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阅江楼。岳阳楼历经三十多次重修,延续至今;黄鹤楼与滕王阁,早已毁没,改革开放后,得以重建。惟南京的阅江楼,本来就纸上谈兵,从无此楼。14世纪后叶,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纪念他在狮子山曾打败陈友谅的几十万大军,决定在山巅建阅江楼。他亲自写出千余字的《阅江楼记》,并令众臣各写一篇。结果这次作文比赛中,大学士宋濂夺魁。 不知何故,工程却始终未上马,以致“有记无楼六百年”。直到新千年来临,南京市政府拨款4500万元,在原定地址,按原来图样,开工建楼,终于2001年建成,成为南京又一新景观。 前年,笔者随全国人大考察团到南京,有幸参观阅江楼。狮子山虽高不过百米,但古时峙立江上,三面环绕石头城,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近几百年的淤积,目前已远离江水,但依然兀立江滨,一览无余。 长江自芜湖起改向北流,故称南京一侧为江东。至狮子山下,江水又拐向东流入海。 阅江楼高约50米,西、北方向,可阅大江奔流,东、南方向,可观金陵变迁。从三国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到五代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共有十个政权定都于此,绵延1700多年。 在楼西南不远,有静海寺遗址。明永乐时,这里曾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基地。江边造船厂,常有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宝船下水,每次出海皆举行盛典,静海寺即为此而建,取意“四海平静”。原庙宇建筑约两万多平米,郑和晚年,就安度于寺中,明朝从此也就闭关锁国了。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就是静海寺中议和的结果。此庙后毁于日军炮火,目前遗址是不久前重建的,面积小了很多,仅作《南京条约》历史陈列馆用,寺内现悬有“警世钟”。寺南为渡江纪念碑。 于阅江楼上,横览自然风光,纵忆历史沧桑。不由想起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张载又名张横渠,故人称“横渠四句”。这四句话,于近千年后之今日,仍不失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最高追求。要为生民立命,就应如今日,发展经济,发扬民主。为往圣继绝学,就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同国外先进文化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继承中外圣贤的共同文明遗产。惟有如此,才能克服目前世界性的社会危机、生态危机及心理危机,为后代万世,开创太平、和谐的未来。 下楼时,见大厅中有朱元璋的《阅江楼记》,无非从三皇五帝,写到他战胜对手,登上皇位之经历,以及君临天下,主宰一切,传位万代的心愿。但历史已无情嘲弄了这位封建帝王的梦呓,明朝实为中国历史上转向停滞与衰落的朝代。 楼外山坡上,还有一碑廊,刻有宋濂撰写的《阅江楼记》。宋濂为明初著名散文家,作为朱元璋御用文学顾问,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他在无楼而作记时,也只是奉命提笔,顺着皇上的旨意,竭尽歌功颂德之能事,无非期盼皇上圣明,能励精图治,国泰民安等等。今日读来,虽然文字华丽,被清人编入《古文观止》,但内容空洞、平淡,远不及“横渠四句”之一角。 李瑞环同志在参观阅江楼后,曾感叹众多的江南文人,应有人写出一篇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阅江楼记”。因我写过《中华世纪坛序》《长城序》等,有人鼓励我动笔,但却未存妄想。我从小生活在江南,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才离开南方,但出生地为苏北的滨海县,充其量只算半个“江南人”。虽在北大攻读九年,但六年本科为生物学系,仅研究生三年就读于哲学系,毕业后又一直从事科技工作,所获国家高级职称或政府津贴,也皆为“生物工程”界别。