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对旅游业影响研究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速度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适合建设高速铁路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人口稠密和城市密集,而且生活水准较高第二是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基础高铁在现代交通运输中体现以下八个优势:1.输送能力大2.速度快3.安全性好4.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正点率高5.舒适方便6.能源消耗低7..环境影响轻8经济效益好
从90年代中期至今,在亚洲掀起了建设高速铁路的热潮。主要体现在:一是修建高速铁路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般都有了全国性的整体修建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实施;二是修建高速铁路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更广层面的共识,特别是修建高速铁路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土地使用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显著,以及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四纵”客运专线:北京—上海(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杭州—宁波—福州—深圳(沿海高速铁路)、北京—蚌埠—合肥—福州—台北(京台高速铁路,大陆段叫“京福高速铁路”)。
“四横”客运专线:徐州—郑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沪昆高速铁路)、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重要省会之间或重大城市之间,将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客运需求的增加,都将陆续修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或高速客运铁路专线。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高铁对旅游业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分析高铁的发展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一.高铁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1)高铁促进了旅游景区客流量的增加
高铁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大大拓展了旅游客源地。“四纵四横”的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五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往北延伸至哈尔滨,往西延伸至甘肃、四川省,向南延伸至深圳、香港。近年来随着我国“振兴东北”“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于是对旅游的欲望也大大增强。这样既拓展了旅游市场,又贯
通了景区与客源市场,促进了客流量的增加。
(2)高铁的开通将加快区域旅游合作进程
高铁推动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增强旅游的吸引力。高铁使得城市之间的空间感知距离缩短,也同时意味着旅游资源吸引力范围的扩张,增加了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的需求基础。高铁的开通必将促使沿线景区转变传统的独自发展的理念。通过高铁串珠,区域旅游资源能得到有效整合,并可优势互补,大大增强本地区的旅游吸引力。
(3)高铁的开通还有利于转变发展理念,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旅游形象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一座城市想要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先应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档次。高铁的开通增加了旅游城市的客流量,这促使各城市改造旅游景点,完善旅游设施,实行整体旅游。如此整体形象得到提升,大大增强了旅游竞争力。
二.高铁带来的挑战
(1)高铁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竞争,区域城市间有近似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和发展模式,这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景点间的替代性。高铁开通后,拉近了各景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游客“用脚投票”的趋势更加明显。市场竞争的结果是那些资源禀赋好、项目吸引人的景区会越做越强,而档次较低的景区会面临被淘汰的挑战,增加了它们的生存压力。
(2)高铁也加剧了旅游交通工具的竞争,面临最大挑战的就是航空业,火车与飞机的竞争会日益白热化,良性竞争的结果是双方定价的降低及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带来游客数量的增长,旅游交通工具硬件和软件的升级将有利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高铁的存在也使得机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机场的客源少了,势必会引起机场之间的竞争,各个机场会为了吸引乘客而采取措施,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3)高铁“给只依靠景区发展”的旅游目的地提出了挑战。单纯依靠门票收入的旅游目的地将极有可能成为高铁旅游经济的中转站,游客停留“片刻”即离开,以至于无法分享高铁速度下城市客源的增加所带来的更大效益,从而成为单纯的“人气城市”。高铁给这些景区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高铁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对策分析
