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微生物的教学设计

神奇的微生物的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大庆市祥阁学校 吉维一邮编163316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根本”,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因此,教师授课时要变决策者为参与者,提高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目的。 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生物第9单元第22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分两课时完

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2 举例说明病毒、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微生物的结构特征是本节的重点,

学情分析:初二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基本建立了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对生活中的一些

常见疾病也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生活基本常识,所以本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教学条件分析:我校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展台,投影屏幕等,所以有

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究结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 举例说出病毒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比较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关注微生物

与人类关系,树立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 以《超级细菌》这一个学生感性趣的话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 以学生自学为基础,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和生活中的常识为切如点,教师 适当巧妙引 导各个环节。

3 让学生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本节教学结束时为下一节 课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的方法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和特征,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也是一个重点。 难点: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1调查家庭成员有无滥用抗生素现象。 2 畅想我们利用微生物的前景

3 回家亲手培养一些真菌,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神奇的微生物的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大庆市祥阁学校 吉维一邮编163316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根本”,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因此,教师授课时要变决策者为参与者,提高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目的。 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生物第9单元第22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分两课时完

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2 举例说明病毒、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微生物的结构特征是本节的重点,

学情分析:初二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基本建立了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对生活中的一些

常见疾病也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生活基本常识,所以本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教学条件分析:我校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展台,投影屏幕等,所以有

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究结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 举例说出病毒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比较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关注微生物

与人类关系,树立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 以《超级细菌》这一个学生感性趣的话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 以学生自学为基础,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和生活中的常识为切如点,教师 适当巧妙引 导各个环节。

3 让学生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本节教学结束时为下一节 课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的方法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和特征,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也是一个重点。 难点: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1调查家庭成员有无滥用抗生素现象。 2 畅想我们利用微生物的前景

3 回家亲手培养一些真菌,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相关文章

  • 神奇的克隆教案 1
  • 8 神奇的克隆 教材简析: 这篇科普文章介绍了什么是克隆的一般知识,说明了克隆技术是造福人类的 科技成果,指出了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说明什么是克隆.先由孙悟空的神话故事引出克隆概念.接 ...查看


  • 八年级生命安全第1课神奇的生命教案
  • <神奇的生命>教案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八年级第1课 黄陂区前川街环城中学 刘建国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 从身心发展角度,初中七.八年级的学生已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学生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但 ...查看


  • 化石吟认识化石解析诗题积累字词朗读感知探究研讨延伸欣
  • 化石吟认识化石解析诗题积累字词朗读感知探究研讨延伸欣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 ...查看


  • _神奇的微生物_教学案例
  • 第23卷第9期中学生物学 Vol.23No.92007 2007年MiddleSchoolBiology 文件编号:1003-7586(2007)09-0040-03 教学案例"神奇的微生物" 龙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查看


  • 21.张锋[化石吟]教学设计
  • 21. 张锋<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科学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板书设计] 化石吟(科学诗) 首尾圆合1-2节:问句引发想像 收放 ...查看


  •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 8神奇的克隆 教材分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技术的科普说明文.文章以通俗易懂,儿童化的语言,揭开了克隆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克隆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丽图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 ...查看


  •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 宁阳镇西关联办小学学期备课 学科: 科 学 年级班 级部主任:(签字)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 校 长:(签字)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本学期有4个班,共有230名学生,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 ...查看


  • 六年级综合实践与创新教案
  • 2<中秋月儿圆> 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 ...查看


  • 苏教版科学六下[遗传与变异]教案
  • 遗传与变异 1. 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 ...查看


热门内容