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疗法治疗癔症性失明案例

作者:刘鹏志 |  文章出处:心理健康网

来访者为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自述几天前自己在摘下左眼的隐形眼镜时,左眼突然失明。接下来几天到几家医院检查,都未发现左眼有任何病变,大夫建议找心理医生。

人格特征:敏感多疑,多愁善感

诊断:癔症性失明(心因性失明)

癔症性失明是一种以视觉障碍为临床特征的癔病。患者主诉视力不佳、视力下降、眼睛发胀,但经检查又不能发现器质性损害。

疗法:催眠疗法

步骤:

一、首先是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不是生理性的病变,而是心理原因造成的,会恢复的,因此没有必要紧张、害怕。

(评述:解释、安慰、支持,使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消除疑虑、担忧)

二、让来访者了解到催眠疗法没有副作用的,希望他能积极的配合。并使其知道因为有个体差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催眠成功,在没有催眠成功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假装。

(评述:介绍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使来访者能够积极的配合,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让来访者躺下,全身放松。

然后用暗示性的语言使其进入催眠状态。如:"你的眼皮越来越沉"、"你感到全身放松"、"你感到手部温暖"等。

(评述:声音应该越来越低,越来越轻。)

四、检查来访者是不是真的进入催眠状态。

翻开眼皮,看眼球是否转动,如果不会转动,说明已经进入催眠状态。

(评述:确认是否真的进入催眠状态,以确定下一步骤。)

五、暗示来访者说,你现在已经来到海滩上,看了到什么?来访者回答海鸥。

继续暗示,用哪只眼看到的?回答是右眼。

左眼能不能看到?

不能。

其实你的左眼没有任何问题,试着看一下,肯定可以看到。(停顿)看到了吗?

看到了,很模糊。

好,很好。试着闭上你的右眼,用左眼去看。(停顿)可以看到吗?

可以。

好,很好。

(评述:用肯定性的语言暗示,增强来访者的信心。)

六、暗示来访者说,你现在已经来到草原上,看到了什么?

羊群。

用左眼还是用右眼看到的?

双眼。

好,现在试着闭上你的右眼,用左眼去看。(停顿)可以看到吗?

可以。

好,很好。

(评述:暗示相似的场景,巩固效果,使来访者确信问题已解决。)

七、暗示来访者说,你现在已经来到家里,看到了什么?

姐姐。

好,很好。用左眼还是右眼看到的?

双眼。

现在试着闭上你的右眼,用左眼去看。(停顿)可以看到吗?

可以。

好,(继续暗示)你桌子上放着什么?

书。

书上的字可以看清吗?

可以。

用左眼还是用右眼?

双眼。

好,现在试着用左眼去看,(停顿)可以看到吗?

可以。

(评述:暗示的东西越来越小,以增强效果。)

八、好了,现在你的左眼已经完全好了,可以清晰的看到东西了。我现在从十倒数到一,数到一的时候你就会醒来,你的左眼会完全恢复。

(评述:再次以肯定性的语言暗示,增强来访者的信心。)

效果:数到一的时候,他醒了过来,我把手放到它的左眼前面,问他能不能看到。来访者回答可以看到,但很模糊。并且说头有点痛。

第二天视力已经完全恢复,接下来几次随访,都没有复发。

总结:

一、 应当为来访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催眠环境,并且催眠之前应该消除有可能影响催眠的物体(不如电话、手机等)。

二、 施行催眠之前,应当充分了解来访者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等,为催眠和暗示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三、 施行催眠治疗之前,应充分做好来访者的心理准备工作,争取密切合作,减少心理负担,增强治愈信心。

四、 催眠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应当根据来访者的个性心理特征,环境、设备等不同,而加以选取。

五、 催眠过程中,咨询人员应该用肯定性的语言加以暗示,以增强来访者的信心。

六、 催眠过程中,暗示的语言应该循序渐进,使来访者感觉到障碍正在逐步减轻(比如本例中所暗示的物体越来越小)。

作者:刘鹏志 |  文章出处:心理健康网

来访者为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自述几天前自己在摘下左眼的隐形眼镜时,左眼突然失明。接下来几天到几家医院检查,都未发现左眼有任何病变,大夫建议找心理医生。

人格特征:敏感多疑,多愁善感

诊断:癔症性失明(心因性失明)

癔症性失明是一种以视觉障碍为临床特征的癔病。患者主诉视力不佳、视力下降、眼睛发胀,但经检查又不能发现器质性损害。

疗法:催眠疗法

步骤:

一、首先是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不是生理性的病变,而是心理原因造成的,会恢复的,因此没有必要紧张、害怕。

(评述:解释、安慰、支持,使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消除疑虑、担忧)

二、让来访者了解到催眠疗法没有副作用的,希望他能积极的配合。并使其知道因为有个体差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催眠成功,在没有催眠成功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假装。

(评述:介绍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使来访者能够积极的配合,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让来访者躺下,全身放松。

然后用暗示性的语言使其进入催眠状态。如:"你的眼皮越来越沉"、"你感到全身放松"、"你感到手部温暖"等。

(评述:声音应该越来越低,越来越轻。)

四、检查来访者是不是真的进入催眠状态。

翻开眼皮,看眼球是否转动,如果不会转动,说明已经进入催眠状态。

(评述:确认是否真的进入催眠状态,以确定下一步骤。)

五、暗示来访者说,你现在已经来到海滩上,看了到什么?来访者回答海鸥。

继续暗示,用哪只眼看到的?回答是右眼。

左眼能不能看到?

