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
1.
2.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位于细胞外围,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原生质体:细胞内部一切有生命的物质{细胞质,细胞器:
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核糖体}
{后含物与生理活性物质{后含物:淀粉、菊糖、脂肪、脂肪
油、蛋白质、结晶
{生理活性物质:酶、维生素、植物激素、抗生素}
细胞壁、质体、液泡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点
3.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
4.细胞核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色质
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一床的中心之一
5.淀粉粒在形态学上有三种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
6.淀粉的常用检识方法:淀粉加稀碘液→呈蓝色或蓝紫色
7.晶体⑴草酸钙晶体:是植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草酸与钙盐结合而成的晶体
类型:簇晶、针晶、柱晶、方晶、砂晶
⑵碳酸钙晶体:是细胞壁的特殊瘤状突起聚集了大量的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钙而成
类型:钟乳体
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则溶解,同时有CO2气泡产生,可与草酸钙结晶相区别。
8.初生壁是细胞分离后在胞间层两侧最初沉淀的壁层,是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
素和果胶类物质组成。
9.复合中层:两相邻细胞的初生壁和它们之间的胞间层三者已形成一种整体似的结构,称之
为复合中层。
10.纹孔: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
的呈凹陷孔状地结构。
11.纹孔对的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12.细胞壁的特化:
⑴木质化:是由于细胞壁内增加了木质素。检识方法:加间苯三酚、HCL→显红色或紫红色。
⑵木栓化: 是由于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栓质。 加苏丹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⑶角质化:角质在细胞壁内和表面增加。 加苏丹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⑷黏液质化:细胞壁所含果胶质和纤维素变成黏液。 加钌红试液→红色
⑸ 矿质化:细胞壁中增加了硅质、钙质。
13.染色体: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细胞核中出现的一种包含基因的棒状伸长结
构。
14.组织:是由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彼此密切结合、相互联系的细
胞组成的细胞群。
15.腺毛与非腺毛的区别:腺毛有分泌能力、有腺头和腺柄之分,顶端呈圆形 非腺毛无腺体、无分泌能力、无腺头与腺柄之分,顶端狭小
16.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种不同组织构成。
17.纤维与石细胞的区别:
⑴横切面{纤维:呈圆形或多边形,壁极厚,胞腔狭小,可见层纹,少见壁孔
{石细胞:呈不规则长方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孔明显,胞腔稍大
⑵纵切面或组织解离{纤维:全形狭长,两端狭尖,壁孔常为裂隙状,胞腔狭小
{石细胞:全形与横切面相似,壁孔多呈圆形
18.管胞是绝大部分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水组织。
19.维管束: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束状结构,贯穿于植物体,起输导和支持作用。
20.种子植物:能开花结果看,形成种子,并以种子进行繁殖,延续后代的一大类群植物。
21.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并执行一定生理机能的
植物体地组成部分。
22.被子植物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3.块根:侧根或不定根膨大成不规则或纺锤状。
24.根的异常构造:由于三生分生组织的活动产生异常维管束,由这些异常维管束所形成的
构造,称异常构造。
25.茎的特点:具有节和节间之分,其上着生芽、叶、花等;具有向光性和背地性。
26.介于木本和草本之间,仅在基部木质化的称亚灌木或半灌木。
27.地下茎的变态:⑴根状茎(根茎),如姜、黄精。
⑵块茎,如天麻、半夏。
⑶球茎, 如慈姑、荸荠。
⑷鳞茎,如百合、贝母(洋葱、大蒜为有被鳞茎)。
28.如何区别根和根茎?
