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人语(四则)

  乞借春阴护海棠      海棠在我国是一种常见,却又颇受人青睐的花。历代诗人墨客,留下许多歌赞她的佳词丽句,其中有两位对她更是情深意笃。一位是苏东坡,他的《海棠》诗云:“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位是陆游,他在《花时遍游诸家园》中写道:“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海棠花以时序论,有春海棠和秋海棠之别。以品种论,木本中有西府、垂丝、木瓜、贴梗等。以颜色论,有红、紫、白诸种。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西府海棠为佳品。西府海棠又名海红,为蔷薇科棠梨类,农历二三月间开花,“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唐・齐已《海棠花》);“一丛梅粉褪残枝,涂抹新红上海棠”(宋・王淇《春暮游小园》)。花为五瓣,花苞红若胭脂,开放后色稍淡,但更明艳照人,故多把她比作美人:“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唐・何希尧《海棠》);“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宋・苏轼《海棠一枝》)。站在海棠花前,可感受到一股别样的清香:“烟晴始觉香缨绽”。(宋・晏殊《海棠》);“娇娆已看足,何用复闻香”(明・陈淳《春海棠》)。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大观园的才女、才子们结诗社,李纨说:“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它来?”这个提议自然是皆大欢喜,于是定体、限韵,各逞才情。这些诗既写出了白海棠的风姿绰约,又以花自喻暗藏心曲,确实称得上是佳作:“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消魂”(探春);“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薛宝钗);“秋容淡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贾宝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林黛玉)……从这些诗中的“倦倚西风”、“斜阳寒草”、“秋容淡淡”等词语,看出所咏的是白色的秋海棠。   秋海棠也有其它颜色的,如红色:“稀疏点缀猩红小,堪佐黄花荐客觞”(明・俞琬纶《秋海棠》);“秋苔冷艳娇无力,红姿还是残春色”(清・恽寿平《秋海棠图》)。   丹青大师齐白石极喜欢画秋海棠,在他的画集中,不惜反复涂绘。画中的海棠,枝梗下坠,错综而多情态,以浓淡曙红画出的花朵,丰满而滋润,再配以工笔螳螂、蝴蝶,生意盎然,一扫秋天的寂寥和寒瑟。      好一朵茉莉花      每当听人唱起“好一朵茉莉花”,眼前便闪现出白色的荧光,依稀还可闻到淡雅的芳香,身心也就为之清爽。   茉莉花属木犀科茉莉属,为常绿攀援灌木,叶椭圆,弱茎繁枝,花形秀美,花色有白、红、绿、黄诸种,但我们常见的多为洁白的花。茉莉有许多别名,如末利、没利、抹厉、末丽、抹丽等。   茉莉并非中国的土著,而是在魏晋时从伊朗、伊拉克、印度传人的,距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了。“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香,竞植之。《南越行纪》云:“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花特芳香者,缘自胡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茉莉花似蔷薇之白者,香愈于耶悉茗。予详此花由西国而南产久矣,乃复越南海而北,盖尤盛于宣和”(《爱日斋丛钞》)。这在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中,也可得到印证。宋人王十朋说:“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宋人范成大说:“千里移根至海隅,风帆破浪走天吴”。   茉莉开花在夏秋之间,正是炎天暑地之时,其色其香,故格外受人珍爱。古代诗人们夸赞她“风流不肯逐春光”、“炎天犹觉玉肌凉”、“幸有清香压九秋”。   因茉莉花形小巧而有芳香,古代妇女喜欢把它插在鬓发上,作为一种美的装饰。苏东坡贬海南时,见黎族女子头上竞簪此花,曾唱道:“暗麝着人簪茉莉”。唐诗人张劭在《茉莉》诗中说:“绾成一点珠球好,添上松鬓浴后妆”。