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太极拳论]感悟

  △何为无极?“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   何为太极?“有动有静,动静欲分未分,有阴有阳,阴阳混沌未判”。   △“彼不动,我不动”,“静之则合”,“彼静我合”。合什么?合阴阳,由放之于六合,合于退藏于密;由“太极归于无极”;谓“彼有意,我亦有意,我意在先”。“彼欲动,已先动”,“动之则分”,“彼动我分”。分什么?由“无极而太极”,分阴阳,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万象;由一体四肢,分为三头六臂;由三头六臂,分为千手千眼;由“撒去满身皆是手”,分为“浑身内外都是拳”;谓“彼有力,我也有力,我力仍在先”。不论“静合动分”,此“全在内面不在外面”,且谨记;“随静而合,随动而分”,万勿自我伸缩。   △并非“不丢不顶”,而是“无丢无顶”。或问:“君何以为凭”?答曰:“‘无过不及’”为据。   △“人刚我柔任其走”,彼以刚来,我以柔接迎之,轻轻扶之,慢慢拢之,静静听之,随其意愿,变我身形,先让其有路可走,畅通而行;后让其走投无路,如临大敌、我顺而人背。“我顺人背”,我主动,彼被动,此时此刻,我应对其施之以“粘”。此“粘”,非扶,非拢,非连,非随,而是逼之,贴之,涌之,进之,深之,入之,以求破坏其平衡。   △“动急则急应”,此“急应”非“形急”而是“意疾”;“动缓则缓随”,此“缓随”“不在外面而在内面”。若对方“动急”我“形急应之”,则与“以慢制快,耄耋御众”相违相悖了。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变化万端,”变什么?变形,变势,变招,变着。如何变?变化玄机在毫厘微末之间,由内动引动外动,且以一理贯穿始终,即“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里的“懂劲”,并非自我求劲,自我有劲,而是“唯虚唯灵”,灵敏、精密地感知,感应,懂的他人之“劲”。太级拳“着熟”务必三多:多练,多问,多交流;太级拳“懂劲”,除“三多”外,必需“渐悟”。“渐悟”者,循序渐进,朝斯夕斯,“默识揣摩”,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必有所“悟”;“神明”者,拾级而上,逐“阶”攀登,方可“达及”。其间,师承,秉赋,勤奋,天时,环境,经济等诸般条件必须条条具备而缺一不可,故达于“神明”境界者,历来风毛麟角,有“代不数人”之说。此对于一般受好者而言,“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但是对于何为太极拳“神明”境界,爱好者必须明确方向,并坚定信仰,努力求索之。方向不明,乃盲修妄练;信仰不坚,易误入他途。此至关紧要,需切切记之。   △“挨何处,心便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我感应到左前方为重,则左虚之,以避其锋茫;我感应到右前方为重,则右杳之,以避其实处。如此可避“双重”之病。   △随彼后退之势,我进而“粘”之,“心法”意念,穿胸过背,放长击远,一泻千里,一往无前,我之“进之则愈长”,可使彼“退之则愈促”。   顺彼前进之势,我牵之,引之,带之,化之,身形万千变化,以进为退,使彼看得见,摸不着;摸得着,抓不住,找不到,我之“退之则愈促”,可使彼“进之则愈长”。   △对方是火,我是“羽”,万万不可加上去,加上去则化为灰烬;对方如胶又如漆,蝇虫不可落上去,落上去则落入圈套。如此“轻灵,虚灵,空灵”,自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若不分自身之顺背,一味盲目地若胶若漆“沾粘”对方,则“我不知人,人却知我”了。   “内劲”功成,浑身如电,有感即应,一触即发,此是“一羽不准加,蝇虫不准落,”与“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方是太极拳的“神明”境界,另一方是外家拳的“高层”武功,万勿将二者混为一谈。   △“牵制住对方四两薄弱环节部位,拨动对方千斤之体”,这是擒拿法。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不可将擒拿妙法排斥于外。太极拳擒拿,顺势借机,巧妙而为,可谓之“软擒拿”。   △“彼粘我走,彼走我粘;彼阳我阴,彼阴我阳;走粘一体,阴阳不离”,双方合演一太极;   “此处为走,彼处为粘;此处为粘,彼处为走;走粘同体,同时同步”,彼此合演双太极。   如此“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太极拳法,唯“走”唯“粘”,其余统统非是,“擒拿法”是“粘”法的深加工。王宗岳宗师将太极拳法高度慨括为“走”、“粘”二字,值得爱好者深思。   △“舍已从人”,《辞海》中解释是“舍已之非,从人之是。《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已从人”。可见“舍已”与“从人”是两层意思。拳论中“舍已从人”,“舍已”为“人刚我柔任其走”,“从人”为“我顺人背对其粘”。   △在太极拳“着熟”,“懂劲”的形变,势变,着变“变化万端”中,其变化如前所述,仅在于毫厘微末之间,且内意内气内在变化更细更微而非毫非厘,“臻于缜密”。若变化“差之毫厘”,则均为“舍近求远”,而“舍近求远”,其修持则“谬以千里”了。   △何为“着熟”,何为“懂劲”,何为“神明”境界?离却王宗岳《太极拳论》,彼太极拳,非此太极拳;彼太极拳功夫,非此太极拳功夫。对此学者不可不认真甄别与详辨啊!   (责编:高生)

