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样章:《背影》
(一)明确教学目标(介绍课标的内容和要求,并对内容和要求做以解析。)
(二)教学内容分析(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所在;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问题做以预设和分析。)
(三)教学活动设计(可以是针对全课的设计,也可以使针对某个教学环节的活动设计,应在设计中说明设计理念和活动实施要点。)
(四)教学案例点评(结合新课程理念,对经典教学案例做以分析、点评。)
(五)教学素材拓展(给教师教学该内容提供一些素材型资源、好的题目或应用案例。)
(六) 教学研究反思(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研讨和教师自我反思。)
第一节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80%的教学时间都被用于了读文的教学。目前受诟病最多的也是阅读教学,众人的责难已经触及了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由最初对教科书中选文陈旧的批语,到教学模式的僵化,再到教学过程的死板,最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可这些批评都是浮于语文教学的浅层与表面,并没有真正触及到造成语文教学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教学内容的内隐、多义、随意、游移是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本质原因,教学目标的模糊、笼统、空泛是造成语文教学问题重重的直接原因。根据教科书的编排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问题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目前解决诸多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个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一、恰当选择教学内容的步骤
首先:看课文所在的学段及该学段的教学目标。
其次:看课文所在的单元及单元教学目标。
再次:看课文所在单元的前后单元的教学目标。
第四:看课文所在的单元由哪几篇文章组成,以及该文本位列此单元第几篇。
第五: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单元选篇分析此课文应承担教学任务。
第六:依据所确定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需要、执教者的特点,学生的起点水平确定
教学内容。
第七:利用课后的思考与练习验证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编者编选此文的意图。 第八:将教学内容并逐步细化确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二、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是:“能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教师教学时可依据“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中的有关要求,结合文本的文体特征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再依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文章内能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可依据以下步骤进行确定,并用外显行为动词进行可操作性的表述。表述教学目标常用的外显行为动词:
表2-: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表
表2-:编写情感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表
三、教学案例分析:
(一)小说教学
(二)散文教学 散文作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是智慧的结晶,有着迷人的风采与魅力。我国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缜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艺术表现形式异彩纷呈,在一个广阔的文学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依据散文的文体特征及“课标”的有关教学要标,教学可从以下散文教学目标中选择能满足学生需要,适合学生学力水平的教学目标。然后,再将你所选定的这个教学目标与教科书中对该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来确定此文的教学目标,并据此确定哪些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教学内容。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一是从文体特征进行确定;二是从文章内容确定;三是从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进行确定。初中阶段散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列举如下:
能在3分钟以内通读1500字左右的散文类文章。
能依据上下语境推断出陌生词语/多义词语/关键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能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判断散文的基本类型。
能说出叙事散文所叙之事,文章的结构线索以及作者是如何借所叙之事来传递感情
的。
能说出写景散文的一般特点,并判断作者是借景言志,还是借景抒情。
能说出文章是写实之作,还是虚构之笔。
能依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表达方式,区分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能根据不同的散文类型,说出文章所定的基本内容。
能用概念图的形式画出文章的结构,并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标出文章的思路
能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依据中心句说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能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依据文章中所写的内容,用2-4句话概括文章的主题。 能够针对文章的关键地方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能整合文章有争议的地方,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能用文章中的相关语句或有
关细节来证明观点的合理。
1. 案例介绍
朱自清的《背影》是各版教材均选编了一篇经典写人叙事的散文,但因其编辑意图的不同,各家出版社所赋予它的基本教学任务也不同,教师教学时应根据所使用的版本及《背影》所在的学段、单元、篇序选择适合学生学力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问题来选择并确定其教学内容。对《背影》一文的设计也因设计者的不同而有年差异,那些被各类杂志发表出来的教学设计虽是精品中的精品,集中反映了设计者在教学此文时的教学智慧及独特体验。但由于长期以来受某此惯性思维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难免不受其影响,所以在设计时会呈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在此所选教学案例是一位使用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老师,编写的《背影》所在单元教学设计,在此仅节录了单元整体设计及《背影》一文的教学设计。之所以选择此篇设计做为分析的案例,是因为它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型,对这篇案例的分析与修改,可以帮助教科书的使用者校正一些教学中难以把握,而又找不到解决途径的问题。这篇教学设计刊登在《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的第15页-第16页。
2. 案例点评
单元整体设计①
一、学情分析
原文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自主阅读、收集和处理信息、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
问题 对学情的分析过于宽泛,对设计教学起不到实际的指导作用,有同于无,所起的作用仅仅是摆在这里,实用性不强。虽然实用性不强,但说明了设计者的心中还是装有学生,在潜意识中还是明白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只是基本的落实不是很到位。
建议 可从以下层面进行学情分析:
描述任教班级的基本情况(这一条可以根据你的经验虚拟一个班级,主要是让教师
在备课有这种意识就可以):
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学习此文时是否积累了一些与文章及作者有关的背景知识;
在此之前学生是否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具不具备这方面的有关知识;会不会阅读① 郑丽洪. 《背影》教学设计[J]. 语文建设,2006(1):15-16。
一篇叙述类散文;对叙述类散文的叙写方式是否清楚;
学习需要:在本单元应该掌握的有关记叙文的阅读知识或阅读技巧;
学力水平:学生能否借助文章的助读系统读懂课文,并针对有疑问处提出有质量的
问题;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与同伴一起合作解决自读文章时留下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应提升的能力,或者所学习的新的阅读知识与阅读技能。
修改
初二(1)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0人。学生学习《背影》一文时, 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与父母的关系基本处于相对比较紧张的时期,事事都与父母拧着做,处处都觉得父母就是他人生成长路上的束缚者,时时都想着要挣脱父母的管教。彰显个性,初长成人是这个时期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另外,借助上星期的一个与父母关系的小调查,班中有85%的学生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所得亲情比分呈现出‚关系平等,有待加温‛的结论。《背影》一文创作年代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文章所传递的情感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父子亲情。《背影》被编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设计教学时初充分考虑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之外,也可充分利用文中传递的情感,帮助学生尽快渡过青春叛逆期,走好生命的这一转折期。
班级中的学生对语文课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上课时一般能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比较强,学习的基本状态处于‚喂食‛状态,没有积极主动思考的意识,被动学习的惯性十分强。李强等四位同学的朗读水平比较好,在教学《背影》时可充分发挥他们的优长,通过他们的演示与帮助,提升全班同学的朗读水平;程永泉等10人是写作记叙文、编故事、讲故事的高手,可利用他们指导其他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范小明同学性格比较孤僻,基本不太愿意参与任何学习活动,但内心情感很丰富,对问题的思考常常有自己的独特看法,有时他的分析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可尊重他的意愿,尽可能为他提供独立学习的空间。
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之前,学生已积累了不少有关记叙文的知识,他们分别在七年级及八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了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叙述类散文,95%的学生都能准确地从文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也能判断出文章所使用的基本表达方式。能说出针对具体的文章说出记叙文所使用的一般线索,但遇到线索不是很明晰的时候就辨析不出来了。由此,根据单元提示中的说明,在《背影》一文中就可以线索为学习抓手,指导学生如何在作文中将能表达主题的事件,组织在这条线索上,并能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进行取舍,这也是可本课的教学目标及学习重点;文中所传递的情感可用来润滑学生反叛父母的磨擦,帮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与父母的冲突。另外,对于《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先生,学生在七年级学习《春》一文时已经有所了解,此项内容教师可交给学生自己去温习,没必要再将此做为一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但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利用这一知识积累检查学生对此掌握的基本情况,以判断这部分内容是否已经内化为学生个体知识的一部分了。
二、单元设计思路
原文 本单元共有四篇记叙性散文。这种文体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结构上有一条较明显的线索贯穿全文。《背影》与《永久的悔》为精读课文,教学这两篇文章,宜通过作者对亲情的感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珍惜、学会感激、学会理解与宽容。《铁骑兵》和《苏珊·安东尼》为略读课文,教学这两篇文章,可以通过文章中表现出的革命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引导学生学会坚强、建立自信。
学习本单元这四篇课文,可以“情”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可采用朗读教学法、情感体验法、优美词句品味法,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熏陶。
问题 文不对题。1. 根据下文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此处所述的不是单元设计的整体思路,应是对单元内所编选文的一个具体描述及编辑者所赋予每篇文章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功能。2. 设计者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脱离了教材编辑者的意图,教材的编辑者赋予该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叙事类散文的行文线索,及作者蕴含在事件中的情感。而设计者将单元教学目标设定在‚以‘情’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个教学目标既背离了教材编辑者的初衷,也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如何读懂此类文章。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了两个读懂此类文章的阅读策略:一是抓住文章的行为线索,二是事件中作者的情感趋向。
建议 将标题改为教材分析;根据单元说明重新对教材进行分析,并依据单元说明中的陈述与思考练习来确定《背影》一文的教学目标及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由此选择教学的方法。
修改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四篇叙述类散文《背影》《永久的悔》《铁骑兵》《苏珊〃安东尼》构成了本册书唯一的一个记叙文单元,《背影》位列第一篇课文。《背影》与《永久的悔》为精读课文,《铁骑兵》和《苏珊〃安东尼》为略读课文。单元说明写道‚读这样的散文,首先要抓住文章的叙事线索,如《背影》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永久的悔》以‘红的’‘黄的’‘白的’为线索,《铁骑兵》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苏珊〃安东尼》以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过程为线索;然后体会作者在叙事中所蕴涵的情感。‛这段话确定了本单元的两个教学目标:
叙事类散文的叙事线索;
领悟作者在叙事中蕴涵的情感。
三、单元教学目标
②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Z].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1。
原文 学习本单元应抓住文中的“情”与“神”,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问题 目标脱离教科书及语文学科基本特点设定;以教师为主体设计教学目标;目标的表述语不够清晰规范。
建议 根据单元说明及每篇课文后的习题设计,确定单元教学的重点;用清晰、规范,带有可操作性的外显行为动词陈述目标(可注意修改后的单元教学目标中所使用的加点词语);陈述目标时注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进行表述。
修改
1.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取并说出四篇文章的叙事线索,并能画出围绕这条线索作者所......
