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
答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表现为内容的中国化和形式的中国化。
(1)在内容上毛泽东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科学地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将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在形式上毛泽东思想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容易接受的形式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群众运动相结合。 (3)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
2.试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答(1)马克思主义正式传入中国是从十月革命开始。五四运动后不久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种形式。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指南但是各国无产阶级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二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优秀典型。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它使马克思主义由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它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又有鲜明的中国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答(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指三者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不同表现但是它们基本的理论原则和精神实质是相通的。 (2)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中后期针对英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情况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的中国它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特殊的国度中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之后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它们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精神实质又是相通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即实事求是思想并把它提升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并把它提升为党的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方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创造了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4.试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
答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伟大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毛泽东思想是我国建国立国的思想政治基础。它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想它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思想是建立我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 (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先导。 (4)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它激励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形成它关于理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精神生活中的指导因素。 (5)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规律问题它的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准备了理论条件。
5试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
答中国社会长期是一个封建社会。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的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最根本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1900年八国联军的侵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2)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是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完备的政治、经济、思想制度特别是后期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越来越突出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贫穷落后的国家失去了主权独立的能力使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
6..试述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答(1)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转变的标志是五四运动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2)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有其不可克服的弱点即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而当无产阶级的力量成长壮大后旧民主主义革命就必然地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3)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客观条件这些条件是:第一经济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壮大。第二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第三新文化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影响。 (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这些条件是: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了准备了思想条件。第二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第三一批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队伍中作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作了准备。第四共产国际的帮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外部条件。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全力投入民主革命并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所以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7.试述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及其作用。
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采用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作为政体。新民主主义的民主共和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要的国家形式。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5种经济成分构成。它也是过渡性质的经济其前途是社会主义经济。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在文化上的反映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具体化是贯彻执行新民主义总路线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它是毛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组成部分。
8试述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过程。
答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特点之一又是其优点之一。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极端重要性
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1)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中曾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但又强调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 (2)党成立初期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工会发动工人罢工和开展民众运动上。 (3)国民革命时期党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曾参与黄埔军校的军事建设但从总体上看党在这个时期对武装斗争的认识是不足的。 (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5)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把发动秋收起义当作当前的主要任务。 (6)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保存下来的一部分武装开始创建农村根据地这是创建红军时期是党彻底认识军队重要性的极端紧要的时期。
9.试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1)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第一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发生和存在的条件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提供了前提。第二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基本形成。第三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从思想路线高度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指明方向。第四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使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在全党的贯彻有了保证。第五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前期毛泽东又做了大量的理论工作进一步从理论上系统论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问题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再升华形成严整的理论成为全党的共识。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特点决定民主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第二批判城市中心论指出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只能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三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发生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第四游击战在革命战争中有战略地位。第五指出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第六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与白区的斗争相互配合。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有伟大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是中国革命惟一正确的道路。第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第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做出了榜样。第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10试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就是在统一战线中保持无产阶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它有两层含义: 第一要坚持统一性。民主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各个阶级、阶层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联盟各个阶级、阶层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联合。第二要坚持独立性。在统一战线中各个阶级、阶层并不抹杀或消除各自的特点和主张否则就不是统一而是混一。 (2)无产阶级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性这是因为: 第一统一战线的性质决定没有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性就没有统一战线。第二历史的发展决定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保持独立自主性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坚持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把同盟者提高到自己的行动纲领的水平也才有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3)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性极为重要它关系到统一战线中的命运和整个革命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左”倾机会主义都是否认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性放弃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给革命事业造成极大损失。 11为什么说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大法宝?