答案要点:即根与茎的区别
29.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⑴表皮:位于最外方,常为一层薄壁细胞,其上可见角质层、气孔、毛茸等
⑵皮层:位于表皮内方,多层薄壁细胞,外侧细胞常含叶绿体
⑶初生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维管束,成环状排列
⑷髓射线:位于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外连皮层,内接髓部
⑸髓:位于茎中央的薄壁细胞
30.年轮:形成层在一年内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在茎的横切面上呈一同心圆圈,此圆圈称为
年轮,它包括春材和秋材。
31.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从外质内一次排序):
⑴周皮{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⑵皮层:有或无
⑶维管柱{维管束{韧皮部}
{形成层}维管射线位于次生维管组织中
{木质部}
{髓射线:位于初生木质部之间
{髓:位于中央
32.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
⑴表面通常具有木栓组织,少数具有表皮或鳞叶
⑵皮层中常有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
⑶皮层内侧有时具有纤维或石细胞。维管束为外韧型,呈环状排列
⑷贮藏薄壁细胞发达,机械组织多不发达
⑸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33.根迹维管束:茎中维管束与不定根中的维管束相连的维管束
叶迹维管束:茎中维管束与叶柄维管束相连的维管束
34.完全叶:凡具有叶片、叶柄、叶拖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
不完全叶:缺少任何一部分的叶称为不完全叶
35.叶脉:即叶片中的维管束
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及排列形式
分类:分叉脉序、平行脉序、网状脉序
37.在同一植株上有不同形态的叶,这种现象称为异形叶性。
38.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构造(叶片的构造):
表皮:在叶片上面的表皮称上表皮,在叶片下面的表皮称下表皮,表皮通常由一层排列紧
密的生活细胞组成
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上表皮内方常为长柱形细胞,排列成栅栏状,称栅栏组织;栅
栏组织下方为海绵组织,由不规则形薄壁细胞组成,叶肉组织细胞含叶绿体
叶脉:主要为叶片中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木质部位于上方,呈半月形,韧皮部位于
下方;主脉上下方为薄壁细胞,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39.叶片的内部构造中,栅栏组织紧接上表皮下方。而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
这种叶称为两面叶
植物的叶在上下表皮内侧均有栅栏组织或植物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都称为
等面叶
40.菊科植物的花萼常变态成羽毛状,称冠毛,如蒲公英。
41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为变态叶。
42.裸子植物的心皮(又称大孢子叶或珠鳞)展开成叶片状,不形成封闭的子房,胚珠裸露
在外;被子植物的心皮边缘结合成囊状的雌蕊,胚珠包被在囊状的雌蕊内,这是裸子植物与
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43.复雌蕊:是一朵花内2个或2个以上心皮彼此连合构成的雌蕊。
44.一朵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花称完全花。
45.双受精:花粉管进入胚囊后,产生2枚精子,其中一枚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以后发
育成胚;另一枚与极核细胞结合形成受精极核,以后发育成胚乳,这种受精现象叫做双受精,
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
46.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称真果;除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被、花柱及花序轴等也参
与果实的形成,这种果实称假果。
47.假种皮:是由珠柄或胎座部位的组织延伸而成,位于种皮的外围的构造。
48.胚:位于种皮和胚乳中,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四部分组成。
49.低等植物的特点及包括的植物(或低等植物的定义):
藻类、菌类及地衣门的植物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构造上一般无组织分化,
生殖器官是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称为低等植物或无胚植物。
50.高等植物的特点及包括的植物(或高等植物的定义):
