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广东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摘 要 国家的教育规划都把改革和发展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当中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广东民办高校的改革已走在前列,在此过程中,也必然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要求。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一、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发展概况和特点  从1992年广东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筹建开始,短短的20年间,广东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已发展到80所, 其中民办高职院校有28所。广东省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已走在全国的前列。2008年11月10-11日,全国人大委员、中国民办职业教育行业专家以及来自我国大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0多位职业院校或机构的领导齐集广州,参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高峰论坛”。会议以“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回顾总结”为基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民办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质量”为切入点,总结了中国民办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  但总体来说,广东省的民办高职院校也存在着资金和体制等方面的硬伤。从目前国家财政收入的状况来看,民办院校仍然很难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贷款困难, 主要是靠学费支撑学校的办学,走的是一条以学养学的道路,而不是靠某个经济产业来支撑的;在制度上,如何保证优秀的、善于经营的现代化管理团队的发展与成长也是民办教育的一大难题;最后,民办职业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  二、基于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民办高等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 师资队伍建设将起关键作用。师资队伍建设是目前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普遍存在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等问题。要加强各级各类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它将影响和决定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职院校未来的走向。  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服从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质来看, 高职院校教师不但应该是该专业领域的教育专家,还应该是该领域的实践家;除了具有高等学校驾驶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也应该具有从事工程技术的实践知识和能力素质,即高职院校教师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都有综合性的要求。总体来说,基于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有以下必然要求:  (一)合理确定专任教师编制,建立健全兼职教师引进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应先根据自身综合情况,合理确定本校专任老师编制,根据需要聘请兼职教师。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兼职教师的实践技能、技术和经验是大部分校内专任教师不可比拟的,也是不可替代的。2008年发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规定“兼职教师等非专任教师数按每学年授课160学时为1名教师计算,专兼教师之比无限制”。因此,应建立健全包括人事制度和劳动补偿机制在内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引进机制。在政策上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保证高职教育兼职教师引进渠道畅通。  (二)制定专任教师入职标准及职称评定标准。  针对职业教育教师,有必要制定适合、严谨的职业任职条件,建立专门的培养制度与考核制度,做到严格职业准人。强调高职教师的专业化, 高职教师应在一定学历要求的基础上,有其特殊的训练与要求, 以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要研究制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入职标准并加以实施,提高入行标准,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和规范性,从而 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高职教师队伍。  (三)建立独立的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和体系。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稳定教师队伍,激励教师持续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中沿用普通高校的职称评审体系, 束缚并误导了专业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应推进高职专业教师的职称评审和晋升制度改革。高职教育专业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和指标额度均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研制出台,应把专业行业影响力、技能等级、指导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等列为重要参考指标。在执行不同评审标准的基础上,也单列高职专业教师的职称指标额度。  (四)建立学院教师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  实践中,一些院校探索了一套选派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技术、顶岗实践、积累经验的做法,并逐步形成制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采取配套措施,鼓励、激励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通过与生产一线岗位的交流,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五)引导、鼓励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横向技术合作与技术攻关。  建立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师资的新模式。应鼓励和引导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横向技术攻关,并将其作为密切校企合作、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提升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密切程度,增强学校的创收能力。以服务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和谐发展局面。□  (作者: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刘江红.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现状探析.辽宁高职学报. 2010年第06期.  [2]董萍.浅谈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队伍建设.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第23期.