(1) 做大做强旅游景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前文提到,高铁使跨省旅游变为感知上的短线游,高效率的现代旅游会大大降低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过夜游客数量将大幅减少。另外,激烈的竞争会淘汰大批档次较低的景区,而凸显出一些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强势企业。因此,我国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重点支持那些知名度高、能够代表区域旅游形象的景区,同时,为适应风起云涌的市场变化,举全市、全省甚至全国之力,花大力气、下大手笔地建设一批创意新颖、特色鲜明、能够留住游客的旅游项目。
(2)“软硬兼施”,提高城市接待能力 高铁时代的到来,必将带来游客“爆棚”式的发展。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高铁所到城市的接待能力,逐步吸纳缓解蜂拥而至的游客对于城市的冲击。建立旅游集团化电子网络系统(松散型) 集团化是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在我国旅游业中,只有饭店业的集团化趋势比较明显。而在高铁时代,旅游企业若想“各家自扫门前雪”将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有必要使旅游业涵盖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企业向
集团化方向发展,并通过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得以实现,构建一个庞大的、彼此联系的集团化电子网络系统。
(3) 加强区域合作,注重品牌建设 高速铁路使得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以北京、武汉、广州、上海等大城市为中心的几个1小时城市群将逐步形成。高铁所到之地应该借此机会加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在高铁大动脉周围辅以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建设,使省内、省际各大景区之间的交通连线畅通无阻,加强区域景区间的合作,使区域内各大景区形成一个互惠共赢的利益联合体,打破各自为政的僵化局面,形成规模效应,统一“打包”推向市场。 各地旅游业在未来发展中应注重品牌建设,要顺应游客的兴趣取向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做大做强旅游项目以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并在此过程中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塑造地区旅游形象[4]。
2.4 积极探索临站经济区建设,注重临空经济区的完善 临“站”经济区是继临空经济区、临港经济区之后新派生出来的一个概念,目前国内对其研究还基本为零。
同时,前文提到,高铁将与航空业形成激烈的竞争,良性竞争的结果是两者票价的下降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我国,相对于火车而言,飞机对普通老百姓的吸引力显然更大。航空业价格弹性指数较大,根据市场需求规律,其价格的降低必然导致选择乘坐飞机的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因此,应充分考虑到高铁对于其他交通方式的后续影响,在探索临“站”经济区的同时,注重临空经济区软硬件的跟进完善。
总之,高速铁路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将是全面而深刻的,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构筑高铁经济圈下的新旅游格局,还有待于旅游主管部门和各旅游企业在实践中去反复摸索、努力探究。
高速铁路对旅游业影响研究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速度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适合建设高速铁路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人口稠密和城市密集,而且生活水准较高第二是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基础高铁在现代交通运输中体现以下八个优势:1.输送能力大2.速度快3.安全性好4.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正点率高5.舒适方便6.能源消耗低7..环境影响轻8经济效益好
从90年代中期至今,在亚洲掀起了建设高速铁路的热潮。主要体现在:一是修建高速铁路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般都有了全国性的整体修建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实施;二是修建高速铁路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更广层面的共识,特别是修建高速铁路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土地使用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显著,以及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四纵”客运专线:北京—上海(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杭州—宁波—福州—深圳(沿海高速铁路)、北京—蚌埠—合肥—福州—台北(京台高速铁路,大陆段叫“京福高速铁路”)。
“四横”客运专线:徐州—郑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沪昆高速铁路)、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重要省会之间或重大城市之间,将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客运需求的增加,都将陆续修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或高速客运铁路专线。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高铁对旅游业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分析高铁的发展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一.高铁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1)高铁促进了旅游景区客流量的增加
高铁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大大拓展了旅游客源地。“四纵四横”的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五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往北延伸至哈尔滨,往西延伸至甘肃、四川省,向南延伸至深圳、香港。近年来随着我国“振兴东北”“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于是对旅游的欲望也大大增强。这样既拓展了旅游市场,又贯