蕨类植物门、苔藓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的植物在形态上有根、茎、叶
的分化,构造上有组织的分化,生殖器官是多细胞,合子在母体发育成胚,称为高等植物或
有胚植物。
51.藻类植物主要特征:除了低等植物共有特征外,还包括:
①植物的多样化: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枝状体等
②大多数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处
③自养型生物
④光合产物及贮藏物的营养各异
52.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发生的现象,称为时代交替。
53.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除了低等植物共有特征外,尚有:
①细胞内不含光合色素,为异养型生物
②异养的方式有:腐生、寄生、共生
54.子实体:真菌中能产生有性孢子,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菌丝体。
55.菌核:是由菌丝密结成的颜色深的、质地坚硬的核状体。
56.子囊菌亚门的主要特点:有性生殖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内生孢子);
担子菌亚门的主要特点:有性生殖时产生担子和担子孢子(外生孢子)。
57.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
①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极度退化
②具有真正的花
③胚珠被心皮所包被
④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
⑤具有果实
⑥高度发达的输导组织
58.恩格勒系统是以假花学说为理论基础,哈钦松系统以真花学说为理论基础。
59. 被子植物门两个纲的区别
60.毛茛科 常用药植:乌头、威灵仙、黄连、升麻、白头翁
61.木兰科 常用药植:木兰属:厚朴 五味子属:五味子
62.毛茛科和木兰科的异同点:
相同点:花两性,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 ;蓇葖
果,种子具有胚乳。
不同点:①毛茛科:草本,稀灌木,藤本;单叶或复叶,互生或基生,常无托叶;除聚
合蓇葖果外,具有聚合瘦果,稀浆果;植物体内无油细胞。
②木本,稀藤本;单叶互生,托叶早落,具有明显托叶环痕;除聚合蓇葖果外,
具聚合浆果;植物体内多油细胞。
63.蔷薇科:常用药植:金樱子 、山楂、枇杷、杏仁
主要特征:草本或木本;单叶或复叶,多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与
花托合生成一碟状、杯状、坛状或筒状的花筒;雄蕊常为多数;心皮1至多数,分离或结合;
子房上位至下位;蓇葖果、瘦果、核果或梨果。
64.豆科 常用药植:合欢、含羞草、甘草、决明、皂荚、膜荚黄芪、苦参、槐、补骨脂
主要特征:草本、木本或藤本;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具有叶枕;花两性,辐射对称
或两侧对称;花瓣多为蝶形花;雄蕊10,二体;荚果;种子无胚乳。 (此处常设考点,除考查豆科植物的拉丁名、药植、特征外还有豆科分为那几个亚科及各
亚科间的区别)详见书本279页。
66.十字花科 常用药植:菘蓝、葶苈、莱菔、播娘蒿、白芥
草本,总状花序,十字花冠,四强雄蕊,子房由2心脾合生,侧膜胎座,具假隔膜,角果。
67.五加科 常用药植:人参 、三七 、西洋参 、细柱五加、刺五加
伞形科 常用药植:当归 、白芷 、川芎
68.五加科和伞形科的异同点:
相同点:均为伞形花序,花为离瓣花,花萼、花冠、雄蕊均为5数,具上位花盘,子房下位
不同点:①五加科:多为木本,不具香气,茎不中空,叶为掌状或羽状复叶,由伞形花序排
列成总状或圆锥状,浆果或核果
②伞形科:多为草本,具有香气,茎为中空,叶片分裂成复叶,具鞘状叶柄,复伞
形花序,双悬果。
69.雄蕊与雌蕊贴生成中心柱 或 雄蕊与雌蕊合生,称合蕊柱。
76.唇形科 常用药植:益母草 、薄荷 、广藿香 、藿香、 黄芩、荆芥、紫苏、夏枯草、
泽兰、丹参。
70.唇形科与马鞭草科地异同点:
相同点:茎四方;叶对生,无托叶;花两性,两侧对称,常为唇形花冠;雄蕊4,2强;
子房上位;2心皮
不同点:①马鞭草科:多木本;有特殊气味;叶对生或轮生;子房完整;花柱顶生;核
果或小坚果
②唇形科:多为草本;有香气;茎方形;子房4深裂;花柱基地生;4枚小坚果。
玄参科 常用药植:玄参 、地黄 、胡黄连、紫花洋地黄。
71.马鞭草科、唇形科及玄参科地异同点:
相同点:叶多对生;花两性;唇形花冠;二强雄蕊;子房上位;2心皮
异同点:①唇形科:多为草本;有香气;轮伞花序,子房4深裂;花柱基地生;4枚小坚果
②马鞭草科:多木本;有特殊气味;穗状、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子房完整,多为
4室;花柱顶生;核果
③玄参科:多具毛茸和腺体;无气味;总状或聚伞花序;子房完整;花柱顶生,
2室;蒴果。
72.茄科: 常用药植:宁夏枸杞 、枸杞 、曼陀罗、龙葵、白英、颠茄、莨菪。
90.天南星科 常用药植:天南星 、半夏 、 石菖蒲 、独角莲(禹白附)、千年健、水菖蒲。
主要特点:草本,常具块茎或根状茎,单叶基生,肉穗花序,有佛焰苞;花单性或两性,常
无花被,子房上位或埋于花序轴中,浆果密集成玉米棒状。
91.兰科 常用药植:天麻 、石斛、白及、石仙桃、盘龙参。
(此重点为老师上课所点,打重点记号需重点记忆,其他部分也需记忆噢!) 十字花科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
1.