清人吴声槐的《抹丽》亦云:“凉月一天人倦后,梦魂犹带鬓边香。”   古代女从还喜欢在枕头边置一二朵茉莉花,使芙蓉帐里更具温柔乡的韵味。清人徐灼唱道:“消受香风在凉夜,枕边俱是助情花。”   明代唐白虎在《茉莉》诗中,写出了一种红茉莉花的美丽:“春困无端压黛眉,梳成松鬓出帘迟。手拈茉莉猩红朵,欲插逢人问可宜?”美人娇花,相映成趣。但红茉莉一般无香气,“一种红者,色甚艳,但无香耳。又有朱茉莉,其色粉红”(明・王象晋《群芳谱》)。   白茉莉冰晶玉洁,古人常将她和梅花比肩而赞:“逆鼻清香小不分,冰肌一洗瘴江昏。岭头未负春消息,恐是梅花欲返魂”(宋・王�《茉莉》)。“不是满枝生绿叶,端须认作岭头梅”(宋郑刚中《茉莉》)。   茉莉花。可以制香水、香脂、香粉,《红楼梦》第六十回中提到“茉莉粉”,有芬香辟秽、祛湿止痒的功效;可以掺人茶叶而成茉莉花茶;《本草纲目》中,介绍了她的药用价值。我国的闽、粤、苏、杭、皖南,是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重要产地。      蜀地看蜀葵      数年前,因事访蜀,正逢初夏时节,到处都看到怒放的蜀葵,茎高五六尺,高的达丈余,花或单瓣或复瓣,白、红、紫红、粉红,灿若锦幛。友人说:这花又叫一丈红或一丈锦。我每日暇时徘徊花前,十分赏心悦目。   蜀葵自然是蜀地所产,别名戎葵、吴葵、端午花,又叫卫足葵。向日葵也名卫足,因叶片倾向太阳,深护其根,故得此誉。它的花期很长,从夏至秋,开得轰轰烈烈,“炎天花尽歇,锦绣独成林”(宋・韩琦《蜀葵》);“露葵花发秋正好,凉雨催花花渐小”(明・徐渭《秋葵天牛》)。它的花,是从根部到顶部陆续开放的,“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唐・张祜《黄蜀葵花》),花开得多且密,算得上是花中一大奇观。   蜀葵易活易长,一点都不娇贵,但古人都把它捧得很高,称它艳压群芳。“迈众芳而秀出,冠杂卉而当闱。既扶疏而云蔓,亦灼烁而星微”(梁・王筠《蜀葵花赋》);“渝艳群葩,冠冕群英”(宋・颜推之《蜀葵赞》)。   因蜀葵和向日葵一样,花面向阳,诗人对此颇为赞叹,往往以此来表达忠于国家忠于朝廷的心曲:“倾阳一点丹心在,承得中天雨露多”(唐・唐彦谦《秋葵》);“羞学红妆媚晚霞,只将忠直报天家”(明・李东阳《蜀葵》);“到头只觉君恩重,常自倾心向太阳”(清・李方赝《秋葵》)。   蜀葵花期长,开时且辉煌灿烂,但必定也有凋谢之时,唐诗人岑参在《秋葵花歌》中写出另一番感叹:“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许多著名的国画家,都喜欢涂绘蜀葵,有的画得繁花累累,艳丽动人;有的则取材简洁,以少胜多。潘天寿的一幅《蜀葵》,只用淡墨画一茎,用浓淡墨画大小两片叶子,以浓淡曙红画出一朵硕大的花,用胭脂勾花纹,花心以淡藤黄点染,却具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力,堪称大手笔。      何首乌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笑道:‘当真的呢,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古怪,一时也说不清。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这四味药,即是胎盘、人参、何首乌、茯苓。所谓“龟大何首乌”,是指这个何首乌的根茎有乌龟大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何首乌“即大而佳”,它的功能是补肝肾,益精血。   何首乌原名交藤、夜合,因为它的藤可以相交相合,故名。又名马肝石,“时珍曰:汉武时,有马肝石能乌人发,故后人隐此名,亦曰马肝石”(《本草纲目》)。此外,它还叫野苗、地精等。   唐人李翱曾作《何首乌传》,说顺州南河县有个叫何田儿的人,身体虚弱,到五十八岁时尚无子嗣。但他倾慕道术,常随师在山。一日醉卧山野,忽见有二根藤,相距三尺余,却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他甚觉奇异,掘其根归,问了很多人都无识者。后有山老告诉他:你无子嗣,何不食之。他立即把根杵为粉末,以酒服送,渐渐的疾病尽除,身亦顽健,十年中生数子。其子延秀又服此药,生子名叫首乌。这就是“何首乌”药名的来历。   李时珍说何首乌“五十年者如拳大,号山奴,服之一年,发髭青黑;一百年者,如碗大,号山哥,服之一年,颜色红悦;一百五十年者,如盆大,服之一年,齿落更生;二百年者……号山翁,颜如童子,行及养马;三百年者,……号山精……”又说何首乌若是阴阳人形,服之更是延年益寿。这些都是传闻,并无科学根据。   何首乌在我国产地甚广,“春生苗,蔓延竹木墙壁间,茎紫色。……夏秋开出黄白花,如葛勒花。结子有棱,似荞麦而杂小,才如粟大”(《本草纲目》)。   责任编辑 小 林