叙之事。
2. 分别判断四篇文章的作者在文中所叙之事中寄托或蕴含的情感。 ..
四、课时分配
原文 总课时7课时:《背影》2课时,《永久的悔》2课时,《铁骑兵》1课时,《苏珊·安东尼》2课时。
问题 课时分配有点太硬性,可以适当有些弹性,一个单元可以留出1节机动课时以备不时之需。
建议 《苏珊〃安东尼》是一篇略读课文,又是一篇翻译作品,与其他三篇课文相比,本文虽然较长,但语言浅显,一般阅读水平的学生均没有理解上的障碍。在本单元可以作为一篇练习寻找叙事线索的文章,学生只要能找出文章的线索,画出围绕线索所叙之事,说出所叙之事蕴含的情感趋向,即可视已完成此文的学习。一课时的时间基本能完成所设定的教学任务。将分配给《苏珊〃安东尼》的2课时匀出一课时作为弹性课时,以补其他学习之用。
修改 总课时7课时:《背影》2课时,《永久的悔》2课时,《铁骑兵》1课时,《苏珊〃安东尼》1课时,机动1课时。
《背影》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原文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语言朴实,意蕴深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教学中,宜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采用朗读、研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以及对文章重点词句的分析,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人间亲情。
问题 此处呈现的这几句话是面面俱到的空泛语言,缺少对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指导。所列教学方法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背影》是一篇内省式的抒情散文,作者将他对父亲的歉疚之情隐藏在了文章的叙事之中,全文未着一个‚情‛字,但字字句句都透着着浓
浓的情感,所以不宜采用课上朗读与合作研读的方式进行教学。
建议 应针对《背影》在单元中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选择能达成单元目标的教学内容,重点针对《背影》入题的独特视角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根据文章的抒情方式及作者情感的表达,本文宜采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研读及教学后的出声诵读。最不宜的是集体齐读。
修改
具体分析《背影》一文的叙事特点及文中所蕴涵的作者情感,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背影》可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特定情境中感人细节蕴涵的情感‛,转换成具体的教学内容就是‚以父亲的‘背影’为叙事线索,说出以此为线索好在哪里‛;‚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细节描写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两个教学内容也能从教学文本后编者设计的‚思考与练习‛得到证实。文后的四个‚思考与练习‛题暗和了前文所分析的《背影》一文在语文版教科书本册该单元的教学内容:第一题解决的是课文行文线索的问题;第二题至第四题强调的是在体会作者文中所蕴涵情感的基础上,逐步将这种情感由文中迁移至文外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用形象化的语言抒写自己对亲人的感念之情。
设计思路:以学生自主研读为主,教师巡视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最后依据学生对文章的诵读水平评判学生是否领悟了作者隐藏在事件中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原文 1. 揣摩文章朴实而简洁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
2. 仔细研读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 联系自己的生活,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内涵。
问题 脱离教材定目标;脱离学习需要定目标;将学习内容当做教学目标;目标表述语多使用内隐心理行为动词,如‚揣摩‛‚感悟‛‚学习‛‚体会‛等词的使用。
建议 依据《背影》一文所在单元的编排意图,此阶段学生学习的心理及情感需要,应提升的语文能力设计教学目标;将用外显,具可操作性的外显行为动词进行表述,注意修改部分所使用的加点词语。
修改 教学目标
1. 能在画出文中所写几件事的基础上,提取并说出《背影》一文的叙事线索。 ......
2. 通过自主研读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能说出文中所叙 ....
之事蕴藏的作者情感。
3. 能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
4. 能以特定情境中的感人细节为线索,选择事件,组织材料,并在叙事中写出.........一种自己的特定情感。 ③③ 参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Z].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5。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原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它感动了很多很多读者,因为它写出了人世间至深至诚的父子之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问题 导而不入。这个导入既起不到设疑激趣的作用,也无法统领全文。因为它承上没有紧扣欲达成的教学目标,启下没有开启教学之门,听完这段话,学生依然是站在文本之门的外面而走不进去。所以,它仅仅是一个聋子的耳朵摆设,有与没有都无伤大碍。
建议 教学导入的基本功能是设疑激趣,统领全文的教学,一篇课文的导入就是进入桃花源的山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所以,此文的导入可结合教学目标1、2及学生的喜欢读图的特点进行设计。
修改 自读课文,为下面的四幅图排序,并给每幅图加上一句话的文字说明(注意:①说明文字必须紧扣图画内容;②说明所用文字必须是课文中所有的。)[注:这四幅图可以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使用PPT呈现;一种打印出来制成学案
]
原文 2.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聆听配乐朗读,小声跟读、模仿,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验作品的情感。
(3)讨论交流。针对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如某些词语、句子等,提出疑问。梳理筛选,将学生比较关注的、较有价值的问题找出来,共同解答。
问题 整体感知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词语,教学的指导性不是很强;活动的顺序有些不太适合读文的思维过程。
建议 将‚整体感知‛修改为指向性比较强的教学指导语。调整三个活动的顺序,以适合读文的思维过程。
修改
2. 初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以自主阅读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1)独立阅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字/词典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并能结合上下语境确定它们的在文中的意义;使用不同的符号标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在书的空白处写出你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2)向周围的同学寻求帮助以解决你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均不能解决的问题,用语言记录下来,并用通顺、流畅、指向性较强的语言进行表述,以便向老师或全班同学寻求解
答的方法。
(3)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帮助每一个学生初步读懂课文
(4)聆听配乐朗读,小声跟读、模仿,通过仿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由四位朗读比较好的同学带着朗读课文(教师课前可对四位同学的朗读进行不足之处的个别指导)。
原文 3.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在写父子离别之前,作者还交代了随父奔丧、家境衰败、父亲到南京谋事等内容,从中可见父亲当时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这对写“背影”有什么作用?
(2)作者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运用了哪些富于表现力的词语?从中你看到了什么?默读第六自然段,注意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的读法。
(3)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们的含义。
(4)配乐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5)课件展示:父爱深深
问题 教学内容繁杂,五个问题均是针对课文内容及文中的细节进行设计,五个问题的解决欲达成的教学目标不是很清晰;五个问题之间缺乏内在的有逻辑的层级联系,看不出上一个问题的解决对解决下一问题的帮助。
建议 针对修改后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明确研读的内容与目的。修改留用第(1)个问题,第(2)问题移对下一个教学环节。(3)(4)(5)与所设计的四个目标均没有密切的联系,可删除。
修改
3. 研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辨析文章线索:感人的特定细节。
(1)独立阅读课文,请根据文中所定四件事情的顺序,仿照第一个方框中的短语,用一个短语概括另外三件事情。
(3)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能将这几件事联系在一起生活细节写在上图的圈A处。
(4)三读课文,你认为文中还有没有其他生活细节可以替代‚父亲背影‛将这几件事联
系在一起呢?请简述你的理由。
(5)讨论:你认为刚才大家列举的这些生活细节中,哪一个更适合做文章的叙事线索呢?依据文本说出你的理由。(同时解决课后练习第一大题)。
原文 4.品味鉴赏(探究学习)
(1)本文语言平淡中蕴涵深情,请从文中找出两个句子加以品味。
(2)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为什么?
(3)文末作者再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4)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仔细观察课本彩页中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说说画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拓展)
问题 ‚鉴赏‛用在此处有些虚空,‚品味鉴赏‛目的是什么,下面所设计的问题也不具备品味鉴赏与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均是不需要鉴赏与探究,只要读懂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的。设计者在此环节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目标缺少对应性。问题设计过于琐碎,没有核心问题。解答这些问题的指向也不清楚,不知想达成原教学目标中的哪一个。教学问题与教学活动的设计无法帮助学生体会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
建议 除第5个问题可移至拓展延伸环节修改使用之外,其它几个问题均可删除。 将‚作者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运用了哪些富于表现力的词语?从中你看到了什么?默读第六自然段,注意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的读法。‛移至这一环节。修改使用。修改教学环节的标题,在标题上明确呈现设计该环节的教学意图与教学指向。
修改
4. 品读课文——说出所叙事件中蕴含的对父亲的歉疚之情。
(1)作者文中四次写到‚父亲背影‛,牵出四件事,表达的是一种情感。‚父亲背影‛每出现一次,作者的情感就向纵深递进一次。请从四件事情中选择一件事,画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指出哪些词/句附著着作者的情感,作者想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2)以第6自然段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蕴含在对父亲的行动描写之中的?把表现作者感情的词语画出来,在默读中体会,并用读给他人听的方式呈现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原文 5.拓展延伸
提供舒禾《尚在旅途》片段(略),让学生拓展阅读。
问题 材料偏难,不太适合学生阅读;无法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文本特点离学生这节课所用的学习材料差异性太大,不利于所学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另外,这一环节的重点为教
学的演练环节,不应与其它四个环节并属。拓展阅读的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去较远,违背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结果一致性的原则。
建议 延伸阅读是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是帮助学生将课上所学的新知识或能力内化为自身认知图式中的一部分,变成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用一篇文体类似的学习材料进行替换。设计一道利用本文所得的写作知识学习写作的作文题目。此环节的小标题也需要根据所设计的训练内容重新拟定。
修改
四、 迁移训练
(1)自读本单元的《铁骑兵》,找出文章的叙事线索,画出文章所叙的几件事,分析作者是如何根据叙事线索按排事件的,说出作者在文中所叙事件中所蕴藏的情感。
(2)20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见书中彩色插页)一经发表,就感动了很多人。观者在为画中父亲苍桑感动之时,忽略了在父亲的左耳边插着一支油笔。请你以‚父亲耳边的这支油笔为线索‛,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联想,选取几件与这支油笔有关的3到5件事情,来倾诉一种你从这幅画中获取的感情。
附:修改后的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具体分析《背影》一文的叙事特点及文中所蕴涵的作者情感,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背影》可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特定情境中感人细节蕴涵的情感‛,转换成具体的教学内容就是‚以父亲的‘背影’为叙事线索,说出以此为线索好在哪里‛;‚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细节描写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两个教学内容也能从教学文本后编者设计的‚思考与练习‛得到证实。文后的四个‚思考与练习‛题暗和了前文所分析的《背影》一文在语文版教科书本册该单元的教学内容:第一题解决的是课文行文线索的问题;第二题至第四题强调的是在体会作者文中所蕴涵情感的基础上,逐步将这种情感由文中迁移至文外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用形象化的语言抒写自己对亲人的感念之情。
以学生自主研读为主,教师巡视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最后依据学生对文章的诵读水平评判学生是否领悟了作者隐藏在事件中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能在画出文中所写几件事的基础上,提取并说出《背影》一文的叙事线索。 ......