通了景区与客源市场,促进了客流量的增加。
(2)高铁的开通将加快区域旅游合作进程
高铁推动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增强旅游的吸引力。高铁使得城市之间的空间感知距离缩短,也同时意味着旅游资源吸引力范围的扩张,增加了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的需求基础。高铁的开通必将促使沿线景区转变传统的独自发展的理念。通过高铁串珠,区域旅游资源能得到有效整合,并可优势互补,大大增强本地区的旅游吸引力。
(3)高铁的开通还有利于转变发展理念,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旅游形象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一座城市想要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先应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档次。高铁的开通增加了旅游城市的客流量,这促使各城市改造旅游景点,完善旅游设施,实行整体旅游。如此整体形象得到提升,大大增强了旅游竞争力。
二.高铁带来的挑战
(1)高铁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竞争,区域城市间有近似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和发展模式,这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景点间的替代性。高铁开通后,拉近了各景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游客“用脚投票”的趋势更加明显。市场竞争的结果是那些资源禀赋好、项目吸引人的景区会越做越强,而档次较低的景区会面临被淘汰的挑战,增加了它们的生存压力。
(2)高铁也加剧了旅游交通工具的竞争,面临最大挑战的就是航空业,火车与飞机的竞争会日益白热化,良性竞争的结果是双方定价的降低及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带来游客数量的增长,旅游交通工具硬件和软件的升级将有利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高铁的存在也使得机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机场的客源少了,势必会引起机场之间的竞争,各个机场会为了吸引乘客而采取措施,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3)高铁“给只依靠景区发展”的旅游目的地提出了挑战。单纯依靠门票收入的旅游目的地将极有可能成为高铁旅游经济的中转站,游客停留“片刻”即离开,以至于无法分享高铁速度下城市客源的增加所带来的更大效益,从而成为单纯的“人气城市”。高铁给这些景区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高铁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对策分析
(1) 做大做强旅游景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前文提到,高铁使跨省旅游变为感知上的短线游,高效率的现代旅游会大大降低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过夜游客数量将大幅减少。另外,激烈的竞争会淘汰大批档次较低的景区,而凸显出一些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强势企业。因此,我国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重点支持那些知名度高、能够代表区域旅游形象的景区,同时,为适应风起云涌的市场变化,举全市、全省甚至全国之力,花大力气、下大手笔地建设一批创意新颖、特色鲜明、能够留住游客的旅游项目。
(2)“软硬兼施”,提高城市接待能力 高铁时代的到来,必将带来游客“爆棚”式的发展。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高铁所到城市的接待能力,逐步吸纳缓解蜂拥而至的游客对于城市的冲击。建立旅游集团化电子网络系统(松散型) 集团化是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在我国旅游业中,只有饭店业的集团化趋势比较明显。而在高铁时代,旅游企业若想“各家自扫门前雪”将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有必要使旅游业涵盖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企业向
集团化方向发展,并通过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得以实现,构建一个庞大的、彼此联系的集团化电子网络系统。
(3) 加强区域合作,注重品牌建设 高速铁路使得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以北京、武汉、广州、上海等大城市为中心的几个1小时城市群将逐步形成。高铁所到之地应该借此机会加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在高铁大动脉周围辅以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建设,使省内、省际各大景区之间的交通连线畅通无阻,加强区域景区间的合作,使区域内各大景区形成一个互惠共赢的利益联合体,打破各自为政的僵化局面,形成规模效应,统一“打包”推向市场。 各地旅游业在未来发展中应注重品牌建设,要顺应游客的兴趣取向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做大做强旅游项目以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并在此过程中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塑造地区旅游形象[4]。
2.4 积极探索临站经济区建设,注重临空经济区的完善 临“站”经济区是继临空经济区、临港经济区之后新派生出来的一个概念,目前国内对其研究还基本为零。
同时,前文提到,高铁将与航空业形成激烈的竞争,良性竞争的结果是两者票价的下降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我国,相对于火车而言,飞机对普通老百姓的吸引力显然更大。航空业价格弹性指数较大,根据市场需求规律,其价格的降低必然导致选择乘坐飞机的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因此,应充分考虑到高铁对于其他交通方式的后续影响,在探索临“站”经济区的同时,注重临空经济区软硬件的跟进完善。
总之,高速铁路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将是全面而深刻的,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构筑高铁经济圈下的新旅游格局,还有待于旅游主管部门和各旅游企业在实践中去反复摸索、努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