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语言特点专题

  【专题导入】

  记叙文的语言主要以叙述为主,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首先要注意语句通顺,要把话讲明白,不要出现语句不通或者逻辑混乱等语病,文中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其身份、地位,朴实中包含真情。其次要注意记叙文的语言,力求生动形象,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描写的方法。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能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

  【文章阅读一】

  日本的手机文明

  □张金刚

  旅行团乘坐的飞机在日本东京羽田机场一落地,我便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想往家里报平安,却发现由于自己未办理国际长途业务,手机无法使用,于是,索性关掉手机,以逃离平日随时响起的手机铃声,静享一个真正的无琐事干扰的轻松旅程。同行的旅客,大都如我一样关闭了手机。

  旅行期间,我们曾在不同的城市雇用当地司机。一次,司机在我们下车前,征询导游美子的意见,问可否互留一下手机号码。美子爽快地答应了。当司机告诉完他的手机号码后,美子便把电话拨了过去。很快,司机挥着“振动”的手机说:“收到了”。

  我忍不住好奇,下车后问美子:“你们怎么都喜欢用振动模式,是不是有专门的规定?”美子笑着说:“没有什么规定,这只是我们日本人的一个习惯而已。这样一来,手机铃声便不会影响到别人了嘛。”回答平淡无奇,但我听着却不禁从心底开始佩服美子、司机以及推而广之的所有日本人。

  日本地铁老、弱、病、孕、残的专座上方,也贴有明显告示,提醒坐在上述专座旁的乘客,要关闭手机。目的是为了避免手机对有些老人和心脏搭桥等病患者的辐射。

  一路乘车,又发现不少人在低头点击手机发送短信,却听不到短信收发的“嘀嘀”声。看来,在公共场所,日本人都会自觉地将手机设置为振动,为避免发出铃声,转以短信相互联系,以保持公共场所的安静。

  旅行期间,一位同事曾因水土不服恶心呕吐,我便随他在美子的引领下到宾馆附近的一家医院看医生。一进医院,就在走廊里发现了禁打电话的提示牌。经询问才知,医院限制使用手机,主要是怕影响病人的休息、治疗,或避免给助听器带来杂音,同时以防电波干扰医疗器械;如果一定要接打电话,必须到医院特设的“通话室”去打,且不能大声讲话和长时间通话。

  (选自《辽沈晚报》2010年10月25日)

  阅读闯关

  1.文中第三自然段画线句从语言表达方式来看,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文章阅读二】

  不一样的炸弹

  □刘墉

  有一天,我的儿子接受访问。

  “你觉得你母亲跟你父亲,在对你的管教上有什么不同?”记者问。

  “我老爸和我老妈都是炸弹。”刘轩劈头就来了这么一句,“但是我老爸炸弹的引信很短,一下子就爆炸;我老妈的引信很长,摸不清什么时候会爆。”

  听完访问,我偷偷问儿子,你觉得那个“短引信”的炸弹容易对付,还是“长引信”的好对付?

  儿子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是短的!因为可以猜到什么时候会炸。有时候说错话,心里数一、二、三,你就炸了!”我一怔,发现“严父”可能还不如“慈母”的威力大。严父“严”的常常是“法”,也就是他定下来的规矩和目标,你如果无法达到,他就要发威。慈母“慈”的常常是“情”,当你有负于她的情,当你伤了她的心,她就要发作。

  “法”比较有形,容易摸得到。“情”则是无形的,让你常在她发作了半天之后,还陷于云里雾中,不知怎么回事。比较起来,当然“严父”比“慈母”容易“控制”。

  举个例子,有一回我叮嘱儿子放学之后帮我送一样东西到某处,他一时忙,忘了。我大发雷霆,认为他没把我的事放在心上。又有一回,我太太对儿子大冒火,原因是儿子拿筷子时,只拿了自己的,没拿我太太那一双,她认为儿子没把她放在心上。

  乍看,我们生气的原因差不多。细想,差异可就大了!“没把事放在心上”和“没把她放在心上”,一个是“事”、一个是“人”。事没办好,是未履行约定;没把人放在心上,可就伤了“人心”。

  妙的是,当我发脾气时,我太太觉得小题大做,说:“当然儿子自己的事重要,你难道要叫他赶死?今天没送,明天可以送!”而当我太太冒火时,我也觉得莫名其妙,说:“少拿双筷子,是小事,何必发那么大火?”

  这是因为做母亲的总从“情”的角度看事,做父亲的又总由“事”的角度看情。

  (选自《读者》2011年第1期)

  阅读闯关

  1.文中第二自然段画线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你认为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加以分析。

  3.对比衬托是写文章常用的写作手法,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

  【专题导入】

  记叙文的语言主要以叙述为主,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首先要注意语句通顺,要把话讲明白,不要出现语句不通或者逻辑混乱等语病,文中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其身份、地位,朴实中包含真情。其次要注意记叙文的语言,力求生动形象,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描写的方法。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能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

  【文章阅读一】

  日本的手机文明

  □张金刚

  旅行团乘坐的飞机在日本东京羽田机场一落地,我便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想往家里报平安,却发现由于自己未办理国际长途业务,手机无法使用,于是,索性关掉手机,以逃离平日随时响起的手机铃声,静享一个真正的无琐事干扰的轻松旅程。同行的旅客,大都如我一样关闭了手机。