2. 通过自主研读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能说出文中所叙 ....
之事蕴藏的作者情感。 ④④ 参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Z].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5。
3. 能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
4. 能以特定情境中的感人细节为线索,选择事件,组织材料,并在叙事中写出一种自.........
己的特定情感。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初步判断课文的文体类型
自读课文,为下面的四幅图排序,并给每幅图加上一句话的文字说明(注意:①说明文字必须紧扣图画内容;②说明所用文字必须是课文中所有的。)[注:这四幅图可以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使用PPT呈现;一种打印出来制成学案
]
2. 初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
(1)独立阅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字/词典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并能结合上下语境确定它们的在文中的意义;使用不同的符号标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在书的空白处写出你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2)向周围的同学寻求帮助以解决你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均不能解决的问题,用语言记录下来,并用通顺、流畅、指向性较强的语言进行表述,以便向老师或全班同学寻求解答的方法。
(3)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帮助每一个学生初步读懂课文
(4)聆听配乐朗读,小声跟读、模仿,通过仿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由四位朗读比较好的同学带着朗读课文(教师课前可对四位同学的朗读进行不足之处的个别指导)。
3. 研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辨析文章线索:感人的特定细节。
(1)独立阅读课文,请根据文中所定四件事情的顺序,仿照第一个方框中的短语,用一个短语概括另外三件事情。
(3)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能将这几件事联系在一起生活细节写在上图的圈A处。
(4)三读课文,你认为文中还有没有其他生活细节可以替代‚父亲背影‛将这几件事联系在一起呢?请简述你的理由。
(5)讨论:你认为刚才大家列举的这些生活细节中,哪一个更适合做文章的叙事线索呢?依据文本说出你的理由。(同时解决课后练习第一大题)。
4. 品读课文——说出所叙事件中蕴含的对父亲的歉疚之情。
(1)作者文中四次写到‚父亲背影‛,牵出四件事,表达的是一种情感。‚父亲背影‛每出现一次,作者的情感就向纵深递进一次。请从四件事情中选择一件事,画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指出哪些词/句附著着作者的情感,作者想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2)以第6自然段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蕴含在对父亲的行动描写之中的?把表现作者感情的词语画出来,在默读中体会,并用读给他人听的方式呈现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四、 迁移训练
1. 自读本单元的《铁骑兵》,找出文章的叙事线索,画出文章所叙的几件事,分析作者是如何根据叙事线索按排事件的,说出作者在文中所叙事件中所蕴藏的情感。
2. 20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见书中彩色插页)一经发表,就感动了很多人。观者在为画中父亲苍桑感动之时,忽略了在父亲的左耳边插着一支油笔。请你以‚父亲耳边的这支油笔为线索‛,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联想,选取几件与这支油笔有关的3到5件事情,来倾诉一种你从这幅画中获取的感情。
3. 案例修改的反思
在此,尽管我们对所节录的案例中的突出问题,但并不说明原设计没有可取之处,原案例中所呈现出的优长还有比较明显的,与同时期的其它同类案例相比,它还是力图在设计中体现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以下几方面还是值得教师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借鉴的。 对单篇课文教学的设计关注到了它在整个单元中的位置,能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角度
确定设计的思路,这是突出于其它设计的地方。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表述,还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整个设计在力争转换教学
的基本理念,体现出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转变。特别是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呈现出来的教学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眼中的学生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对应性,基本遵循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
容、学习结果前后一致的原则。
教学活动的设计基本能以学生的自主研读、合作学习为主进行设计,透露出了教师
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及合作者的基本思想。
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尽管零乱,但基本是基于文本所设计的,部分问题就是课后的
练习设计,基本没有跳出文本之外的问题设计,无论是高质量的问题还是低质量的
问题都是以文本为阅读基点提出来的。
整个设计没有染上泛“人文性”的弊病,学生的活动还是紧紧围绕语言的运用与语
文能力的提升进行设计的,活动虽然多杂,但基本还是在尽语文作为一门学校课程应尽的职责。
4. 《背影》的教学素材
★《背影》一文的创作背景
1. 朱自清曾在当年的《中学生》杂志上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2.《背影》一文发表的两年前,朱自清与其父小坡公因家庭琐事引发冲突,后又因《笑的历史》一文的语言,更加触怒其父,为息父亲之怒,缓和父子的感情,化解父子的矛盾,朱自清一直希望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一方面能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与深爱,一方面又能使父亲忘却生活中的不愉快而原谅自己的年少无知,同是又能接纳自己的道歉,以此化解父亲心中多年的郁结之气。就是在这种长期怀揣内疚之心境的情形下,当朱自清阅读父亲信中之语时,被父亲信中言语所动含泪写下了《背影》。《背影》的发表也确实起到了从根本上冰释父子之间多年积怨的作用,实现了朱自清创作此文的最初价值。
★ 名人读《背影》
叶圣陶谈《背影》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并不是平时看见的。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有一层可以注意:父子两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二天渡江上车,也有大半天的时间,难道除了写出来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没有旁的事情吗?那一定有的,被朋友约去游逛不就是事情吗?然而只用一句话带过,并不把游逛的详细情形写出来,又是什么缘故?缘故很容易明白:游逛的事情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所以不用写,凡是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父亲的背影有关系。
这篇里叙述看见父亲的背影而非常感动,计有两回:一回在父亲去买橘子,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一回在父亲下车走去,混入来往的人群里头的时候。前一回把父亲的背影仔细描写:他身上穿什么衣服,他怎样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都依照当时眼见的写出来。在眼见这个背影的当儿,作者一定想到父亲不肯让自己去买橘子,仍旧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这和以前的不放心让茶房送,定要他亲自来送,以及他的忙着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钱,嘱托车上的茶房好好照应他的儿子等等行为是一贯的,中间含蓄一股爱惜儿子的深情。作者又一定想到父亲为着爱惜儿子,情愿在铁道两边爬上爬下,做一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这真是除了永远感激以外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事情。以上这些意思当然可以写在文章里
头,但是不写也一样,读者看了前面的叙述以及对于背影的描写,已经能够领会到这些意思了。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读者自能领会到,那么明白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自己流泪完事。后一回提到父亲的背影并不描写,只说“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这一个消失在人群里头的背影是爱惜他的儿子无微不至的,是叮咛再三舍不得和他的儿子分别的。但是现在不得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去了,做儿子的想到这里自然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绪,也说不清是悲酸还是惆怅。和前面所说的理由相同,这些意思也是读者能够领会到的,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完事。
到这里,全篇的主旨可以明白了。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就是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股深情。
文章里记载父亲的话只有四处,都非常简单。并不是在分别的那一天,父亲只说了这几句简单的话,只因这几句简单的话都是深情的流露,所以作者特地记载下来。在作者再三劝父亲不必亲自送去的当儿,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在到了车上,作者请父亲回去的当儿,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在买来了橘子将要下车的当儿,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在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的当儿,父亲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里头含蓄着多少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谁都辨别得出。我们读到这几句话,不但感到了这些意思,还仿佛听见了那位父亲当时的声音。
其次要说到叙述动作的地方。叙述一个人的动作当然先得看清楚他的动作。如不看清楚,凭什么来叙述呢?既然看清楚了,还得选用最适当的话写出来,这才能使读者读了之后,宛如看见了这些动作。这篇里叙述父亲去买橘子,从走过去到回到车上来,动作很繁复。作者所选用的话都很适当,排列又有条理,使我们在宛如看见了这些动作以外,还觉得那位父亲真做了一番艰难而愉快的工作。还有,所有叙述动作的地方都是实写,惟有附加在“扑扑衣上的泥土”以下的“心里很轻松似的”一语,是作者眼光里看出来的,是虚写。这一语很有关系,把上面的“扑扑衣上的泥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而且把父亲情愿去做这一番艰难工作的心情完全点明白了。
有几处地方是作者说明自己的意思的:在叙述父亲要亲自去送的当儿,就说自己“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了;在叙述父亲和脚夫讲价钱的当儿,就说自己“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在叙述父亲郑重叮嘱车上茶房的当儿,就说自己“心里暗笑他的迂”。这些都有衬托的作用,可以见到父亲始终把作者看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所以随时随地给他周妥地照顾着。至于“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那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作者责备自己的意思。“聪明过分”,“太聪明了”,换一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为什么一点也不聪明?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贴父亲的心情。
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多读几遍,自然有数。如果读得合乎自然语调,人家听了一定很满足很愉快,因为他听见了一番最精粹的说话。
(摘自《文章例话》)
朱自清的“平常心”
舒禾