不能。

其实你的左眼没有任何问题,试着看一下,肯定可以看到。(停顿)看到了吗?

看到了,很模糊。

好,很好。试着闭上你的右眼,用左眼去看。(停顿)可以看到吗?

可以。

好,很好。

(评述:用肯定性的语言暗示,增强来访者的信心。)

六、暗示来访者说,你现在已经来到草原上,看到了什么?

羊群。

用左眼还是用右眼看到的?

双眼。

好,现在试着闭上你的右眼,用左眼去看。(停顿)可以看到吗?

可以。

好,很好。

(评述:暗示相似的场景,巩固效果,使来访者确信问题已解决。)

七、暗示来访者说,你现在已经来到家里,看到了什么?

姐姐。

好,很好。用左眼还是右眼看到的?

双眼。

现在试着闭上你的右眼,用左眼去看。(停顿)可以看到吗?

可以。

好,(继续暗示)你桌子上放着什么?

书。

书上的字可以看清吗?

可以。

用左眼还是用右眼?

双眼。

好,现在试着用左眼去看,(停顿)可以看到吗?

可以。

(评述:暗示的东西越来越小,以增强效果。)

八、好了,现在你的左眼已经完全好了,可以清晰的看到东西了。我现在从十倒数到一,数到一的时候你就会醒来,你的左眼会完全恢复。

(评述:再次以肯定性的语言暗示,增强来访者的信心。)

效果:数到一的时候,他醒了过来,我把手放到它的左眼前面,问他能不能看到。来访者回答可以看到,但很模糊。并且说头有点痛。

第二天视力已经完全恢复,接下来几次随访,都没有复发。

总结:

一、 应当为来访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催眠环境,并且催眠之前应该消除有可能影响催眠的物体(不如电话、手机等)。

二、 施行催眠之前,应当充分了解来访者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等,为催眠和暗示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三、 施行催眠治疗之前,应充分做好来访者的心理准备工作,争取密切合作,减少心理负担,增强治愈信心。

四、 催眠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应当根据来访者的个性心理特征,环境、设备等不同,而加以选取。

五、 催眠过程中,咨询人员应该用肯定性的语言加以暗示,以增强来访者的信心。

六、 催眠过程中,暗示的语言应该循序渐进,使来访者感觉到障碍正在逐步减轻(比如本例中所暗示的物体越来越小)。


相关文章

  • 第十六章神经症与癔症患者的护理
  • 第十六章神经症与癔症患者的护理 神经症(neurosis ),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患者病前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多与精神应激或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症状.焦虑.抑郁.强迫.疑病.躯体化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一 ...查看


  •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咨询对策
  • 摘要: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给学生心理咨询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成员和班主任对部分学生座谈,对全校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关键词: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癔症:暗示疗法:解释性心理疗法: 分析性心理 ...查看


  • 心理咨询应用理论与技术18法
  • 油田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应用 理论与技术18法 2DVD光盘目录 1精神分析疗法 2行为疗法 3认知疗法 4家庭治疗 5团体心理咨询 6咨询心理学 7人本主义疗法 8意象对话疗法 9TA沟通分析疗法 10短期咨询 11森田心理疗法 12 N ...查看


  • 第2讲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 本文由ginawush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二讲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精神分析的起源 以潜意识为基石的人格结构论 以性 ...查看


  • 精神疾病分类
  • 精神疾病的分类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活动包括:认识活动(由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组成).情感活动及意志活动这 ...查看


  • 心理学理论总结
  • 第一章 引论 主体心理学:以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流派为代表,强调对于人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尊重 客体心理学:以冯特创立的实验心理学和后续理论发展为主,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实验对象进行研究. 第二章 心理学的起源 重点:古希腊思想家的心理学观点 柏 ...查看


  • 帮助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书籍 1
  • 第一类 心理学书目 精神分析类 :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苏晓波 贾晓明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佛洛依德及其后继者>-米歇尔(美) 商务出版社 <比昂的临床思想>- 苏晓波译 .中国轻工业 < ...查看


  • 催眠疗法治疗考试焦虑症一例
  • 校园心理2010年12月第8卷第6期Journal of Campus Life &Mental Health ,December 2010,Vol. 8,No. 6 ·423· 常认可这种方法,希望咨询师能有更好的办法帮助自己.咨 ...查看


  • 帮助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书籍)
  • 一 缘起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行业,迅速的火爆起来.各种名目的'培训班'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令新入行的'心理同道'不知如何下手.在此,笔者愿以自己'过来'的经验贡献各位.我以为,一个卓越的心理治疗师的内力,是长期内在自我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