  旅行期间,我们曾在不同的城市雇用当地司机。一次,司机在我们下车前,征询导游美子的意见,问可否互留一下手机号码。美子爽快地答应了。当司机告诉完他的手机号码后,美子便把电话拨了过去。很快,司机挥着“振动”的手机说:“收到了”。

  我忍不住好奇,下车后问美子:“你们怎么都喜欢用振动模式,是不是有专门的规定?”美子笑着说:“没有什么规定,这只是我们日本人的一个习惯而已。这样一来,手机铃声便不会影响到别人了嘛。”回答平淡无奇,但我听着却不禁从心底开始佩服美子、司机以及推而广之的所有日本人。

  日本地铁老、弱、病、孕、残的专座上方,也贴有明显告示,提醒坐在上述专座旁的乘客,要关闭手机。目的是为了避免手机对有些老人和心脏搭桥等病患者的辐射。

  一路乘车,又发现不少人在低头点击手机发送短信,却听不到短信收发的“嘀嘀”声。看来,在公共场所,日本人都会自觉地将手机设置为振动,为避免发出铃声,转以短信相互联系,以保持公共场所的安静。

  旅行期间,一位同事曾因水土不服恶心呕吐,我便随他在美子的引领下到宾馆附近的一家医院看医生。一进医院,就在走廊里发现了禁打电话的提示牌。经询问才知,医院限制使用手机,主要是怕影响病人的休息、治疗,或避免给助听器带来杂音,同时以防电波干扰医疗器械;如果一定要接打电话,必须到医院特设的“通话室”去打,且不能大声讲话和长时间通话。

  (选自《辽沈晚报》2010年10月25日)

  阅读闯关

  1.文中第三自然段画线句从语言表达方式来看,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文章阅读二】

  不一样的炸弹

  □刘墉

  有一天,我的儿子接受访问。

  “你觉得你母亲跟你父亲,在对你的管教上有什么不同?”记者问。

  “我老爸和我老妈都是炸弹。”刘轩劈头就来了这么一句,“但是我老爸炸弹的引信很短,一下子就爆炸;我老妈的引信很长,摸不清什么时候会爆。”

  听完访问,我偷偷问儿子,你觉得那个“短引信”的炸弹容易对付,还是“长引信”的好对付?

  儿子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是短的!因为可以猜到什么时候会炸。有时候说错话,心里数一、二、三,你就炸了!”我一怔,发现“严父”可能还不如“慈母”的威力大。严父“严”的常常是“法”,也就是他定下来的规矩和目标,你如果无法达到,他就要发威。慈母“慈”的常常是“情”,当你有负于她的情,当你伤了她的心,她就要发作。

  “法”比较有形,容易摸得到。“情”则是无形的,让你常在她发作了半天之后,还陷于云里雾中,不知怎么回事。比较起来,当然“严父”比“慈母”容易“控制”。

  举个例子,有一回我叮嘱儿子放学之后帮我送一样东西到某处,他一时忙,忘了。我大发雷霆,认为他没把我的事放在心上。又有一回,我太太对儿子大冒火,原因是儿子拿筷子时,只拿了自己的,没拿我太太那一双,她认为儿子没把她放在心上。

  乍看,我们生气的原因差不多。细想,差异可就大了!“没把事放在心上”和“没把她放在心上”,一个是“事”、一个是“人”。事没办好,是未履行约定;没把人放在心上,可就伤了“人心”。

  妙的是,当我发脾气时,我太太觉得小题大做,说:“当然儿子自己的事重要,你难道要叫他赶死?今天没送,明天可以送!”而当我太太冒火时,我也觉得莫名其妙,说:“少拿双筷子,是小事,何必发那么大火?”

  这是因为做母亲的总从“情”的角度看事,做父亲的又总由“事”的角度看情。

  (选自《读者》2011年第1期)

  阅读闯关

  1.文中第二自然段画线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你认为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加以分析。

  3.对比衬托是写文章常用的写作手法,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


相关文章

  • 2014-201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的教学工作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经过上学期的工作,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技能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本学期打算针对上学期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解决与改进.并且认真全面地 ...查看


  • 记叙文写人专题之读写结合 (精选)
  • 记叙文写人专题之读写结合 (幻灯一)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非常高兴也感谢有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具有其特殊性,正如叶 ...查看


  • 九年级校本课程
  • 九年级语文校本课程 <聆语> 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背景 1.满足学生的需求 新课程强调,要尊重学生人格,这种尊重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这就决定着我们的教学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我校教务处对课程开 ...查看


  •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整合
  • 高一语文教材整合方案 高一语文组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为高三的语文学习奠基. 二.整合背景: 学校逐步深入的教学改革.此次改革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专题复习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专题复习 舒城三中 tdg制 ★★★仿写句子训练 一.内容上: (1)词语型:例: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词语.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搏击. (2)修辞型: ...查看


  • 教学案例怎么写教你学写教学案例
  • 教学案例怎么写教你学写教学案例 一.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 教学案例是事件 ;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 ; 教学案例是真实的事件 教学案例是典型的事件 . 二.为什么要写教学案例? 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查看


  • 写人文章阅读专题
  • 写人文章阅读专题 (1)什么样的文章是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性格.道德品质及思想感情的文章. (2)在阅读写人的文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抓住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特 ...查看


  • 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分析
  • 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 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 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 ...查看


  • 阅读训练教学设计
  • 篇一:<阅读专题训练>教学设计 <阅读专题训练>教学设计 永平镇第一小学中心校六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2014.0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能熟练运用到课内外阅读中. 2.复习巩固归纳文章主要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