  △何为无极?“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   何为太极?“有动有静,动静欲分未分,有阴有阳,阴阳混沌未判”。   △“彼不动,我不动”,“静之则合”,“彼静我合”。合什么?合阴阳,由放之于六合,合于退藏于密;由“太极归于无极”;谓“彼有意,我亦有意,我意在先”。“彼欲动,已先动”,“动之则分”,“彼动我分”。分什么?由“无极而太极”,分阴阳,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万象;由一体四肢,分为三头六臂;由三头六臂,分为千手千眼;由“撒去满身皆是手”,分为“浑身内外都是拳”;谓“彼有力,我也有力,我力仍在先”。不论“静合动分”,此“全在内面不在外面”,且谨记;“随静而合,随动而分”,万勿自我伸缩。   △并非“不丢不顶”,而是“无丢无顶”。或问:“君何以为凭”?答曰:“‘无过不及’”为据。   △“人刚我柔任其走”,彼以刚来,我以柔接迎之,轻轻扶之,慢慢拢之,静静听之,随其意愿,变我身形,先让其有路可走,畅通而行;后让其走投无路,如临大敌、我顺而人背。“我顺人背”,我主动,彼被动,此时此刻,我应对其施之以“粘”。此“粘”,非扶,非拢,非连,非随,而是逼之,贴之,涌之,进之,深之,入之,以求破坏其平衡。   △“动急则急应”,此“急应”非“形急”而是“意疾”;“动缓则缓随”,此“缓随”“不在外面而在内面”。若对方“动急”我“形急应之”,则与“以慢制快,耄耋御众”相违相悖了。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变化万端,”变什么?变形,变势,变招,变着。如何变?变化玄机在毫厘微末之间,由内动引动外动,且以一理贯穿始终,即“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里的“懂劲”,并非自我求劲,自我有劲,而是“唯虚唯灵”,灵敏、精密地感知,感应,懂的他人之“劲”。太级拳“着熟”务必三多:多练,多问,多交流;太级拳“懂劲”,除“三多”外,必需“渐悟”。“渐悟”者,循序渐进,朝斯夕斯,“默识揣摩”,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必有所“悟”;“神明”者,拾级而上,逐“阶”攀登,方可“达及”。其间,师承,秉赋,勤奋,天时,环境,经济等诸般条件必须条条具备而缺一不可,故达于“神明”境界者,历来风毛麟角,有“代不数人”之说。此对于一般受好者而言,“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但是对于何为太极拳“神明”境界,爱好者必须明确方向,并坚定信仰,努力求索之。方向不明,乃盲修妄练;信仰不坚,易误入他途。此至关紧要,需切切记之。   △“挨何处,心便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我感应到左前方为重,则左虚之,以避其锋茫;我感应到右前方为重,则右杳之,以避其实处。如此可避“双重”之病。   △随彼后退之势,我进而“粘”之,“心法”意念,穿胸过背,放长击远,一泻千里,一往无前,我之“进之则愈长”,可使彼“退之则愈促”。   顺彼前进之势,我牵之,引之,带之,化之,身形万千变化,以进为退,使彼看得见,摸不着;摸得着,抓不住,找不到,我之“退之则愈促”,可使彼“进之则愈长”。   △对方是火,我是“羽”,万万不可加上去,加上去则化为灰烬;对方如胶又如漆,蝇虫不可落上去,落上去则落入圈套。如此“轻灵,虚灵,空灵”,自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若不分自身之顺背,一味盲目地若胶若漆“沾粘”对方,则“我不知人,人却知我”了。   “内劲”功成,浑身如电,有感即应,一触即发,此是“一羽不准加,蝇虫不准落,”与“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方是太极拳的“神明”境界,另一方是外家拳的“高层”武功,万勿将二者混为一谈。   △“牵制住对方四两薄弱环节部位,拨动对方千斤之体”,这是擒拿法。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不可将擒拿妙法排斥于外。太极拳擒拿,顺势借机,巧妙而为,可谓之“软擒拿”。   △“彼粘我走,彼走我粘;彼阳我阴,彼阴我阳;走粘一体,阴阳不离”,双方合演一太极;   “此处为走,彼处为粘;此处为粘,彼处为走;走粘同体,同时同步”,彼此合演双太极。   如此“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太极拳法,唯“走”唯“粘”,其余统统非是,“擒拿法”是“粘”法的深加工。王宗岳宗师将太极拳法高度慨括为“走”、“粘”二字,值得爱好者深思。   △“舍已从人”,《辞海》中解释是“舍已之非,从人之是。《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已从人”。可见“舍已”与“从人”是两层意思。拳论中“舍已从人”,“舍已”为“人刚我柔任其走”,“从人”为“我顺人背对其粘”。   △在太极拳“着熟”,“懂劲”的形变,势变,着变“变化万端”中,其变化如前所述,仅在于毫厘微末之间,且内意内气内在变化更细更微而非毫非厘,“臻于缜密”。若变化“差之毫厘”,则均为“舍近求远”,而“舍近求远”,其修持则“谬以千里”了。   △何为“着熟”,何为“懂劲”,何为“神明”境界?离却王宗岳《太极拳论》,彼太极拳,非此太极拳;彼太极拳功夫,非此太极拳功夫。对此学者不可不认真甄别与详辨啊!   (责编:高生)


