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经纬网)
整理人:何华威 审核人:何华威 时间:20150828
【课标导航】
1、了解地球的形状、赤道半径和赤道的周长。
2、了解地球仪、地轴、两极、赤道。
3、了解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经纬网。
4、了解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以及五带划分。
5、了解经度和纬度的实质及其判读。
6、理解经纬网的应用。
【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半径:6378km ,
极半径:6357km,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二、地球仪
1.概念: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模型。
2.地轴和两极
(1)地轴:(假想的)地球的旋转轴。
(2)北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
(3)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
3.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概念:地球仪上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①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纬度不相同的纬线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点;②所有的纬线均相互平行;③所有的纬线均指示东西方向;④任意一条纬线均可独立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⑤任意两条相邻纬线的间隔相等。
(3)纬度: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赤道是0°,北纬度的最大值是90°,即北极点;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南极点。
(4)特殊的纬线:
0°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90°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
23°26´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北纬23°26´是北回归线,南纬23°26´是南回归线。
66°34´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北纬66°34´是北极圈,南纬66°34´是南极圈。
4.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概念: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为经线
(2)经线的特点:
①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形状为半圆;②所有经线均相交于南北两极点;③所有经线均指示南北方向;④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⑤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经度: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起始线,称本初子午线。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经度共360°,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东西经度各为180°,东、西经180°经线为同一条经线,统称180°经线。
(4)几条特殊的经线
西经20°,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半球:20°W-0°-160°E 西半球:160°E-180°-20°W)
0°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180°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三、经纬网的用途
1.确定地理坐标
(1)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判断
一般来说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减的为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北递减的为南纬。如图:
(2)方格状的经纬网地图
(3)极地经纬网图
①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判定是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顺着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北极,纬度就是北纬。
②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判定是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顺着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南极,纬度就是南纬。
(4)根据东西经度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西向东转)
2.确定方向
(1)一般规律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东西方向。
(3)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两点的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的南北方向。
(4)以极点为中心的。
经线的判断:若是北极点,它四周都是南,南极点则四周都是北;
纬线的判断:在判定东西方向时,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若一个在东经一个在西经,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劣弧段),则东经在西经的东边,若大于180°则东经在西经的西面。(或: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画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3.在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
(1)任意经线上,纬度相差1°弧长相差约111 km。(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2)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 km。
(3)任意一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
4.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问题
(1)概念: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①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º,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a.同为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确定过哪个极点的为劣弧,再讨论。
②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º,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可分为两种情况:
a. 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b.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特殊规律:
①赤道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两点之间赤道弧线的劣弧部分。(如下面左图中的AB之间) ②经线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该经线上两点之间劣弧部分。(如下面左图中的CD之间) ③经线圈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该经线圈上两点之间经过某一极点的劣弧部分。(如下面左图中的EF之间)
④晨昏线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该晨昏线上两点之间的劣弧部分。(如下面右图中的GH之间)
注意:上述四种情况中赤道、经线、经线圈、晨昏线都是大圆或大圆的一部分,故直接可截取球面距离。
5.确定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南北相反度数相同。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纬度相同,经度互补,东西相反。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纬度南北相反度数相同,经度互补,
东西相反。
四、本册课本常见图
1.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下左图)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右图)
2.常见图
全
图
侧视图 俯视图
局
部
图
【典型例题】
1.右图所示的四个地点中,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甲
2.读右边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上标出的各点的地理坐标:
序号1 ;
序号6 。
(2)以上1~6各地点中:
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是 ,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是 ;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参考答案: 1.A 2.(1)40°W(或西经40度)、60°N(或北纬60度),40°E(或东经40度)、40°S(或南纬40度);(2) 1、5;3、5; 1、2; 4、6; 3、4、6;1、2、5
【课堂达标】
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读下面三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D.丁 B.乙 C.丙
4.读图,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A. 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读经纬网图,回答5~6题。
5.b点在a点的方向为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6.对a、b两点地理坐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位于同一半球
B.a点的经度数比b点小
C.a点的纬度数比b点小
D.a点的地理坐标为(50°S,180°)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①所在的方格 B.②所在的方格 C.③所在的方格 D.④所在的方格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9~11题。
9.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 444千米 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 D.1 823千米
10.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60°N,80°E) B.(60°S,100°E)
C.(30°S,100°E) D.(60°S,80°W)
11.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沿最短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00
