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自实施“普九”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调整优化中小学网点布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看到,当前全市农村小学教学点布局仍不尽合理,各地不同程度地存教学点偏多、办学分散、成班率较低、规模过小、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这种状况与我市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科学、合理地安排农村小学教学点的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现就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小学教学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农村小学教学点调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适度合理;要有利于方便学生入学,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农村小学教学点布局调整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到位。
二、调整目标
根据我市实际,从200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按照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点通过撤、并、留调整到位,实现农村小学教学点布局更合理,规模更优化,用人机制更健全,学校管理更科学,经费使用更高效的目标。
三、调整原则
按照相对集中、就近入学的原则,扩大乡镇中心小学和片区完全小学的办学规模,小学中高年级适当集中,积极创造条件实行中高年级寄宿制。原则上低年级学生上学单程在半小时以内的教学点予以撤并,超过半小时且村民保留意愿强烈的教学点暂时予以保留。
四、工作措施
1、科学制定规划。各县(市、区)要根据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认真调查摸底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农村小学网点布局调整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细化到每个教学点是否保留,何年撤销、并入,并入学校何时扩大校园面积、新建校舍、添置教学和生活设施,所需资金如何筹措等,各县(市、区)规划和实施方案在7月底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备案。
2、做好宣传工作。农村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是一项事关广大农民和师生切身利益的大事,一方面,各地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使乡村干部、村民、师生能充分认识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的意义和要求,从而自觉给予支持、配合,确保社会稳定;另一方面,
要坚持群众自愿,尊重和保护基层和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不能因为学校网点调整而使学生辍学。
3、加大合格学校建设力度。农村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撤并学校,对网点调整后生源集中、规模扩大的学校,各级政府要根据办学需要,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支持学校扩大校园面积,兴建校舍,添置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合格学校。对已撤销的教学点,要妥善做好教师安置和学生转学工作,要合理利用和管理好原有校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优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在农村小学教学点调整中,要根据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代课教师较多的情况,加大农村小学教师补充力度,分期分批清退临时代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点规模小的实际,采取按班级配置教师的办法,提高教学点教师配置标准,保证教学点开课需要。
5、重视和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特别是要针对网点调整后学校规模扩大、寄宿学生增多、上学往返路程更远等情况,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师生安全。交通部门要根据农村教学点调整和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增加乡村交通车营运线路牌,为学生上、下学提供交通方便和安全保障。
6、切实加强领导。农村小学网点布局调整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我市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县、乡各级都要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小学网点
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政府行为。根据规划,市、县分级对县、乡农村小学网点调整优化工作进行督查和评估验收,对工作进展快、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及时请示报告,当好政府参谋,抓好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各级财政、教育、发改、土管、建设、人事、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确保农村小学网点布局调整顺利、高效地进行。
2009年7月1日
赣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自实施“普九”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调整优化中小学网点布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看到,当前全市农村小学教学点布局仍不尽合理,各地不同程度地存教学点偏多、办学分散、成班率较低、规模过小、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这种状况与我市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科学、合理地安排农村小学教学点的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现就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小学教学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农村小学教学点调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适度合理;要有利于方便学生入学,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农村小学教学点布局调整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到位。
二、调整目标
根据我市实际,从200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按照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点通过撤、并、留调整到位,实现农村小学教学点布局更合理,规模更优化,用人机制更健全,学校管理更科学,经费使用更高效的目标。
三、调整原则
按照相对集中、就近入学的原则,扩大乡镇中心小学和片区完全小学的办学规模,小学中高年级适当集中,积极创造条件实行中高年级寄宿制。原则上低年级学生上学单程在半小时以内的教学点予以撤并,超过半小时且村民保留意愿强烈的教学点暂时予以保留。
四、工作措施
1、科学制定规划。各县(市、区)要根据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认真调查摸底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农村小学网点布局调整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细化到每个教学点是否保留,何年撤销、并入,并入学校何时扩大校园面积、新建校舍、添置教学和生活设施,所需资金如何筹措等,各县(市、区)规划和实施方案在7月底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备案。
2、做好宣传工作。农村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是一项事关广大农民和师生切身利益的大事,一方面,各地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使乡村干部、村民、师生能充分认识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的意义和要求,从而自觉给予支持、配合,确保社会稳定;另一方面,
要坚持群众自愿,尊重和保护基层和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不能因为学校网点调整而使学生辍学。
3、加大合格学校建设力度。农村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撤并学校,对网点调整后生源集中、规模扩大的学校,各级政府要根据办学需要,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支持学校扩大校园面积,兴建校舍,添置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合格学校。对已撤销的教学点,要妥善做好教师安置和学生转学工作,要合理利用和管理好原有校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优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在农村小学教学点调整中,要根据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代课教师较多的情况,加大农村小学教师补充力度,分期分批清退临时代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点规模小的实际,采取按班级配置教师的办法,提高教学点教师配置标准,保证教学点开课需要。
5、重视和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特别是要针对网点调整后学校规模扩大、寄宿学生增多、上学往返路程更远等情况,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师生安全。交通部门要根据农村教学点调整和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增加乡村交通车营运线路牌,为学生上、下学提供交通方便和安全保障。
6、切实加强领导。农村小学网点布局调整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我市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县、乡各级都要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小学网点
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政府行为。根据规划,市、县分级对县、乡农村小学网点调整优化工作进行督查和评估验收,对工作进展快、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及时请示报告,当好政府参谋,抓好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各级财政、教育、发改、土管、建设、人事、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确保农村小学网点布局调整顺利、高效地进行。
200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