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也标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上升到了最高决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应从国际主流的需求管理“西医”方式,更自觉、更积极转向供给方面的改革创新,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的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面对经济持续下滑,我国没有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是简政放权,连续下放行政审批权,探索设立自由贸易区,激发市场内在活力,都能看到新供给理论的影子。

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可以说,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过去,通过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特别是政府投资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从需求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有形之手”伸得过长。今后,则要更加强

调供求平衡,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更多地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政府的主要职责定位于制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企业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应对经济形势,长期上是为解决供需矛盾,以及消费和投资失衡的问题。为此11月22日、23日国务院连续发文提振“新消费”为供给侧改革打造新动力。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23日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

生活性服务业指导意见这个文件,是我国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第一个系统性的政策文件,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规模、品质和效益的总体部署。文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即一条主线、两个并重、三大导向、四大目标、五项原则。一条主线,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作为主线。两个并重,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与扩大生活服务消费并重。一方面,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考虑生活服务性消费。三大导向,针对我国生活性服务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增加服务有效供给、扩大服务消费需求和提升服务质量水平的三大发展导向。四大目标,一是生活性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地培育增长。二是生活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逐步增强。三是以城带乡和城乡互动发展机制日益完善,区域结构更加均衡,消费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四是消费环境明显改善,质量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职业化程度显著加快,服务质量和服务品牌双提升,国内顾客和国外顾客双满意。这是我们追求的四大目

标。五项原则,一是坚持消费引领、强化市场主导。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发展。三是坚持创新供给,推动新型消费。四是坚持质量为本,提升品质水平。五是坚持绿色发展,转变消费方式。这是第一部分的大致内容。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务。选择了居民和家庭、健康、养老、旅游、体育、文化、法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培训等10个领域明确了主要发展任务。第三部分是政策措施。围绕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和保障居民放心消费,文件从深化改革开放、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大财税金融价格土地价格政策引导支持、推动职业化发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等7个方面提出了65条具体的政策措施。

《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从构建消费升级、有效投资、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系统阐述了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新动力的总体思路。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体制机制创新来激发新活力,以消费环境的改善来释放新空间,以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新需求,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同推进,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有效对接。同时,文件还明确提出了“四个坚持”的基本遵循,一是坚持消费引领,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三是坚持市场主导,以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活力。四是坚持制度保障,以体制创新来培植需求动力。文件按照符合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方向,拓展增长空间这个思路,提出了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和品质提升型消费等六大领域,涉及到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消费,既可以弥补传统消费增长空间收窄的缺口,同时又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增强创新驱动的基础能力。为确保以新消费引领形成新供给新动力

落到实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全面完善优化消费环境,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优化政策支撑体系等4个方面20多项具体措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也标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上升到了最高决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应从国际主流的需求管理“西医”方式,更自觉、更积极转向供给方面的改革创新,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的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面对经济持续下滑,我国没有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是简政放权,连续下放行政审批权,探索设立自由贸易区,激发市场内在活力,都能看到新供给理论的影子。

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可以说,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过去,通过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特别是政府投资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从需求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有形之手”伸得过长。今后,则要更加强

调供求平衡,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更多地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政府的主要职责定位于制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企业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应对经济形势,长期上是为解决供需矛盾,以及消费和投资失衡的问题。为此11月22日、23日国务院连续发文提振“新消费”为供给侧改革打造新动力。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23日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

生活性服务业指导意见这个文件,是我国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第一个系统性的政策文件,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规模、品质和效益的总体部署。文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即一条主线、两个并重、三大导向、四大目标、五项原则。一条主线,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作为主线。两个并重,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与扩大生活服务消费并重。一方面,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考虑生活服务性消费。三大导向,针对我国生活性服务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增加服务有效供给、扩大服务消费需求和提升服务质量水平的三大发展导向。四大目标,一是生活性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地培育增长。二是生活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逐步增强。三是以城带乡和城乡互动发展机制日益完善,区域结构更加均衡,消费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四是消费环境明显改善,质量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职业化程度显著加快,服务质量和服务品牌双提升,国内顾客和国外顾客双满意。这是我们追求的四大目

标。五项原则,一是坚持消费引领、强化市场主导。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发展。三是坚持创新供给,推动新型消费。四是坚持质量为本,提升品质水平。五是坚持绿色发展,转变消费方式。这是第一部分的大致内容。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务。选择了居民和家庭、健康、养老、旅游、体育、文化、法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培训等10个领域明确了主要发展任务。第三部分是政策措施。围绕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和保障居民放心消费,文件从深化改革开放、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大财税金融价格土地价格政策引导支持、推动职业化发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等7个方面提出了65条具体的政策措施。

《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从构建消费升级、有效投资、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系统阐述了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新动力的总体思路。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体制机制创新来激发新活力,以消费环境的改善来释放新空间,以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新需求,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同推进,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有效对接。同时,文件还明确提出了“四个坚持”的基本遵循,一是坚持消费引领,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三是坚持市场主导,以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活力。四是坚持制度保障,以体制创新来培植需求动力。文件按照符合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方向,拓展增长空间这个思路,提出了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和品质提升型消费等六大领域,涉及到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消费,既可以弥补传统消费增长空间收窄的缺口,同时又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增强创新驱动的基础能力。为确保以新消费引领形成新供给新动力

落到实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全面完善优化消费环境,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优化政策支撑体系等4个方面20多项具体措施。


相关文章

  • 供给侧改革 1
  • 实行供给侧改革 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供给侧改革一般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 ...查看


  • 供给侧改革
  • 供给侧改革 背景 内涵 要求 意义 厉以宁:经济当中经常考虑供求平衡问题,可以从需求方面调控,也可以从供给方面调控.从需求方面调控是近期可以做到的,主要通过增加财政收入.货币贷款刺激需求,或者用减少财政收入和减少信贷来抑制需求:供给方面调控 ...查看


  • 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探析
  • 作者:孙亮石建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07期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16)03-0075-08 "供给侧"这个词最近在官方语言中出现的频次开始增多, ...查看


  • 浅谈供给侧改革
  • 浅谈供给侧改革 面对需求侧改革效果下降,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供给侧改革,抓住了新常态下重启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为开启新阶段中国经济持久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查看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_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_胡鞍钢
  • 2016年第2期(第31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22016(Vol.3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胡鞍钢 摘周绍杰任皓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查看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大布局
  • 正文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6-03-21 10:25:22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大|中|小 打印 原标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大布局 2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提出, ...查看


  • 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
  • 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似很难理解,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事关我们每个人,它的内涵很丰富,不同的人甚至有不同的解读,中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很强的现 ...查看


  • 复旦教授红旗刊文:不能将供给侧改革等同于西方供给学派
  • 复旦教授红旗刊文:警惕借供给侧改革兜售西方理论 自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对"供给侧"的各种解读.但是在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 ...查看


  •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内涵及最新进展
  •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内涵及最新进展 2016年03月14日 07:07:49 来源:经济参考报 供给侧改革的概念一度受到学者和媒体的热捧,但却缺少统一的社会共识.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搞清楚& ...查看


  •  [专家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个层次的跃升
  • [专家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个层次的跃升 2017-03-13 15:08:51 来源:新华网 周跃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如何做好今年的工作,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