  乞借春阴护海棠      海棠在我国是一种常见,却又颇受人青睐的花。历代诗人墨客,留下许多歌赞她的佳词丽句,其中有两位对她更是情深意笃。一位是苏东坡,他的《海棠》诗云:“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位是陆游,他在《花时遍游诸家园》中写道:“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海棠花以时序论,有春海棠和秋海棠之别。以品种论,木本中有西府、垂丝、木瓜、贴梗等。以颜色论,有红、紫、白诸种。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西府海棠为佳品。西府海棠又名海红,为蔷薇科棠梨类,农历二三月间开花,“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唐・齐已《海棠花》);“一丛梅粉褪残枝,涂抹新红上海棠”(宋・王淇《春暮游小园》)。花为五瓣,花苞红若胭脂,开放后色稍淡,但更明艳照人,故多把她比作美人:“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唐・何希尧《海棠》);“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宋・苏轼《海棠一枝》)。站在海棠花前,可感受到一股别样的清香:“烟晴始觉香缨绽”。(宋・晏殊《海棠》);“娇娆已看足,何用复闻香”(明・陈淳《春海棠》)。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大观园的才女、才子们结诗社,李纨说:“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它来?”这个提议自然是皆大欢喜,于是定体、限韵,各逞才情。这些诗既写出了白海棠的风姿绰约,又以花自喻暗藏心曲,确实称得上是佳作:“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消魂”(探春);“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薛宝钗);“秋容淡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贾宝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林黛玉)……从这些诗中的“倦倚西风”、“斜阳寒草”、“秋容淡淡”等词语,看出所咏的是白色的秋海棠。   秋海棠也有其它颜色的,如红色:“稀疏点缀猩红小,堪佐黄花荐客觞”(明・俞琬纶《秋海棠》);“秋苔冷艳娇无力,红姿还是残春色”(清・恽寿平《秋海棠图》)。   丹青大师齐白石极喜欢画秋海棠,在他的画集中,不惜反复涂绘。画中的海棠,枝梗下坠,错综而多情态,以浓淡曙红画出的花朵,丰满而滋润,再配以工笔螳螂、蝴蝶,生意盎然,一扫秋天的寂寥和寒瑟。      好一朵茉莉花      每当听人唱起“好一朵茉莉花”,眼前便闪现出白色的荧光,依稀还可闻到淡雅的芳香,身心也就为之清爽。   茉莉花属木犀科茉莉属,为常绿攀援灌木,叶椭圆,弱茎繁枝,花形秀美,花色有白、红、绿、黄诸种,但我们常见的多为洁白的花。茉莉有许多别名,如末利、没利、抹厉、末丽、抹丽等。   茉莉并非中国的土著,而是在魏晋时从伊朗、伊拉克、印度传人的,距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了。“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香,竞植之。《南越行纪》云:“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花特芳香者,缘自胡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茉莉花似蔷薇之白者,香愈于耶悉茗。予详此花由西国而南产久矣,乃复越南海而北,盖尤盛于宣和”(《爱日斋丛钞》)。这在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中,也可得到印证。宋人王十朋说:“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宋人范成大说:“千里移根至海隅,风帆破浪走天吴”。   茉莉开花在夏秋之间,正是炎天暑地之时,其色其香,故格外受人珍爱。古代诗人们夸赞她“风流不肯逐春光”、“炎天犹觉玉肌凉”、“幸有清香压九秋”。   因茉莉花形小巧而有芳香,古代妇女喜欢把它插在鬓发上,作为一种美的装饰。苏东坡贬海南时,见黎族女子头上竞簪此花,曾唱道:“暗麝着人簪茉莉”。唐诗人张劭在《茉莉》诗中说:“绾成一点珠球好,添上松鬓浴后妆”。清人吴声槐的《抹丽》亦云:“凉月一天人倦后,梦魂犹带鬓边香。”   