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息写作

1消息写作格式

(一)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采访不仅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题和基础。要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善于获取新闻线索,掌握基本的采访方式、方法,有熟练的采访技巧。要求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巧问详听,勤记细想,在有限的时间地进行成功的采访,为消息写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采访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看起来是先有采访、后有写作,前者是认识实际的过程,后者是反映实际的过程,而实际上,采访能力强自然有助于写作效率的提高,而写作能力强,则可做到在采访中心中有数、心里有底、针对性强,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

息的结构 (二)消 消息的结构通常指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 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

间特征上,往往呈现以下公式: (1)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 首先是“总体性倒叙”。即将最后结果或后

其次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 发生的却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

中的顺叙”)。即在局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如何,后来又如何”。 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现在正在如何,进一步又如何”。

(2)它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材料,决定段落层次的顺序。常呈现为“重要”、“次重要”、“次要”、“更次要”、“补充”、“进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顺序。 (3)它的导语常是直叙型的部分要素导语,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实,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

过程的叙述往往较简略,每段文字都很简要。 (4)对事件 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毛病,而且,它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强的新闻,就不太适合。 例如: 中新社北京九月五日电 中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从今年开始进行评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记者从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凡在评选年度不超过55岁的中青年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正式批准登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新闻时事类刊物和新闻电影等单位的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以及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专业人员。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最多评选采编人员10名,是否设提名奖待定。评选结果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公布。 据悉,海外新闻工作者参加评选的办法另行拟定。 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主席、新华社社长穆青任评选委员会主任。评选委员会由新闻界专家和知名人士组成。 2、时间顺序式结构 此结构形式又叫编年体结构。也有的称其为金字塔式结构,其实并不准确。时间顺序式结构通常不一定有单独的导语,往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这

种结构叙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且很适合写那些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适合写现场目击记。其缺点是开头平淡,难以一下子吸引受众;消息的精华也可能淹没在长篇的叙述之中。 例如:冻死的孩子重新复活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名叫麦肯罗的孩子,今年只有二岁半。一月十九日,在家里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他穿着一身睡衣,只身来到零下二十九度严寒的室外。家里人发觉后把他抱回屋里时,麦肯罗的一部分血液已经‘冻结’,手脚也都僵硬了。当他被送往医院时,体温已下降到十五点五度。但是,在经过了包括使用心肺泵等先进设备抢救以后,麦肯罗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像这样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人能够死而复生,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就是参加抢救麦肯罗的医生也对此感到惊叹不已。 现在,除了他的左手可能会留下由于冻伤后遗症引起的轻度肌肉障碍

3、对比式结以外,其它恢复都很正常,估计三、四周内,即可恢复健康。

构 此种结构重在通过对比,揭示差异,从而突出新闻主题。如《人民日报》1982年7月18日关于顺义啤酒厂和青岛啤酒厂的报道就用的这种结构。此则消息首先用的是对比性的标题。 两个厂为什么建设一快一慢? 权力下放争主动――顺义啤酒厂一年建成投产

皮两年

标题: 婆婆太多难办事――青岛啤酒厂扩建扯 然后是对比性的导语,在对比性的导语下,又用了两个对比性的小 “顺义厂:地方有主动权,领导重视,各方配合”。 “青岛厂:

“两婆婆太多,公文旅行,相互掣肘”。

个厂情况如此悬殊,发人深省。” 最后,又有一个对比性的结尾: 4、提要式结构 此结构通常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概括到导语中,然后将多项需并列出示的内容以提要形式,用数字程序一一分列出来。有时也可不用数字标示,而用“――”引出各个要点。

问答式结构 5、 此结构多用于记者招待会的报道。记者应善于组织问题,报道

内容应忠于原意,行文时,也应注意内容的连贯和层次的明晰。

趣式结构 6、积累兴 此结构通常在开始设置悬念,使受众逐渐增加对事件的兴趣,最后形成高潮。因其材料的趣味性从导语至结尾递增,故名积累兴趣式。又因其要求设置悬念,故又有人称之为悬念式结构。它尤其强调将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消息结尾。如: 婚礼唁电 新娘寻死觅活 春节前夕,解放军某部三连战士肖建军,收到“父病故速归”加急电报,匆匆赶回山西省临汾老家。 跨进门,却见室内张灯结彩,墙上贴着大红“喜”字,小肖一下愣住了。母亲将他拉在一边说:为能使你参加大哥的婚礼,我瞒着家里人发了封假电报,你可要保密。母亲的一片“苦心”,使小肖只好撒谎骗父亲和家里人说自己出差顺路回家。 2月8日哥哥结婚。婚礼程序完毕。亲朋好友正在推杯换盏,频频敬酒时,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小肖父亲接过连忙展开,只见上写:“闻建军父不幸病故,三连全体官兵致电表示沉痛哀悼。”其父气得浑身颤抖,遂质问儿子。在坐的新娘弄清原委,“哇”的一声大哭冲出门去,头撞墙寻死,多亏众人相劝事态才未扩大。其母悔恨地说:“都怪我荒唐行事,闯下大祸”。