答(1)统一战线是民主革命的一大法宝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一大法宝。(2)社会义
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国内的统一战线和国际的统一战线。在解放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通过统一战线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通过统一战线顺利地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保证了生产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统一战线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巩固促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通过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争取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封锁。 (3)总之在社会主义时期坚持统一战线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邓小平曾经说过只要有敌人有朋友就得团结朋友孤立和打击敌人就还得有统一战线。
12试述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
答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 (1)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所谓民主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充分享有各项自由和民主权利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2)它对极少数被推翻的反动阶级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即强迫他们服从人民政府的法律强迫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第一民主和专政的对象及方法不同两者不能混淆;第二民主和专政又是统一的没有人民民主就不可能对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不坚决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也没有保证。
13试述社会主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和内容。
答(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政治方面要处理好五种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其目的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目标是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自由又纪律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 (2)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党、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监督。第二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三确定我国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即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第四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
14试述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答(1)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虽然出现了一些缺点和错误但是有两个必须肯定的事实。第一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完成了消灭私有制的社会变革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二没有引起大的社会动荡而是加强了人民的团结。 (2)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有伟大历史意义表现在: 第一它根本改变了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绝对统治地位。第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生产力进而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创了一条用和平的方法逐步由低级到高级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同时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5 试述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答(1)经济建设方针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主要有:关于工业化道路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关于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最重要的有: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以及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等思想。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主要有: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法制;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
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等。 (3)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主要有:向科学进军大搞技术革命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1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答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面对新的世纪要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17为什么说要使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其中政治领导是方向思想领导是基础组织领导是保证三者不可偏废。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即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改善党的领导主要是: ①改善党的组织状况增强党的纯洁性确保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②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要善于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③改善党的领导制度正确处理党和政府及其他组织的关系确保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动。 (4)改善党的领导决不意味着否认党的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成功。
18试述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答(1)“一国两制”的内容有以下五方面: ①坚持“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②坚持“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统一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贡献。 ③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的局面。 ④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是有主有次的。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大陆坚持社会主义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⑤“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①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②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理论; ③发展了和平共处的思想; ④实行“一国两制”既有利于大陆的改革开放又可以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一国两制”是一个解决国际间和国家内部历史遗留问题的创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如何理解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答(1)从中国的历史发展看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是主流。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绝大多数时期是统一的。分裂只是极短时间而且历史上中华民族不断克服分裂势力发展统一事业形成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2)事实还说明凡历史上的统一时期经济、文化就发展民族关系就和睦社会就稳定。历史上的几个盛世都出现在国家统一时期所以统一代表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新中国建立以后党所制定的民族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都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把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带入了一个新时代。
20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答(1)“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指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仅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抓紧、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两点
论”和“重点论”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2)之所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因为: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两个文明必须一起抓不能偏废。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性、迫切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的长期性。③只有贯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才能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得以真正的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既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又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3)“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而言的。由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现象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阻力。为此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两个文明都要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
21怎样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答(1)精神文明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其具体体现是: ①要把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 ②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 (2)这一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
22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和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它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力。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人自身素质在内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正确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23为什么必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答(1)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并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与利益的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法律可以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法律与人民意志的统一。可见依法治国同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是统一的。它可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治国表明党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说明党更加成熟了。 (2)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如果不上升为制度和法律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人民的民主权利就没有保障。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有秩序地进行。 (3)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中一切活动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法则和国际惯例办事。 (4)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当然要求同时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程度得以提高的标志。 (5)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社会稳定、人民安宁要正确有效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击各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犯罪活动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4为什么坚持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原因在于: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生产社会化范围扩大到生产的国际化生产分工、社会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无论生产还是消费都打破了地区的、民族的局限而具有了世界性;现代世界是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这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它的发展结果必然是地区隔绝被打破区域市场发展为统一的国内市场乃至统一的世界市场。可见现在的世界作为开放的世界是生产社会化经济发展商品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条件下世界各国要在经济上谋求发展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之所以把对外开放做为自己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本国策就是因为科学地把握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历史反复证明孤立于世界之外而闭关自守中国就会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和科学文化比较落后要赶上经济发达国家除了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外重要的还在于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充分利用国际资金、世界市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利用战后生产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时机和较好的和平环境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决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
25如何正确估计中国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我们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同样我们也不会这样做。在国际舞台上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随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将日益成为遏制霸权主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2)中国是第三世界利益的捍卫国。在历史上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遭遇和经历在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霸权主义等许多重大问题上又有着共同的利益。在国际斗争中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切正义斗争和合理要求与第三世界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3)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与努力。中国是人口大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6试述我国现阶段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答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 (1)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2)分类指导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抓大”即抓好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扶优扶强提高它们的素质和竞争能力;“放小”就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使国有小业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3)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4)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即在改革中实行改组在改革中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改革中建立适合市场规律要求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5)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并实施再就业工程。 (6)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