2.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位于细胞外围,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原生质体:细胞内部一切有生命的物质{细胞质,细胞器:
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核糖体}
{后含物与生理活性物质{后含物:淀粉、菊糖、脂肪、脂肪
油、蛋白质、结晶
{生理活性物质:酶、维生素、植物激素、抗生素}
细胞壁、质体、液泡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点
3.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
4.细胞核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色质
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一床的中心之一
5.淀粉粒在形态学上有三种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
6.淀粉的常用检识方法:淀粉加稀碘液→呈蓝色或蓝紫色
7.晶体⑴草酸钙晶体:是植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草酸与钙盐结合而成的晶体
类型:簇晶、针晶、柱晶、方晶、砂晶
⑵碳酸钙晶体:是细胞壁的特殊瘤状突起聚集了大量的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钙而成
类型:钟乳体
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则溶解,同时有CO2气泡产生,可与草酸钙结晶相区别。
8.初生壁是细胞分离后在胞间层两侧最初沉淀的壁层,是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
素和果胶类物质组成。
9.复合中层:两相邻细胞的初生壁和它们之间的胞间层三者已形成一种整体似的结构,称之
为复合中层。
10.纹孔: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
的呈凹陷孔状地结构。
11.纹孔对的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12.细胞壁的特化:
⑴木质化:是由于细胞壁内增加了木质素。检识方法:加间苯三酚、HCL→显红色或紫红色。
⑵木栓化: 是由于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栓质。 加苏丹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⑶角质化:角质在细胞壁内和表面增加。 加苏丹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⑷黏液质化:细胞壁所含果胶质和纤维素变成黏液。 加钌红试液→红色
⑸ 矿质化:细胞壁中增加了硅质、钙质。
13.染色体: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细胞核中出现的一种包含基因的棒状伸长结
构。
14.组织:是由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彼此密切结合、相互联系的细
胞组成的细胞群。
15.腺毛与非腺毛的区别:腺毛有分泌能力、有腺头和腺柄之分,顶端呈圆形 非腺毛无腺体、无分泌能力、无腺头与腺柄之分,顶端狭小
16.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种不同组织构成。
17.纤维与石细胞的区别:
⑴横切面{纤维:呈圆形或多边形,壁极厚,胞腔狭小,可见层纹,少见壁孔
{石细胞:呈不规则长方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孔明显,胞腔稍大
⑵纵切面或组织解离{纤维:全形狭长,两端狭尖,壁孔常为裂隙状,胞腔狭小
{石细胞:全形与横切面相似,壁孔多呈圆形
18.管胞是绝大部分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水组织。
19.维管束: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束状结构,贯穿于植物体,起输导和支持作用。
20.种子植物:能开花结果看,形成种子,并以种子进行繁殖,延续后代的一大类群植物。
21.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并执行一定生理机能的
植物体地组成部分。
22.被子植物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3.块根:侧根或不定根膨大成不规则或纺锤状。
24.根的异常构造:由于三生分生组织的活动产生异常维管束,由这些异常维管束所形成的
构造,称异常构造。
25.茎的特点:具有节和节间之分,其上着生芽、叶、花等;具有向光性和背地性。
26.介于木本和草本之间,仅在基部木质化的称亚灌木或半灌木。
27.地下茎的变态:⑴根状茎(根茎),如姜、黄精。
⑵块茎,如天麻、半夏。
⑶球茎, 如慈姑、荸荠。
⑷鳞茎,如百合、贝母(洋葱、大蒜为有被鳞茎)。
28.如何区别根和根茎?