散文式结构 7、 就是吸收散文在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特点,材料和层次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如郭玲春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即是如此。

2写作格式注意问题

(1)标题 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2)导语 导语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消息的最基本内容。(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4)结尾 是对消息内容的小结。有些消息可无结尾。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

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

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补充一点,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除上述之外,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文首要加电头,像“本报讯”;文中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行文要流畅,不要艰涩等等。 最后,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3范文选集

1冻死的孩子重新复活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名叫麦肯罗的孩子,今年只有二岁半。一月十九日,在家里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他穿着一身睡衣,只身来到零下二十九度严寒的室外。家里人发觉后把他抱回屋里时,麦肯罗的一部分血液已经‘冻结’,手脚也都僵硬了。当他被送往医院时,体温已下降到十五点五度。但是,在经过了包括使用心肺泵等先进设备抢救以后,麦肯罗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像这样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人能够死而复生,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参加抢救麦肯罗的医生对此感到惊叹不已。现在,除了他的左手可能会有冻伤后遗症以外,其它恢复都很正常,估计三、四周内,即可恢复健康。

2西宁低碳经济引领绿色生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人民日报 》( 2010年05月23日 01 版)

本报西宁5月22日电 (记者郅振璞)高原5月,杨柳依依,郁金香飘。湟水两岸南北山10余个绿化点飞来片片新绿;声名不佳的“地沟油”,在西宁却可以通过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进行回收利用;更见蓝天白云下的明净街巷,穿梭着清一色的清洁能源公交汽车、出租车,让西宁两百万儿女享受绿色生活,令各地游客大为慨叹。

西宁市环保部门统计:去年西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9天,优良率为80.17%。今年一季度尽管气候干燥、沙尘侵袭,西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仍达61天,季度优良率为68%。这是西宁市以创建国家级环境模范城市为目标,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强力推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带来的变化。

去年青海经济总量达1081亿元,西宁市占其比重43.5%,接近“半壁江山”。因此,青海省委和西宁市委尤为注重这个高原古城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方向的转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建军提出,西宁市今年要向西部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挺进。

西宁冬季空气干燥、采暖期长,煤烟型污染严重。市委、市政府通过以人为本,下大力气治理空气污染,努力让城市上空多现蓝天白云。西宁市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湟水河流域综合整治”,“煤烟型锅炉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使锅炉、窑炉、茶炉和汽车尾气等污染和冒黑烟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水面大面积增加,也加快了西宁市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西宁先后完成了市区29公里长的南川河、湟水河两条河流治理,沿河修建了近10公里长

的滨河游园,形成了近200万平方米的水面,增加绿化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先后投资2.4亿元新建了湟水森林公园、鲁青公园、南凉虎台遗址公园、浦宁友好公园和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等六大公园,并建成了全市最大的人工湖。

在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特别开发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项目。从2008年6月开始,他们坚持集中处理全市近3000家餐饮企业每天产生餐厨垃圾约100余吨、废弃油脂约3吨,从而树立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的“西宁模式”。

绿色生活引来更多的游客。仅“五一”小长假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2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8亿元;接待一日游游客32.6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02人(次),同比增长8.51%。

1消息写作格式

(一)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采访不仅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题和基础。要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善于获取新闻线索,掌握基本的采访方式、方法,有熟练的采访技巧。要求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巧问详听,勤记细想,在有限的时间地进行成功的采访,为消息写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采访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看起来是先有采访、后有写作,前者是认识实际的过程,后者是反映实际的过程,而实际上,采访能力强自然有助于写作效率的提高,而写作能力强,则可做到在采访中心中有数、心里有底、针对性强,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

息的结构 (二)消 消息的结构通常指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 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

间特征上,往往呈现以下公式: (1)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 首先是“总体性倒叙”。即将最后结果或后

其次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 发生的却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

中的顺叙”)。即在局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如何,后来又如何”。 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现在正在如何,进一步又如何”。

(2)它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材料,决定段落层次的顺序。常呈现为“重要”、“次重要”、“次要”、“更次要”、“补充”、“进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顺序。 (3)它的导语常是直叙型的部分要素导语,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实,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

过程的叙述往往较简略,每段文字都很简要。 (4)对事件 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毛病,而且,它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强的新闻,就不太适合。 例如: 中新社北京九月五日电 中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从今年开始进行评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记者从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凡在评选年度不超过55岁的中青年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正式批准登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新闻时事类刊物和新闻电影等单位的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以及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专业人员。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最多评选采编人员10名,是否设提名奖待定。评选结果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公布。 据悉,海外新闻工作者参加评选的办法另行拟定。 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主席、新华社社长穆青任评选委员会主任。评选委员会由新闻界专家和知名人士组成。 2、时间顺序式结构 此结构形式又叫编年体结构。也有的称其为金字塔式结构,其实并不准确。时间顺序式结构通常不一定有单独的导语,往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这

