒。 名副其实……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集体,全班同学就得共同努力。《金
蝉脱壳》
1、本课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神奇动人的情景,启发
人们留心观察周围食物。
2、《金蝉脱壳》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整个过程分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头—脚—蝉尾,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后,变化最
大的是翅膀和颜色。
3、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那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写出自己的感受。 例1答: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我认为嘴“奇特动人”的情景是:“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
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我的感受是:一个“钻”字写出了蝉的灵活、调皮,而“透明发亮”、“大眼睛”、“像……一样”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可
爱的蝉。
例2答: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我认为嘴“奇特动人”的情景是:“蝉儿的肚子
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
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 我的感受是:金蝉脱壳后颜色的变化,也让人惊奇万分,蝉简直就是魔术师,蝉儿肚子的颤动好像是障眼法,蝉就在它的掩护下不停地变换着颜色。 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
能及时发觉。
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
见于四肢和颜面。
协调:配合得适当。
依依不舍: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练习2
1、语文与生活(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显示本领,互相
竞赛。
(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比
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3)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2、课外补充的歇后语: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扁
担挑水——心挂两头
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
足 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
人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3、歇后语造句:
(1)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自强不息,凭着自己的毅力,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这真是铁杵磨成针——功到
自然成。
(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中秋节到了,远在贵州的姐姐给外婆寄了张贺卡,这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
情意重。
(3)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同学们写文章,可千万不能八股文的格
式——千篇一律呀!
(4)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邻居一家正在吵架,奶奶去劝解,却被他们说成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4、诵读与积累(是三位名人有关观察
的名言)
(1)巴甫洛夫的名言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并要求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2)伽利略的名言告诉我们推理都只
能从观察和实验中得到。
(3)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指出观察对儿童尤其重要,观察出智慧。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 ‘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
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
我拿出爸爸生日那天送我的那台数码相机,小心翼翼地挂在脖子上,端着它走出家门。打算今天出去四处转转,拍拍照。
走在人行道上,心里总想着拍点什么。我边走边看,什么都感到新奇,可就是一直也没能找到什么有价值的来拍。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广场。刚走到广场入口,便发现前面有个小孩子不讲公德心:站在广场的一侧,拿着手里的西瓜,边吃边往远处扔。瞧,那边有个晨练的老公公踩中了西瓜皮,坐在地上。
“哎哟!”我正想拿起照相机把这镜头拍下,却发现自己也踩中了西瓜皮。“哎哟,痛啊!”当我正坐在西瓜皮上痛哭之时,我猛然发现那位“大仙”--丢西瓜皮的小孩吃完西瓜刚要走,立马踩中了自己扔的西瓜皮,真是自食其果啊。OK ,
马上抓拍!送给大家做个反面教材也不错。
哈哈,刚才乱扔西瓜皮的小孩也像我一样,坐在地上大哭呢!
“滴答,滴答”咦,我的小闹钟的时针和分针又开始散步在数字圆盘之间了。“叮铃铃,叮铃铃”天哪,这么晚了电话又开始大闹了,好不容易摆平了淘气的闹钟,讨厌的敲门声悄然想起了……
听,这声音是我最爱的一首曲子,他横有规律地此起彼伏,清脆、缓和。听着这首曲子,我仿佛进入了大自然:雷声、风声、雨声混合在了一起,成了一首交响曲;听“汪汪、叽叽、哞哞、呱呱……”动物们正在来演唱会呢!突然,地震了,那地震声就像老天在吼叫,吓得动物们乱成一团,过了许久,地震平息了,露珠宝宝们正玩着绿叶滑滑梯,“丁冬——丁冬”它们多么快乐呀!过了
一会儿,这声音没了,我从大自然回来了,风扇叫着:欢迎主人回家;电饭煲催我快吃饭。
第二天,上学路上,我听见汽车喇叭叫着“快点让开,快点让开”人们一路上窃窃私语,谈笑风生,到了学校,教室里笑声、尖叫声就像龙卷风一样把老师卷到了正中央。
我愿变成风声,给人们带来凉意;我愿变成雨声,滋润着大地;我愿变成滴水声,让没水地区的人喝上清凉的水;我愿变成掌声,给有进步的人带去表扬,让他们更上一层楼;我愿变成……
引用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卷 2010-10-27 20:31:25|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风雨彩虹《五年级语文上册
引用
风雨彩虹 的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复习卷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课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孙友田是当代诗人。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
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2、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诗句的反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篇首是对主题
的暗示,篇末是全诗的升华。
3、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文”吗?为什
么?