  摘 要 国家的教育规划都把改革和发展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当中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广东民办高校的改革已走在前列,在此过程中,也必然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要求。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一、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发展概况和特点  从1992年广东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筹建开始,短短的20年间,广东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已发展到80所, 其中民办高职院校有28所。广东省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已走在全国的前列。2008年11月10-11日,全国人大委员、中国民办职业教育行业专家以及来自我国大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0多位职业院校或机构的领导齐集广州,参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高峰论坛”。会议以“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回顾总结”为基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民办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质量”为切入点,总结了中国民办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  但总体来说,广东省的民办高职院校也存在着资金和体制等方面的硬伤。从目前国家财政收入的状况来看,民办院校仍然很难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贷款困难, 主要是靠学费支撑学校的办学,走的是一条以学养学的道路,而不是靠某个经济产业来支撑的;在制度上,如何保证优秀的、善于经营的现代化管理团队的发展与成长也是民办教育的一大难题;最后,民办职业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  二、基于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民办高等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 师资队伍建设将起关键作用。师资队伍建设是目前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普遍存在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等问题。要加强各级各类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它将影响和决定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职院校未来的走向。  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服从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质来看, 高职院校教师不但应该是该专业领域的教育专家,还应该是该领域的实践家;除了具有高等学校驾驶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也应该具有从事工程技术的实践知识和能力素质,即高职院校教师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都有综合性的要求。总体来说,基于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有以下必然要求:  (一)合理确定专任教师编制,建立健全兼职教师引进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应先根据自身综合情况,合理确定本校专任老师编制,根据需要聘请兼职教师。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兼职教师的实践技能、技术和经验是大部分校内专任教师不可比拟的,也是不可替代的。2008年发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规定“兼职教师等非专任教师数按每学年授课160学时为1名教师计算,专兼教师之比无限制”。因此,应建立健全包括人事制度和劳动补偿机制在内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引进机制。在政策上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保证高职教育兼职教师引进渠道畅通。  (二)制定专任教师入职标准及职称评定标准。  针对职业教育教师,有必要制定适合、严谨的职业任职条件,建立专门的培养制度与考核制度,做到严格职业准人。强调高职教师的专业化, 高职教师应在一定学历要求的基础上,有其特殊的训练与要求, 以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要研究制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入职标准并加以实施,提高入行标准,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和规范性,从而 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高职教师队伍。  (三)建立独立的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和体系。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稳定教师队伍,激励教师持续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中沿用普通高校的职称评审体系, 束缚并误导了专业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应推进高职专业教师的职称评审和晋升制度改革。高职教育专业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和指标额度均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研制出台,应把专业行业影响力、技能等级、指导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等列为重要参考指标。在执行不同评审标准的基础上,也单列高职专业教师的职称指标额度。  (四)建立学院教师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  实践中,一些院校探索了一套选派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技术、顶岗实践、积累经验的做法,并逐步形成制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采取配套措施,鼓励、激励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通过与生产一线岗位的交流,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五)引导、鼓励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横向技术合作与技术攻关。  建立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师资的新模式。应鼓励和引导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横向技术攻关,并将其作为密切校企合作、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提升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密切程度,增强学校的创收能力。以服务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和谐发展局面。□  (作者: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刘江红.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现状探析.辽宁高职学报. 2010年第06期.  [2]董萍.浅谈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队伍建设.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第23期.


相关文章

  • 福建省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研究
  • [摘要]福建省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性人才,但仍存在招生困难.资金困难.专业设置不合理.定位不准确.政府及相关部门引导不利等问题和困难.为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福建省民办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规模.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关部门 ...查看


  • 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回顾与前瞻
  • [摘要]不同时期的高职教育政策都是根据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需求提出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政策有着高度的依赖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引领着高职教育发展.梳理不同发展阶段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浅析政策文本特征, ...查看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摘要:我国高职 教育 取得了跨越式的 发展 ,目前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外部和内部都客观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为使我国高职教育和谐发展需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发展:问题:对策 ...查看


  •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 20 第 l 年 期909 第3卷 0总 51 期 8 职业 技教育术 VCOTA OIAL NNDA TEC HNICAL E UCDTA1 0N N o 1, 0 99. 2 0 Vo 0.1 G3 eea . 8 n rl o5N 1 ...查看


  • 我国民办院校排行初探
  • 作者:刘文华史秋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08期 在我国,"大学排行"一般是指为了某种需要,在依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反映大学状况的基本要素进行综合或单项评估后,按照评估结果及其与所选定标准的接近程度, ...查看


  • 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
  • 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4) 辽宁省教育厅职教处 2013年12 目 录 一.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一)高职院校数量与布局 (二)高职院校的性质与类型 (三)高职院校办学规模 (四)办学基本条件 二.辽宁省高职院校人 ...查看


  • 民办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2
  • 民办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赵元虎 摘要:民办院校的发展在于民办院校自身,民办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首先必须处理好内部整合和自身定位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制约民办院校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内部整合 组织文化 定位 职业教育 一. 现状与问题: 近 ...查看


  • 启发式教学艺术的运用
  • 学术研讨 将民办高职纳入国家教育支出之中.其次,根据MC=MU(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原则,国家财政支持民办高职的发展.由成本分担中"谁享受谁付费""享受多少就应该承担多少"的原则,国家享受了民办高职所 ...查看


  • 高职专科院校名单
  • 高职(专科)院校名单(共1239所) 教育部网站2010年公布的高职(专科)院校名单(共1239所) 高职(专科)院校(共1239所) 北京市(25所)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