种结构叙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且很适合写那些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适合写现场目击记。其缺点是开头平淡,难以一下子吸引受众;消息的精华也可能淹没在长篇的叙述之中。 例如:冻死的孩子重新复活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名叫麦肯罗的孩子,今年只有二岁半。一月十九日,在家里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他穿着一身睡衣,只身来到零下二十九度严寒的室外。家里人发觉后把他抱回屋里时,麦肯罗的一部分血液已经‘冻结’,手脚也都僵硬了。当他被送往医院时,体温已下降到十五点五度。但是,在经过了包括使用心肺泵等先进设备抢救以后,麦肯罗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像这样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人能够死而复生,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就是参加抢救麦肯罗的医生也对此感到惊叹不已。 现在,除了他的左手可能会留下由于冻伤后遗症引起的轻度肌肉障碍

3、对比式结以外,其它恢复都很正常,估计三、四周内,即可恢复健康。

构 此种结构重在通过对比,揭示差异,从而突出新闻主题。如《人民日报》1982年7月18日关于顺义啤酒厂和青岛啤酒厂的报道就用的这种结构。此则消息首先用的是对比性的标题。 两个厂为什么建设一快一慢? 权力下放争主动――顺义啤酒厂一年建成投产

皮两年

标题: 婆婆太多难办事――青岛啤酒厂扩建扯 然后是对比性的导语,在对比性的导语下,又用了两个对比性的小 “顺义厂:地方有主动权,领导重视,各方配合”。 “青岛厂:

“两婆婆太多,公文旅行,相互掣肘”。

个厂情况如此悬殊,发人深省。” 最后,又有一个对比性的结尾: 4、提要式结构 此结构通常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概括到导语中,然后将多项需并列出示的内容以提要形式,用数字程序一一分列出来。有时也可不用数字标示,而用“――”引出各个要点。

问答式结构 5、 此结构多用于记者招待会的报道。记者应善于组织问题,报道

内容应忠于原意,行文时,也应注意内容的连贯和层次的明晰。

趣式结构 6、积累兴 此结构通常在开始设置悬念,使受众逐渐增加对事件的兴趣,最后形成高潮。因其材料的趣味性从导语至结尾递增,故名积累兴趣式。又因其要求设置悬念,故又有人称之为悬念式结构。它尤其强调将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消息结尾。如: 婚礼唁电 新娘寻死觅活 春节前夕,解放军某部三连战士肖建军,收到“父病故速归”加急电报,匆匆赶回山西省临汾老家。 跨进门,却见室内张灯结彩,墙上贴着大红“喜”字,小肖一下愣住了。母亲将他拉在一边说:为能使你参加大哥的婚礼,我瞒着家里人发了封假电报,你可要保密。母亲的一片“苦心”,使小肖只好撒谎骗父亲和家里人说自己出差顺路回家。 2月8日哥哥结婚。婚礼程序完毕。亲朋好友正在推杯换盏,频频敬酒时,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小肖父亲接过连忙展开,只见上写:“闻建军父不幸病故,三连全体官兵致电表示沉痛哀悼。”其父气得浑身颤抖,遂质问儿子。在坐的新娘弄清原委,“哇”的一声大哭冲出门去,头撞墙寻死,多亏众人相劝事态才未扩大。其母悔恨地说:“都怪我荒唐行事,闯下大祸”。

散文式结构 7、 就是吸收散文在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特点,材料和层次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如郭玲春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即是如此。

2写作格式注意问题

(1)标题 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2)导语 导语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消息的最基本内容。(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4)结尾 是对消息内容的小结。有些消息可无结尾。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

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

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补充一点,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除上述之外,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文首要加电头,像“本报讯”;文中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行文要流畅,不要艰涩等等。 最后,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3范文选集

1冻死的孩子重新复活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名叫麦肯罗的孩子,今年只有二岁半。一月十九日,在家里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他穿着一身睡衣,只身来到零下二十九度严寒的室外。家里人发觉后把他抱回屋里时,麦肯罗的一部分血液已经‘冻结’,手脚也都僵硬了。当他被送往医院时,体温已下降到十五点五度。但是,在经过了包括使用心肺泵等先进设备抢救以后,麦肯罗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像这样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人能够死而复生,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参加抢救麦肯罗的医生对此感到惊叹不已。现在,除了他的左手可能会有冻伤后遗症以外,其它恢复都很正常,估计三、四周内,即可恢复健康。

2西宁低碳经济引领绿色生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人民日报 》( 2010年05月23日 01 版)