答:大自然里隐藏着许多奥秘,有许多丰富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绿色的大自然会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会让我们收获许多知识和快乐。同时,亲近自然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襟,让我们健康成长。所以大
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文”。
4、词语解释:
(1)温馨:温和芬芳,温暖。 (2)明媚:明亮美好。(3)饱览:尽情地观赏。
(4)芬芳:气味香。 (5)胸襟:志向,气度。(6)沃野:肥沃的土地。
《装满昆虫的衣袋》
1、本课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学习,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
科学的志趣。
2、课文为了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写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法布尔
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好奇去抓一只会唱歌的虫子,结果迟回家,引起父母一场虚惊。另一件事是法布尔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利用这个时机在池塘边的草丛里观察、采集了许多昆虫,但父母不理解
他。
3、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
衣袋”作题目?
答:因为“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地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激励学生培养自己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探索和钻研
的精神。
4、词语解释:
(1)纵横:形容横竖交错的样子。 (2)痴迷:深深地迷恋。
(3)闪烁:(光亮)动晃不定,忽明
忽暗。
(4)鼓鼓囊囊:形容口袋、包裹等被
塞得很满而撑起来的样子。
5、参考资料:
法布尔:法国杰出的昆虫家和文学家,是个取得巨大成果而又享有92岁高龄的成功者。他成功的重要标志,是他根据自己近40年的仔细观察和细心研究所得,又花30年功夫写成的《昆
虫记》
《变色龙》
1、本课通过记叙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
2、变色龙的左右眼能独立活动,两眼同时注视目标时,又会产生立体感,能准确地判断自己与昆虫的距离,捕捉食物迅速准确,能随环境变化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变
色龙,又名避役。)
3、第十自然段“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是个过渡段,具有承上
启下的作用。
4、课文是按照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顺序写的。其中重点叙述的是端详变色龙。端详变色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部分告诉了我们变色龙的外形和它捕食速度极快,以及它能随着环境很快改变自己的颜色,真是名副其实的变色龙啊。
5、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变色龙的特点:外形、捕食和变色。
6、词语解释:
(1)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也说绘声绘影、绘影绘声。
(2)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也说名符其实。名:名称。副:
符合。实:实际,事实。
(3)凶相毕露:凶恶的相貌完全暴露
出来。毕:完全。
(4)指手画脚:说话时做出各种手势动作。形容说话放肆或得意忘形的样子。现在多用于形容站在一旁乱加指点、批评或者高高在上地胡乱发号施令
的坏作风。
(5)窥探:暗中察看。
(6)伺机:窥伺时机。
(7)绘声绘色:讲述、描摹事物的情
景非常生动逼真。
(8)迅雷不及掩耳:突然响起的雷声使人来不及捂耳朵。比喻来势迅猛,使
人来不及防备。
7、造句
绘声绘色……赵本山老师的表演真是绘声绘色,风趣幽默,使观众为之倾倒。 名副其实……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集体,全班同学就得共同努力。《金
蝉脱壳》
1、本课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神奇动人的情景,启发
人们留心观察周围食物。
2、《金蝉脱壳》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整个过程分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头—脚—蝉尾,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后,变化最
大的是翅膀和颜色。
3、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那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写出自己的感受。 例1答: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我认为嘴“奇特动人”的情景是:“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
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我的感受是:一个“钻”字写出了蝉的灵活、调皮,而“透明发亮”、“大眼睛”、“像……一样”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可
爱的蝉。
例2答: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我认为嘴“奇特动人”的情景是:“蝉儿的肚子
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
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 我的感受是:金蝉脱壳后颜色的变化,也让人惊奇万分,蝉简直就是魔术师,蝉儿肚子的颤动好像是障眼法,蝉就在它的掩护下不停地变换着颜色。 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
能及时发觉。
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
见于四肢和颜面。
协调:配合得适当。
依依不舍: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练习2
1、语文与生活(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显示本领,互相
竞赛。
(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比
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3)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2、课外补充的歇后语: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扁
担挑水——心挂两头
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
足 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
人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3、歇后语造句:
(1)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自强不息,凭着自己的毅力,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这真是铁杵磨成针——功到
自然成。
(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中秋节到了,远在贵州的姐姐给外婆寄了张贺卡,这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
情意重。
(3)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同学们写文章,可千万不能八股文的格
式——千篇一律呀!
(4)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邻居一家正在吵架,奶奶去劝解,却被他们说成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4、诵读与积累(是三位名人有关观察
的名言)
(1)巴甫洛夫的名言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并要求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2)伽利略的名言告诉我们推理都只
能从观察和实验中得到。
(3)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指出观察对儿童尤其重要,观察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