地球(经纬网)
整理人:何华威 审核人:何华威 时间:20150828
【课标导航】
1、了解地球的形状、赤道半径和赤道的周长。
2、了解地球仪、地轴、两极、赤道。
3、了解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经纬网。
4、了解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以及五带划分。
5、了解经度和纬度的实质及其判读。
6、理解经纬网的应用。
【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半径:6378km ,
极半径:6357km,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二、地球仪
1.概念: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模型。
2.地轴和两极
(1)地轴:(假想的)地球的旋转轴。
(2)北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
(3)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
3.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概念:地球仪上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①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纬度不相同的纬线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点;②所有的纬线均相互平行;③所有的纬线均指示东西方向;④任意一条纬线均可独立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⑤任意两条相邻纬线的间隔相等。
(3)纬度: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赤道是0°,北纬度的最大值是90°,即北极点;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南极点。
(4)特殊的纬线:
0°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90°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
23°26´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北纬23°26´是北回归线,南纬23°26´是南回归线。
66°34´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北纬66°34´是北极圈,南纬66°34´是南极圈。
4.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概念: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为经线
(2)经线的特点:
①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形状为半圆;②所有经线均相交于南北两极点;③所有经线均指示南北方向;④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⑤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经度: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起始线,称本初子午线。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经度共360°,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东西经度各为180°,东、西经180°经线为同一条经线,统称180°经线。
(4)几条特殊的经线
西经20°,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半球:20°W-0°-160°E 西半球:160°E-180°-20°W)
0°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180°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三、经纬网的用途
1.确定地理坐标
(1)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判断
一般来说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减的为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北递减的为南纬。如图:
(2)方格状的经纬网地图
(3)极地经纬网图
①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判定是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顺着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北极,纬度就是北纬。
②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判定是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顺着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南极,纬度就是南纬。
(4)根据东西经度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西向东转)
2.确定方向
(1)一般规律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东西方向。
(3)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两点的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的南北方向。
(4)以极点为中心的。
经线的判断:若是北极点,它四周都是南,南极点则四周都是北;
纬线的判断:在判定东西方向时,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若一个在东经一个在西经,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劣弧段),则东经在西经的东边,若大于180°则东经在西经的西面。(或: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画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3.在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
(1)任意经线上,纬度相差1°弧长相差约111 km。(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2)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 km。
(3)任意一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
4.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问题
(1)概念: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①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º,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a.同为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确定过哪个极点的为劣弧,再讨论。
②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º,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可分为两种情况:
a. 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b.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特殊规律:
①赤道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两点之间赤道弧线的劣弧部分。(如下面左图中的AB之间) ②经线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该经线上两点之间劣弧部分。(如下面左图中的CD之间) ③经线圈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该经线圈上两点之间经过某一极点的劣弧部分。(如下面左图中的EF之间)
④晨昏线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该晨昏线上两点之间的劣弧部分。(如下面右图中的GH之间)
注意:上述四种情况中赤道、经线、经线圈、晨昏线都是大圆或大圆的一部分,故直接可截取球面距离。
5.确定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南北相反度数相同。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纬度相同,经度互补,东西相反。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纬度南北相反度数相同,经度互补,
东西相反。
四、本册课本常见图
1.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下左图)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右图)
2.常见图
全
图
侧视图 俯视图
局
部
图
【典型例题】
1.右图所示的四个地点中,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甲
2.读右边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上标出的各点的地理坐标:
序号1 ;
序号6 。
(2)以上1~6各地点中:
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是 ,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是 ;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参考答案: 1.A 2.(1)40°W(或西经40度)、60°N(或北纬60度),40°E(或东经40度)、40°S(或南纬40度);(2) 1、5;3、5; 1、2; 4、6; 3、4、6;1、2、5
【课堂达标】
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读下面三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D.丁 B.乙 C.丙
4.读图,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A. 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读经纬网图,回答5~6题。
5.b点在a点的方向为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6.对a、b两点地理坐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位于同一半球
B.a点的经度数比b点小
C.a点的纬度数比b点小
D.a点的地理坐标为(50°S,180°)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①所在的方格 B.②所在的方格 C.③所在的方格 D.④所在的方格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9~11题。
9.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 444千米 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 D.1 823千米
10.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60°N,80°E) B.(60°S,100°E)
C.(30°S,100°E) D.(60°S,80°W)
11.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沿最短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