本报西宁5月22日电 (记者郅振璞)高原5月,杨柳依依,郁金香飘。湟水两岸南北山10余个绿化点飞来片片新绿;声名不佳的“地沟油”,在西宁却可以通过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进行回收利用;更见蓝天白云下的明净街巷,穿梭着清一色的清洁能源公交汽车、出租车,让西宁两百万儿女享受绿色生活,令各地游客大为慨叹。

西宁市环保部门统计:去年西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9天,优良率为80.17%。今年一季度尽管气候干燥、沙尘侵袭,西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仍达61天,季度优良率为68%。这是西宁市以创建国家级环境模范城市为目标,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强力推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带来的变化。

去年青海经济总量达1081亿元,西宁市占其比重43.5%,接近“半壁江山”。因此,青海省委和西宁市委尤为注重这个高原古城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方向的转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建军提出,西宁市今年要向西部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挺进。

西宁冬季空气干燥、采暖期长,煤烟型污染严重。市委、市政府通过以人为本,下大力气治理空气污染,努力让城市上空多现蓝天白云。西宁市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湟水河流域综合整治”,“煤烟型锅炉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使锅炉、窑炉、茶炉和汽车尾气等污染和冒黑烟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水面大面积增加,也加快了西宁市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西宁先后完成了市区29公里长的南川河、湟水河两条河流治理,沿河修建了近10公里长

的滨河游园,形成了近200万平方米的水面,增加绿化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先后投资2.4亿元新建了湟水森林公园、鲁青公园、南凉虎台遗址公园、浦宁友好公园和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等六大公园,并建成了全市最大的人工湖。

在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特别开发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项目。从2008年6月开始,他们坚持集中处理全市近3000家餐饮企业每天产生餐厨垃圾约100余吨、废弃油脂约3吨,从而树立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的“西宁模式”。

绿色生活引来更多的游客。仅“五一”小长假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2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8亿元;接待一日游游客32.6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02人(次),同比增长8.51%。


相关文章

  • [新闻写作]教学大纲
  • <新闻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 型:讲授课 学 时:总共 54 学时.其中讲授54学时:实验 0 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一.课程概述 <新闻写作>是高职·交通运输相关专业的职业素质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 ...查看


  • 消息写作方法
  • f9b 新闻写法--消息写作 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很荣幸坐在这里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有关新闻的写作技巧,但愿我讲的内容对各位有点启发.分两部分:一是消息,二是通讯. 天下文章,总体来说,都是一个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不仅是内容, ...查看


  • 公文写作 教学设计
  • 公文写作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基础教学部 徐岩 一.课前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收集.阅读报刊.网络上的消息,做读书笔记,完成以下任务: ①了解新闻涵义: ②了解消息的涵义: ③熟悉消息的基本结构及写法. ④每组从校园网上评选出辽宁林职 ...查看


  • [新闻写作教程]笔记__刘明华版
  • 第一章 怎样学习新闻写作 第一节 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这门学科在新闻学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这门学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这门学科在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中所占的 ...查看


  • 新闻稿学习
  • 第一章 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 1.新闻写作的规律是什么? 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 (1)以事实为依据,尊重事实,忠于事实反应事物原貌,这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写作生活中的运用和体现. (2)新闻表现形式与内容相一致.(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要 ...查看


  • 简讯的写作方法
  • 简讯的写作方法 简讯是指200字以内的短消息,超出就不能称为简讯了. 简讯虽短,却应是一个完整的消息,要5W 俱全,回答以下基本问题:何人.何事.何时.何地? 还要尽可能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何故.如何? 新闻的五要素,新闻界称做:5W . w ...查看


  • 新闻消息的写作技巧分析
  • 摘要:新闻消息是新闻工作都常用的一种文体.对此,文章析研究了其含义和写作技巧. 关键词:新闻消息:新闻写作:新闻报刊:新闻体裁 一.新闻消息的含义 新闻消息是一种记叙性文体,它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通常也把消息叫做新闻.其实,广义的新闻包括了 ...查看


  • 如何写信息 1
  • 如何写信息 消息就是短小的新闻,或称新闻报道,只需把最近发生的某一件有意义的事,精练.准确地进行叙述就可以了.一条清晰,完整的消息,应具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五个因素.消息的内容虽包罗万象,但写作形式却有共同特征,一般由标题.导语. ...查看


  • 苏大版,[当代新闻采访写作],徐国源主编
  • 苏州大学编(高纲0891)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当代新闻采访写作是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传授新闻采访写作的理论.理念以及具体的采写方法与技巧.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要积极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熟悉新 ...查看


  •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3+2"专升本考试大纲
  • 2011年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3+2"专升本<新闻采写基础>考试大纲 一.总要求 通读指定教材,了解新闻史的基本常识,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与评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熟练运用新闻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并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