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结业复习资料(一)

初中地理结业复习资料(一)

第一章:地图和地球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 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路线:起点西班牙,向西航 行,最后又回到西班牙。

3.、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6378km

极半径:6357km

平均半径:6371km

赤道周长:40000km

地表面积:5.1亿km2

4、.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线特点:①圆,②长度不等,③指示东西方向。

5.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特点:①半圆,②长度相等,③指示南北方向。

6.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子午宫)

赤道的标志: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赤道纪念碑

7. 0°经线以东称东经(E),以西称西经(W)

赤道以北称北纬(N),以南称南纬(S)

8.东西半球界线:20 ° W和160 ° E经线组成 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的界线:赤道

• 9.地球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

意义:昼夜更替,同时产生了时间的变化

• 地球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意义:形成四季,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特点:

•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着66.5度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 10.北半球四季的划分: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

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

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

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 11.地球表面的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五带界限是: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极圈

•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的是南寒带、北寒带。

1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①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按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北

②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用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③在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 13.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的相同点连接成线,就是等 高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14.从等高线或者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山地的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地球上是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 2.七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亚洲、

欧洲、非洲、

七大洲按面积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按面积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3.亚洲和欧洲的界限: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 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界限: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界限:巴拿马运河

• 4.海陆变迁的原因:

•自然: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平面升降的主要原因。

人为:人类的填海造陆等

• 5.海陆变迁的例证:

陆—海: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的址

海—陆: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7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美洲版块

8.大陆漂移假说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各大板块在不断的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9.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1.天气: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方的年天气的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认识卫星云图:

•1)绿色表示陆地

•2)蓝色表示海洋

3)白色表示云区。不同地区,云层的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常用的天气符号: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5.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6.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预约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7.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8.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P53页(图3.17)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1.纬度: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海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10.降水: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11.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12.影响降水的因素:1.纬度:赤道地区降水多两级地区降水少

2.海陆: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3.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14.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15.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16.世界气候的11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17.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是影响降水和气温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1.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65亿

2.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出生率: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3.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不均匀。表现在: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 4.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

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5.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1.交通堵塞 2.居住条件差 3.就业困难 4.饥饿贫困

6.科学人口观:P69页 阅读材料

7.世界上主要的三个人种:

•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黄种人:肤色呈淡黄色,头发黑痣,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 8.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黑种人:大洋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北美洲,南亚印度

• 白种人: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西亚,北非

• 黄种人:亚洲,南北美洲,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9.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10.全世界大约有3000~4000中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有13亿;其次是英语,有4亿;第三位是西班牙语,有3亿

11.世界上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东亚的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亚洲的北部和欧洲的东部

法语:非洲西部和加拿大的魁北科省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

12.三大宗教:

•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

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A)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B)

佛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C)图4.15

13.聚落: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4.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城市聚落的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15.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1).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2).地势平坦

•3).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地)

4).水源充足(井、泉、湖滨、河畔等地)

•5).交通便利(交通沿岸线和交汇处 、沿海港口等地)

16.我国传统聚落和世界文化遗产: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1.俄罗斯2.加拿大3.中国4.美国 5.巴西 6.澳大利亚

• 2.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2003年):

• 1.中国 2.印度 3.美国 4印度尼西亚

• 5.巴西 6.巴基斯坦 7.俄罗斯 8.孟加拉国

• 9.尼日利亚 10.日本 11.墨西哥

• 3.地跨两洲的国家:

•埃 及 跨亚非两洲 非洲国家

土耳其 跨亚欧两洲 亚洲国家

俄罗斯 跨亚欧两洲 欧洲国家

• 4.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限。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

•5.发达国家: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 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等

• 6.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 丁美洲。目前,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 7.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P92页 阅读材料

8.在国际合作中,国际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 ,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分别是联合 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在联合国中,安全理事会是维持世 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自 成立以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五项原则

初中地理结业复习资料(一)

第一章:地图和地球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 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路线:起点西班牙,向西航 行,最后又回到西班牙。

3.、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6378km

极半径:6357km

平均半径:6371km

赤道周长:40000km

地表面积:5.1亿km2

4、.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线特点:①圆,②长度不等,③指示东西方向。

5.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特点:①半圆,②长度相等,③指示南北方向。

6.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子午宫)

赤道的标志: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赤道纪念碑

7. 0°经线以东称东经(E),以西称西经(W)

赤道以北称北纬(N),以南称南纬(S)

8.东西半球界线:20 ° W和160 ° E经线组成 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的界线:赤道

• 9.地球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

意义:昼夜更替,同时产生了时间的变化

• 地球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意义:形成四季,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特点:

•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着66.5度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 10.北半球四季的划分: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

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

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

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 11.地球表面的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五带界限是: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极圈

•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的是南寒带、北寒带。

1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①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按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北

②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用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③在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 13.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的相同点连接成线,就是等 高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14.从等高线或者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山地的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地球上是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 2.七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亚洲、

欧洲、非洲、

七大洲按面积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按面积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3.亚洲和欧洲的界限: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 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界限: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界限:巴拿马运河

• 4.海陆变迁的原因:

•自然: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平面升降的主要原因。

人为:人类的填海造陆等

• 5.海陆变迁的例证:

陆—海: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的址

海—陆: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7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美洲版块

8.大陆漂移假说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各大板块在不断的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9.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1.天气: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方的年天气的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认识卫星云图:

•1)绿色表示陆地

•2)蓝色表示海洋

3)白色表示云区。不同地区,云层的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常用的天气符号: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5.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6.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预约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7.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8.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P53页(图3.17)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1.纬度: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海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10.降水: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11.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12.影响降水的因素:1.纬度:赤道地区降水多两级地区降水少

2.海陆: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3.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14.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15.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16.世界气候的11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17.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是影响降水和气温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1.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65亿

2.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出生率: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3.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不均匀。表现在: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 4.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

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5.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1.交通堵塞 2.居住条件差 3.就业困难 4.饥饿贫困

6.科学人口观:P69页 阅读材料

7.世界上主要的三个人种:

•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黄种人:肤色呈淡黄色,头发黑痣,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 8.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黑种人:大洋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北美洲,南亚印度

• 白种人: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西亚,北非

• 黄种人:亚洲,南北美洲,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9.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10.全世界大约有3000~4000中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有13亿;其次是英语,有4亿;第三位是西班牙语,有3亿

11.世界上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东亚的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亚洲的北部和欧洲的东部

法语:非洲西部和加拿大的魁北科省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

12.三大宗教:

•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

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A)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B)

佛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C)图4.15

13.聚落: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4.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城市聚落的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15.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1).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2).地势平坦

•3).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地)

4).水源充足(井、泉、湖滨、河畔等地)

•5).交通便利(交通沿岸线和交汇处 、沿海港口等地)

16.我国传统聚落和世界文化遗产: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1.俄罗斯2.加拿大3.中国4.美国 5.巴西 6.澳大利亚

• 2.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2003年):

• 1.中国 2.印度 3.美国 4印度尼西亚

• 5.巴西 6.巴基斯坦 7.俄罗斯 8.孟加拉国

• 9.尼日利亚 10.日本 11.墨西哥

• 3.地跨两洲的国家:

•埃 及 跨亚非两洲 非洲国家

土耳其 跨亚欧两洲 亚洲国家

俄罗斯 跨亚欧两洲 欧洲国家

• 4.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限。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

•5.发达国家: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 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等

• 6.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 丁美洲。目前,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 7.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P92页 阅读材料

8.在国际合作中,国际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 ,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分别是联合 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在联合国中,安全理事会是维持世 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自 成立以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五项原则


相关文章

  • 初中地理会考范围说明
  • 2012年成都市初中结业考试说明(试行) 地 理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地理结业考试的性质属于水平考试,安排在八年级进行,是义务教育阶段初 中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地理学科结业考试,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查看


  • 初二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 龙泉六中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 一.地球 (一)复习提纲 ⒈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⒊.南北 "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经度的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 ...查看


  • 初二年级组工作总结范文
  • 初二年级组工作总结范文 不知不觉中本学期的工作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的感受就是"快""忙",快是因为地理结业考试,时间太紧:忙是因为一天到晚,干不完的工作,写不完的材料.在本学期全部工 ...查看


  •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3
  • 初 中 地 理 结 业 考 试 复 习 提 纲 - 八 年 级 上 册 2010年01月18日 星期一 16:06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1 辽阔的疆域 1.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其地理位置 ...查看


  • 初中地理(中图版)结业会考模拟题
  • 初中地理(中图版)结业会考模拟题(三)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 1.远洋航船上工作的爸爸给小强打来电话:"是南半球,东侧为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请问船所在地 ...查看


  • 地理考试说明
  • 2017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属于水平性测试兼顾选拔功能,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所 ...查看


  •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马驹桥学校梁晓清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几大的提高了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趣味性:增加了课堂信息的容量,扩展了学生的视野.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 ...查看


  • 初中地理毕业会考试题
  •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 ...查看


  • 市翠屏区教育局
  • 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 关于中学2010─2011学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的通知 各中学: 我区将于2011年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分阶段进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6月17日和6月27--30日将对全区中学七.八年级进行部分学科结业检测和学期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