《背影》之闻名,其实在平常。也不必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只就是平常,恰如棉布之于绫罗绸葛,柴扉炊烟之于钟鸣鼎食,自然抹去了“为文造情”多有的刻意造作之痕。按说,这样的取材细微、速写简易,最难见奥妙,但作者无意雕琢经营自己的感受,就让它吐露又何妨!有几分悲凉寥落,有几分温暖惆怅,像是有什么,又像是没有什么“父亲蹒跚远去了”,在父与子之间、过去与未来之间,一切很简单又很复杂地凝聚着“天涯沦落共此间”的感情,原是人人皆可体味而又体味不尽的。朦胧的启示也许就在这里自然和灵魂在其中启示了自身。启示什么并不须指点,它的召唤力正在于永远为非强迫的响应留有余地。
在50年代,关于《背影》曾发生过是否宣扬小资产阶级感情以及应否再把它选入教材的讨论。恐怕后来连这样的讨论也不需要了。然而即令在“无情”的时代气氛里,仍有不少人悄悄留连于这种寓温润于朴素的文字,好像在沙漠中邂逅绿泽、水泉。许多人,包括隔代陌生的人,或许也在性情上响应过朱自清,无缘耳提面命,多在亲切的影响。他为人为文的“平常”沟通着人世间疏离的感情。
非常之文,非常之事,世上有,但多不在强求,强求易燥,燥则易折。《论语》上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狂者常抱非常之情意,狷者多守持平常心,差不多是这意思。在孔夫子看,狂狷是要互补着才好。朱自清算不上强者,性格的收敛或许注定了理想的不能圆满、注定了低调的人生,只能于有所不为中有所为。这倒也落得难在身后有一本不平淡的传记,或者说正像他的文章、生业都缺少非常的主题材料。然而平常之于他,未始不难。所以好多年,他常在寂寞困愁里,一首《盛年自怀》写着:“前尘项背遥难忘,当世权衡苦太苛。剩欲向人贾余勇,漫将顽石自蹉磨。”
五四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后来不能不各自须寻各自门。在“蹉磨”中做着,努力着,这是朱自清选择和实践的一路。同好的还有叶圣陶、夏尊、丰子恺、刘半农、郑振铎、闻一多、俞平伯、宗白华、沈从文诸位,大致相知相沫,服务于教育、文学、出版,可以说,偏于文化学术园地的耕耘。朱自清更是在中学和大学的教坛上鞠躬尽瘁而殁。在当时,恐怕很难评价这种节制、淡泊的人世态度。然而朱先生的定力在于此,文化和人格理想也在于此。我们读其遗文,想其为人,可知他如何以踏实、持正、勤勉、厚容的质料来铺这条路。人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又只能以自己的方式、不媚不亢的态度投入这时代。如此,朱自清大约寄怀于顾亭林的精神“自今以往当思以„中材而涉末流‟之戒”。即在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躬行着“博学于文”和“行已有耻”,一面不苟且遁世,一面又“明其道而不急其功”,当然算不上时
代的先锋,却也在路上留了些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更像任着一种“牛轭精神”,苦乐皆在其间。这种精神落实到文化学术上,其益处大概仍在“为非强迫的响应留有余地”。比如我们注意到在治学上取一种不武断的态度,既非“信古”又非“疑古”的“-释古”取向,都同不求甚解而好言语道断的风气不相同的。
从一种望而崇高的政治意识和使命感去判断,朱自清所选择的路并非一条大道,甚至在多为慷慨激昂之气所弥漫的年代,连他本人也要惋叹走着一条“死路”,在当时和嗣后,人多以为无望。但他又不肯自弃,因为他实在是以教育和学术的传播为自己的生命了。其实,世界上原本是没有路的,或者他因为承认了一己的有限,便在这有限里来燃尽了自己。
如果以朱自清的状态来看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不论一时的兴衰,大概可以承认他们的选择本来是很有限的。多少年,读书人常在考虑进退的问题、“独善”和“兼济”的问题“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选择的矛盾联系着身心的忧乐穷达。这似乎难以正确或错误、积极或消极的尺子来作简单衡量。长话短说,一个平常的耕耘者比建功立业的斗士可能要显得缺乏意志与热情。然而情愿放弃担当主要角色的机会,情愿承受寂寞而耽于一种心灵的跋涉,比如自处于学术之角,亦未必不充实,不能有卓然的奉献。尽管这体现为一种退避、妥协,甚至是无可奈何的,且常与人生的问疑为伴何来何往,生兮死兮,颇以诱惑纠缠为苦。
(节自《读书》1989年第11期,舒禾《尚在旅途》)
从《背影》看散文如何选择表现角度
凌焕新
如何选择表现角度?这是散文创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绝非雕虫小技。在我们的文苑中,善于选择角度者,则可能自成高格,不善于选择者,往往流入下品。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这个特殊的一面,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 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正面写当然有正面的好处,然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感到呆板乏味。契诃夫给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五张描写得很详细的脸,会使读者的注意力疲劳。”(《契诃夫论文集》)《背影》则另辟蹊径。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作为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无不了如指掌。然而当父亲临别送行的一刹那,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动的眼泪。这一背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找不到了。犹如电影画面那样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浓,人愈远而心愈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父亲困顿的际遇,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它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幅父子告别图。是的,写人物从背影这个角度着墨,为数很少,然
而,“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伯子论文》)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朱自清先生知难而上,选择背影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事物的一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
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
写作对象的素材都是分散的、零碎的,艺术家如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于把这些光束进行聚合,从而形成艺术的焦点。父亲在火车站爬月台时“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背影,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它就是这篇散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抓住这特殊的一点,似乎把儿子对父亲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绪都奔向一个中心进行集中、组合、强调,熔铸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挑选什么角度,除了便于将分散孤立的东西化为凝聚的一点外,还要注意能否表现事物的本质方面。有些角度,只能表现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的表象,有些角度,甚至可能丑化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次要的、局部的东西表现为主要的整体的东西。这样的角度就不足取。倘若刻画人物,如何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特征呢?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语)。然而朱自清先生描写的这个特殊的背影,却也同画眼睛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个角度观察,不仅看到父亲“形”的特点,还洞察到他“神”方面的种种本质特性。那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伤、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出来。背影,犹如电光石火,一下子照亮了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的灵魂。
背影的表现角度,给人以驰骋想象的艺术境界。特定情景下的父亲背影,特别是离“我”有一定距离的背影,由于视觉角度的限制,省略了父亲的脸部及其正面表情动作的种种描绘,作者只用极简练的速写笔法,抓住传神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从父亲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人们会联想到父亲当时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从背影中,人们还会想得更多,似乎会看到父亲家道日衰的过去,也会预见到他离“大去之期不远”的未来。而这背影,实际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投影。如果读者鼓起想象的双翼,那么,还会从中看到千万旧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看到这个社会暗无天日的巨大阴影。由于背影的表现角度选得好,写得隐而不露,约而不繁,含不尽之意于背影之外,发人深思,催人联想,所以它具有较大的艺术容量,经得起读者反复鉴赏。记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说过:“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美学原理》)朱自清先生选择这个特定的角度写背影,也就是要创造引起读者艺术想象的诱发物。如果表现角度平直浅露,写足写满,势必束缚了读者想象的翅膀,限制读者的艺术再创造,使笔下的形象变成失去艺术生命的“死物”。为此,选择角度,要从有利于给读者创造想象的艺术天地着眼。
散文的表现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给散文带来摇曳多姿、群芳争妍的风采;散文的表现角度也需巧于运思,独具一格,散文具有作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散文的表现角度既是技巧问题,又同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有关,渗透着他们的美学理想。愿我们的散文爱好者,从《背影》的可贵经验中,吸取有益的启示吧!
读朱自清《背影》
季羡林
这几乎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自来论之者众矣。但是,我总觉得,还有许多话要说,所以写了这一篇短文。
从艺术性来看,这一篇文章朴素无华,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这是朱自清先生一贯的文风,实际上用不着再多费笔墨,众多的评论家,在这一点上,意见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思想性,则可说的话就非常非常多了。我个人认为,有一些十分重要的话,过去并没有人说过,不能不影响对这一名篇的欣赏。
要想真正理解这一篇文章的涵义,不能不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谈起。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义呢?几乎言人人殊,论点多如牛毛。但我认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先师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中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见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白虎通》的“三纲”,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六纪”指的是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这些话今天看来未免有点迂腐,也不能说,其中没有糟粕,比如“夫为妇纲”之类。至于君臣,今天根本没有了,但是国家与人民却差堪比拟。总之,我们应取其精髓,不能拘泥于字面。 无独有偶,我偶然读到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教授的一篇访问记。饶先生说:“中国文化所以能延绵数千年,仍有如此凝聚力量,实乃受两个因素所驱使,一是文字,二是纲纪,即礼也。依我多年所悟,中华文化的特点,是在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这个关系就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要明是非,方能取得„和‟,所以《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 饶先生的意见同陈先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两位哲人实在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今天,我们在国内讲“安定团结”,在国际上我们主张和平,讲“和为贵”。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都需要一定道德伦理的制约,纲纪就是制约的手段。没有这个手段,则国将大乱,国际间也不会安宁。打一个简单明了的比方,纲纪犹如大街上的红绿灯。试思:如果大街上没有了红绿灯,情况将会何等混乱,不是一想就明白吗?
我仿佛听到有人提抗议了:你扯这么远,讲这样一些大道理,究竟想干什么呢? 我并没有走题,而且是紧紧地扣住了题,《背影》表现的就正是三纲之一的父子这一纲的真精神。中国一向主张父慈子孝,在社会上,孝是一种美德。在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皇帝标榜“以孝治天下”,然而,在西方呢,拿英文来说,根本就没有一个与汉文“孝”字相当
的单词,要想翻译中国的“孝”字,必须绕一个弯子,译做filial Piety,直译就是“子女的虔诚”。你看嗦不嗦!