古代女从还喜欢在枕头边置一二朵茉莉花,使芙蓉帐里更具温柔乡的韵味。清人徐灼唱道:“消受香风在凉夜,枕边俱是助情花。”   明代唐白虎在《茉莉》诗中,写出了一种红茉莉花的美丽:“春困无端压黛眉,梳成松鬓出帘迟。手拈茉莉猩红朵,欲插逢人问可宜?”美人娇花,相映成趣。但红茉莉一般无香气,“一种红者,色甚艳,但无香耳。又有朱茉莉,其色粉红”(明・王象晋《群芳谱》)。   白茉莉冰晶玉洁,古人常将她和梅花比肩而赞:“逆鼻清香小不分,冰肌一洗瘴江昏。岭头未负春消息,恐是梅花欲返魂”(宋・王�《茉莉》)。“不是满枝生绿叶,端须认作岭头梅”(宋郑刚中《茉莉》)。   茉莉花。可以制香水、香脂、香粉,《红楼梦》第六十回中提到“茉莉粉”,有芬香辟秽、祛湿止痒的功效;可以掺人茶叶而成茉莉花茶;《本草纲目》中,介绍了她的药用价值。我国的闽、粤、苏、杭、皖南,是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重要产地。      蜀地看蜀葵      数年前,因事访蜀,正逢初夏时节,到处都看到怒放的蜀葵,茎高五六尺,高的达丈余,花或单瓣或复瓣,白、红、紫红、粉红,灿若锦幛。友人说:这花又叫一丈红或一丈锦。我每日暇时徘徊花前,十分赏心悦目。   蜀葵自然是蜀地所产,别名戎葵、吴葵、端午花,又叫卫足葵。向日葵也名卫足,因叶片倾向太阳,深护其根,故得此誉。它的花期很长,从夏至秋,开得轰轰烈烈,“炎天花尽歇,锦绣独成林”(宋・韩琦《蜀葵》);“露葵花发秋正好,凉雨催花花渐小”(明・徐渭《秋葵天牛》)。它的花,是从根部到顶部陆续开放的,“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唐・张祜《黄蜀葵花》),花开得多且密,算得上是花中一大奇观。   蜀葵易活易长,一点都不娇贵,但古人都把它捧得很高,称它艳压群芳。“迈众芳而秀出,冠杂卉而当闱。既扶疏而云蔓,亦灼烁而星微”(梁・王筠《蜀葵花赋》);“渝艳群葩,冠冕群英”(宋・颜推之《蜀葵赞》)。   因蜀葵和向日葵一样,花面向阳,诗人对此颇为赞叹,往往以此来表达忠于国家忠于朝廷的心曲:“倾阳一点丹心在,承得中天雨露多”(唐・唐彦谦《秋葵》);“羞学红妆媚晚霞,只将忠直报天家”(明・李东阳《蜀葵》);“到头只觉君恩重,常自倾心向太阳”(清・李方赝《秋葵》)。   蜀葵花期长,开时且辉煌灿烂,但必定也有凋谢之时,唐诗人岑参在《秋葵花歌》中写出另一番感叹:“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许多著名的国画家,都喜欢涂绘蜀葵,有的画得繁花累累,艳丽动人;有的则取材简洁,以少胜多。潘天寿的一幅《蜀葵》,只用淡墨画一茎,用浓淡墨画大小两片叶子,以浓淡曙红画出一朵硕大的花,用胭脂勾花纹,花心以淡藤黄点染,却具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力,堪称大手笔。      何首乌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笑道:‘当真的呢,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古怪,一时也说不清。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这四味药,即是胎盘、人参、何首乌、茯苓。所谓“龟大何首乌”,是指这个何首乌的根茎有乌龟大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何首乌“即大而佳”,它的功能是补肝肾,益精血。   何首乌原名交藤、夜合,因为它的藤可以相交相合,故名。又名马肝石,“时珍曰:汉武时,有马肝石能乌人发,故后人隐此名,亦曰马肝石”(《本草纲目》)。此外,它还叫野苗、地精等。   唐人李翱曾作《何首乌传》,说顺州南河县有个叫何田儿的人,身体虚弱,到五十八岁时尚无子嗣。但他倾慕道术,常随师在山。一日醉卧山野,忽见有二根藤,相距三尺余,却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他甚觉奇异,掘其根归,问了很多人都无识者。后有山老告诉他:你无子嗣,何不食之。他立即把根杵为粉末,以酒服送,渐渐的疾病尽除,身亦顽健,十年中生数子。其子延秀又服此药,生子名叫首乌。这就是“何首乌”药名的来历。   李时珍说何首乌“五十年者如拳大,号山奴,服之一年,发髭青黑;一百年者,如碗大,号山哥,服之一年,颜色红悦;一百五十年者,如盆大,服之一年,齿落更生;二百年者……号山翁,颜如童子,行及养马;三百年者,……号山精……”又说何首乌若是阴阳人形,服之更是延年益寿。这些都是传闻,并无科学根据。   何首乌在我国产地甚广,“春生苗,蔓延竹木墙壁间,茎紫色。……夏秋开出黄白花,如葛勒花。结子有棱,似荞麦而杂小,才如粟大”(《本草纲目》)。   责任编辑 小 林