故连半个“文人”也不够。也许正因为是这半吊子“江南文人”,才应上“满瓶不动半瓶摇”。眼看几年来,李瑞环同志的呼唤,仍无人回应,甚感遗憾。加上自己年近七旬,死猪不怕开水烫,斗胆写出一则《阅江楼序》。用序代记,以示区别,供有兴趣的读者点评。更希望抛砖引玉,引起真正江南文人的关注,都来为这一历史命题交出答卷。本人之答卷如下: 阅江楼序 万里长江万里卷,阅江楼上阅江天。阅尽天地轮回,阅不尽人世变迁。山川依旧,流水常鲜;旧瓶装新酒,老树吐嫩尖。 日照海水起云烟,季风送高原;雨雪冰川化细涓,汇流归海圈。东西往返,云水循环;周而复始,江海平衡久回旋。天若不生人,万古夜长眠;阅江山娇妍,谁来赏鉴?为天地立心,天人合一,乃人之尊严。 古今多少事,常在江东演。春秋金陵邑,楚同吴越争霸权。孙吴迁都称建业,堪与曹刘论剑。从此帝王州,虎踞龙蟠,十朝宫垣,传阅千年史编。衣冠南渡,东晋且偏安;风流门第,王谢堂前燕。宋齐梁陈,残喘况苟延。六朝形胜地,惟有江流如练。南唐后主,亡国恨怨,几多哀绪愁绵。 洪武登基发愿,建阅江楼于山巅,却有记无楼六百年。郑和宝船,七下西洋盛典。静海寺,迎归帆,就此锁国闭关。鸦片战败辱,议和寺中殿。太平天京,仅阅昙花一现。 辛亥共和,推翻历代封建。军阀割据,更遭日寇侵犯。血沃中原,全民共赴国难。南京屠城三十万,江红风腥,国破夕阳残。八年抗战,荣登大国盟坛,检阅胜利空前。和平奈短暂,内战又复燃。 百万雄师,渡江攻坚,摧枯拉朽若闪电。人民庆解放,一江春水换新颜。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好事多磨,偏激曲折多艰,万马齐喑无言。十年浩劫,阅至路绝崖悬。 雨后终有彩虹现,改革开放阅新篇。挽狂澜,闯险滩,拨乱反正敢为先。科学发展,统筹全面,经济翻几番。今日中国,世界刮目相看。阅史知兴替,寻根而溯源。为生民立命,非救星,无神仙;全靠我们自己继圣贤。 石头城,狮子山,大江径拐弯。盛世多襄举,筑楼阅大观;层檐滴翠,飞阁流丹。幸有余生,登梯凭栏;阅江天璀璨,忧生态污染;阅社会转变,思精神家园。为万世开太平,伟大复兴,任在众肩。 极目远眺,境界豁然;心如春潮汹涌,情似江水漪涟。千思万阅得一见:中国真正换了人间!
江南有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阅江楼。岳阳楼历经三十多次重修,延续至今;黄鹤楼与滕王阁,早已毁没,改革开放后,得以重建。惟南京的阅江楼,本来就纸上谈兵,从无此楼。14世纪后叶,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纪念他在狮子山曾打败陈友谅的几十万大军,决定在山巅建阅江楼。他亲自写出千余字的《阅江楼记》,并令众臣各写一篇。结果这次作文比赛中,大学士宋濂夺魁。 不知何故,工程却始终未上马,以致“有记无楼六百年”。直到新千年来临,南京市政府拨款4500万元,在原定地址,按原来图样,开工建楼,终于2001年建成,成为南京又一新景观。 前年,笔者随全国人大考察团到南京,有幸参观阅江楼。狮子山虽高不过百米,但古时峙立江上,三面环绕石头城,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近几百年的淤积,目前已远离江水,但依然兀立江滨,一览无余。 长江自芜湖起改向北流,故称南京一侧为江东。至狮子山下,江水又拐向东流入海。 阅江楼高约50米,西、北方向,可阅大江奔流,东、南方向,可观金陵变迁。从三国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到五代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共有十个政权定都于此,绵延1700多年。 在楼西南不远,有静海寺遗址。明永乐时,这里曾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基地。江边造船厂,常有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宝船下水,每次出海皆举行盛典,静海寺即为此而建,取意“四海平静”。原庙宇建筑约两万多平米,郑和晚年,就安度于寺中,明朝从此也就闭关锁国了。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就是静海寺中议和的结果。此庙后毁于日军炮火,目前遗址是不久前重建的,面积小了很多,仅作《南京条约》历史陈列馆用,寺内现悬有“警世钟”。