这一字之差,有人或许说这是一件小事。然而,据我看,这却是一件大事,明确地说明了东西社会伦理道德之不同。我只说我们的好,不说别人的坏。西方当然也有制约社会活动求得安定的办法,否则社会将不成为社会了。我们中国的办法就是利用几千年传下来的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精义纲纪的学说,来调整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得到调整,则社会安定也就有了保障。再济之以法,那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我觉得,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篇名文所蕴涵的真精神。若只拘泥于欣赏真挚感人的父子之情,则眼光就未免太短浅了。
教学案例分析样章:《背影》
(一)明确教学目标(介绍课标的内容和要求,并对内容和要求做以解析。)
(二)教学内容分析(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所在;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问题做以预设和分析。)
(三)教学活动设计(可以是针对全课的设计,也可以使针对某个教学环节的活动设计,应在设计中说明设计理念和活动实施要点。)
(四)教学案例点评(结合新课程理念,对经典教学案例做以分析、点评。)
(五)教学素材拓展(给教师教学该内容提供一些素材型资源、好的题目或应用案例。)
(六) 教学研究反思(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研讨和教师自我反思。)
第一节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80%的教学时间都被用于了读文的教学。目前受诟病最多的也是阅读教学,众人的责难已经触及了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由最初对教科书中选文陈旧的批语,到教学模式的僵化,再到教学过程的死板,最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可这些批评都是浮于语文教学的浅层与表面,并没有真正触及到造成语文教学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教学内容的内隐、多义、随意、游移是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本质原因,教学目标的模糊、笼统、空泛是造成语文教学问题重重的直接原因。根据教科书的编排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问题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目前解决诸多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个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一、恰当选择教学内容的步骤
首先:看课文所在的学段及该学段的教学目标。
其次:看课文所在的单元及单元教学目标。
再次:看课文所在单元的前后单元的教学目标。
第四:看课文所在的单元由哪几篇文章组成,以及该文本位列此单元第几篇。
第五: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单元选篇分析此课文应承担教学任务。
第六:依据所确定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需要、执教者的特点,学生的起点水平确定
教学内容。
第七:利用课后的思考与练习验证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编者编选此文的意图。 第八:将教学内容并逐步细化确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二、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是:“能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教师教学时可依据“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中的有关要求,结合文本的文体特征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再依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文章内能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可依据以下步骤进行确定,并用外显行为动词进行可操作性的表述。表述教学目标常用的外显行为动词:
表2-: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表
表2-:编写情感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表
三、教学案例分析:
(一)小说教学
(二)散文教学 散文作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是智慧的结晶,有着迷人的风采与魅力。我国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缜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艺术表现形式异彩纷呈,在一个广阔的文学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依据散文的文体特征及“课标”的有关教学要标,教学可从以下散文教学目标中选择能满足学生需要,适合学生学力水平的教学目标。然后,再将你所选定的这个教学目标与教科书中对该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来确定此文的教学目标,并据此确定哪些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教学内容。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一是从文体特征进行确定;二是从文章内容确定;三是从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进行确定。初中阶段散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列举如下:
能在3分钟以内通读1500字左右的散文类文章。
能依据上下语境推断出陌生词语/多义词语/关键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能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判断散文的基本类型。
能说出叙事散文所叙之事,文章的结构线索以及作者是如何借所叙之事来传递感情
的。
能说出写景散文的一般特点,并判断作者是借景言志,还是借景抒情。
能说出文章是写实之作,还是虚构之笔。
能依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表达方式,区分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能根据不同的散文类型,说出文章所定的基本内容。
能用概念图的形式画出文章的结构,并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标出文章的思路
能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依据中心句说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能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依据文章中所写的内容,用2-4句话概括文章的主题。 能够针对文章的关键地方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能整合文章有争议的地方,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能用文章中的相关语句或有
关细节来证明观点的合理。
1. 案例介绍
朱自清的《背影》是各版教材均选编了一篇经典写人叙事的散文,但因其编辑意图的不同,各家出版社所赋予它的基本教学任务也不同,教师教学时应根据所使用的版本及《背影》所在的学段、单元、篇序选择适合学生学力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问题来选择并确定其教学内容。对《背影》一文的设计也因设计者的不同而有年差异,那些被各类杂志发表出来的教学设计虽是精品中的精品,集中反映了设计者在教学此文时的教学智慧及独特体验。但由于长期以来受某此惯性思维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难免不受其影响,所以在设计时会呈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在此所选教学案例是一位使用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老师,编写的《背影》所在单元教学设计,在此仅节录了单元整体设计及《背影》一文的教学设计。之所以选择此篇设计做为分析的案例,是因为它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型,对这篇案例的分析与修改,可以帮助教科书的使用者校正一些教学中难以把握,而又找不到解决途径的问题。这篇教学设计刊登在《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的第15页-第16页。
2. 案例点评
单元整体设计①
一、学情分析
原文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自主阅读、收集和处理信息、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
问题 对学情的分析过于宽泛,对设计教学起不到实际的指导作用,有同于无,所起的作用仅仅是摆在这里,实用性不强。虽然实用性不强,但说明了设计者的心中还是装有学生,在潜意识中还是明白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只是基本的落实不是很到位。
建议 可从以下层面进行学情分析:
描述任教班级的基本情况(这一条可以根据你的经验虚拟一个班级,主要是让教师
在备课有这种意识就可以):
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学习此文时是否积累了一些与文章及作者有关的背景知识;
在此之前学生是否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具不具备这方面的有关知识;会不会阅读① 郑丽洪. 《背影》教学设计[J]. 语文建设,2006(1):15-16。
一篇叙述类散文;对叙述类散文的叙写方式是否清楚;
学习需要:在本单元应该掌握的有关记叙文的阅读知识或阅读技巧;
学力水平:学生能否借助文章的助读系统读懂课文,并针对有疑问处提出有质量的
问题;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与同伴一起合作解决自读文章时留下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应提升的能力,或者所学习的新的阅读知识与阅读技能。
修改
初二(1)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0人。学生学习《背影》一文时, 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与父母的关系基本处于相对比较紧张的时期,事事都与父母拧着做,处处都觉得父母就是他人生成长路上的束缚者,时时都想着要挣脱父母的管教。彰显个性,初长成人是这个时期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另外,借助上星期的一个与父母关系的小调查,班中有85%的学生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所得亲情比分呈现出‚关系平等,有待加温‛的结论。《背影》一文创作年代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文章所传递的情感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父子亲情。《背影》被编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设计教学时初充分考虑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之外,也可充分利用文中传递的情感,帮助学生尽快渡过青春叛逆期,走好生命的这一转折期。
班级中的学生对语文课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上课时一般能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比较强,学习的基本状态处于‚喂食‛状态,没有积极主动思考的意识,被动学习的惯性十分强。李强等四位同学的朗读水平比较好,在教学《背影》时可充分发挥他们的优长,通过他们的演示与帮助,提升全班同学的朗读水平;程永泉等10人是写作记叙文、编故事、讲故事的高手,可利用他们指导其他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范小明同学性格比较孤僻,基本不太愿意参与任何学习活动,但内心情感很丰富,对问题的思考常常有自己的独特看法,有时他的分析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可尊重他的意愿,尽可能为他提供独立学习的空间。
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之前,学生已积累了不少有关记叙文的知识,他们分别在七年级及八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了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叙述类散文,95%的学生都能准确地从文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也能判断出文章所使用的基本表达方式。能说出针对具体的文章说出记叙文所使用的一般线索,但遇到线索不是很明晰的时候就辨析不出来了。由此,根据单元提示中的说明,在《背影》一文中就可以线索为学习抓手,指导学生如何在作文中将能表达主题的事件,组织在这条线索上,并能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进行取舍,这也是可本课的教学目标及学习重点;文中所传递的情感可用来润滑学生反叛父母的磨擦,帮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与父母的冲突。另外,对于《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先生,学生在七年级学习《春》一文时已经有所了解,此项内容教师可交给学生自己去温习,没必要再将此做为一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但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利用这一知识积累检查学生对此掌握的基本情况,以判断这部分内容是否已经内化为学生个体知识的一部分了。
二、单元设计思路
原文 本单元共有四篇记叙性散文。这种文体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结构上有一条较明显的线索贯穿全文。《背影》与《永久的悔》为精读课文,教学这两篇文章,宜通过作者对亲情的感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珍惜、学会感激、学会理解与宽容。《铁骑兵》和《苏珊·安东尼》为略读课文,教学这两篇文章,可以通过文章中表现出的革命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引导学生学会坚强、建立自信。
学习本单元这四篇课文,可以“情”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可采用朗读教学法、情感体验法、优美词句品味法,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熏陶。
问题 文不对题。1. 根据下文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此处所述的不是单元设计的整体思路,应是对单元内所编选文的一个具体描述及编辑者所赋予每篇文章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功能。2. 设计者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脱离了教材编辑者的意图,教材的编辑者赋予该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叙事类散文的行文线索,及作者蕴含在事件中的情感。而设计者将单元教学目标设定在‚以‘情’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个教学目标既背离了教材编辑者的初衷,也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如何读懂此类文章。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了两个读懂此类文章的阅读策略:一是抓住文章的行为线索,二是事件中作者的情感趋向。
建议 将标题改为教材分析;根据单元说明重新对教材进行分析,并依据单元说明中的陈述与思考练习来确定《背影》一文的教学目标及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由此选择教学的方法。
修改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四篇叙述类散文《背影》《永久的悔》《铁骑兵》《苏珊〃安东尼》构成了本册书唯一的一个记叙文单元,《背影》位列第一篇课文。《背影》与《永久的悔》为精读课文,《铁骑兵》和《苏珊〃安东尼》为略读课文。单元说明写道‚读这样的散文,首先要抓住文章的叙事线索,如《背影》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永久的悔》以‘红的’‘黄的’‘白的’为线索,《铁骑兵》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苏珊〃安东尼》以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过程为线索;然后体会作者在叙事中所蕴涵的情感。‛这段话确定了本单元的两个教学目标:
叙事类散文的叙事线索;
领悟作者在叙事中蕴涵的情感。
三、单元教学目标
②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Z].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1。
原文 学习本单元应抓住文中的“情”与“神”,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问题 目标脱离教科书及语文学科基本特点设定;以教师为主体设计教学目标;目标的表述语不够清晰规范。
建议 根据单元说明及每篇课文后的习题设计,确定单元教学的重点;用清晰、规范,带有可操作性的外显行为动词陈述目标(可注意修改后的单元教学目标中所使用的加点词语);陈述目标时注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进行表述。
修改
1.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取并说出四篇文章的叙事线索,并能画出围绕这条线索作者所......