答案要点:即根与茎的区别
29.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⑴表皮:位于最外方,常为一层薄壁细胞,其上可见角质层、气孔、毛茸等
⑵皮层:位于表皮内方,多层薄壁细胞,外侧细胞常含叶绿体
⑶初生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维管束,成环状排列
⑷髓射线:位于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外连皮层,内接髓部
⑸髓:位于茎中央的薄壁细胞
30.年轮:形成层在一年内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在茎的横切面上呈一同心圆圈,此圆圈称为
年轮,它包括春材和秋材。
31.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从外质内一次排序):
⑴周皮{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⑵皮层:有或无
⑶维管柱{维管束{韧皮部}
{形成层}维管射线位于次生维管组织中
{木质部}
{髓射线:位于初生木质部之间
{髓:位于中央
32.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
⑴表面通常具有木栓组织,少数具有表皮或鳞叶
⑵皮层中常有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
⑶皮层内侧有时具有纤维或石细胞。维管束为外韧型,呈环状排列
⑷贮藏薄壁细胞发达,机械组织多不发达
⑸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33.根迹维管束:茎中维管束与不定根中的维管束相连的维管束
叶迹维管束:茎中维管束与叶柄维管束相连的维管束
34.完全叶:凡具有叶片、叶柄、叶拖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
不完全叶:缺少任何一部分的叶称为不完全叶
35.叶脉:即叶片中的维管束
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及排列形式
分类:分叉脉序、平行脉序、网状脉序
37.在同一植株上有不同形态的叶,这种现象称为异形叶性。
38.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构造(叶片的构造):
表皮:在叶片上面的表皮称上表皮,在叶片下面的表皮称下表皮,表皮通常由一层排列紧
密的生活细胞组成
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上表皮内方常为长柱形细胞,排列成栅栏状,称栅栏组织;栅
栏组织下方为海绵组织,由不规则形薄壁细胞组成,叶肉组织细胞含叶绿体
叶脉:主要为叶片中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木质部位于上方,呈半月形,韧皮部位于
下方;主脉上下方为薄壁细胞,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39.叶片的内部构造中,栅栏组织紧接上表皮下方。而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
这种叶称为两面叶
植物的叶在上下表皮内侧均有栅栏组织或植物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都称为
等面叶
40.菊科植物的花萼常变态成羽毛状,称冠毛,如蒲公英。
41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为变态叶。
42.裸子植物的心皮(又称大孢子叶或珠鳞)展开成叶片状,不形成封闭的子房,胚珠裸露
在外;被子植物的心皮边缘结合成囊状的雌蕊,胚珠包被在囊状的雌蕊内,这是裸子植物与
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43.复雌蕊:是一朵花内2个或2个以上心皮彼此连合构成的雌蕊。
44.一朵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花称完全花。
45.双受精:花粉管进入胚囊后,产生2枚精子,其中一枚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以后发
育成胚;另一枚与极核细胞结合形成受精极核,以后发育成胚乳,这种受精现象叫做双受精,
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
46.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称真果;除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被、花柱及花序轴等也参
与果实的形成,这种果实称假果。
47.假种皮:是由珠柄或胎座部位的组织延伸而成,位于种皮的外围的构造。
48.胚:位于种皮和胚乳中,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四部分组成。
49.低等植物的特点及包括的植物(或低等植物的定义):
藻类、菌类及地衣门的植物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构造上一般无组织分化,
生殖器官是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称为低等植物或无胚植物。
50.高等植物的特点及包括的植物(或高等植物的定义):