寺南为渡江纪念碑。 于阅江楼上,横览自然风光,纵忆历史沧桑。不由想起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张载又名张横渠,故人称“横渠四句”。这四句话,于近千年后之今日,仍不失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最高追求。要为生民立命,就应如今日,发展经济,发扬民主。为往圣继绝学,就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同国外先进文化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继承中外圣贤的共同文明遗产。惟有如此,才能克服目前世界性的社会危机、生态危机及心理危机,为后代万世,开创太平、和谐的未来。 下楼时,见大厅中有朱元璋的《阅江楼记》,无非从三皇五帝,写到他战胜对手,登上皇位之经历,以及君临天下,主宰一切,传位万代的心愿。但历史已无情嘲弄了这位封建帝王的梦呓,明朝实为中国历史上转向停滞与衰落的朝代。 楼外山坡上,还有一碑廊,刻有宋濂撰写的《阅江楼记》。宋濂为明初著名散文家,作为朱元璋御用文学顾问,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他在无楼而作记时,也只是奉命提笔,顺着皇上的旨意,竭尽歌功颂德之能事,无非期盼皇上圣明,能励精图治,国泰民安等等。今日读来,虽然文字华丽,被清人编入《古文观止》,但内容空洞、平淡,远不及“横渠四句”之一角。 李瑞环同志在参观阅江楼后,曾感叹众多的江南文人,应有人写出一篇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阅江楼记”。因我写过《中华世纪坛序》《长城序》等,有人鼓励我动笔,但却未存妄想。我从小生活在江南,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才离开南方,但出生地为苏北的滨海县,充其量只算半个“江南人”。虽在北大攻读九年,但六年本科为生物学系,仅研究生三年就读于哲学系,毕业后又一直从事科技工作,所获国家高级职称或政府津贴,也皆为“生物工程”界别。故连半个“文人”也不够。也许正因为是这半吊子“江南文人”,才应上“满瓶不动半瓶摇”。眼看几年来,李瑞环同志的呼唤,仍无人回应,甚感遗憾。加上自己年近七旬,死猪不怕开水烫,斗胆写出一则《阅江楼序》。用序代记,以示区别,供有兴趣的读者点评。更希望抛砖引玉,引起真正江南文人的关注,都来为这一历史命题交出答卷。本人之答卷如下: 阅江楼序 万里长江万里卷,阅江楼上阅江天。阅尽天地轮回,阅不尽人世变迁。山川依旧,流水常鲜;旧瓶装新酒,老树吐嫩尖。 日照海水起云烟,季风送高原;雨雪冰川化细涓,汇流归海圈。东西往返,云水循环;周而复始,江海平衡久回旋。天若不生人,万古夜长眠;阅江山娇妍,谁来赏鉴?为天地立心,天人合一,乃人之尊严。 古今多少事,常在江东演。春秋金陵邑,楚同吴越争霸权。孙吴迁都称建业,堪与曹刘论剑。从此帝王州,虎踞龙蟠,十朝宫垣,传阅千年史编。衣冠南渡,东晋且偏安;风流门第,王谢堂前燕。宋齐梁陈,残喘况苟延。六朝形胜地,惟有江流如练。南唐后主,亡国恨怨,几多哀绪愁绵。 洪武登基发愿,建阅江楼于山巅,却有记无楼六百年。郑和宝船,七下西洋盛典。静海寺,迎归帆,就此锁国闭关。鸦片战败辱,议和寺中殿。太平天京,仅阅昙花一现。 辛亥共和,推翻历代封建。军阀割据,更遭日寇侵犯。血沃中原,全民共赴国难。南京屠城三十万,江红风腥,国破夕阳残。八年抗战,荣登大国盟坛,检阅胜利空前。和平奈短暂,内战又复燃。 百万雄师,渡江攻坚,摧枯拉朽若闪电。人民庆解放,一江春水换新颜。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好事多磨,偏激曲折多艰,万马齐喑无言。十年浩劫,阅至路绝崖悬。 雨后终有彩虹现,改革开放阅新篇。挽狂澜,闯险滩,拨乱反正敢为先。科学发展,统筹全面,经济翻几番。今日中国,世界刮目相看。阅史知兴替,寻根而溯源。为生民立命,非救星,无神仙;全靠我们自己继圣贤。 石头城,狮子山,大江径拐弯。盛世多襄举,筑楼阅大观;层檐滴翠,飞阁流丹。幸有余生,登梯凭栏;阅江天璀璨,忧生态污染;阅社会转变,思精神家园。为万世开太平,伟大复兴,任在众肩。 极目远眺,境界豁然;心如春潮汹涌,情似江水漪涟。千思万阅得一见:中国真正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