叙之事。
2. 分别判断四篇文章的作者在文中所叙之事中寄托或蕴含的情感。 ..
四、课时分配
原文 总课时7课时:《背影》2课时,《永久的悔》2课时,《铁骑兵》1课时,《苏珊·安东尼》2课时。
问题 课时分配有点太硬性,可以适当有些弹性,一个单元可以留出1节机动课时以备不时之需。
建议 《苏珊〃安东尼》是一篇略读课文,又是一篇翻译作品,与其他三篇课文相比,本文虽然较长,但语言浅显,一般阅读水平的学生均没有理解上的障碍。在本单元可以作为一篇练习寻找叙事线索的文章,学生只要能找出文章的线索,画出围绕线索所叙之事,说出所叙之事蕴含的情感趋向,即可视已完成此文的学习。一课时的时间基本能完成所设定的教学任务。将分配给《苏珊〃安东尼》的2课时匀出一课时作为弹性课时,以补其他学习之用。
修改 总课时7课时:《背影》2课时,《永久的悔》2课时,《铁骑兵》1课时,《苏珊〃安东尼》1课时,机动1课时。
《背影》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原文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语言朴实,意蕴深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教学中,宜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采用朗读、研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以及对文章重点词句的分析,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人间亲情。
问题 此处呈现的这几句话是面面俱到的空泛语言,缺少对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指导。所列教学方法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背影》是一篇内省式的抒情散文,作者将他对父亲的歉疚之情隐藏在了文章的叙事之中,全文未着一个‚情‛字,但字字句句都透着着浓
浓的情感,所以不宜采用课上朗读与合作研读的方式进行教学。
建议 应针对《背影》在单元中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选择能达成单元目标的教学内容,重点针对《背影》入题的独特视角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根据文章的抒情方式及作者情感的表达,本文宜采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研读及教学后的出声诵读。最不宜的是集体齐读。
修改
具体分析《背影》一文的叙事特点及文中所蕴涵的作者情感,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背影》可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特定情境中感人细节蕴涵的情感‛,转换成具体的教学内容就是‚以父亲的‘背影’为叙事线索,说出以此为线索好在哪里‛;‚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细节描写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两个教学内容也能从教学文本后编者设计的‚思考与练习‛得到证实。文后的四个‚思考与练习‛题暗和了前文所分析的《背影》一文在语文版教科书本册该单元的教学内容:第一题解决的是课文行文线索的问题;第二题至第四题强调的是在体会作者文中所蕴涵情感的基础上,逐步将这种情感由文中迁移至文外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用形象化的语言抒写自己对亲人的感念之情。
设计思路:以学生自主研读为主,教师巡视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最后依据学生对文章的诵读水平评判学生是否领悟了作者隐藏在事件中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原文 1. 揣摩文章朴实而简洁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
2. 仔细研读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 联系自己的生活,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内涵。
问题 脱离教材定目标;脱离学习需要定目标;将学习内容当做教学目标;目标表述语多使用内隐心理行为动词,如‚揣摩‛‚感悟‛‚学习‛‚体会‛等词的使用。
建议 依据《背影》一文所在单元的编排意图,此阶段学生学习的心理及情感需要,应提升的语文能力设计教学目标;将用外显,具可操作性的外显行为动词进行表述,注意修改部分所使用的加点词语。
修改 教学目标
1. 能在画出文中所写几件事的基础上,提取并说出《背影》一文的叙事线索。 ......
2. 通过自主研读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能说出文中所叙 ....
之事蕴藏的作者情感。
3. 能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
4. 能以特定情境中的感人细节为线索,选择事件,组织材料,并在叙事中写出.........一种自己的特定情感。 ③③ 参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Z].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5。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原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它感动了很多很多读者,因为它写出了人世间至深至诚的父子之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问题 导而不入。这个导入既起不到设疑激趣的作用,也无法统领全文。因为它承上没有紧扣欲达成的教学目标,启下没有开启教学之门,听完这段话,学生依然是站在文本之门的外面而走不进去。所以,它仅仅是一个聋子的耳朵摆设,有与没有都无伤大碍。
建议 教学导入的基本功能是设疑激趣,统领全文的教学,一篇课文的导入就是进入桃花源的山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所以,此文的导入可结合教学目标1、2及学生的喜欢读图的特点进行设计。
修改 自读课文,为下面的四幅图排序,并给每幅图加上一句话的文字说明(注意:①说明文字必须紧扣图画内容;②说明所用文字必须是课文中所有的。)[注:这四幅图可以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使用PPT呈现;一种打印出来制成学案
]
原文 2.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聆听配乐朗读,小声跟读、模仿,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验作品的情感。
(3)讨论交流。针对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如某些词语、句子等,提出疑问。梳理筛选,将学生比较关注的、较有价值的问题找出来,共同解答。
问题 整体感知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词语,教学的指导性不是很强;活动的顺序有些不太适合读文的思维过程。
建议 将‚整体感知‛修改为指向性比较强的教学指导语。调整三个活动的顺序,以适合读文的思维过程。
修改
2. 初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以自主阅读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1)独立阅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字/词典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并能结合上下语境确定它们的在文中的意义;使用不同的符号标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在书的空白处写出你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2)向周围的同学寻求帮助以解决你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均不能解决的问题,用语言记录下来,并用通顺、流畅、指向性较强的语言进行表述,以便向老师或全班同学寻求解
答的方法。
(3)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帮助每一个学生初步读懂课文
(4)聆听配乐朗读,小声跟读、模仿,通过仿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由四位朗读比较好的同学带着朗读课文(教师课前可对四位同学的朗读进行不足之处的个别指导)。
原文 3.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在写父子离别之前,作者还交代了随父奔丧、家境衰败、父亲到南京谋事等内容,从中可见父亲当时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这对写“背影”有什么作用?
(2)作者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运用了哪些富于表现力的词语?从中你看到了什么?默读第六自然段,注意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的读法。
(3)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们的含义。
(4)配乐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5)课件展示:父爱深深
问题 教学内容繁杂,五个问题均是针对课文内容及文中的细节进行设计,五个问题的解决欲达成的教学目标不是很清晰;五个问题之间缺乏内在的有逻辑的层级联系,看不出上一个问题的解决对解决下一问题的帮助。
建议 针对修改后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明确研读的内容与目的。修改留用第(1)个问题,第(2)问题移对下一个教学环节。(3)(4)(5)与所设计的四个目标均没有密切的联系,可删除。
修改
3. 研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辨析文章线索:感人的特定细节。
(1)独立阅读课文,请根据文中所定四件事情的顺序,仿照第一个方框中的短语,用一个短语概括另外三件事情。
(3)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能将这几件事联系在一起生活细节写在上图的圈A处。
(4)三读课文,你认为文中还有没有其他生活细节可以替代‚父亲背影‛将这几件事联
系在一起呢?请简述你的理由。
(5)讨论:你认为刚才大家列举的这些生活细节中,哪一个更适合做文章的叙事线索呢?依据文本说出你的理由。(同时解决课后练习第一大题)。
原文 4.品味鉴赏(探究学习)
(1)本文语言平淡中蕴涵深情,请从文中找出两个句子加以品味。
(2)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为什么?
(3)文末作者再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4)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仔细观察课本彩页中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说说画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拓展)
问题 ‚鉴赏‛用在此处有些虚空,‚品味鉴赏‛目的是什么,下面所设计的问题也不具备品味鉴赏与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均是不需要鉴赏与探究,只要读懂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的。设计者在此环节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目标缺少对应性。问题设计过于琐碎,没有核心问题。解答这些问题的指向也不清楚,不知想达成原教学目标中的哪一个。教学问题与教学活动的设计无法帮助学生体会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
建议 除第5个问题可移至拓展延伸环节修改使用之外,其它几个问题均可删除。 将‚作者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运用了哪些富于表现力的词语?从中你看到了什么?默读第六自然段,注意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的读法。‛移至这一环节。修改使用。修改教学环节的标题,在标题上明确呈现设计该环节的教学意图与教学指向。
修改
4. 品读课文——说出所叙事件中蕴含的对父亲的歉疚之情。
(1)作者文中四次写到‚父亲背影‛,牵出四件事,表达的是一种情感。‚父亲背影‛每出现一次,作者的情感就向纵深递进一次。请从四件事情中选择一件事,画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指出哪些词/句附著着作者的情感,作者想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2)以第6自然段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蕴含在对父亲的行动描写之中的?把表现作者感情的词语画出来,在默读中体会,并用读给他人听的方式呈现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原文 5.拓展延伸
提供舒禾《尚在旅途》片段(略),让学生拓展阅读。
问题 材料偏难,不太适合学生阅读;无法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文本特点离学生这节课所用的学习材料差异性太大,不利于所学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另外,这一环节的重点为教
学的演练环节,不应与其它四个环节并属。拓展阅读的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去较远,违背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结果一致性的原则。
建议 延伸阅读是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是帮助学生将课上所学的新知识或能力内化为自身认知图式中的一部分,变成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用一篇文体类似的学习材料进行替换。设计一道利用本文所得的写作知识学习写作的作文题目。此环节的小标题也需要根据所设计的训练内容重新拟定。
修改
四、 迁移训练
(1)自读本单元的《铁骑兵》,找出文章的叙事线索,画出文章所叙的几件事,分析作者是如何根据叙事线索按排事件的,说出作者在文中所叙事件中所蕴藏的情感。
(2)20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见书中彩色插页)一经发表,就感动了很多人。观者在为画中父亲苍桑感动之时,忽略了在父亲的左耳边插着一支油笔。请你以‚父亲耳边的这支油笔为线索‛,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联想,选取几件与这支油笔有关的3到5件事情,来倾诉一种你从这幅画中获取的感情。
附:修改后的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具体分析《背影》一文的叙事特点及文中所蕴涵的作者情感,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背影》可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特定情境中感人细节蕴涵的情感‛,转换成具体的教学内容就是‚以父亲的‘背影’为叙事线索,说出以此为线索好在哪里‛;‚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细节描写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两个教学内容也能从教学文本后编者设计的‚思考与练习‛得到证实。文后的四个‚思考与练习‛题暗和了前文所分析的《背影》一文在语文版教科书本册该单元的教学内容:第一题解决的是课文行文线索的问题;第二题至第四题强调的是在体会作者文中所蕴涵情感的基础上,逐步将这种情感由文中迁移至文外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用形象化的语言抒写自己对亲人的感念之情。
以学生自主研读为主,教师巡视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最后依据学生对文章的诵读水平评判学生是否领悟了作者隐藏在事件中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能在画出文中所写几件事的基础上,提取并说出《背影》一文的叙事线索。 ......