27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答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健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在于: (1)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客观上要求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避免和减
少由于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而带来的损失。 (2)它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市场机制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不是万能的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还可能引起垄断所有这些弊病都必须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加以矫正和解决。 (3)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在于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此必须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更有效地使资源配置在市场调节下更合理、更有效地用于生产社会最广大的群众的生活用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必须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为此也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才能达到目的。 (4)国家宏观调控在我国当前有着特殊的必要性。我国社会当前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机制还未能完善地建立起来必须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混乱使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及社会不安定因素得以有效控制和解决。
2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答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收入分配方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都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有风险收入和通过参加社会保险获得的收入。
29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分配制度实现的特点
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有如下特点: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但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方式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不是在全社会按统一标准实行。因为公有制有多种形式公有制企业又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因此劳动者的收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而且取决于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马克思设想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按劳分配直接以劳动时间为尺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只能借助于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作为衡量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的尺度。 (4)按劳分配不是采取劳动券形式而是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30试述我国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答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长期共同发展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需要。必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建立一种新型的、使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者都能合理、平等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 (2)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把“企业保险”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减轻国有企业负担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3)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要改革原有的劳动保险制度建立劳动力流动机制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费等社会保障制度; (4)是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要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5)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农民的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自愿也可以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养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1试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
答(1)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国家
的繁荣强盛。 (2)从我国具体国情看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从当前国际竞争看国家与国家之间主要是科技乃至高科技的竞争。可见我国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3)为此我们要做到:加快科技进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3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短时期的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以及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1)我国原来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要用一个较长的时期去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完成的社会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任务; (2)我国当前的国情是社会主义有了很大成就但总体上说来仍处于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完成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这一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3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2)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其他矛盾都从不同方面表现着这一主要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从根本上取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3)要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要把全党、全国人民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
34如何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
答(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4)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得出结论认为搞清楚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发表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我们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35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87年党的十三大从12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从9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新的概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内容有: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环境问题上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
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战略目标问题上提出“三步走”、“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8)在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36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一种必然性?
答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有了很大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从总体上看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且发展不平衡高度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与原始落后的生产手段同时并存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资金短缺和巨大的就压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仅可以利用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资金缓解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扩大就业。 (3)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不仅需要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而且还要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了必要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7试论如何推进公有制的健康发展。
答对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采取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政策使之健康发展。
(1)贯彻实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要把国有企业的布局调整与促进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结合起来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益。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合法利益和财产; (2)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引导。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到有关的产业政策; (3)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管理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
1.试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
答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表现为内容的中国化和形式的中国化。
(1)在内容上毛泽东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科学地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将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在形式上毛泽东思想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容易接受的形式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群众运动相结合。 (3)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
2.试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答(1)马克思主义正式传入中国是从十月革命开始。五四运动后不久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种形式。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指南但是各国无产阶级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二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优秀典型。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它使马克思主义由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它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又有鲜明的中国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答(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指三者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不同表现但是它们基本的理论原则和精神实质是相通的。 (2)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中后期针对英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情况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的中国它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特殊的国度中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之后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它们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精神实质又是相通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即实事求是思想并把它提升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并把它提升为党的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方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创造了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4.试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
答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伟大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毛泽东思想是我国建国立国的思想政治基础。它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想它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思想是建立我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 (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先导。 (4)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它激励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形成它关于理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精神生活中的指导因素。 (5)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规律问题它的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准备了理论条件。
5试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
答中国社会长期是一个封建社会。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的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最根本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1900年八国联军的侵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2)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是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完备的政治、经济、思想制度特别是后期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越来越突出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贫穷落后的国家失去了主权独立的能力使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
6..试述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答(1)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转变的标志是五四运动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2)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有其不可克服的弱点即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而当无产阶级的力量成长壮大后旧民主主义革命就必然地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3)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客观条件这些条件是:第一经济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壮大。第二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第三新文化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影响。 (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这些条件是: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了准备了思想条件。第二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第三一批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队伍中作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作了准备。第四共产国际的帮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外部条件。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全力投入民主革命并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所以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7.试述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及其作用。
