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俚語(歇後語)---- 鴨子聽雷
意思:形容聽不懂,有聽沒有懂,聽了也不動(懂)叫做「鴨子聽雷」。
由來一:在鴨生態中,就有這麼有趣的景象,一般的人在遇到刮風下雨,都往可以避雨的地方跑,但是遇到鴨子就不是這樣喔!牠(鴨子)在打雷下雨依舊很悠閒的在雨中散步。甚至你用水沖牠,牠更挺起胸膛讓你幫牠洗澡,更感到快樂!你是否覺得不可思議呢!有空帶你至鴨場一試,體會下雨時的味道,你便可得到你要的答案。
http://www.dr-duck.com.tw/about_duck/duck_ck.html
由來二:這和早年的台灣農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聯,台灣的稻米收成是從南部慢慢收成到北部,那時會有專門飼養的養鴨人將鴨子趕到剛收成後的田地吃剩下的稻米谷粒,由台灣南部慢慢吃到北部, 當鴨群抵達桃竹地區時差不多是春雷響起時節, 當整群的鴨子被雷嚇著時會抬頭靜止不動一下下, 這種景象便是鴨子聽雷的由來。
由來三:在台灣地區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唱的「落大雨,透大風,雞呀鴨呀怕雷公疼的,淹前腳怕得暈暈」(台語)。兒歌裡是描寫雞和鴨在聽到大雷時,驚嚇的躲在屋簷下,其實會戲水的鴨子是不會怕雨水,不過鴨子不懂得打雷與下雨的關係,也和雞一樣嚇得躲在屋簷下了。
所以中國人以「鴨子聽雷」來形容一個人,聽不懂別人所說的話。
【Q&A】
Q:常常聽人家說『鴨子聽雷』,是真的表示牠是耳聾嗎??
A:鴨子有耳朵而且並沒有耳聾,牠當然也聽得到聲音啊!「鴨子聽雷」的意思是:「有聽沒有懂」,因為一般人聽到雷聲會趕快躲或者受驚嚇,但是鴨子完全沒反應,不知道驚恐。事實上還不是人類自己想太多!還怪鴨子聽雷不知道「驚」。總而言之,鴨子是有耳朵的,只是牠不怕水,打雷後就會下雨,在加上會打雷的天氣都不冷,所以牠沒必要緊張。(不信你拿鞭炮丟牠,看牠跑不跑?)(編者:此為網路資料,小朋友請勿任意虐待動物)
台灣俚語(歇後語)---- 鴨子聽雷
意思:形容聽不懂,有聽沒有懂,聽了也不動(懂)叫做「鴨子聽雷」。
由來一:在鴨生態中,就有這麼有趣的景象,一般的人在遇到刮風下雨,都往可以避雨的地方跑,但是遇到鴨子就不是這樣喔!牠(鴨子)在打雷下雨依舊很悠閒的在雨中散步。甚至你用水沖牠,牠更挺起胸膛讓你幫牠洗澡,更感到快樂!你是否覺得不可思議呢!有空帶你至鴨場一試,體會下雨時的味道,你便可得到你要的答案。
http://www.dr-duck.com.tw/about_duck/duck_ck.html
由來二:這和早年的台灣農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聯,台灣的稻米收成是從南部慢慢收成到北部,那時會有專門飼養的養鴨人將鴨子趕到剛收成後的田地吃剩下的稻米谷粒,由台灣南部慢慢吃到北部, 當鴨群抵達桃竹地區時差不多是春雷響起時節, 當整群的鴨子被雷嚇著時會抬頭靜止不動一下下, 這種景象便是鴨子聽雷的由來。
由來三:在台灣地區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唱的「落大雨,透大風,雞呀鴨呀怕雷公疼的,淹前腳怕得暈暈」(台語)。兒歌裡是描寫雞和鴨在聽到大雷時,驚嚇的躲在屋簷下,其實會戲水的鴨子是不會怕雨水,不過鴨子不懂得打雷與下雨的關係,也和雞一樣嚇得躲在屋簷下了。
所以中國人以「鴨子聽雷」來形容一個人,聽不懂別人所說的話。
【Q&A】
Q:常常聽人家說『鴨子聽雷』,是真的表示牠是耳聾嗎??
A:鴨子有耳朵而且並沒有耳聾,牠當然也聽得到聲音啊!「鴨子聽雷」的意思是:「有聽沒有懂」,因為一般人聽到雷聲會趕快躲或者受驚嚇,但是鴨子完全沒反應,不知道驚恐。事實上還不是人類自己想太多!還怪鴨子聽雷不知道「驚」。總而言之,鴨子是有耳朵的,只是牠不怕水,打雷後就會下雨,在加上會打雷的天氣都不冷,所以牠沒必要緊張。(不信你拿鞭炮丟牠,看牠跑不跑?)(編者:此為網路資料,小朋友請勿任意虐待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