相关文章

  • 感悟太极拳
  • 我每天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往松花江畔公园晨练场打太极拳.耍刀舞剑,挥洒太极扇,进行练功健身运动,这是我们自退休后,每天最大的乐趣.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风雨无阻.快乐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 快乐在太极 音乐一响,打拳开始,身心放松 ...查看


  • 练习太极拳感悟
  • 1.关于"随曲就伸" 太极拳论上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社会上,绝大多数练太极拳者往往错误的解读了这句话,把功夫下在上肢,追求上肢的随曲就伸,你来我 ...查看


  • 中国武术功夫知识集锦
  • 中国武术功夫 综合百家 "倒扫勾踢"的技术动作与力学分析(三) "倒扫勾踢"的技术动作与力学分析(二) "倒扫勾踢"的技术动作与力学分析(一) 长寿者的8个健康理念 武术与西方体育 ...查看


  • 一次偶然相遇,成就了山西太极女侠的武侠梦
  • 典传国术致力于弘扬中华武术核心精髓,以传承中国武术,提升国民健康,发扬尚武精神为目的,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欢迎更多的兄弟姐妹加入典传,钻研传统技术,为中国传武的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功夫大比武拨胯B组第二名--顺然 ...查看


  • 武术技击在太极拳中的作用和意义
  • 武术技击在太极拳中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侯氏太极拳会 武术技击原本就是拳术的终极目的,尽管太极拳的最终目的已不是技击,但武术技击对太极拳来说仍具有两重意义和作用. 一者,武术技击可以作为太极拳修炼的入门手段.对於大多数人,他们都还没有切身感受到 ...查看


  • 太极达人--魏广元(山东莱芜)
  • 太极达人--魏广元(山东莱芜) 每天清晨,在繁花碧草.绿树掩映的红石公园南门内,有一位身体强健的太极武者,他时而刚柔并济.松活弹抖,时而行云流水.气定神闲,他就是陈氏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的入室亲传弟子,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年 ...查看


  •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浅析"知白守黑"的出处.含义. ⑴分析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老子为什么这样说呢? 图4 因为老子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对立转化的.如:水满自溢.月盈自亏,太过就走 ...查看


  • [海滨交响曲]写作技巧赏析_曼雷蒙
  • <海滨交响曲>写作技巧赏析 2009-05-05 15:49阅读: X <海滨交响曲>写作技巧赏析 最近我在"好极了"的博客上读到<海滨交响曲>一文,真是文如其人--好极了!把自己读后 ...查看


  • 太极矛盾歌
  • 太极矛盾歌心静原本凭用意起伏平正节奏连沉实之后显轻灵柔和积累得刚坚舒展大方至缜密贯串连绵方圆兼太极拳中矛盾多阴阳相济仔细研 注:太极拳的要领中有许多相互矛盾的要求,如打拳要求心静又要求用意,但实际上心静本来就是靠用意来实现的:又如杨式太极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