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采用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作为政体。新民主主义的民主共和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要的国家形式。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5种经济成分构成。它也是过渡性质的经济其前途是社会主义经济。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在文化上的反映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具体化是贯彻执行新民主义总路线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它是毛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组成部分。
8试述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过程。
答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特点之一又是其优点之一。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极端重要性
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1)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中曾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但又强调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 (2)党成立初期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工会发动工人罢工和开展民众运动上。 (3)国民革命时期党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曾参与黄埔军校的军事建设但从总体上看党在这个时期对武装斗争的认识是不足的。 (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5)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把发动秋收起义当作当前的主要任务。 (6)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保存下来的一部分武装开始创建农村根据地这是创建红军时期是党彻底认识军队重要性的极端紧要的时期。
9.试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1)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第一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发生和存在的条件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提供了前提。第二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基本形成。第三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从思想路线高度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指明方向。第四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使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在全党的贯彻有了保证。第五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前期毛泽东又做了大量的理论工作进一步从理论上系统论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问题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再升华形成严整的理论成为全党的共识。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特点决定民主革命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第二批判城市中心论指出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只能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三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发生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第四游击战在革命战争中有战略地位。第五指出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第六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与白区的斗争相互配合。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有伟大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是中国革命惟一正确的道路。第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第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做出了榜样。第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10试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就是在统一战线中保持无产阶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它有两层含义: 第一要坚持统一性。民主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各个阶级、阶层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联盟各个阶级、阶层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联合。第二要坚持独立性。在统一战线中各个阶级、阶层并不抹杀或消除各自的特点和主张否则就不是统一而是混一。 (2)无产阶级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性这是因为: 第一统一战线的性质决定没有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性就没有统一战线。第二历史的发展决定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保持独立自主性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坚持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把同盟者提高到自己的行动纲领的水平也才有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3)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性极为重要它关系到统一战线中的命运和整个革命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左”倾机会主义都是否认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性放弃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给革命事业造成极大损失。 11为什么说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大法宝?
答(1)统一战线是民主革命的一大法宝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一大法宝。(2)社会义
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国内的统一战线和国际的统一战线。在解放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通过统一战线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通过统一战线顺利地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保证了生产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统一战线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巩固促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通过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争取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封锁。 (3)总之在社会主义时期坚持统一战线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邓小平曾经说过只要有敌人有朋友就得团结朋友孤立和打击敌人就还得有统一战线。
12试述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
答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 (1)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所谓民主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充分享有各项自由和民主权利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2)它对极少数被推翻的反动阶级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即强迫他们服从人民政府的法律强迫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第一民主和专政的对象及方法不同两者不能混淆;第二民主和专政又是统一的没有人民民主就不可能对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不坚决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也没有保证。
13试述社会主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和内容。
答(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政治方面要处理好五种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其目的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目标是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自由又纪律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 (2)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党、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监督。第二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三确定我国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即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第四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
14试述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答(1)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虽然出现了一些缺点和错误但是有两个必须肯定的事实。第一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完成了消灭私有制的社会变革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二没有引起大的社会动荡而是加强了人民的团结。 (2)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有伟大历史意义表现在: 第一它根本改变了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绝对统治地位。第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生产力进而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创了一条用和平的方法逐步由低级到高级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同时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5 试述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答(1)经济建设方针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主要有:关于工业化道路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关于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最重要的有: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以及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等思想。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主要有: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法制;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
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等。 (3)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主要有:向科学进军大搞技术革命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1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答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面对新的世纪要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17为什么说要使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其中政治领导是方向思想领导是基础组织领导是保证三者不可偏废。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即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改善党的领导主要是: ①改善党的组织状况增强党的纯洁性确保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②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要善于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③改善党的领导制度正确处理党和政府及其他组织的关系确保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动。 (4)改善党的领导决不意味着否认党的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成功。
18试述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答(1)“一国两制”的内容有以下五方面: ①坚持“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②坚持“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统一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贡献。 ③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的局面。 ④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是有主有次的。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大陆坚持社会主义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⑤“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①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②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理论; ③发展了和平共处的思想; ④实行“一国两制”既有利于大陆的改革开放又可以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一国两制”是一个解决国际间和国家内部历史遗留问题的创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如何理解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答(1)从中国的历史发展看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是主流。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绝大多数时期是统一的。分裂只是极短时间而且历史上中华民族不断克服分裂势力发展统一事业形成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2)事实还说明凡历史上的统一时期经济、文化就发展民族关系就和睦社会就稳定。历史上的几个盛世都出现在国家统一时期所以统一代表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新中国建立以后党所制定的民族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都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把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带入了一个新时代。
20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答(1)“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指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仅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抓紧、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两点
论”和“重点论”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2)之所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因为: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两个文明必须一起抓不能偏废。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性、迫切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的长期性。③只有贯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才能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得以真正的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既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又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3)“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而言的。由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现象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阻力。为此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两个文明都要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
21怎样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答(1)精神文明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其具体体现是: ①要把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 ②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 (2)这一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