相关文章

  • 管人语录-来自古今中外思想家.理论家和企业家的65条管人名训
  • 编辑推荐:对人的管理,如果不是最复杂.最困难的事情,那么也肯定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困难的事情之一.既然说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结合,那么,是什么人将这种结合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呢?毫无疑问,正是那些在管理实践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过来人.本书 ...查看


  • 长江日报:官员争献雷人语
  • 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一个没有审批手续,占地600多亩的高尔夫球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产业园里.对此非法"私自"征地行为,当地各职能部门均无制止和处罚记录.更让人不解的是,时至今日,惠阳区一些领导仍对金玉东方高尔夫球场是否 ...查看


  • 秋天的诗句: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朝代:元代 作者:王恽 原文: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鉴赏 乐府诗中有<江南弄>.<采莲曲>等,表现江南水 ...查看


  • 官员雷人语录大合集
  • 官员雷人语录大合集 1.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回访陕西绥德校长找县长签字被拘事,接待记者的绥德宣传部长说感慨:以前不来报导我们绥德的大好形势,现在一出这事你们就过来,这不是给我们 ...查看


  • 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 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初议稿) 六年级 试教:XXX [教材简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 ...查看


  • 数学教案-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DOC
  • 数学教案-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2.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和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3.总结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4.总结验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法 ...查看


  • 唐鹿柴译文--王维
  • 鹿柴1 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3,复照青苔上4. 词句注释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 ...查看


  • 网络雷人语录
  • 1.理想很丰满,显示却很骨感. 2.明骚易躲,暗贱难防. 3.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本里面. 4.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5.令人不能自拔的,除了牙齿还有爱情. 6.当生活心怀歹毒地将一切都搞成了黑色幽 ...查看


  • 想想小男人语录-----双子座
  • 晚上,下了班,我回妈妈家接想想,九月一日开学了,我的半个月的假期生活也就结束了... 心里老不甘心了,有时候,瞬间成了永恒,真不想改变任何一种我已经适应了的生活状态...我就是喜欢一个人睡小房间,明显的,想想回来,我就要让位了.... 下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