蕨类植物门、苔藓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的植物在形态上有根、茎、叶
的分化,构造上有组织的分化,生殖器官是多细胞,合子在母体发育成胚,称为高等植物或
有胚植物。
51.藻类植物主要特征:除了低等植物共有特征外,还包括:
①植物的多样化: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枝状体等
②大多数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处
③自养型生物
④光合产物及贮藏物的营养各异
52.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发生的现象,称为时代交替。
53.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除了低等植物共有特征外,尚有:
①细胞内不含光合色素,为异养型生物
②异养的方式有:腐生、寄生、共生
54.子实体:真菌中能产生有性孢子,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菌丝体。
55.菌核:是由菌丝密结成的颜色深的、质地坚硬的核状体。
56.子囊菌亚门的主要特点:有性生殖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内生孢子);
担子菌亚门的主要特点:有性生殖时产生担子和担子孢子(外生孢子)。
57.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
①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极度退化
②具有真正的花
③胚珠被心皮所包被
④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
⑤具有果实
⑥高度发达的输导组织
58.恩格勒系统是以假花学说为理论基础,哈钦松系统以真花学说为理论基础。
59. 被子植物门两个纲的区别
60.毛茛科 常用药植:乌头、威灵仙、黄连、升麻、白头翁
61.木兰科 常用药植:木兰属:厚朴 五味子属:五味子
62.毛茛科和木兰科的异同点:
相同点:花两性,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 ;蓇葖
果,种子具有胚乳。
不同点:①毛茛科:草本,稀灌木,藤本;单叶或复叶,互生或基生,常无托叶;除聚
合蓇葖果外,具有聚合瘦果,稀浆果;植物体内无油细胞。
②木本,稀藤本;单叶互生,托叶早落,具有明显托叶环痕;除聚合蓇葖果外,
具聚合浆果;植物体内多油细胞。
63.蔷薇科:常用药植:金樱子 、山楂、枇杷、杏仁
主要特征:草本或木本;单叶或复叶,多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与
花托合生成一碟状、杯状、坛状或筒状的花筒;雄蕊常为多数;心皮1至多数,分离或结合;
子房上位至下位;蓇葖果、瘦果、核果或梨果。
64.豆科 常用药植:合欢、含羞草、甘草、决明、皂荚、膜荚黄芪、苦参、槐、补骨脂
主要特征:草本、木本或藤本;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具有叶枕;花两性,辐射对称
或两侧对称;花瓣多为蝶形花;雄蕊10,二体;荚果;种子无胚乳。 (此处常设考点,除考查豆科植物的拉丁名、药植、特征外还有豆科分为那几个亚科及各
亚科间的区别)详见书本279页。
66.十字花科 常用药植:菘蓝、葶苈、莱菔、播娘蒿、白芥
草本,总状花序,十字花冠,四强雄蕊,子房由2心脾合生,侧膜胎座,具假隔膜,角果。
67.五加科 常用药植:人参 、三七 、西洋参 、细柱五加、刺五加
伞形科 常用药植:当归 、白芷 、川芎
68.五加科和伞形科的异同点:
相同点:均为伞形花序,花为离瓣花,花萼、花冠、雄蕊均为5数,具上位花盘,子房下位
不同点:①五加科:多为木本,不具香气,茎不中空,叶为掌状或羽状复叶,由伞形花序排
列成总状或圆锥状,浆果或核果
②伞形科:多为草本,具有香气,茎为中空,叶片分裂成复叶,具鞘状叶柄,复伞
形花序,双悬果。
69.雄蕊与雌蕊贴生成中心柱 或 雄蕊与雌蕊合生,称合蕊柱。
76.唇形科 常用药植:益母草 、薄荷 、广藿香 、藿香、 黄芩、荆芥、紫苏、夏枯草、
泽兰、丹参。
70.唇形科与马鞭草科地异同点:
相同点:茎四方;叶对生,无托叶;花两性,两侧对称,常为唇形花冠;雄蕊4,2强;
子房上位;2心皮
不同点:①马鞭草科:多木本;有特殊气味;叶对生或轮生;子房完整;花柱顶生;核
果或小坚果
②唇形科:多为草本;有香气;茎方形;子房4深裂;花柱基地生;4枚小坚果。
玄参科 常用药植:玄参 、地黄 、胡黄连、紫花洋地黄。
71.马鞭草科、唇形科及玄参科地异同点:
相同点:叶多对生;花两性;唇形花冠;二强雄蕊;子房上位;2心皮
异同点:①唇形科:多为草本;有香气;轮伞花序,子房4深裂;花柱基地生;4枚小坚果
②马鞭草科:多木本;有特殊气味;穗状、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子房完整,多为
4室;花柱顶生;核果
③玄参科:多具毛茸和腺体;无气味;总状或聚伞花序;子房完整;花柱顶生,
2室;蒴果。
72.茄科: 常用药植:宁夏枸杞 、枸杞 、曼陀罗、龙葵、白英、颠茄、莨菪。
90.天南星科 常用药植:天南星 、半夏 、 石菖蒲 、独角莲(禹白附)、千年健、水菖蒲。
主要特点:草本,常具块茎或根状茎,单叶基生,肉穗花序,有佛焰苞;花单性或两性,常
无花被,子房上位或埋于花序轴中,浆果密集成玉米棒状。
91.兰科 常用药植:天麻 、石斛、白及、石仙桃、盘龙参。
(此重点为老师上课所点,打重点记号需重点记忆,其他部分也需记忆噢!) 十字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