22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和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它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力。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人自身素质在内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正确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23为什么必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答(1)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并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与利益的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法律可以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法律与人民意志的统一。可见依法治国同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是统一的。它可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治国表明党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说明党更加成熟了。 (2)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如果不上升为制度和法律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人民的民主权利就没有保障。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有秩序地进行。 (3)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中一切活动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法则和国际惯例办事。 (4)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当然要求同时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程度得以提高的标志。 (5)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社会稳定、人民安宁要正确有效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击各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犯罪活动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4为什么坚持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原因在于: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生产社会化范围扩大到生产的国际化生产分工、社会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无论生产还是消费都打破了地区的、民族的局限而具有了世界性;现代世界是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这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它的发展结果必然是地区隔绝被打破区域市场发展为统一的国内市场乃至统一的世界市场。可见现在的世界作为开放的世界是生产社会化经济发展商品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条件下世界各国要在经济上谋求发展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之所以把对外开放做为自己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本国策就是因为科学地把握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历史反复证明孤立于世界之外而闭关自守中国就会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和科学文化比较落后要赶上经济发达国家除了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外重要的还在于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充分利用国际资金、世界市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利用战后生产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时机和较好的和平环境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决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
25如何正确估计中国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我们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同样我们也不会这样做。在国际舞台上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随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将日益成为遏制霸权主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2)中国是第三世界利益的捍卫国。在历史上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遭遇和经历在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霸权主义等许多重大问题上又有着共同的利益。在国际斗争中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切正义斗争和合理要求与第三世界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3)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与努力。中国是人口大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6试述我国现阶段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答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 (1)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2)分类指导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抓大”即抓好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扶优扶强提高它们的素质和竞争能力;“放小”就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使国有小业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3)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4)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即在改革中实行改组在改革中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改革中建立适合市场规律要求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5)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并实施再就业工程。 (6)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
27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答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健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在于: (1)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客观上要求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避免和减
少由于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而带来的损失。 (2)它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市场机制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不是万能的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还可能引起垄断所有这些弊病都必须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加以矫正和解决。 (3)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在于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此必须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更有效地使资源配置在市场调节下更合理、更有效地用于生产社会最广大的群众的生活用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必须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为此也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才能达到目的。 (4)国家宏观调控在我国当前有着特殊的必要性。我国社会当前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机制还未能完善地建立起来必须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混乱使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及社会不安定因素得以有效控制和解决。
2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答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收入分配方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都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有风险收入和通过参加社会保险获得的收入。
29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分配制度实现的特点
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有如下特点: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但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方式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不是在全社会按统一标准实行。因为公有制有多种形式公有制企业又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因此劳动者的收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而且取决于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马克思设想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按劳分配直接以劳动时间为尺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只能借助于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作为衡量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的尺度。 (4)按劳分配不是采取劳动券形式而是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30试述我国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答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长期共同发展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需要。必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建立一种新型的、使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者都能合理、平等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 (2)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把“企业保险”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减轻国有企业负担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3)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要改革原有的劳动保险制度建立劳动力流动机制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费等社会保障制度; (4)是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要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5)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农民的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自愿也可以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养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1试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
答(1)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国家
的繁荣强盛。 (2)从我国具体国情看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从当前国际竞争看国家与国家之间主要是科技乃至高科技的竞争。可见我国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3)为此我们要做到:加快科技进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3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短时期的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以及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1)我国原来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要用一个较长的时期去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完成的社会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任务; (2)我国当前的国情是社会主义有了很大成就但总体上说来仍处于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完成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这一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3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2)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其他矛盾都从不同方面表现着这一主要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从根本上取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3)要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要把全党、全国人民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
34如何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
答(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4)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得出结论认为搞清楚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发表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我们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35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87年党的十三大从12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从9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新的概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内容有: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环境问题上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
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战略目标问题上提出“三步走”、“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8)在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36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一种必然性?
答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有了很大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从总体上看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且发展不平衡高度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与原始落后的生产手段同时并存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资金短缺和巨大的就压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仅可以利用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资金缓解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扩大就业。 (3)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不仅需要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而且还要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了必要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7试论如何推进公有制的健康发展。
答对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采取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政策使之健康发展。
(1)贯彻实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要把国有企业的布局调整与促进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结合起来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益。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合法利益和财产; (2)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引导。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到有关的产业政策; (3)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管理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