2. 通过自主研读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能说出文中所叙 ....
之事蕴藏的作者情感。 ④④ 参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Z].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5。
3. 能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
4. 能以特定情境中的感人细节为线索,选择事件,组织材料,并在叙事中写出一种自.........
己的特定情感。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初步判断课文的文体类型
自读课文,为下面的四幅图排序,并给每幅图加上一句话的文字说明(注意:①说明文字必须紧扣图画内容;②说明所用文字必须是课文中所有的。)[注:这四幅图可以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使用PPT呈现;一种打印出来制成学案
]
2. 初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
(1)独立阅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字/词典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并能结合上下语境确定它们的在文中的意义;使用不同的符号标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在书的空白处写出你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2)向周围的同学寻求帮助以解决你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均不能解决的问题,用语言记录下来,并用通顺、流畅、指向性较强的语言进行表述,以便向老师或全班同学寻求解答的方法。
(3)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帮助每一个学生初步读懂课文
(4)聆听配乐朗读,小声跟读、模仿,通过仿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由四位朗读比较好的同学带着朗读课文(教师课前可对四位同学的朗读进行不足之处的个别指导)。
3. 研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辨析文章线索:感人的特定细节。
(1)独立阅读课文,请根据文中所定四件事情的顺序,仿照第一个方框中的短语,用一个短语概括另外三件事情。
(3)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能将这几件事联系在一起生活细节写在上图的圈A处。
(4)三读课文,你认为文中还有没有其他生活细节可以替代‚父亲背影‛将这几件事联系在一起呢?请简述你的理由。
(5)讨论:你认为刚才大家列举的这些生活细节中,哪一个更适合做文章的叙事线索呢?依据文本说出你的理由。(同时解决课后练习第一大题)。
4. 品读课文——说出所叙事件中蕴含的对父亲的歉疚之情。
(1)作者文中四次写到‚父亲背影‛,牵出四件事,表达的是一种情感。‚父亲背影‛每出现一次,作者的情感就向纵深递进一次。请从四件事情中选择一件事,画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指出哪些词/句附著着作者的情感,作者想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2)以第6自然段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蕴含在对父亲的行动描写之中的?把表现作者感情的词语画出来,在默读中体会,并用读给他人听的方式呈现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四、 迁移训练
1. 自读本单元的《铁骑兵》,找出文章的叙事线索,画出文章所叙的几件事,分析作者是如何根据叙事线索按排事件的,说出作者在文中所叙事件中所蕴藏的情感。
2. 20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见书中彩色插页)一经发表,就感动了很多人。观者在为画中父亲苍桑感动之时,忽略了在父亲的左耳边插着一支油笔。请你以‚父亲耳边的这支油笔为线索‛,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联想,选取几件与这支油笔有关的3到5件事情,来倾诉一种你从这幅画中获取的感情。
3. 案例修改的反思
在此,尽管我们对所节录的案例中的突出问题,但并不说明原设计没有可取之处,原案例中所呈现出的优长还有比较明显的,与同时期的其它同类案例相比,它还是力图在设计中体现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以下几方面还是值得教师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借鉴的。 对单篇课文教学的设计关注到了它在整个单元中的位置,能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角度
确定设计的思路,这是突出于其它设计的地方。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表述,还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整个设计在力争转换教学
的基本理念,体现出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转变。特别是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呈现出来的教学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眼中的学生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对应性,基本遵循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
容、学习结果前后一致的原则。
教学活动的设计基本能以学生的自主研读、合作学习为主进行设计,透露出了教师
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及合作者的基本思想。
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尽管零乱,但基本是基于文本所设计的,部分问题就是课后的
练习设计,基本没有跳出文本之外的问题设计,无论是高质量的问题还是低质量的
问题都是以文本为阅读基点提出来的。
整个设计没有染上泛“人文性”的弊病,学生的活动还是紧紧围绕语言的运用与语
文能力的提升进行设计的,活动虽然多杂,但基本还是在尽语文作为一门学校课程应尽的职责。
4. 《背影》的教学素材
★《背影》一文的创作背景
1. 朱自清曾在当年的《中学生》杂志上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2.《背影》一文发表的两年前,朱自清与其父小坡公因家庭琐事引发冲突,后又因《笑的历史》一文的语言,更加触怒其父,为息父亲之怒,缓和父子的感情,化解父子的矛盾,朱自清一直希望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一方面能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与深爱,一方面又能使父亲忘却生活中的不愉快而原谅自己的年少无知,同是又能接纳自己的道歉,以此化解父亲心中多年的郁结之气。就是在这种长期怀揣内疚之心境的情形下,当朱自清阅读父亲信中之语时,被父亲信中言语所动含泪写下了《背影》。《背影》的发表也确实起到了从根本上冰释父子之间多年积怨的作用,实现了朱自清创作此文的最初价值。
★ 名人读《背影》
叶圣陶谈《背影》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并不是平时看见的。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有一层可以注意:父子两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二天渡江上车,也有大半天的时间,难道除了写出来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没有旁的事情吗?那一定有的,被朋友约去游逛不就是事情吗?然而只用一句话带过,并不把游逛的详细情形写出来,又是什么缘故?缘故很容易明白:游逛的事情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所以不用写,凡是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父亲的背影有关系。
这篇里叙述看见父亲的背影而非常感动,计有两回:一回在父亲去买橘子,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一回在父亲下车走去,混入来往的人群里头的时候。前一回把父亲的背影仔细描写:他身上穿什么衣服,他怎样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都依照当时眼见的写出来。在眼见这个背影的当儿,作者一定想到父亲不肯让自己去买橘子,仍旧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这和以前的不放心让茶房送,定要他亲自来送,以及他的忙着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钱,嘱托车上的茶房好好照应他的儿子等等行为是一贯的,中间含蓄一股爱惜儿子的深情。作者又一定想到父亲为着爱惜儿子,情愿在铁道两边爬上爬下,做一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这真是除了永远感激以外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事情。以上这些意思当然可以写在文章里
头,但是不写也一样,读者看了前面的叙述以及对于背影的描写,已经能够领会到这些意思了。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读者自能领会到,那么明白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自己流泪完事。后一回提到父亲的背影并不描写,只说“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这一个消失在人群里头的背影是爱惜他的儿子无微不至的,是叮咛再三舍不得和他的儿子分别的。但是现在不得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去了,做儿子的想到这里自然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绪,也说不清是悲酸还是惆怅。和前面所说的理由相同,这些意思也是读者能够领会到的,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完事。
到这里,全篇的主旨可以明白了。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就是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股深情。
文章里记载父亲的话只有四处,都非常简单。并不是在分别的那一天,父亲只说了这几句简单的话,只因这几句简单的话都是深情的流露,所以作者特地记载下来。在作者再三劝父亲不必亲自送去的当儿,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在到了车上,作者请父亲回去的当儿,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在买来了橘子将要下车的当儿,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在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的当儿,父亲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里头含蓄着多少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谁都辨别得出。我们读到这几句话,不但感到了这些意思,还仿佛听见了那位父亲当时的声音。
其次要说到叙述动作的地方。叙述一个人的动作当然先得看清楚他的动作。如不看清楚,凭什么来叙述呢?既然看清楚了,还得选用最适当的话写出来,这才能使读者读了之后,宛如看见了这些动作。这篇里叙述父亲去买橘子,从走过去到回到车上来,动作很繁复。作者所选用的话都很适当,排列又有条理,使我们在宛如看见了这些动作以外,还觉得那位父亲真做了一番艰难而愉快的工作。还有,所有叙述动作的地方都是实写,惟有附加在“扑扑衣上的泥土”以下的“心里很轻松似的”一语,是作者眼光里看出来的,是虚写。这一语很有关系,把上面的“扑扑衣上的泥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而且把父亲情愿去做这一番艰难工作的心情完全点明白了。
有几处地方是作者说明自己的意思的:在叙述父亲要亲自去送的当儿,就说自己“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了;在叙述父亲和脚夫讲价钱的当儿,就说自己“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在叙述父亲郑重叮嘱车上茶房的当儿,就说自己“心里暗笑他的迂”。这些都有衬托的作用,可以见到父亲始终把作者看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所以随时随地给他周妥地照顾着。至于“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那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作者责备自己的意思。“聪明过分”,“太聪明了”,换一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为什么一点也不聪明?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贴父亲的心情。
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多读几遍,自然有数。如果读得合乎自然语调,人家听了一定很满足很愉快,因为他听见了一番最精粹的说话。
(摘自《文章例话》)
朱自清的“平常心”
舒禾
《背影》之闻名,其实在平常。也不必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只就是平常,恰如棉布之于绫罗绸葛,柴扉炊烟之于钟鸣鼎食,自然抹去了“为文造情”多有的刻意造作之痕。按说,这样的取材细微、速写简易,最难见奥妙,但作者无意雕琢经营自己的感受,就让它吐露又何妨!有几分悲凉寥落,有几分温暖惆怅,像是有什么,又像是没有什么“父亲蹒跚远去了”,在父与子之间、过去与未来之间,一切很简单又很复杂地凝聚着“天涯沦落共此间”的感情,原是人人皆可体味而又体味不尽的。朦胧的启示也许就在这里自然和灵魂在其中启示了自身。启示什么并不须指点,它的召唤力正在于永远为非强迫的响应留有余地。
在50年代,关于《背影》曾发生过是否宣扬小资产阶级感情以及应否再把它选入教材的讨论。恐怕后来连这样的讨论也不需要了。然而即令在“无情”的时代气氛里,仍有不少人悄悄留连于这种寓温润于朴素的文字,好像在沙漠中邂逅绿泽、水泉。许多人,包括隔代陌生的人,或许也在性情上响应过朱自清,无缘耳提面命,多在亲切的影响。他为人为文的“平常”沟通着人世间疏离的感情。
非常之文,非常之事,世上有,但多不在强求,强求易燥,燥则易折。《论语》上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狂者常抱非常之情意,狷者多守持平常心,差不多是这意思。在孔夫子看,狂狷是要互补着才好。朱自清算不上强者,性格的收敛或许注定了理想的不能圆满、注定了低调的人生,只能于有所不为中有所为。这倒也落得难在身后有一本不平淡的传记,或者说正像他的文章、生业都缺少非常的主题材料。然而平常之于他,未始不难。所以好多年,他常在寂寞困愁里,一首《盛年自怀》写着:“前尘项背遥难忘,当世权衡苦太苛。剩欲向人贾余勇,漫将顽石自蹉磨。”
五四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后来不能不各自须寻各自门。在“蹉磨”中做着,努力着,这是朱自清选择和实践的一路。同好的还有叶圣陶、夏尊、丰子恺、刘半农、郑振铎、闻一多、俞平伯、宗白华、沈从文诸位,大致相知相沫,服务于教育、文学、出版,可以说,偏于文化学术园地的耕耘。朱自清更是在中学和大学的教坛上鞠躬尽瘁而殁。在当时,恐怕很难评价这种节制、淡泊的人世态度。然而朱先生的定力在于此,文化和人格理想也在于此。我们读其遗文,想其为人,可知他如何以踏实、持正、勤勉、厚容的质料来铺这条路。人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又只能以自己的方式、不媚不亢的态度投入这时代。如此,朱自清大约寄怀于顾亭林的精神“自今以往当思以„中材而涉末流‟之戒”。即在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躬行着“博学于文”和“行已有耻”,一面不苟且遁世,一面又“明其道而不急其功”,当然算不上时
代的先锋,却也在路上留了些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更像任着一种“牛轭精神”,苦乐皆在其间。这种精神落实到文化学术上,其益处大概仍在“为非强迫的响应留有余地”。比如我们注意到在治学上取一种不武断的态度,既非“信古”又非“疑古”的“-释古”取向,都同不求甚解而好言语道断的风气不相同的。
从一种望而崇高的政治意识和使命感去判断,朱自清所选择的路并非一条大道,甚至在多为慷慨激昂之气所弥漫的年代,连他本人也要惋叹走着一条“死路”,在当时和嗣后,人多以为无望。但他又不肯自弃,因为他实在是以教育和学术的传播为自己的生命了。其实,世界上原本是没有路的,或者他因为承认了一己的有限,便在这有限里来燃尽了自己。
如果以朱自清的状态来看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不论一时的兴衰,大概可以承认他们的选择本来是很有限的。多少年,读书人常在考虑进退的问题、“独善”和“兼济”的问题“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选择的矛盾联系着身心的忧乐穷达。这似乎难以正确或错误、积极或消极的尺子来作简单衡量。长话短说,一个平常的耕耘者比建功立业的斗士可能要显得缺乏意志与热情。然而情愿放弃担当主要角色的机会,情愿承受寂寞而耽于一种心灵的跋涉,比如自处于学术之角,亦未必不充实,不能有卓然的奉献。尽管这体现为一种退避、妥协,甚至是无可奈何的,且常与人生的问疑为伴何来何往,生兮死兮,颇以诱惑纠缠为苦。
(节自《读书》1989年第11期,舒禾《尚在旅途》)
从《背影》看散文如何选择表现角度
凌焕新
如何选择表现角度?这是散文创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绝非雕虫小技。在我们的文苑中,善于选择角度者,则可能自成高格,不善于选择者,往往流入下品。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这个特殊的一面,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 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正面写当然有正面的好处,然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感到呆板乏味。契诃夫给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五张描写得很详细的脸,会使读者的注意力疲劳。”(《契诃夫论文集》)《背影》则另辟蹊径。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作为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无不了如指掌。然而当父亲临别送行的一刹那,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动的眼泪。这一背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找不到了。犹如电影画面那样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浓,人愈远而心愈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父亲困顿的际遇,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它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幅父子告别图。是的,写人物从背影这个角度着墨,为数很少,然
而,“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伯子论文》)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朱自清先生知难而上,选择背影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事物的一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
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
写作对象的素材都是分散的、零碎的,艺术家如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于把这些光束进行聚合,从而形成艺术的焦点。父亲在火车站爬月台时“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背影,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它就是这篇散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抓住这特殊的一点,似乎把儿子对父亲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绪都奔向一个中心进行集中、组合、强调,熔铸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挑选什么角度,除了便于将分散孤立的东西化为凝聚的一点外,还要注意能否表现事物的本质方面。有些角度,只能表现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的表象,有些角度,甚至可能丑化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次要的、局部的东西表现为主要的整体的东西。这样的角度就不足取。倘若刻画人物,如何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特征呢?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语)。然而朱自清先生描写的这个特殊的背影,却也同画眼睛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个角度观察,不仅看到父亲“形”的特点,还洞察到他“神”方面的种种本质特性。那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伤、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出来。背影,犹如电光石火,一下子照亮了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的灵魂。
背影的表现角度,给人以驰骋想象的艺术境界。特定情景下的父亲背影,特别是离“我”有一定距离的背影,由于视觉角度的限制,省略了父亲的脸部及其正面表情动作的种种描绘,作者只用极简练的速写笔法,抓住传神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从父亲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人们会联想到父亲当时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从背影中,人们还会想得更多,似乎会看到父亲家道日衰的过去,也会预见到他离“大去之期不远”的未来。而这背影,实际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投影。如果读者鼓起想象的双翼,那么,还会从中看到千万旧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看到这个社会暗无天日的巨大阴影。由于背影的表现角度选得好,写得隐而不露,约而不繁,含不尽之意于背影之外,发人深思,催人联想,所以它具有较大的艺术容量,经得起读者反复鉴赏。记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说过:“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美学原理》)朱自清先生选择这个特定的角度写背影,也就是要创造引起读者艺术想象的诱发物。如果表现角度平直浅露,写足写满,势必束缚了读者想象的翅膀,限制读者的艺术再创造,使笔下的形象变成失去艺术生命的“死物”。为此,选择角度,要从有利于给读者创造想象的艺术天地着眼。
散文的表现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给散文带来摇曳多姿、群芳争妍的风采;散文的表现角度也需巧于运思,独具一格,散文具有作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散文的表现角度既是技巧问题,又同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有关,渗透着他们的美学理想。愿我们的散文爱好者,从《背影》的可贵经验中,吸取有益的启示吧!
读朱自清《背影》
季羡林
这几乎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自来论之者众矣。但是,我总觉得,还有许多话要说,所以写了这一篇短文。
从艺术性来看,这一篇文章朴素无华,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这是朱自清先生一贯的文风,实际上用不着再多费笔墨,众多的评论家,在这一点上,意见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思想性,则可说的话就非常非常多了。我个人认为,有一些十分重要的话,过去并没有人说过,不能不影响对这一名篇的欣赏。
要想真正理解这一篇文章的涵义,不能不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谈起。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义呢?几乎言人人殊,论点多如牛毛。但我认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先师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中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见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白虎通》的“三纲”,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六纪”指的是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这些话今天看来未免有点迂腐,也不能说,其中没有糟粕,比如“夫为妇纲”之类。至于君臣,今天根本没有了,但是国家与人民却差堪比拟。总之,我们应取其精髓,不能拘泥于字面。 无独有偶,我偶然读到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教授的一篇访问记。饶先生说:“中国文化所以能延绵数千年,仍有如此凝聚力量,实乃受两个因素所驱使,一是文字,二是纲纪,即礼也。依我多年所悟,中华文化的特点,是在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这个关系就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要明是非,方能取得„和‟,所以《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 饶先生的意见同陈先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两位哲人实在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今天,我们在国内讲“安定团结”,在国际上我们主张和平,讲“和为贵”。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都需要一定道德伦理的制约,纲纪就是制约的手段。没有这个手段,则国将大乱,国际间也不会安宁。打一个简单明了的比方,纲纪犹如大街上的红绿灯。试思:如果大街上没有了红绿灯,情况将会何等混乱,不是一想就明白吗?
我仿佛听到有人提抗议了:你扯这么远,讲这样一些大道理,究竟想干什么呢? 我并没有走题,而且是紧紧地扣住了题,《背影》表现的就正是三纲之一的父子这一纲的真精神。中国一向主张父慈子孝,在社会上,孝是一种美德。在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皇帝标榜“以孝治天下”,然而,在西方呢,拿英文来说,根本就没有一个与汉文“孝”字相当
的单词,要想翻译中国的“孝”字,必须绕一个弯子,译做filial Piety,直译就是“子女的虔诚”。你看嗦不嗦!
这一字之差,有人或许说这是一件小事。然而,据我看,这却是一件大事,明确地说明了东西社会伦理道德之不同。我只说我们的好,不说别人的坏。西方当然也有制约社会活动求得安定的办法,否则社会将不成为社会了。我们中国的办法就是利用几千年传下来的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精义纲纪的学说,来调整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得到调整,则社会安定也就有了保障。再济之以法,那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我觉得,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篇名文所蕴涵的真精神。若只拘泥于欣赏真挚感人的父子之情,则眼光就未免太短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